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是藝術與科學!投保也是種決策(中) - 投資
![Kelly avatar](/img/girl5.jpg)
By Kelly
at 2007-11-27T22:01
at 2007-11-27T22:01
Table of Contents
Δ理性賭局-
替未來打算(片段節錄)
資料來源:Why Flip A coin?
 ̄ ̄ ̄ ̄ ̄ ̄ ̄ ̄
作者:H.W.Lewis
 ̄ ̄ ̄ ̄ ̄
譯者:李佩芝、高鴻翔
【初版:1999年6月1日】
======================================================
對許多人來說,在考量時間長短時,多只侷限於自己的壽命,
最多也只延長到子女或孩子而已;對國家或社會可能再長一點
(雖然目前趨勢是國家注意力的幅度要比個人來得短),但在
某一個時點之後就毫無意義可言。
誰會去買一張千年後才到期的債券?儘管舌燦蓮花的銷售員有
時候還是能夠賣出詭異的商品,但就作者所知道是沒有人會去
買的。
有些社會或帝國自以為能夠活上千年之久,因此建造了可以持
續千年以上的建築,金字塔到現在還是屹立不搖。
這樣的夢想在詩人雪萊(Shelley)的作品「歐茲曼德斯」
(Ozymandias)中,清楚的呈現出來。
======================================================
這和決策又有什麼關係?就部分的個人決策而言,未來的衝擊
多半因為時間短而容易計算折線。
但偶爾也可能得在立即損失或未來長遠事物間二擇一,甚至某
些獲利得等上很長一段時間才會實現,因此通常它的甜頭或折
現率似乎不痛不癢。
這個想法跟時空因素也會有所關聯。世界上有些地區的觀念是
以家族世襲為主,因此會去從事幾代後才會獲利的投資,或家
產家業能維持數個世代不墜,因此90年的房屋抵押在這些國家
並不足為奇。不過這類長期性的思考近年來在美國已經不多見
。
======================================================
α生命的價值
 ̄ ̄ ̄ ̄ ̄
有個十分明確但惡名遠播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它也是事實:大
量輻射將導致癌症,然而就算是媒體一致報導核廢料仍具有輻
射性,但沒有證據可證明小量輻射會造成任何傷害。
其實,有許多有害物質在量大時確實有害,但小量使用並不會
有任何損害。
事實上,近年都有服用像阿斯匹靈這類良性無害藥品而致命的
事件。近年來死亡人數已逐年下降,主因是許多人開始以其他
止痛藥來取代阿斯匹靈;其實,少量的阿斯匹靈和其他藥物一
樣安全。就算是水,喝多了也會有害。
不論如何,少量輻射暴露的風險仍促使美國還保單為降低標準
值,要求電廠的核廢料若超過標準即須與人類隔離一萬年。
這是作者聽過最愚蠢的法令。試想一個未滿兩百年的國家,居
然還暢談萬年大計。不過還是把它當作保護未來的激進案例來
探討。首先,一萬年後生命值多少?
======================================================
近來美國政府設定標準,一條人命值一百萬美元。這是陪審團
判決意外死亡的賠償金額,也是區分政府有沒有能力預知風險
的無形界限(礦工與太空人則是少數的例外,理論上要救一個
人就必須花得更多)。
若以此生命的預期價值為基礎,並假設掩埋的廢料可在一萬年
之後完全釋放到環境裡,或完全衰變,且幾乎沒有輻射,當然
原來礦物的衰變期更長,在此暫且忽略這一點;畢竟環保單位
似乎完全不在乎這個基本事實。
並進一步假設,電廠周圍的人非常愚蠢,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放
射性物質,因此一萬年之後外洩廢料將殺死一萬人,如果用現
在幣值每人一百萬元計算,這個大災難將有近億美元損失。
因此,決定買個避禍保險,仔細想想,這可比每年每個美國人
花在古柯鹼及設立太空站的成本要小得多了。
======================================================
(待續)
--
我做的事以身為一個外交官來說可能是錯的,
但若從身為一個人的角度,卻是當然的。
我不能只是看著
他們被殺。 來自日本的救命簽證‧杉原千畝(1900-1986)
--
替未來打算(片段節錄)
資料來源:Why Flip A coin?
