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選擇指數化投資(三) - 股票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19-02-24T18:41

Table of Contents

前兩篇講到了投資指數化ETF,
你可以得到的報酬將擊敗市場上大多數(遠超過一半)
1.基金經理人
2.基金投資人
3.自行選股的散戶

但除了報酬,投資前我們更應該關心的是風險
當你換個角度想,如果你能在市場上擊敗多數的人,
你所承受的風險就"有可能"較小
不過這當然不是個嚴謹的說法

我們先從標準差開始講起
計算標準差是機率統計中測量一組數值其離散程度最常使用的方法
簡單的講就是測量一組數據的分散程度

標準差是我們最常用來衡量風險的指標
雖然不一定和現實相符,畢竟股票報酬率不見得是呈常態分佈(但通常很接近)

我們來看一張圖,標普500前100大公司(1994-2005),報酬與風險
https://reurl.cc/4oLMX
報酬表現比標普500指數好的有46家,但這些股票中標準差比指數小有0家
沒有任何一檔股票的標準差(風險)低於指數

或許你會想說,這是因為剛好是特定的期間,特定的一群股票,才會有這樣的結果
事實不然,基本上指數與其中的成分個股(數目夠多)原則上都會有這個現象
也就是指數的標準差(風險)會小於所有或至少是多數成分個股的標準差

以下我們就用簡單的數學來說明
(我只能說明,但數學上我無法證明,如果有人可以提供證明,我會非常感謝)
我們假設有A,B兩檔股票,它們三年的報酬率分別如下
持有A三年,平均值20%,標準差8.17%
持有B三年,平均值-5.33%,標準差9.18%
但如果將資金分成一半,分別持有A與B三年,平均值為7.33%,
標準差(風險)卻大幅降低為3.57%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平均值 標準差
A: 10% 20% 30% 20% 8.17%
B: 7% -15% -8% -5.33% 9.18%
A/2+B/2:8.5% 2.5% 11% 7.33% 3.57%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
因為A、B兩檔股票的漲跌相關性不大(不需要完全負相關)
只要是這樣的狀況就很容易出現上面的結果
在指數中,我們可以找到很多不是同漲同跌的股票
尤其時間拉長更是如此
這也是為什麼指數化投資可以大幅降低風險的主要原因
William Bernstein的智慧型資產配置中第一章與第三章所提到的佛瑞德叔叔擲銅板
講得就是這個概念,只是他把這個概念用在股債配置
但,同樣的,指數裡個成分股不同漲同跌的行為也會對風險控管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也由於這樣,我並不認為必須在投資生涯的初期配置債券ETF
這是我跟綠角相當大的不同(我知道你有疑慮,但請讓我在後續文章中說明)
簡單的說,指數內個股的多樣性已經對風險做到非常大的控管
(VTI有三千多檔,這樣的分散我覺得已經非常夠用了)
同時,我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理由
用來說明為什麼我們不應該在投資生涯初期配置債券ETF(容後再敘)
(請注意,不是反對股債配置,而是不贊成在投資生涯初期進行股債配置)

確實,標準差不能完全解釋風險,或者換個角度說,風險本來就不可能完全被解釋
但為了讓各位更了解風險,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歷史

我們舉標普500的歷史來說明
標普500在1928-2018年間
歷經了81年,上漲66年,下跌25年(每三到四年會有一次下跌)
https://reurl.cc/o78al
1931下跌-43.84%(單一年度下跌最大幅度)
1954年上漲52.56%(單一年度上漲最大幅度)
在24年下跌的年份中,有8年隔年是下跌,8/24=33.3%(不計入2018,因為2019 unknown)
在上漲的66個年份中,有17年隔年是下跌,17/66=25.76%
最長連續下跌4年(1929-1932)
上一次連續下跌(2000-2002),持續三年
最長連續上漲9年,兩次(1991-1999,2009-2017)
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平均報酬大約是11%,平均標準差大約是20%
PS.近15年報酬率標準差
VTI:14.10
S&P:13.6(標普500)

上面這段歷史可以幫忙我們了解風險
例如說,標普500單一年度的下跌基本上很難超過50%(不是不可能,而是機率很低)
但個股你可不能這樣預期
平均報酬11%,標準差20%的意思是,依過往經驗,這項投資有68%的機會,
年報酬落在-9%到31%,有95%的機會,年報酬在-29%到51%之間。
漲的年份多,跌的年份少原則上是個常態,未來我們也可以這樣預期(不是預測)
今年下跌明年有較高的機會上漲
今年上漲,明年上漲的機率也很高
連續下跌五年的機率發生機率應該不高,上次連續下跌四年已經快八十年前了
八十幾年的歷史,讓我們對風險可以有多一些的認識

