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不平則反-稅改聯盟發起反財團減稅大遊行 - 所得稅

By Faithe
at 2008-12-16T00:12
at 2008-12-16T00:12
Table of Contents
[經濟日報社論﹞不平則反-稅改聯盟發起反財團減稅大遊行
轉錄:20081214經濟日報社論:【不平則反】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2.14 01:54 am
賦稅改革是重大的政策;政府特別設立賦稅改革委員會,聘請學者專家研究賦稅改革的
具體做法。然而馬政府上台之後的財稅政策卻飽受批評,賦改會的成員也認為未被尊重
而曾拒絕再開會。然而馬政府對外界的不滿卻沒有合理回應,昨日公平稅改聯盟乃發起
了反財團減稅大遊行,不僅有賦改會委員支持這項遊行,賦改會副召集人曾巨威甚至說
這場遊行是官逼民反,政府犧牲那些沒有聲音的弱勢者,讓人非常失望。
雖然這場遊行的每一個訴求不一定都獲得大多數人民的支持,甚至參加遊行者之間也可
能有不同意見;但政府這半年來的財稅政策確實違背了幾個重大原則,若再不改過,恐
怕將對國家造成重大傷害,並且將受到絕大多數人民的指責。
賦稅改革深深影響被課稅人民的利益及所得分配,因此有公平性的問題和責任。賦稅對
不同產業和不同資源的成本及價格,常有不同的影響,因此會影響產業的競爭力及發展
方向,並因而影響各種資源的就業及經濟的發展方向。賦稅收入不足,則限制了政府能
為人民提供的服務。所以賦稅問題不只事關重大,而且還牽連甚廣,必須由國家整體的
考量來做決定。然而這半年馬政府的財稅政策,不但不理會政府自己所聘之賦改會專家
的意見,由下列六項原則來看,馬政府也未從國家整體的利益來決定財稅的政策。
第一、減稅政策須和加稅政策同時提出。
在民主國家減稅討好選民因此容易通過立法,而加稅則不易被接受。但國家要維持運作
需有足夠收入,豈能一直減稅。所以各項減稅政策應和必要的加稅政策構成整套方案,
同時提出,而要立法機關同時通過。民國80年代國民黨上次執政時即曾一再減稅,而不
加稅,使我國稅收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率,由20%降到已開發國家中最低的13%。政府即
使大量舉債而使負債程度逐漸偏高,許多如整修危橋等該做的事還是沒錢做。馬政府上
台半年,各項減稅的政策已減掉超過千億的稅,卻沒有任何一項加稅的政策。這勢必將
使我國的財政更進一步惡化。
第二、增加支出需有合理財源,以免政府負債持續擴大。
以往很多國家不遵守這種財政紀律,最後使政府債台高築而要用通貨膨脹等不合理的方
法來解決問題。馬政府上台這半年已提出了可能要花數兆元的政策,而其財源不是避而
不談,就是要排除公債法的限制來舉債,甚至是要直接動用政府無權挪用的外匯存底和
郵政儲金。財政紀律幾乎蕩然無存。
第三、稅制要整體相互配合,以減少漏洞和對經濟的扭曲。
政府要降低遺贈稅卻不願對證券交易所得課稅,將使某一些人的某一些所得幾乎永遠不
被課稅。遠低於所得稅率的贈與稅率,也可能成為逃漏所得稅的新管道。
第四、稅制應促進社會更公平的分配。
但政府這半年所提出的稅改絕大部分是降低高所得者或資本的稅負,降低遺贈稅卻未配
合同時課徵合理的資本利得稅與財產稅,讓一般人民和財稅專家覺得很不公平。
第五、稅制改革要仔細估計其各方面的影響。
稅制不能時常改來改去,因此稅制改革前應詳細估算政府收入會有多大的變動,並採取
必要的配套,以免未來稅收不足,或者對經濟產生意外的傷害。十多年前邱副院長擔任
財政部長而推動兩稅合一時,我們曾指出稅收會損失很多,但當時財政部卻堅持稅收影
響有限。事後證明每年稅收損失達數百億甚至千億以上,嚴重傷害政府財政。馬政府主
張降低遺產稅可吸引1到5兆資金回流,以及降低證交稅可讓股市交易量增加一倍以上的
說法,都沒有任何研究證據,甚至違背過去的經驗。依這種主觀的想法做政策的依據,
很難不對國家造成傷害。
第六,稅改是長遠之計,不能用來追求短期目標。
然而馬政府急著要推動的多種減稅政策,例如降低遺產稅和證交稅,卻似乎是為了拉抬
股價等短期目標,才會那麼急迫而忽視了前述各種原則,並可能對國家造成長遠的傷害
。
從馬政府各項稅改違背這些基本原則的情況看來,政府確有必要懸崖勒馬,暫停各種有
爭議的政策,回歸到由國家整體利益規劃的整體賦稅改革。
【2008/12/1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http://www.udn.com/2008/12/14/NEWS/OPINION/OPI1/4643013.shtml
--
轉錄:20081214經濟日報社論:【不平則反】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2.14 01:54 am
賦稅改革是重大的政策;政府特別設立賦稅改革委員會,聘請學者專家研究賦稅改革的
