美股股息扣30% vs 回台股投資 - 投資

By Andrew
at 2012-07-15T19:42
at 2012-07-15T19:42
Table of Contents
我目前接觸過的美股股票或ETF ,
都是有配息的,不管是月配季配年配,
都要被扣30%。
那我一直在想,假設以100萬為一個金額基準
若返回台股投資0050 中華電等等定存股,
投報率是不是會比在美股(藍籌股or定存股)多,
畢竟扣30%股息蠻傷的,而且股息再投入也要收手續費。
那麼,金額要大到多少,美股的優勢才會出現呢
不知道板上有沒有也想過這個問題呢
※ 編輯: policia 來自: 1.173.211.82 (07/15 19:43)
感謝borriss大的回應。
若進出次數多,賺波段,真的美股資得利得免稅是天堂。
(順便延伸問一下,若一筆資金在海外投資個20年,之後才匯回台灣)
(那海外進外所得要不要報稅or課稅呢?)
(20年前匯出1萬美金,20年後匯回100美金,這些在銀行都有紀錄,有記錄的.....)
但是,B大,若是只進不出 Buy and hold
(以年配息來說)美股股息每年扣30% pk 20年才賣一次台股
這樣來看,是不是這30%就很傷呢??
不好意思,小弟不是商科出身,若邏輯思考有錯誤,
還請大家多多指教,感恩感謝 <(__ __)>
請教mauricew大大,
所謂的低配息,大約是配多少錢(年配or季配or月配)呢?
有沒有什麼基準來當作參考指標呢?
我看中文網站 moneydj、 yahoo financial、鉅亨網等等
都只有寫配多少錢,沒有其他可以當作對照基準的指標
※ 編輯: policia 來自: 111.254.17.203 (07/15 21:02)
感謝分享。這真是個好資料。若搭配現存的鉅亨網、MoneyDJ
就真的很好找了。
賺價差,真的是個好問題。
當初接觸美股,是因為綠角的關係。
所以一開始就抱持著定時定額買,buy and hold,
後面再平衡還沒有機會做到。
就是自身能力不夠,所以一開始沒想過要賺差價啊。
只是抱持著""假設前題是成立的:經濟趨勢向上"",
以及""美國大蕭條與日本失落"",不要發生在我這世代。
我是想在美股的資金,應該會一次配置完:可能是股債比8:2。
股的部分,可能大型指數,如VT VTI這種,
也可能特定行業指數,如公用事業指數、必要性消費指數
後續就不管它。
但隨著看的ETF種類多了,也看了不少綠角另類評價,
再加上常常爬CFP版主L大的blog,
又感覺直接買好的ETF裡面的持股,不是最快嗎?
如:jnj,mon,ko等等
但是買了美股的一般股票(非ETF)
不就要違反當初買ETF,不做波段的原則。
巴菲特說:『若你不打算持有某隻股票達十年,則十分鐘也不要持有。』
可是,最近看了izzax的書,卻又點出""長期投資的迷思""。
請教B大,ge是指?
※ 編輯: policia 來自: 114.38.245.148 (07/16 00:21)
都是有配息的,不管是月配季配年配,
都要被扣30%。
那我一直在想,假設以100萬為一個金額基準
若返回台股投資0050 中華電等等定存股,
投報率是不是會比在美股(藍籌股or定存股)多,
畢竟扣30%股息蠻傷的,而且股息再投入也要收手續費。
那麼,金額要大到多少,美股的優勢才會出現呢
不知道板上有沒有也想過這個問題呢
※ 編輯: policia 來自: 1.173.211.82 (07/15 19:43)
→ borriss:手續貴的et 進出各$10也才nt600. 台灣賣20萬交的稅就600了 07/15 19:49
感謝borriss大的回應。
若進出次數多,賺波段,真的美股資得利得免稅是天堂。
(順便延伸問一下,若一筆資金在海外投資個20年,之後才匯回台灣)
(那海外進外所得要不要報稅or課稅呢?)
(20年前匯出1萬美金,20年後匯回100美金,這些在銀行都有紀錄,有記錄的.....)
但是,B大,若是只進不出 Buy and hold
(以年配息來說)美股股息每年扣30% pk 20年才賣一次台股
這樣來看,是不是這30%就很傷呢??
不好意思,小弟不是商科出身,若邏輯思考有錯誤,
還請大家多多指教,感恩感謝 <(__ __)>
推 ilw4e:有,那30%也一直讓我很苦惱XD 07/15 20:07
→ mauricew:找低配息ETF就可以了 那被扣30%股息真的不多 07/15 20:36
請教mauricew大大,
所謂的低配息,大約是配多少錢(年配or季配or月配)呢?
有沒有什麼基準來當作參考指標呢?
我看中文網站 moneydj、 yahoo financial、鉅亨網等等
都只有寫配多少錢,沒有其他可以當作對照基準的指標
推 qir:ITB和汽車類股配息就很低,不過最近前者很強勢,後者過於弱勢 07/15 20:46
※ 編輯: policia 來自: 111.254.17.203 (07/15 21:02)
推 jackeyjut:股利再投資台股比美股要麻煩很多,投資組合只有台股的話 07/15 22:03
→ jackeyjut:分散程度不夠 07/15 22:04
→ jackeyjut:投資組合如果有債券部位,在台灣的選擇不多:006202流動 07/15 22:05
→ jackeyjut:性不如美債,債券基金貴,財政部發行的政府公債門檻高 07/15 22:06
