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談投資:波克夏成功沒什麼了不起 只是搭上美國經濟增長的順風車 - 股票

By Genevieve
at 2019-02-24T16:50
at 2019-02-24T16:50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http://tinyurl.com/y5rro2ft
2.原文內容:
巴菲特談投資:波克夏成功沒什麼了不起 只是搭上美國經濟增長的順風車
股神巴菲特在週六 (23 日) 的年度致股東信上除了公布前 15 大持股及交代業績以外
,亦回顧了過去 77 年來的投資史,巴菲特表示,其實他與波克夏海瑟威並沒有什麼高明
的投資撇步,他與好友芒格 (Charles Munger) 及波克夏只是搭上了美國經濟長期增長的
列車,才能有今日成績。
巴菲特回憶,自他 11 歲起至今年的 3 月 11 日,是從他第一次投資美股的第 77 個
年頭,巴菲特認為,他與波克夏的成功應該被視為是美國經濟順風順水之下的產物,如果
有任何美國企業或個人吹噓說是自己達成傲人的投資績效,那麼這絕對是一種傲慢。
再談到最近美股波動加劇這檔事,巴菲特表示,如果投資人在 1942 年對美股投入
100 萬美元,那麼在 77 年後的今天,價值將大幅增長至 52 億美元,巴菲特指出,如果
投資人因為金融海嘯發生之後,為了尋求避險而放棄股市、買進黃金,那麼獲利估計縮水
99%。
以下譯自巴菲特 2018 年年度致股東信:
至 2019 年 3 月 11 日,是我自 1942 年第一次投資美股的第 77 個年頭,那一年我
11 歲,我投資了我從 6 歲開始存下來的 114.75 美元,我買了 3 股美股城市服務公司
(Cities Service) 的優先股,我成了一個資本家,那種感覺很好。
現在,讓我們回到我購買股票之前的兩個 77 年,讓我們從 1788 年開始,也就是喬
治華盛頓就任美國首任總統的前一年,當時又有誰能夠想像這一個新國家,能夠在往後三
個 77 年的時間裡,取得什麼樣的成就呢?
在 1942 年之前的兩個 77 年,美國從 400 萬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的 0.5%,發展成為
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是在 1942 年春天,這個新國家遇到了巨大危機,美國和盟友們
在我們三個月前才捲入的一場戰爭中遭受了巨大損失 (編按:巴菲特指的是 1941 年 12
月 8 日珍珠港事件),壞消息我們是每天都聽到。
雖然我們每天都聽到令人震懾的頭條新聞,但事實上幾乎所有美國人在當時都相信我
們會贏得戰爭勝利,甚至美國人的樂觀並不只限於這一場戰役,除了先天的悲觀主義者以
外,幾乎所有美國人都相信,他們的孩子未來生活會比他們要好得多。
當然,美國人民也明白,前方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從來都不是,在我們國家的歷史
初期,我們經歷了一場嚴峻的內戰考驗,導致 4% 的美國男性死亡,這令當時的美國總統
林肯先生思考:「一個孕育自由和奉行理想的國家是否能夠長久存在下去?」20 世紀 30
年代,美國進入了大蕭條時期,一個前所未見、嚴重失業的經濟蕭條期。
而在 1942 年,當我購買股票的時候,這個國家正期待戰後的增長,這一信念被證明
是有充分根據的,事實上至目前為止,這個國家的成就可以說是令人嘆為觀止。
讓我用數字來證明我的論點:
如果我把 11 歲時的 114.75 美元投資在一檔零成本的 S&P 500 指數基金,並且所有
股利都進行了再投資,那麼至 2019 年 1 月 31 日,股價的稅前價值將高達 606811 美元
(這是這封股東信公開之前的最新數據),也就是 5288 倍;同時免稅機構如養老基金或大
學捐贈基金等,當時若投資 100 萬美元,至今則將增加至約 53 億美元。
讓我再加上一項,我相信會令大家目瞪口呆的計算方式:
這些免稅機構每年向投資經理及顧問等公司支付 1% 的資產,那麼估計免稅機構最終
收益將大減 50%,只能增至 26.5 億美元,這就是在過去的 77 年裡,雖然 S&P 500 指數
實現了 11.8% 的年均報酬率,但你減少 1 個百分點獲利支付給投資顧問公司,以 10.8%
年均報酬率重新計算後,你就會得到獲利腰斬的結果。
那些認為政府預算赤字會帶來危險的人們 (就像我多年來經常做的那樣) 可能會注意
