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 關於100年高考經濟學 - 經濟

By Tom
at 2011-07-20T08:09
at 2011-07-20T08:09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bigo123 (我國寶捏)》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Examination 看板 #1E9SMF6f ]
: 作者: kevin77128 () 看板: Examination
: 標題: [疑問] 關於100年高考經濟學
: 時間: Wed Jul 20 01:57:31 2011
: 題目是假如短期的IS-LM均衡所決定的產出高於充分就業水準,
: 則調整至充分就業水準的過程中,貨幣市場會有何變化?
: 答案是 實質貨幣餘額下降
: 那怎麼名目貨幣供給減少不對呢
: 煩請高手解答囉
: 請問一下選擇第23題 老師應該是要考
: p上升造成實質貨幣餘額減少沒錯
: 但是IS-LM模型下 p不是固定嗎 ?
: 這樣要讓LM左移是否應該是讓
: 名目貨幣供給減少呢?
以我的認知是,LM線一直以來就不是單純的「貨幣供給」,
而是「當貨幣市場均衡時,Y與R的關係」
只要貨幣供給或貨幣需求發生變動,就可能造成LM的移動,
換言之,要讓LM左移就是讓「實質貨幣餘額」減少,
而「實質貨幣餘額=實質貨幣供給-民眾的貨幣需求」,
所以除了減少名目貨幣供給外,民眾多保留手上貨幣也是原因之一
又或者,單純的從因物價上漲,為吸引民眾儲蓄就要提高名目利率,
於是在相同的所得上,就要提高名目利率,所以可知LM左移,
不過我不建議用後者的角度,因為有點「反果為因」
一般來說,民眾持有貨幣需求,包含三個動機,
也就是交易動機、預防動機與投機動機,
當景氣過熱時,所得高出很多的狀態或者物價膨脹很厲害時,
人們為了保持購買力,會提高手上持有貨幣的需求,
即交易動機與預防動機的貨幣需求增加,進而使「實質貨幣餘額下降」
原PO對於這題的疑問,可能是因為常常做到「政府使用貨幣政策」的題目吧,
以致於產生「物價膨脹時,LM移動都是貨幣供給的移動」,
但這是一個不很正確的概念,我建議是如果有時間重K有關貨幣市場的理論,
我指的是,ISLM模型中的貨幣市場解說即可,若時間充裕可參考貨幣需求理論,
這兩個理論在任何教科書,應該都看的到^^
--
所謂法者,大公不公,大仁不仁,
有功於前,不為虧法,有善於前,不為損刑
--
: ※ [本文轉錄自 Examination 看板 #1E9SMF6f ]
: 作者: kevin77128 () 看板: Examination
: 標題: [疑問] 關於100年高考經濟學
: 時間: Wed Jul 20 01:57:31 2011
: 題目是假如短期的IS-LM均衡所決定的產出高於充分就業水準,
: 則調整至充分就業水準的過程中,貨幣市場會有何變化?
: 答案是 實質貨幣餘額下降
: 那怎麼名目貨幣供給減少不對呢
: 煩請高手解答囉
: 請問一下選擇第23題 老師應該是要考
: p上升造成實質貨幣餘額減少沒錯
: 但是IS-LM模型下 p不是固定嗎 ?
: 這樣要讓LM左移是否應該是讓
: 名目貨幣供給減少呢?
以我的認知是,LM線一直以來就不是單純的「貨幣供給」,
而是「當貨幣市場均衡時,Y與R的關係」
只要貨幣供給或貨幣需求發生變動,就可能造成LM的移動,
換言之,要讓LM左移就是讓「實質貨幣餘額」減少,
而「實質貨幣餘額=實質貨幣供給-民眾的貨幣需求」,
所以除了減少名目貨幣供給外,民眾多保留手上貨幣也是原因之一
又或者,單純的從因物價上漲,為吸引民眾儲蓄就要提高名目利率,
於是在相同的所得上,就要提高名目利率,所以可知LM左移,
不過我不建議用後者的角度,因為有點「反果為因」
一般來說,民眾持有貨幣需求,包含三個動機,
也就是交易動機、預防動機與投機動機,
當景氣過熱時,所得高出很多的狀態或者物價膨脹很厲害時,
人們為了保持購買力,會提高手上持有貨幣的需求,
即交易動機與預防動機的貨幣需求增加,進而使「實質貨幣餘額下降」
原PO對於這題的疑問,可能是因為常常做到「政府使用貨幣政策」的題目吧,
以致於產生「物價膨脹時,LM移動都是貨幣供給的移動」,
但這是一個不很正確的概念,我建議是如果有時間重K有關貨幣市場的理論,
我指的是,ISLM模型中的貨幣市場解說即可,若時間充裕可參考貨幣需求理論,
這兩個理論在任何教科書,應該都看的到^^
--
所謂法者,大公不公,大仁不仁,
有功於前,不為虧法,有善於前,不為損刑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By Callum
at 2011-07-21T01:02
at 2011-07-21T01:02

By Robert
at 2011-07-21T02:50
at 2011-07-21T02:50

By Ivy
at 2011-07-21T13:58
at 2011-07-21T13:58

By Oliver
at 2011-07-24T00:40
at 2011-07-24T00:40

By Thomas
at 2011-07-28T04:22
at 2011-07-28T04:22

By Ethan
at 2011-07-29T17:44
at 2011-07-29T17:44

By Yuri
at 2011-08-02T15:44
at 2011-08-02T15:44

By Sandy
at 2011-08-06T11:26
at 2011-08-06T11:26

By Freda
at 2011-08-10T03:44
at 2011-08-10T03:44

By Skylar Davis
at 2011-08-11T14:41
at 2011-08-11T14:41

By Lily
at 2011-08-13T18:13
at 2011-08-13T18:13

By Ivy
at 2011-08-18T10:12
at 2011-08-18T10:12
Related Posts
[疑問] 關於100年高考經濟學

By Kristin
at 2011-07-20T02:38
at 2011-07-20T02:38
有關日治時期經濟成長與所得分配

By Isla
at 2011-07-19T21:13
at 2011-07-19T21:13
《美元圈套》,令我不停省思的書!

By Steve
at 2011-07-19T18:16
at 2011-07-19T18:16
自修準備財金所

By Damian
at 2011-07-19T05:24
at 2011-07-19T05:24
某Fortune 500大金控旗下研究部門 誠徵 總體經濟及金融市場研究人員

By Ursula
at 2011-07-18T22:48
at 2011-07-18T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