→ mauricew:這是quiver大提供很好的網址資料 07/15 22:25
感謝分享。這真是個好資料。若搭配現存的鉅亨網、MoneyDJ
就真的很好找了。
→ mauricew:基本上我不做高配息的ETF或者股票 07/15 22:25
→ mauricew:如果有配息 我都把他當成意外的收穫 07/15 22:26
→ mauricew:我只想賺價差 看好哪個市場就去買就對了 07/15 22:26
賺價差,真的是個好問題。
當初接觸美股,是因為綠角的關係。
所以一開始就抱持著定時定額買,buy and hold,
後面再平衡還沒有機會做到。
就是自身能力不夠,所以一開始沒想過要賺差價啊。
只是抱持著""假設前題是成立的:經濟趨勢向上"",
以及""美國大蕭條與日本失落"",不要發生在我這世代。
我是想在美股的資金,應該會一次配置完:可能是股債比8:2。
股的部分,可能大型指數,如VT VTI這種,
也可能特定行業指數,如公用事業指數、必要性消費指數
後續就不管它。
但隨著看的ETF種類多了,也看了不少綠角另類評價,
再加上常常爬CFP版主L大的blog,
又感覺直接買好的ETF裡面的持股,不是最快嗎?
如:jnj,mon,ko等等
但是買了美股的一般股票(非ETF)
不就要違反當初買ETF,不做波段的原則。
巴菲特說:『若你不打算持有某隻股票達十年,則十分鐘也不要持有。』
可是,最近看了izzax的書,卻又點出""長期投資的迷思""。
→ mauricew: 07/15 22:27
→ mauricew:況且我建議你 搞高配息那些看似穩定的股票 07/15 22:27
→ mauricew:這兩年內小心爆掉 一升息那些穩定的高配息股價就會裸泳 07/15 22:30
→ mauricew:對我來說那些所謂的定存概念股 在升息前 能閃就閃 07/15 22:32
→ borriss:ge有出一些etn 去掉怕倒的部份 大概有接近6% 不預扣 07/15 22:47
請教B大,ge是指?
※ 編輯: policia 來自: 114.38.245.148 (07/16 00:21)
→ policia:感謝大家的分享與討論 ^^ 07/16 03:53
推 mauricew:給個建議 我建議在原物料大多頭時 07/16 10:42
→ mauricew:採用股票跌了 就買的建議 07/16 10:42
→ mauricew:股票不跌不買 因為原物料大多頭時 其實美股都在震盪 07/16 10:43
→ mauricew: 07/16 10:43
→ mauricew:當原物料大多頭結束 預估兩年內 07/16 10:43
→ mauricew:採用綠角的招式 長期持有 不賣出 07/16 10:43
→ e022301:0050 配息也是要課稅的 雖然沒30%這麼多.. 07/16 14:18
→ e022301:我投資ETF看得是這個國家或產業的未來性..全部都押0050 07/16 14:25
→ e022301:省稅但台灣最後大崩壞..這就是雞蛋放同一個籃子的最大風險 07/16 14:27
→ e022301:而且你聽綠角的去辦退稅..除非你投資額大於20萬美金才會被 07/16 14:31
→ e022301:課到稅. 100萬台幣根本不用擔心.. 07/16 14:32
推 roy9503:不是說不是美國人可以退稅嗎 07/17 09:23
推 djo:mau似乎沒買過股票....小心他的建議吧 07/17 16:10
推 mauricew:有啦 我有買啦 任何人的建議都要小心 不止是我 07/17 16:22
→ mauricew:尤其是自稱高手或大師的建議更要小心 07/17 16:23
推 djo:因為你的語氣有點怪怪的,什麼叫原物料大多頭? 07/17 16:24
→ djo:原物料大多頭,那就買礦業股或原物料期貨就好了,幹嘛想那麼多 07/17 16:24
推 mauricew:這十年不就原物料大多頭嗎? 07/17 16:24
→ djo:沒有人知道明天以後的情況,就像沒人知道明天股票漲跌, 07/17 16:25
→ djo:你說這十年是原物料大多頭,那你知道明天,下個月,甚至明年嗎 07/17 16:25
→ djo:過去的事實已經發生了,用歸納法不會幫你未來賺到錢。 07/17 16:26
→ mauricew:你這樣講 又回到 任何人的建議都不值得聽了 07/17 16:26
→ djo:唯有邏輯推導,加上自己的判斷,而不是憑著過去的回憶做股票 07/17 16:26
→ mauricew:因為任何人說什麼 都會回歸到 你怎可以確定 07/17 16:26
→ mauricew:股票市場何謂邏輯 何為自己的判斷可以確定正確? 07/17 16:27
推 djo:我回成文章了,歡迎有興趣來討論 07/17 16:34
推 ilw4e:我只想買S&P 500然後最好都不要配息- -a 07/17 21:04
推 mk2:有個investment llc or investment trust就合法去掉那30%了 07/20 16:35
→ mk2:至於違法想被抓的,晚上睡不好的,就去試看看非法逃稅. 07/20 16:36
→ mk2:那個罰款和刑責追訴期是6年或無限期,看逃的金額而定.留給北七 07/20 16:37
→ policia:好奇問一下 美國對於舉發逃漏稅/稅務詐欺 有獎金嗎? 07/20 18:48
All Comments

