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領航家》調整稅收 確有必要 - 稅務

By George
at 2005-02-04T13:32
at 2005-02-04T13:32
Table of Contents
管理領航家》調整稅收 確有必要
■ 記者 林杰兒
何志欽(以下稱何):財政惡化現象的主要原因可分兩階段來講,在1995年以前是政府支
出急劇攀升, 諸如六年國建,而在1995年以後則是各項減免措施使稅基慢慢流失,國民租
稅負擔率也一路從19%降到13%左右,因此稅收面的調整絕對有其必要。
洪:94年度預算沒有新增收入或盈餘,反而新增更多預算赤字,到底造成財政失衡的真正
原因是什麼?如何改善我國稅基不斷流失的問題?
劉:每年中央政府編列通過的預算大概都在1.6兆元左右,長期來看收入其實是沒有辦法
支撐政府支出需要的,因為其中政府依法所必要有的支出大概有1兆元左右,約占支出總
額的70%,其他的30%又必須用在相關施政計畫、以及經常性辦公費用等,剩下真正能夠讓
行政院各部會掌控分配的資金相當有限,我估計一個內閣可運用於施政抱負的資金大概只
有預算的3%,大概三、五百億元的規模,行政資源相當不足。
政府的支出規模已很難再減少,目前中央政府支出占GDP約14%,與各國相較已明顯偏低,
不過收入部分,應該還是有很多空間。
陳:要改善收支差距,我們可能需要一個比較大的改善,讓收入能夠一年增加七、八百億
元,如此一來整體赤字降到2,000億元以下,加上經濟持續成長,整體債務占GDP比率就不
會一直再增加。
至於七、八百億元怎麼來?當然有很多不同爭議,有人說高科技減稅太多、有人說某一稅
基該檢討,這個都可以討論,不過目前學術界爭議最少的就是調高營業稅。營業稅雖然是
累進稅,但一般而言仍算相當平均負擔,要擔心的是調高營業稅會不會造成物價上漲,或
造成廠商利潤下跌?因此要調高營業稅就必須找到經濟上「合適的時間」。
如果一段時間物價上漲率很低、甚至可能下跌,景氣狀況也不錯,這時候來加營業稅就不
會有太大問題,因為等於廠商本來該降價的不要降,就可以把營業稅吃下來,而目前到未
來一年內,國內就正處於這個經濟合適的時機,對大家的衝擊不大,但又可以解決財政問
題。
朝野應該共同研商,講定一個條件:如果上半年物價上漲率沒有超過多少、經濟可維持一
定成長的話,那下半年應該要來加營業稅。
我想先具體的把該加、且大家有共識的稅加上來之後,再來看稅制合理化;否則如果把「
財政需要」跟「稅制合理化」綁在一起,就會錯過很多時機。尤其在稅收議題上,朝野應
該擺脫對抗的心態,從國家的立場來思考,積極尋求共識以解決問題。
【2005/02/04 經濟日報】
--
▄▄▄▄▄▄▄▄▄▄▄▄▄▄▄▄▄▄
▄▄▄▄▄▄▄▄▄▄▄▄▄▄▄▄▄▄▄
▄▄▄▄▄▄▄▄▄▄▄▄▄▄▄▄▄▄▄
▄▄▄▄▄▄▄▄▄▄▄▄▄▄▄▄▄▄▄▄ 你也是大人嗎?
▄▄▄▄▄▄▄▄▄▄▄▄▄▄▄▄▄▄▄▄▄▄
▄▄▄▄▄▄▄▄▄▄▄▄▄▄▄▄▄▄▄▄▄▄▄ http://www.pixnet.net/smartlai
--
■ 記者 林杰兒
何志欽(以下稱何):財政惡化現象的主要原因可分兩階段來講,在1995年以前是政府支
出急劇攀升, 諸如六年國建,而在1995年以後則是各項減免措施使稅基慢慢流失,國民租
稅負擔率也一路從19%降到13%左右,因此稅收面的調整絕對有其必要。
洪:94年度預算沒有新增收入或盈餘,反而新增更多預算赤字,到底造成財政失衡的真正
原因是什麼?如何改善我國稅基不斷流失的問題?
劉:每年中央政府編列通過的預算大概都在1.6兆元左右,長期來看收入其實是沒有辦法
支撐政府支出需要的,因為其中政府依法所必要有的支出大概有1兆元左右,約占支出總
額的70%,其他的30%又必須用在相關施政計畫、以及經常性辦公費用等,剩下真正能夠讓
行政院各部會掌控分配的資金相當有限,我估計一個內閣可運用於施政抱負的資金大概只
有預算的3%,大概三、五百億元的規模,行政資源相當不足。
政府的支出規模已很難再減少,目前中央政府支出占GDP約14%,與各國相較已明顯偏低,
不過收入部分,應該還是有很多空間。
陳:要改善收支差距,我們可能需要一個比較大的改善,讓收入能夠一年增加七、八百億
元,如此一來整體赤字降到2,000億元以下,加上經濟持續成長,整體債務占GDP比率就不
會一直再增加。
至於七、八百億元怎麼來?當然有很多不同爭議,有人說高科技減稅太多、有人說某一稅
基該檢討,這個都可以討論,不過目前學術界爭議最少的就是調高營業稅。營業稅雖然是
累進稅,但一般而言仍算相當平均負擔,要擔心的是調高營業稅會不會造成物價上漲,或
造成廠商利潤下跌?因此要調高營業稅就必須找到經濟上「合適的時間」。
如果一段時間物價上漲率很低、甚至可能下跌,景氣狀況也不錯,這時候來加營業稅就不
會有太大問題,因為等於廠商本來該降價的不要降,就可以把營業稅吃下來,而目前到未
來一年內,國內就正處於這個經濟合適的時機,對大家的衝擊不大,但又可以解決財政問
題。
朝野應該共同研商,講定一個條件:如果上半年物價上漲率沒有超過多少、經濟可維持一
定成長的話,那下半年應該要來加營業稅。
我想先具體的把該加、且大家有共識的稅加上來之後,再來看稅制合理化;否則如果把「
財政需要」跟「稅制合理化」綁在一起,就會錯過很多時機。尤其在稅收議題上,朝野應
該擺脫對抗的心態,從國家的立場來思考,積極尋求共識以解決問題。
【2005/02/04 經濟日報】
--
▄▄▄▄▄▄▄▄▄▄▄▄▄▄▄▄▄▄
▄▄▄▄▄▄▄▄▄▄▄▄▄▄▄▄▄▄▄
▄▄▄▄▄▄▄▄▄▄▄▄▄▄▄▄▄▄▄
▄▄▄▄▄▄▄▄▄▄▄▄▄▄▄▄▄▄▄▄ 你也是大人嗎?
▄▄▄▄▄▄▄▄▄▄▄▄▄▄▄▄▄▄▄▄▄▄
▄▄▄▄▄▄▄▄▄▄▄▄▄▄▄▄▄▄▄▄▄▄▄ http://www.pixnet.net/smartlai
--
Tags:
稅務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稅務問答》補習業調查表未如期填報 罰鍰

By Lydia
at 2005-02-04T13:28
at 2005-02-04T13:28
行政法院案例》生前提款 死後轉存視為遺產

By Olga
at 2005-02-04T13:27
at 2005-02-04T13:27
冒退營業稅 半年逾億元

By Ophelia
at 2005-02-04T13:26
at 2005-02-04T13:26
台北關理貨申請核准制上路

By Ida
at 2005-02-04T13:25
at 2005-02-04T13:25
35號公報 衝擊商譽較大企業

By Hardy
at 2005-02-04T13:23
at 2005-02-04T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