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 與GDP比…飆破100% - 美元
By Edwina
at 2011-08-04T20:20
at 2011-08-04T20:20
Table of Contents
美債 與GDP比…飆破100%
http://udn.com/NEWS/WORLD/WOR6/6505472.shtml
【聯合晚報╱法新社華盛頓3日電】 2011.08.04 02:57 pm
美國公債龐大,財政部長蓋納任重道遠。
路透
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字顯示,美聯邦舉債上限2日提高後,國債暴增2380億美元,總額和
國內生產毛額 (GDP)比率突破100%。
數字顯示,美國提高國債上限的法案經歐巴馬總統簽署生效後,財政部借貸立即激增,新
的借貸讓公債總額增至14.58 兆美元,超過2010年年底的美國民生產毛額14.53兆美元,
也讓美國成為義大利、比利時等級一樣的高負債國家。
從較嚴格的定義來說,2日結束時,美國受限法定債務上限的國債總額為14.53兆美元,高
於前一天的14.29兆美元。
美國5月16日達到原先的14.29兆美元舉債上限,政治人物為提高國債上限和削減不斷膨脹
的赤字之際,財政部使用非常手段避免債務超過上限。美國舉債上限2日立即提高4000億
美元,未來18個月還會分階段增加。
美國上一次出現債務和GDP比率超過100%現象,是二次大戰剛結束的1947年。到了1981年
,美國債務和GDP比降到32.5%。
國際信評機構已警告美國迅速降低國債和GDP比,否則可能失去頂級信用評級。穆迪
(Moody’s)2日表示,美國政府必須在2015年將公債和GDP比穩定在73%,「以確保長期財
政狀況能符合AAA評級」。
--
http://udn.com/NEWS/WORLD/WOR6/6505472.shtml
【聯合晚報╱法新社華盛頓3日電】 2011.08.04 02:57 pm
美國公債龐大,財政部長蓋納任重道遠。
路透
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字顯示,美聯邦舉債上限2日提高後,國債暴增2380億美元,總額和
國內生產毛額 (GDP)比率突破100%。
數字顯示,美國提高國債上限的法案經歐巴馬總統簽署生效後,財政部借貸立即激增,新
的借貸讓公債總額增至14.58 兆美元,超過2010年年底的美國民生產毛額14.53兆美元,
也讓美國成為義大利、比利時等級一樣的高負債國家。
從較嚴格的定義來說,2日結束時,美國受限法定債務上限的國債總額為14.53兆美元,高
於前一天的14.29兆美元。
美國5月16日達到原先的14.29兆美元舉債上限,政治人物為提高國債上限和削減不斷膨脹
的赤字之際,財政部使用非常手段避免債務超過上限。美國舉債上限2日立即提高4000億
美元,未來18個月還會分階段增加。
美國上一次出現債務和GDP比率超過100%現象,是二次大戰剛結束的1947年。到了1981年
,美國債務和GDP比降到32.5%。
國際信評機構已警告美國迅速降低國債和GDP比,否則可能失去頂級信用評級。穆迪
(Moody’s)2日表示,美國政府必須在2015年將公債和GDP比穩定在73%,「以確保長期財
政狀況能符合AAA評級」。
--
Tags:
美元
All Comments
By Olivia
at 2011-08-07T04:20
at 2011-08-07T04:20
By Barb Cronin
at 2011-08-08T18:19
at 2011-08-08T18:19
By Connor
at 2011-08-09T03:30
at 2011-08-09T03:30
By Enid
at 2011-08-11T09:15
at 2011-08-11T09:15
By Sarah
at 2011-08-14T02:30
at 2011-08-14T02:30
By Kama
at 2011-08-16T17:26
at 2011-08-16T17:26
By Connor
at 2011-08-20T02:31
at 2011-08-20T02:31
By Agatha
at 2011-08-24T08:58
at 2011-08-24T08:58
Related Posts
加碼救市 日銀再注資5兆日圓
By Queena
at 2011-08-04T15:35
at 2011-08-04T15:35
央行擬調整外匯存底
By Catherine
at 2011-08-04T10:33
at 2011-08-04T10:33
08/04 盤勢閒聊
By Annie
at 2011-08-04T08:29
at 2011-08-04T08:29
日圓狂飆 豐田上季現營業虧損
By Catherine
at 2011-08-03T13:44
at 2011-08-03T13:44
日圓狂飆 豐田上季現營業虧損
By Jake
at 2011-08-03T12:22
at 2011-08-03T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