By Frederica
at 2012-07-19T03:29
at 2012-07-19T03:29

By Bethany
at 2012-07-23T12:03
at 2012-07-23T12:03

By Isabella
at 2012-07-25T04:24
at 2012-07-25T04:24

By Agatha
at 2012-07-26T10:58
at 2012-07-26T10:58

By Madame
at 2012-07-28T17:44
at 2012-07-28T17:44

By Wallis
at 2012-08-02T08:17
at 2012-08-02T08:17

By Zora
at 2012-08-05T17:48
at 2012-08-05T17:48

By Wallis
at 2012-08-07T06:36
at 2012-08-07T06:36

By Liam
at 2012-08-08T00:22
at 2012-08-08T00:22

By Puput
at 2012-08-12T00:48
at 2012-08-12T00:48

By Sandy
at 2012-08-16T15:56
at 2012-08-16T15:56

By Annie
at 2012-08-17T01:20
at 2012-08-17T01:20

By Lily
at 2012-08-18T09:11
at 2012-08-18T09:11

By James
at 2012-08-19T06:24
at 2012-08-19T06:24

By Wallis
at 2012-08-19T14:25
at 2012-08-19T14:25

By Barb Cronin
at 2012-08-24T06:17
at 2012-08-24T06:17

By Barb Cronin
at 2012-08-25T10:03
at 2012-08-25T10:03

By Ivy
at 2012-08-30T04:48
at 2012-08-30T04:48

By Susan
at 2012-09-02T11:05
at 2012-09-02T11:05

By Zora
at 2012-09-03T09:33
at 2012-09-03T09:33

By Todd Johnson
at 2012-09-07T22:52
at 2012-09-07T22:52

By Linda
at 2012-09-09T20:48
at 2012-09-09T20:48

By Edward Lewis
at 2012-09-11T06:48
at 2012-09-11T06:48

By Megan
at 2012-09-12T10:01
at 2012-09-12T10:01

By Aaliyah
at 2012-09-16T02:15
at 2012-09-16T02:15

By Vanessa
at 2012-09-17T20:01
at 2012-09-17T20:01

By Selena
at 2012-09-21T06:02
at 2012-09-21T06:02

By John
at 2012-09-23T19:09
at 2012-09-23T19:09

By Kelly
at 2012-09-25T21:24
at 2012-09-25T21:24

By Quintina
at 2012-09-27T12:06
at 2012-09-27T12:06

By Lydia
at 2012-10-01T20:22
at 2012-10-01T20:22

By Sandy
at 2012-10-05T20:30
at 2012-10-05T20:30

By Catherine
at 2012-10-10T05:43
at 2012-10-10T05:43

By Andrew
at 2012-10-12T09:37
at 2012-10-12T09:37

By Elvira
at 2012-10-13T17:24
at 2012-10-13T17:24

By Queena
at 2012-10-18T14:26
at 2012-10-18T14:26

By Ophelia
at 2012-10-22T06:08
at 2012-10-22T06:08

By Sandy
at 2012-10-22T15:27
at 2012-10-22T15:27

By Ursula
at 2012-10-26T15:33
at 2012-10-26T15:33
Related Posts
投資套房出租

By Andrew
at 2012-07-13T00:46
at 2012-07-13T00:46
自己創造「勞保年金」

By Mary
at 2012-07-12T22:54
at 2012-07-12T22:54
股票印鈔票PIS PLUS現金流投資術 說明會

By Connor
at 2012-07-12T10:28
at 2012-07-12T10:28
投資與投機

By Yuri
at 2012-07-09T23:48
at 2012-07-09T23:48
人生第一個十萬

By Oliver
at 2012-07-09T16:11
at 2012-07-09T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