到,在我人生過去的 77 年裡,美國公債增長了大約 400 倍,這是 40000%,假設你已預
見到這種增長,並對美國赤字失控和貨幣貶值的前景感到恐慌,你為了保護自己,你可能
會避開股票,轉而將 1942 年的 114.75 美元購買當時價值 3.25 盎司的黃金。
而買入黃金的舉動會帶來什麼結果呢?你現在的資產價值僅約為 4200 美元,完全不
到一個簡單的非管理投資機構所實現收益的 1%,這種神奇的金屬是無法與美國人的勇氣相
比的。
我們國家難以置信的繁榮,是以兩黨合作的方式實現的,自 1942 年以來,我們歷經
了 7 位共和黨總統和 7 位民主黨總統,在他們任期內,這個國家經歷了不同時期的困境
,包括如病毒般增長的通貨膨脹、高達 21% 的最優惠利率、幾場有爭議且代價極高的戰爭
、有總統辭職、房市崩潰、金融海嘯後的社會癱瘓等一系列問題,但這些可怕的頭條新聞
,現在都已成為歷史。
聖保羅大教堂的建築師 Christopher Wren 葬在倫敦的教堂裡,他的墓旁寫著:「如
果你想尋找我的紀念碑,看看你的周圍。」那些對美國經濟劇本抱持懷疑論點的人,應該
好好思考一下他到底在講什麼。
1788 年,讓我們回到故事的起點,當時我們除了有一小群志向遠大的人,以及推出一
個希望將他們的夢想變成現實,但尚在萌芽的政治治理草案之外,其實真的沒有什麼特別
的,但今天,聯準會估計美國人的家庭財富為 108 兆美元,你知道,這個數字規模是高到
令人無法想像。
還記得在這封信的前半部分時候,我描述「保留盈餘」是波克夏海瑟威成長的重要關
鍵嗎?美國也是如此,在美國的會計制度中,這個會計項目以白話來說就是儲蓄,而如果
我們的祖先消耗掉當時他們生產後所賺得的一切,那麼就不會有錢投資、進而提高生產力
和生活水平。
芒格和我很高興地承認,波克夏海瑟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只是依賴著這台「美國經
濟順風列車」,我認為波克夏只是「美國經濟順風」的時代產物。
世界上還有許多其他國家有著光明的前途,關於這一點,我們應該感到高興,因為如
果所有國家都繁榮起來,美國將會更加繁榮和安全,在波克夏內部,我們希望在海外進行
大筆投資。
展望未來,我仍然相信在下一個 77 年裡,波克夏所取得的成就幾乎肯定也將是來自
「美國經濟順風」,我們很幸運,真的非常幸運,有這樣的力量在我們的身後,給予我們
支持。
3.心得/評論:
話說被動式投資複利效果還蠻驚人的,老巴還真是謙虛....
--
http://tinyurl.com/y5rro2ft
2.原文內容:
巴菲特談投資:波克夏成功沒什麼了不起 只是搭上美國經濟增長的順風車
股神巴菲特在週六 (23 日) 的年度致股東信上除了公布前 15 大持股及交代業績以外
,亦回顧了過去 77 年來的投資史,巴菲特表示,其實他與波克夏海瑟威並沒有什麼高明
的投資撇步,他與好友芒格 (Charles Munger) 及波克夏只是搭上了美國經濟長期增長的
列車,才能有今日成績。
巴菲特回憶,自他 11 歲起至今年的 3 月 11 日,是從他第一次投資美股的第 77 個
年頭,巴菲特認為,他與波克夏的成功應該被視為是美國經濟順風順水之下的產物,如果
有任何美國企業或個人吹噓說是自己達成傲人的投資績效,那麼這絕對是一種傲慢。
再談到最近美股波動加劇這檔事,巴菲特表示,如果投資人在 1942 年對美股投入
100 萬美元,那麼在 77 年後的今天,價值將大幅增長至 52 億美元,巴菲特指出,如果
投資人因為金融海嘯發生之後,為了尋求避險而放棄股市、買進黃金,那麼獲利估計縮水
99%。
以下譯自巴菲特 2018 年年度致股東信:
至 2019 年 3 月 11 日,是我自 1942 年第一次投資美股的第 77 個年頭,那一年我
11 歲,我投資了我從 6 歲開始存下來的 114.75 美元,我買了 3 股美股城市服務公司
(Cities Service) 的優先股,我成了一個資本家,那種感覺很好。
現在,讓我們回到我購買股票之前的兩個 77 年,讓我們從 1788 年開始,也就是喬
治華盛頓就任美國首任總統的前一年,當時又有誰能夠想像這一個新國家,能夠在往後三
個 77 年的時間裡,取得什麼樣的成就呢?
在 1942 年之前的兩個 77 年,美國從 400 萬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的 0.5%,發展成為
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是在 1942 年春天,這個新國家遇到了巨大危機,美國和盟友們
在我們三個月前才捲入的一場戰爭中遭受了巨大損失 (編按:巴菲特指的是 1941 年 12