具體做法。然而馬政府上台之後的財稅政策卻飽受批評,賦改會的成員也認為未被尊重
而曾拒絕再開會。然而馬政府對外界的不滿卻沒有合理回應,昨日公平稅改聯盟乃發起
了反財團減稅大遊行,不僅有賦改會委員支持這項遊行,賦改會副召集人曾巨威甚至說
這場遊行是官逼民反,政府犧牲那些沒有聲音的弱勢者,讓人非常失望。
雖然這場遊行的每一個訴求不一定都獲得大多數人民的支持,甚至參加遊行者之間也可
能有不同意見;但政府這半年來的財稅政策確實違背了幾個重大原則,若再不改過,恐
怕將對國家造成重大傷害,並且將受到絕大多數人民的指責。
賦稅改革深深影響被課稅人民的利益及所得分配,因此有公平性的問題和責任。賦稅對
不同產業和不同資源的成本及價格,常有不同的影響,因此會影響產業的競爭力及發展
方向,並因而影響各種資源的就業及經濟的發展方向。賦稅收入不足,則限制了政府能
為人民提供的服務。所以賦稅問題不只事關重大,而且還牽連甚廣,必須由國家整體的
考量來做決定。然而這半年馬政府的財稅政策,不但不理會政府自己所聘之賦改會專家
的意見,由下列六項原則來看,馬政府也未從國家整體的利益來決定財稅的政策。
第一、減稅政策須和加稅政策同時提出。
在民主國家減稅討好選民因此容易通過立法,而加稅則不易被接受。但國家要維持運作
需有足夠收入,豈能一直減稅。所以各項減稅政策應和必要的加稅政策構成整套方案,
同時提出,而要立法機關同時通過。民國80年代國民黨上次執政時即曾一再減稅,而不
加稅,使我國稅收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率,由20%降到已開發國家中最低的13%。政府即
使大量舉債而使負債程度逐漸偏高,許多如整修危橋等該做的事還是沒錢做。馬政府上
台半年,各項減稅的政策已減掉超過千億的稅,卻沒有任何一項加稅的政策。這勢必將
使我國的財政更進一步惡化。
第二、增加支出需有合理財源,以免政府負債持續擴大。
以往很多國家不遵守這種財政紀律,最後使政府債台高築而要用通貨膨脹等不合理的方
法來解決問題。馬政府上台這半年已提出了可能要花數兆元的政策,而其財源不是避而
不談,就是要排除公債法的限制來舉債,甚至是要直接動用政府無權挪用的外匯存底和
郵政儲金。財政紀律幾乎蕩然無存。
第三、稅制要整體相互配合,以減少漏洞和對經濟的扭曲。
政府要降低遺贈稅卻不願對證券交易所得課稅,將使某一些人的某一些所得幾乎永遠不
被課稅。遠低於所得稅率的贈與稅率,也可能成為逃漏所得稅的新管道。
第四、稅制應促進社會更公平的分配。
但政府這半年所提出的稅改絕大部分是降低高所得者或資本的稅負,降低遺贈稅卻未配
合同時課徵合理的資本利得稅與財產稅,讓一般人民和財稅專家覺得很不公平。
第五、稅制改革要仔細估計其各方面的影響。
稅制不能時常改來改去,因此稅制改革前應詳細估算政府收入會有多大的變動,並採取
必要的配套,以免未來稅收不足,或者對經濟產生意外的傷害。十多年前邱副院長擔任
財政部長而推動兩稅合一時,我們曾指出稅收會損失很多,但當時財政部卻堅持稅收影
響有限。事後證明每年稅收損失達數百億甚至千億以上,嚴重傷害政府財政。馬政府主
張降低遺產稅可吸引1到5兆資金回流,以及降低證交稅可讓股市交易量增加一倍以上的
說法,都沒有任何研究證據,甚至違背過去的經驗。依這種主觀的想法做政策的依據,
很難不對國家造成傷害。
第六,稅改是長遠之計,不能用來追求短期目標。
然而馬政府急著要推動的多種減稅政策,例如降低遺產稅和證交稅,卻似乎是為了拉抬
股價等短期目標,才會那麼急迫而忽視了前述各種原則,並可能對國家造成長遠的傷害
。
從馬政府各項稅改違背這些基本原則的情況看來,政府確有必要懸崖勒馬,暫停各種有
爭議的政策,回歸到由國家整體利益規劃的整體賦稅改革。
【2008/12/1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http://www.udn.com/2008/12/14/NEWS/OPINION/OPI1/4643013.shtml
--
Tags:
所得稅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財產交易所得稅怎麼計算?

By Belly
at 2008-12-15T23:24
at 2008-12-15T23:24
各類所得的問題想討教

By Oscar
at 2008-12-14T22:02
at 2008-12-14T22:02
綜所稅四大扣除額 大幅調高 (已三讀通過)

By Jacky
at 2008-12-13T22:15
at 2008-12-13T22:15
這樣的收入需要交稅嗎?

By Suhail Hany
at 2008-12-13T15:41
at 2008-12-13T15:41
關於健檢費是否列於列舉扣除額?

By Agnes
at 2008-12-08T17:30
at 2008-12-08T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