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族群氣數已盡 - 股票

By Thomas
at 2020-07-12T10:27
at 2020-07-12T10:27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ppp123 (鋼鐵韓粉-P哥)》之銘言:
: 生技投機成分太高 很多營收是負的 都噴到外太空 就算新藥研發成果大賣 也不可能有這
: 樣的EPS去對等它的股價 唯一有可能繼續上漲的就只剩生技的防疫概念股了 預計下週正
: 式結束生技百年難得一見的大多頭 預計膨風股股價先砍半
: 看到很多網路社群 一堆追一兩張的奈米戶 賠個2萬就唉唉叫 漲這麼高去追 根本是自殺
: 行為
: 倒不如放大部位去買績優股 意思就是拿20萬去追生技 倒不如開融資拿200萬去追績優股
: 20萬生技賺20%=4萬 200萬績優賺5%=10萬 哪個容易?
生技類股要談氣數頗有以偏概全,畢竟此題材涵蓋領域甚廣,尤其在目前COVID-19肆虐甚廣未止。
以下的時間軸以前些日我國總統宣佈生技條例展延10年中的「10年」這區間為論:
即短期(1~3個月內):
「快篩,篩檢」題材,目前渴求跟COVID-19有關的快篩,其推出在市場即有迫切性,可以帶動股價的揚升,但隨著COVID-19亞種增加考驗這些快篩製品的準確性。如亞諾法
短期(半年~1年內):
「研發製藥、疫苗」題材,目前只要牽扯研發新藥或疫苗,只要發佈進入臨床幾期、解盲成功或跟COVID-19疫情防疫相關,多少能帶動股價短期漲幅。如國光生,天國一輝等。
中短期(半年~2年內):
「數位創新及癒後照護醫療」題材,COVID-19的傳染途徑及傳染力改變目前的醫療問診制度,如果COVID-19之後如流感一樣季節性爆發,數位問診及遠距照護將取代傳統的面對面問診;另外,COVID-19的亞種甚多,罹患者身上出現的附加病徵或癒後產生的後遺症追蹤,亦是依靠大數據分析及針對性治療,但股價振幅不如目前「研發製藥」題材夯。如商之器,久裕,晟德等。
————分——隔——線————
生技類股屬於波段式漲幅,其漲幅還是要看當下環境來投資,於此不適合論「長期持有」的生技類股。
畢竟考驗生技類股最終在於「市場接受度」
故如果不追生技飆股,還是以具有一定營利能力的非單一生技複合經營生技公司(企業)來進場。
最後,只要有人,醫療需求則無止盡,所以生技類股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只是看大環境進出場。
股市投資有風險,進出場前請自行評估。
以上為敝人的一些淺見,僅供參考。
-----
Sent from JPTT on my HTC 2Q55100.
--
: 生技投機成分太高 很多營收是負的 都噴到外太空 就算新藥研發成果大賣 也不可能有這
: 樣的EPS去對等它的股價 唯一有可能繼續上漲的就只剩生技的防疫概念股了 預計下週正
: 式結束生技百年難得一見的大多頭 預計膨風股股價先砍半
: 看到很多網路社群 一堆追一兩張的奈米戶 賠個2萬就唉唉叫 漲這麼高去追 根本是自殺
: 行為
: 倒不如放大部位去買績優股 意思就是拿20萬去追生技 倒不如開融資拿200萬去追績優股
: 20萬生技賺20%=4萬 200萬績優賺5%=10萬 哪個容易?
生技類股要談氣數頗有以偏概全,畢竟此題材涵蓋領域甚廣,尤其在目前COVID-19肆虐甚廣未止。
以下的時間軸以前些日我國總統宣佈生技條例展延10年中的「10年」這區間為論:
即短期(1~3個月內):
「快篩,篩檢」題材,目前渴求跟COVID-19有關的快篩,其推出在市場即有迫切性,可以帶動股價的揚升,但隨著COVID-19亞種增加考驗這些快篩製品的準確性。如亞諾法
短期(半年~1年內):
「研發製藥、疫苗」題材,目前只要牽扯研發新藥或疫苗,只要發佈進入臨床幾期、解盲成功或跟COVID-19疫情防疫相關,多少能帶動股價短期漲幅。如國光生,天國一輝等。
中短期(半年~2年內):
「數位創新及癒後照護醫療」題材,COVID-19的傳染途徑及傳染力改變目前的醫療問診制度,如果COVID-19之後如流感一樣季節性爆發,數位問診及遠距照護將取代傳統的面對面問診;另外,COVID-19的亞種甚多,罹患者身上出現的附加病徵或癒後產生的後遺症追蹤,亦是依靠大數據分析及針對性治療,但股價振幅不如目前「研發製藥」題材夯。如商之器,久裕,晟德等。
————分——隔——線————
生技類股屬於波段式漲幅,其漲幅還是要看當下環境來投資,於此不適合論「長期持有」的生技類股。
畢竟考驗生技類股最終在於「市場接受度」
故如果不追生技飆股,還是以具有一定營利能力的非單一生技複合經營生技公司(企業)來進場。
最後,只要有人,醫療需求則無止盡,所以生技類股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只是看大環境進出場。
股市投資有風險,進出場前請自行評估。
以上為敝人的一些淺見,僅供參考。
-----
Sent from JPTT on my HTC 2Q55100.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Olive
at 2020-07-17T01:02
at 2020-07-17T01:02

By Eartha
at 2020-07-20T03:23
at 2020-07-20T03:23

By Cara
at 2020-07-21T04:48
at 2020-07-21T04:48

By Ivy
at 2020-07-23T23:03
at 2020-07-23T23:03

By Annie
at 2020-07-24T20:39
at 2020-07-24T20:39

By Kama
at 2020-07-27T18:46
at 2020-07-27T18:46

By Aaliyah
at 2020-07-29T15:28
at 2020-07-29T15:28

By Ina
at 2020-08-01T11:37
at 2020-08-01T11:37

By Oscar
at 2020-08-04T10:45
at 2020-08-04T10:45

By Adele
at 2020-08-08T17:34
at 2020-08-08T17:34

By Daph Bay
at 2020-08-13T10:08
at 2020-08-13T10:08

By Charlotte
at 2020-08-15T21:58
at 2020-08-15T21:58

By Madame
at 2020-08-17T19:53
at 2020-08-17T19:53

By Rae
at 2020-08-18T21:57
at 2020-08-18T21:57

By Robert
at 2020-08-19T01:30
at 2020-08-19T01:30

By Caitlin
at 2020-08-20T08:11
at 2020-08-20T08:11
Related Posts
合一

By Doris
at 2020-07-12T10:18
at 2020-07-12T10:18
抓到了!最狂妖股遭殺 驚爆某大戶倒貨X

By Queena
at 2020-07-12T10:12
at 2020-07-12T10:12
生技族群氣數已盡

By Aaliyah
at 2020-07-12T09:04
at 2020-07-12T09:04
撐不下去!阿聯酋航空首次對外宣布將裁

By Enid
at 2020-07-12T08:52
at 2020-07-12T08:52
疫情衝擊擴大 美國無印良品聲請破產

By Yedda
at 2020-07-12T08:34
at 2020-07-12T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