月 8 日珍珠港事件),壞消息我們是每天都聽到。
雖然我們每天都聽到令人震懾的頭條新聞,但事實上幾乎所有美國人在當時都相信我
們會贏得戰爭勝利,甚至美國人的樂觀並不只限於這一場戰役,除了先天的悲觀主義者以
外,幾乎所有美國人都相信,他們的孩子未來生活會比他們要好得多。
當然,美國人民也明白,前方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從來都不是,在我們國家的歷史
初期,我們經歷了一場嚴峻的內戰考驗,導致 4% 的美國男性死亡,這令當時的美國總統
林肯先生思考:「一個孕育自由和奉行理想的國家是否能夠長久存在下去?」20 世紀 30
年代,美國進入了大蕭條時期,一個前所未見、嚴重失業的經濟蕭條期。
而在 1942 年,當我購買股票的時候,這個國家正期待戰後的增長,這一信念被證明
是有充分根據的,事實上至目前為止,這個國家的成就可以說是令人嘆為觀止。
讓我用數字來證明我的論點:
如果我把 11 歲時的 114.75 美元投資在一檔零成本的 S&P 500 指數基金,並且所有
股利都進行了再投資,那麼至 2019 年 1 月 31 日,股價的稅前價值將高達 606811 美元
(這是這封股東信公開之前的最新數據),也就是 5288 倍;同時免稅機構如養老基金或大
學捐贈基金等,當時若投資 100 萬美元,至今則將增加至約 53 億美元。
讓我再加上一項,我相信會令大家目瞪口呆的計算方式:
這些免稅機構每年向投資經理及顧問等公司支付 1% 的資產,那麼估計免稅機構最終
收益將大減 50%,只能增至 26.5 億美元,這就是在過去的 77 年裡,雖然 S&P 500 指數
實現了 11.8% 的年均報酬率,但你減少 1 個百分點獲利支付給投資顧問公司,以 10.8%
年均報酬率重新計算後,你就會得到獲利腰斬的結果。
那些認為政府預算赤字會帶來危險的人們 (就像我多年來經常做的那樣) 可能會注意
到,在我人生過去的 77 年裡,美國公債增長了大約 400 倍,這是 40000%,假設你已預
見到這種增長,並對美國赤字失控和貨幣貶值的前景感到恐慌,你為了保護自己,你可能
會避開股票,轉而將 1942 年的 114.75 美元購買當時價值 3.25 盎司的黃金。
而買入黃金的舉動會帶來什麼結果呢?你現在的資產價值僅約為 4200 美元,完全不
到一個簡單的非管理投資機構所實現收益的 1%,這種神奇的金屬是無法與美國人的勇氣相
比的。
我們國家難以置信的繁榮,是以兩黨合作的方式實現的,自 1942 年以來,我們歷經
了 7 位共和黨總統和 7 位民主黨總統,在他們任期內,這個國家經歷了不同時期的困境
,包括如病毒般增長的通貨膨脹、高達 21% 的最優惠利率、幾場有爭議且代價極高的戰爭
、有總統辭職、房市崩潰、金融海嘯後的社會癱瘓等一系列問題,但這些可怕的頭條新聞
,現在都已成為歷史。
聖保羅大教堂的建築師 Christopher Wren 葬在倫敦的教堂裡,他的墓旁寫著:「如
果你想尋找我的紀念碑,看看你的周圍。」那些對美國經濟劇本抱持懷疑論點的人,應該
好好思考一下他到底在講什麼。
1788 年,讓我們回到故事的起點,當時我們除了有一小群志向遠大的人,以及推出一
個希望將他們的夢想變成現實,但尚在萌芽的政治治理草案之外,其實真的沒有什麼特別
的,但今天,聯準會估計美國人的家庭財富為 108 兆美元,你知道,這個數字規模是高到
令人無法想像。
還記得在這封信的前半部分時候,我描述「保留盈餘」是波克夏海瑟威成長的重要關
鍵嗎?美國也是如此,在美國的會計制度中,這個會計項目以白話來說就是儲蓄,而如果
我們的祖先消耗掉當時他們生產後所賺得的一切,那麼就不會有錢投資、進而提高生產力
和生活水平。
芒格和我很高興地承認,波克夏海瑟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只是依賴著這台「美國經
濟順風列車」,我認為波克夏只是「美國經濟順風」的時代產物。
世界上還有許多其他國家有著光明的前途,關於這一點,我們應該感到高興,因為如
果所有國家都繁榮起來,美國將會更加繁榮和安全,在波克夏內部,我們希望在海外進行
大筆投資。
展望未來,我仍然相信在下一個 77 年裡,波克夏所取得的成就幾乎肯定也將是來自
「美國經濟順風」,我們很幸運,真的非常幸運,有這樣的力量在我們的身後,給予我們
支持。
3.心得/評論:
話說被動式投資複利效果還蠻驚人的,老巴還真是謙虛....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Carol
at 2019-02-28T01:11
at 2019-02-28T01:11

