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號公報 衝擊商譽較大企業 - 稅務

By Hardy
at 2005-02-04T13:23
at 2005-02-04T13:23
Table of Contents
記者林杰兒/台北報導
勤業國際財務顧問公司副總經理潘家涓昨(3)日指出,財會準則第35號公報主要精神在
提升企業「資產管理」的能力,其中,帳上固定資產較多,或者商譽較大的企業,因為資
產「減損」的機會較多,受35號公報的衝擊也較大。
她也提醒,帳上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以外,轉投資事業比重明顯較同業偏高、帳上有閒置
資產、產能利用率偏低、市場業務發生重大變化的企業,所受衝擊也將較大。
潘家涓說,由於35號公報對商譽減損的規定相當嚴苛,凡經減損認列的商譽,不得回轉
(將減損部分加回來),因此,35號公報對併購案經常出現的巨額溢價,應可產生「價格合
理化」的作用。
潘家涓指出,35號公報規範範圍包括:固定資產、閒置資產、可辨認無形資產、商譽、權
益法投資等,只要有減損跡象或商譽者,就應進行資產減損測試,過去公司常見將閒置或
過時設備「藏在固定資產」的做法,也將更為無所遁形。
其中,企業淨資產帳面價值大於其總市值(P/B值<1)、以及資產經濟績效不如預期,是
最常見的兩種減損跡象。據統計,國內1,113家上市櫃公司中,P/B值<1的就有470家;帳
上有無形資產及商譽的也有109家(比率超過公司股本10%以上的高達39家)。
不過,可別以為只有營運不佳的公司才必須提列減損,因為,「賺錢的公司也可能有不賺
錢的轉投資事業,」潘家涓就曾看過某家P/B值高達五的公司,一樣乖乖認列轉投資虧損
。
她也指出,未來許多國內企業篤信的「英特爾投資法(即投資十家公司,九家虧錢沒關係
,只要一家賺就能cover)」勢將面臨調整,「因為不賺錢的投資行為也都必須認列。」
「EPS與公司股價不見得要劃上等號,投資人其實不必過於恐慌」,多項財會新制造成台
股低氣壓,對此,潘家涓強調,35號公報對公司營運表現與現金流量沒有任何影響,只是
財報的表達方式,形同企業「瘦身」以更貼近市場實際狀況,對股市應是短空長多。她也
透露,許多外資已看準特定企業在35號公報提列減損的利空出盡後,再進場「撿便宜」,
就是因為公報並不影響公司的基本面與營運。
此外,由於公報中對於商譽「損失必須優先認列、且減損損失不得回轉」的嚴格規定,可
預見企業將積極檢討目前多把「無形資產」乾脆視為「商譽」的做法,而將專利、商標等
這類「可辨認的無形資產」獨立出來,以避免商譽一旦發生減損,「損失一去不回」。而
未來併購行為,商譽部分必須隨時受到公平市價的衡量,買家也將對被併購對象進行更深
入評估,大方出手、巨額溢價的情形應該很難再發生了。
【2005/02/04 經濟日報】
--
▄▄▄▄▄▄▄▄▄▄▄▄▄▄▄▄▄▄
▄▄▄▄▄▄▄▄▄▄▄▄▄▄▄▄▄▄▄
▄▄▄▄▄▄▄▄▄▄▄▄▄▄▄▄▄▄▄
▄▄▄▄▄▄▄▄▄▄▄▄▄▄▄▄▄▄▄▄ 你也是大人嗎?
▄▄▄▄▄▄▄▄▄▄▄▄▄▄▄▄▄▄▄▄▄▄
▄▄▄▄▄▄▄▄▄▄▄▄▄▄▄▄▄▄▄▄▄▄▄ http://www.pixnet.net/smartlai
--
Tags:
稅務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請問繼承土地的問題

By Franklin
at 2005-02-04T11:30
at 2005-02-04T11:30
關於有繼承遺產又給人扶養稅的問題?

By Thomas
at 2005-02-04T06:05
at 2005-02-04T06:05
該如何查去年度的個人所得

By Kelly
at 2005-02-04T04:35
at 2005-02-04T04:35
扣繳憑單

By Catherine
at 2005-02-03T23:52
at 2005-02-03T23:52
自費做假牙的可以報稅嗎?

By Elizabeth
at 2005-02-03T00:19
at 2005-02-03T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