關於歷史,如果你投資的是VT,我會建議你了解一下VT主要成分國的股市歷史
因為在下只投資美國,所以我就只研究美國了

我們再看1926年後的美國股市
https://reurl.cc/ZW4Kp
以三十年期為例。最差30年報酬,是1928到1957,年化報酬是8.5%。
這也是我跟綠角另一個很大的不同,我投資VTI,不做全世界投資
很多人誤以為綠角投資VT,其實不然,他是四個區域的世界市場的ETF都買
至於為什麼投資美國而不投資世界,也容我之後的文章再說

看到這裡,我相信在很多人的眼裡我已經是主動投資了(但我不買個股)
在綠角的看法想必更是
但也很謝謝綠角,是他啟蒙了我
也正是為什麼我的文章標題一直是為什麼我選擇指數化投資
而不是"為什麼我選擇被動投資"了
指數化投資讓我可以有效控管風險,並且主動追求更高的獲利
接下來的文章我會把邏輯講清楚
當然只有時間能證明我的投資配置到底是不是正確

簡單的說:綠角是分散、分散再分散(做到風險的極小化)
而我是利用指數化ETF分散,並同時追求更高的獲利

https://reurl.cc/YeYX4
複習一下
2009/5/9-2017/5/9標普500前十大飆股和下跌前十名的股票
前十大飆股第一名上漲了6455.1%,第十名上漲了1881.3%
下跌前十名,下跌幅度第十名-20.7%,跌最多的-71.9%
股票市場也有嚴重的貧富差距,飆股可以大幅拉高平均報酬,
而下跌嚴重的股票對指數的影響卻小得多
(6455.1%和-71.9%對整體平均的影響...)
這期間指數上漲了
2399.38/929.23=258.21%
雖然遠不如第10名,但重點來了,
在我們當中大部分的人都沒辦法在飆股價格很低的時候買到飆股同時長時間抱牢
另外加進今天所說明的新觀念,
這兩大組股票本身就很自然地會降低整體指數的標準差(風險)
因為它們在這段時間內不同漲同跌
而標普500有更多組這樣的股票可以分散風險,降低標準差

關於指數化分散風險,還有一個更直觀的看法
那就是國家(指數)與公司(個股)
你看過公司倒閉下市,你看過幾個國家股票市場直接消失的?
辛巴威股市仍在運作中喔

講了這麼多風險,很多人想,風險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尤其對初學者來說,在你還沒承受風險前,下跌的數字對你可能是完全無感的
但等到你的投資組合真的承受下跌的時候,你會很有感
去年10月到年底,你對你的投資組合做了什麼?






