By Annie
at 2019-03-02T06:48
at 2019-03-02T06:48

By William
at 2019-03-04T18:16
at 2019-03-04T18:16

By Todd Johnson
at 2019-03-05T19:42
at 2019-03-05T19:42

By Zenobia
at 2019-03-09T19:38
at 2019-03-09T19:38

By Rae
at 2019-03-12T05:48
at 2019-03-12T05:48

By Candice
at 2019-03-14T14:46
at 2019-03-14T14:46

By Kyle
at 2019-03-17T02:03
at 2019-03-17T02:03

By Brianna
at 2019-03-20T23:29
at 2019-03-20T23:29

By Agnes
at 2019-03-25T17:28
at 2019-03-25T17:28

By Oscar
at 2019-03-30T12:44
at 2019-03-30T12:44

By Ida
at 2019-04-03T17:27
at 2019-04-03T17:27

By Hedy
at 2019-04-05T18:17
at 2019-04-05T18:17

By Hazel
at 2019-04-09T04:46
at 2019-04-09T04:46

By Jessica
at 2019-04-09T12:39
at 2019-04-09T12:39

By Hazel
at 2019-04-13T05:29
at 2019-04-13T05:29

By Ida
at 2019-04-15T22:55
at 2019-04-15T22:55

By Cara
at 2019-04-19T09:58
at 2019-04-19T09:58

By Emily
at 2019-04-19T18:12
at 2019-04-19T18:12

By Dora
at 2019-04-19T22:06
at 2019-04-19T22:06

By Rosalind
at 2019-04-22T06:57
at 2019-04-22T06:57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04-23T02:38
at 2019-04-23T02:38

By Rosalind
at 2019-04-27T15:40
at 2019-04-27T15:40

By Lucy
at 2019-04-28T04:45
at 2019-04-28T04:45

By Hedy
at 2019-05-02T11:32
at 2019-05-02T11:32

By Thomas
at 2019-05-04T15:29
at 2019-05-04T15:29

By Isla
at 2019-05-07T20:23
at 2019-05-07T20:23

By Steve
at 2019-05-12T03:37
at 2019-05-12T03:37

By Frederic
at 2019-05-17T02:20
at 2019-05-17T02:20

By Madame
at 2019-05-20T01:11
at 2019-05-20T01:11

By Isabella
at 2019-05-24T20:20
at 2019-05-24T20:20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05-26T16:50
at 2019-05-26T16:50

By Dorothy
at 2019-05-29T05:18
at 2019-05-29T05:18

By Donna
at 2019-06-01T14:54
at 2019-06-01T14:54

By Carol
at 2019-06-03T16:18
at 2019-06-03T16:18

By Lydia
at 2019-06-05T10:48
at 2019-06-05T10:48

By John
at 2019-06-09T13:27
at 2019-06-09T13:27

By Zanna
at 2019-06-12T17:59
at 2019-06-12T17:59

By James
at 2019-06-15T05:46
at 2019-06-15T05:46

By Andrew
at 2019-06-17T18:00
at 2019-06-17T18:00

By Gary
at 2019-06-17T23:08
at 2019-06-17T23:08

By Belly
at 2019-06-20T16:17
at 2019-06-20T16:17

By Puput
at 2019-06-24T17:47
at 2019-06-24T17:47

By Andrew
at 2019-06-25T07:20
at 2019-06-25T07:20

By Jessica
at 2019-06-27T15:21
at 2019-06-27T15:21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9-06-29T08:08
at 2019-06-29T08:08

By Genevieve
at 2019-06-30T13:00
at 2019-06-30T13:00

By Andrew
at 2019-07-03T23:59
at 2019-07-03T23:59

By Susan
at 2019-07-07T02:31
at 2019-07-07T02:31

By Kristin
at 2019-07-08T03:01
at 2019-07-08T03:01

By Lucy
at 2019-07-10T16:55
at 2019-07-10T16:55

By Xanthe
at 2019-07-11T23:33
at 2019-07-11T23:33

By Agnes
at 2019-07-16T02:44
at 2019-07-16T02:44

By Ula
at 2019-07-19T01:18
at 2019-07-19T01:18

By Daph Bay
at 2019-07-22T21:13
at 2019-07-22T21:13

By Mary
at 2019-07-23T02:32
at 2019-07-23T02:32

By Hamiltion
at 2019-07-26T02:32
at 2019-07-26T02:32

By James
at 2019-07-27T21:38
at 2019-07-27T21:38

By Genevieve
at 2019-07-28T01:51
at 2019-07-28T01:51

By Blanche
at 2019-07-30T07:32
at 2019-07-30T07:32

By Ina
at 2019-07-31T03:51
at 2019-07-31T03:51

By Joe
at 2019-08-03T06:00
at 2019-08-03T06:00

By Victoria
at 2019-08-03T13:27
at 2019-08-03T13:27

By Joseph
at 2019-08-05T23:35
at 2019-08-05T23:35

By Lydia
at 2019-08-09T01:38
at 2019-08-09T01:38

By Rebecca
at 2019-08-11T11:49
at 2019-08-11T11:49

By Lauren
at 2019-08-14T05:53
at 2019-08-14T05:53

By Ida
at 2019-08-18T02:59
at 2019-08-18T02:59

By Joe
at 2019-08-21T03:36
at 2019-08-21T03:36

By Anonymous
at 2019-08-23T06:32
at 2019-08-23T06:32

By Daph Bay
at 2019-08-25T14:31
at 2019-08-25T14:31

By David
at 2019-08-29T13:06
at 2019-08-29T13:06

By Aaliyah
at 2019-08-30T12:06
at 2019-08-30T12:06

By Adele
at 2019-09-04T03:42
at 2019-09-04T03:42

By Caroline
at 2019-09-08T16:05
at 2019-09-08T16:05

By Robert
at 2019-09-11T07:17
at 2019-09-11T07:17

By Sarah
at 2019-09-14T07:30
at 2019-09-14T07:30

By Joseph
at 2019-09-16T03:40
at 2019-09-16T03:40

By Olivia
at 2019-09-17T15:21
at 2019-09-17T15:21

By Faithe
at 2019-09-19T20:21
at 2019-09-19T20:21

By Emily
at 2019-09-23T08:38
at 2019-09-23T08:38

By Charlotte
at 2019-09-24T14:25
at 2019-09-24T14:25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09-27T11:59
at 2019-09-27T11:59

By Kelly
at 2019-10-02T10:33
at 2019-10-02T10:33
Related Posts
蔡英文與計程車業者茶敘 補助車輛汰舊換

By Belly
at 2019-02-24T15:25
at 2019-02-24T15:25
2/22的錢線百分百

By Eden
at 2019-02-24T15:19
at 2019-02-24T15:19
學者:中美貿易分歧仍大 達成協議並不意

By Xanthe
at 2019-02-24T15:13
at 2019-02-24T15:13
漢翔與西班牙發動機大廠簽合作意向書

By Tracy
at 2019-02-24T13:36
at 2019-02-24T13:36
股神也會踩到雷 卡夫一夕崩跌28% 巴菲特

By Margaret
at 2019-02-24T13:11
at 2019-02-24T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