我的VTI一股都沒有賣,抱得牢牢的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19-02-25T00:16
幹嘛講一堆屁話,直接買0050不就好了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19-02-27T00:16
樓上還真是高知識份子XD
話說謝謝分享~~~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19-03-02T16:23
人家在講美股他在講0050XD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9-03-06T17:25
一個全押VTI,不知道什麼叫作“資產配置”的人,遇到風
險(暴跌)的方式就是把頭埋到土裡(不處理)。這種不把風險
當風險的人,跟大家談風險,也實在很“有趣”!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9-03-09T21:10
不顧風險的人才會全壓VTI。有點概念的,ETF多半會搭個債
券,否則配點reit,再加點全球股市,各人配比不同罷了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9-03-11T19:54
感謝分享,這系列收穫很多。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19-03-12T08:40
弱弱的問一句,什么是VTI 謝謝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9-03-14T04:25
大致認同。我不認同綠角的地方在於資產配置,例如買
債券。我覺得年輕人想要長期投資,最好是全買股票,
至於要買vt或vti都可以,中短期債券是適合退休人買的
資產,會拖累長期投資的報酬。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9-03-17T00:19
其實真正了解指數投資和長期投資的意義後,真的不會因
為大跌而賣股票,甚至有多的錢還會加碼,會動搖的人幾
乎都是一知半解的人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19-03-19T23:45
綠角最大的問題就是直接否決其他學派,實際上那只代表他無法
做到而已,不代表別人做不到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9-03-23T11:13
投資指數當然沒有問題,不過也沒必要妖魔化其他學派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9-03-24T04:00
巴菲特和柏格都是美國人,除了地域偏好之外,他們也是用
美元生活(不需考慮匯率問題),所以他們會建議投資美股不
意外,我比較傾向買全球市場指數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9-03-28T11:10
菜鳥的方法最適合自己 不代表適合其他人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19-04-01T09:26
看個人對風險衡量程度,適當配比降低標準差,會是我現在
的做法
Una avatar
By Una
at 2019-04-01T17:39
另外去年底我買進一些VWRD (再平衡),還有一些ETD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19-04-05T20:58
剛進入美股時也是按傳統觀念配置一些債券;看了Ken Fi
sher系列著作後決定大幅提昇股票比,按其看法,年輕人
有時間當後盾(並有強烈心理素質克服短期波動的話),
提昇股票佔比對長期生涯回報是有幫助的。
Tom avatar
By Tom
at 2019-04-07T07:52
有分享給推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19-04-11T12:31
這仍是被動投資,只是在資產配置上不同而已。事實上也很少
有被動投資人資產配置完全相同的。因為每個人對於風險與報
酬的看法也都不盡相同。
Tom avatar
By Tom
at 2019-04-16T06:06
市場很多修正都看得到可以適時減碼再加碼,又不是基
金經理人一定有固定部位...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9-04-16T13:16
至於攻擊主動投資,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推廣主動投資和勸雞
跳崖,叫綿羊進競技場和高手拼生死有何不同?投資失敗影響
的是家庭及後代的未來,能不慎呼?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9-04-18T23:46
我沒上過綠角的課,但我從他的Blog學到很多,多年前也走上
全球指數被動投資這條路(當然也做了些調整),以我的能力
我很滿意現在投資績效,也會繼續走下去~~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19-04-23T02:54
市場不是每次下跌都有V轉的,我是會調整部位而不認同死抱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19-04-27T21:13
每個人都在尋找投資策略(不論是主動or被動or....),重點
是有多少人最終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聖杯? 就怕一直在
股市中浮沉,最終浪費人生最重要的資源:時間&金錢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19-04-28T14:00
主動投資失敗也不一定犧牲家庭啦,有些人懂得適時收手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9-05-02T10:44
但大多賠錢應該是真的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5-05T16:42
有想過在你往後漫長的生涯裡,突然要用到投資的這筆錢但VTI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9-05-10T02:35
卻正在大跌中,請問此時該怎辦?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9-05-14T21:51
你會用到的錢一開始就不該投入長期投資 這啥問題啊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19-05-18T23:43
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想,我就把不會用到的錢投資就好,但如何在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19-05-22T20:32
漫長的人生判斷這筆錢就一定不會用到?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19-05-25T10:17
認定這是一筆不會用到的錢,本身就又是主動判斷
救世會有出錯的可能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19-05-27T13:42
美金現在太貴啦 哭哭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19-05-28T02:14
如果要說你的模式有什麼問題,那應該就是缺乏"現金流"的彈性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19-06-01T00:37
當你把美國指數K線歷史翻出來 就知道長線只會不斷創新高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19-06-03T01:56
我怎麼覺得這系列應該在foreign_inv討論比較妥當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9-06-05T15:05
那邊的高手很多 火花會更多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19-06-06T21:36
這系列才是股版最缺乏和最需要的吧 XD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19-06-11T19:31
趨勢跟蹤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9-06-15T05:40
不然都是在多空對嗆,來這邊只能笑笑看戲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19-06-19T20:11
美股還可以,像日本長期來股市報酬是負的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19-06-21T08:12
大者恆大 通澎都是指數優點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9-06-21T21:12
日本平均買是正的 沒人會在高點一次投全部好嗎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19-06-25T00:57
寫得很好,希望可以繼續寫下去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9-06-28T18:31
美股30年最差是1900~1930哦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19-06-30T19:39
道瓊指數從40點-400點-40點 完全沒賺沒賠 如果你是單筆投
入的話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9-07-02T15:37
好文章,謝謝你的分享。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9-07-07T09:59
VTI大跌的話 一般債券配置比例也不會讓整體報酬轉正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19-07-10T21:57
最後還不是要動用到配置部位 討論漫長的人生用錢的機會
那預留半年的生活費也只是聊勝於無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9-07-10T23:53
最後一句話看成套的牢牢的 差點笑死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19-07-11T14:42
這系列文多少可以救到一些以為投資=賭博的人,功德無量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9-07-12T10:43
年輕+長投我也覺得不必買債券。我個人是開槓桿這幾個月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9-07-13T13:26
覺得點有抖,所以應該會買些TLT搭一下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19-07-17T11:48
長期大多頭的結果,但是反過來說你去年十月和去年十二月
去看,那整個數字就是完全不同的結果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19-07-22T00:58
簡單說不是每個年輕人都能在投資剩一半的時候撐過去。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9-07-22T04:53
反對年輕人股債配置是沒有考慮到每個人心臟大小。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9-07-25T05:08
有債券的話股市大跌又要用錢就可以拿債券的部分出來用。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19-07-29T11:14
而不用去賣那個跌到最慘的股票,當然很不一樣。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19-08-01T11:34
我是覺得大部分撐不過去的人不是因為臨時需要大筆的
錢,而是大跌的時候輸給心魔,如果真的怕有什麼意外,
應該是要花少量的錢去買保險,這樣做法可能會更好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19-08-06T01:23
所謂意外不見得都是意外險會賠的意外啊。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9-08-10T22:56
當然如果有人心臟大且財務非常穩定,不需要配債券是可理解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9-08-11T14:53
但並認為不適合大多數的人。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9-08-13T03:25
闕又上的書有清楚說明資產配置,公債與股票報酬及風
險比例,以及效率前緣曲線的關係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9-08-14T06:01
我覺得股版可以多拿出數據討論這部份,比較有意義,多
空嗆聲文看多也是會膩XD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19-08-16T17:47
都是長期投資,但看法有些不同,可以互相參考學習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19-08-17T19:44
好文推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9-08-21T11:56
這系列讓人受益良多~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9-08-22T17:23
我個人認為: 巴菲特說他留給太太的遺產信託基金中只有10
%的短期政府債,其中一個原因是,他的1/10遺產金額已經遠
遠屌打我們這些散戶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19-08-22T19:25
配債券的好處之一,可增強心理強度(因人而異)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9-08-24T18:31
看優先考量的是報酬還風險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19-08-27T20:01
我覺得這些投資大佬講的一句最好,就是請好好工作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19-08-29T08:31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9-09-02T05:52
巴菲特買債券是因為股票貴時的替代品.他18%績效還配置幹啥.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19-09-05T00:32
股債配置降標準差,報酬率?那不如跟定存也配一下,最穩定是嗎?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9-09-09T05:03
跟定存配真的很好笑,你好歹也看一下相關係數...股債配
是因為兩者負相關(債要選對...),某些時候有互補作用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9-09-09T16:37
負相關.........呵呵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19-09-12T06:10
配債券為什麼會防礙大跌時多買股票,平衡就是賣債買股啊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9-09-16T15:36
真的熊市大跌的時候美國公債會漲,那資金會比定存還多。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19-09-19T04:59
這還先未算債券長期報酬比定存多的部分。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9-09-19T10:28
好文給推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19-09-20T22:10
沒錢買美股ETF,只好買個0050,0056過過癮(可惜內扣高)

6508 惠光 存股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19-02-24T17:59
1. 標的:6508 惠光 2. 分類:存股 3. 分析/正文:前三季eps 1.72 已超越去年整年,今年上看2元,即使08年金融海嘯也配得出1.5元,標準定存股 籌碼穩定,大股東始終保持在60%上下 主要營收:農藥、地工合成材料 4. 進退場機制:持續存股 - ...

大盤下周拉回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19-02-24T17:26
1. 標的:大盤 2. 分類:10500拉回整理 3. 分析/正文: 猜想下周大家要喊12000,先發文來讓大家噓一下 :) https://imgur.com/a/AjjvwwB 小弟感應到二月行情接近尾聲,日K與週K都顯示上方壓力極大,勢必要拉回整理一次,預計下周二、三抵達目標10500,或有站 ...

巴菲特談投資:波克夏成功沒什麼了不起 只是搭上美國經濟增長的順風車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19-02-24T16:50
1.原文連結: http://tinyurl.com/y5rro2ft 2.原文內容: 巴菲特談投資:波克夏成功沒什麼了不起 只是搭上美國經濟增長的順風車 股神巴菲特在週六 (23 日) 的年度致股東信上除了公布前 15 大持股及交代業績以外 ,亦回顧了過去 77 年來的投資史,巴菲特表示 ...

6203海韻電 多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9-02-24T16:38
1. 標的:6203海韻電 2. 分類:多 3. 分析/正文:前三季賺3.15全年上看4元,配息率8成,約3元 4. 進退場機制:(非長期投資者,必須有停損機制) 36停利不停損 奈米戶 https://upload.cc/i1/2019/02/24/qRDIut.jpg - ...

蔡英文與計程車業者茶敘 補助車輛汰舊換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9-02-24T15:25
※ [本文轉錄自 car 看板 #1SSJ3b-0 ] 作者: cjol (勤樸) 看板: car 標題: [新聞] 蔡英文與計程車業者茶敘 補助車輛汰舊換 時間: Sat Feb 23 19:39:15 2019 ※ [本文轉錄自 cjol 信箱] 作者: com2 () 看板: Gossip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