 ̄ ̄ ̄ ̄ ̄ ̄ ̄ ̄
作者:H.W.Lewis
 ̄ ̄ ̄ ̄ ̄
譯者:李佩芝、高鴻翔
【初版:1999年6月1日】
======================================================
對許多人來說,在考量時間長短時,多只侷限於自己的壽命,
最多也只延長到子女或孩子而已;對國家或社會可能再長一點
(雖然目前趨勢是國家注意力的幅度要比個人來得短),但在
某一個時點之後就毫無意義可言。
誰會去買一張千年後才到期的債券?儘管舌燦蓮花的銷售員有
時候還是能夠賣出詭異的商品,但就作者所知道是沒有人會去
買的。
有些社會或帝國自以為能夠活上千年之久,因此建造了可以持
續千年以上的建築,金字塔到現在還是屹立不搖。
這樣的夢想在詩人雪萊(Shelley)的作品「歐茲曼德斯」
(Ozymandias)中,清楚的呈現出來。
======================================================
這和決策又有什麼關係?就部分的個人決策而言,未來的衝擊
多半因為時間短而容易計算折線。
但偶爾也可能得在立即損失或未來長遠事物間二擇一,甚至某
些獲利得等上很長一段時間才會實現,因此通常它的甜頭或折
現率似乎不痛不癢。
這個想法跟時空因素也會有所關聯。世界上有些地區的觀念是
以家族世襲為主,因此會去從事幾代後才會獲利的投資,或家
產家業能維持數個世代不墜,因此90年的房屋抵押在這些國家
並不足為奇。不過這類長期性的思考近年來在美國已經不多見
。
======================================================
α生命的價值
 ̄ ̄ ̄ ̄ ̄
有個十分明確但惡名遠播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它也是事實:大
量輻射將導致癌症,然而就算是媒體一致報導核廢料仍具有輻
射性,但沒有證據可證明小量輻射會造成任何傷害。
其實,有許多有害物質在量大時確實有害,但小量使用並不會
有任何損害。
事實上,近年都有服用像阿斯匹靈這類良性無害藥品而致命的
事件。近年來死亡人數已逐年下降,主因是許多人開始以其他
止痛藥來取代阿斯匹靈;其實,少量的阿斯匹靈和其他藥物一
樣安全。就算是水,喝多了也會有害。
不論如何,少量輻射暴露的風險仍促使美國還保單為降低標準
值,要求電廠的核廢料若超過標準即須與人類隔離一萬年。
這是作者聽過最愚蠢的法令。試想一個未滿兩百年的國家,居
然還暢談萬年大計。不過還是把它當作保護未來的激進案例來
探討。首先,一萬年後生命值多少?
======================================================
近來美國政府設定標準,一條人命值一百萬美元。這是陪審團
判決意外死亡的賠償金額,也是區分政府有沒有能力預知風險
的無形界限(礦工與太空人則是少數的例外,理論上要救一個
人就必須花得更多)。
若以此生命的預期價值為基礎,並假設掩埋的廢料可在一萬年
之後完全釋放到環境裡,或完全衰變,且幾乎沒有輻射,當然
原來礦物的衰變期更長,在此暫且忽略這一點;畢竟環保單位
似乎完全不在乎這個基本事實。
並進一步假設,電廠周圍的人非常愚蠢,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放
射性物質,因此一萬年之後外洩廢料將殺死一萬人,如果用現
在幣值每人一百萬元計算,這個大災難將有近億美元損失。
因此,決定買個避禍保險,仔細想想,這可比每年每個美國人
花在古柯鹼及設立太空站的成本要小得多了。
======================================================
(待續)
--
我做的事以身為一個外交官來說可能是錯的,
但若從身為一個人的角度,卻是當然的。
我不能只是看著
他們被殺。 來自日本的救命簽證‧杉原千畝(1900-1986)
--
All Comments
![Odelette avatar](/img/beaver.jpg)
By Odelette
at 2007-11-28T15:10
at 2007-11-28T15:10
![Audriana avatar](/img/woman.jpg)
By Audriana
at 2007-12-02T02:22
at 2007-12-02T02:22
Related Posts
理財講座
![Una avatar](/img/girl3.jpg)
By Una
at 2007-11-26T23:15
at 2007-11-26T23:15
決策是藝術與科學!投保也是種決策(上)
![Ethan avatar](/img/girl5.jpg)
By Ethan
at 2007-11-26T22:22
at 2007-11-26T22:22
請各位先進提供理財建議
![Jacob avatar](/img/beret.jpg)
By Jacob
at 2007-11-26T17:44
at 2007-11-26T17:44
想買的保單都沒賣,不需要的保單一大堆
![Elizabeth avatar](/img/girl.jpg)
By Elizabeth
at 2007-11-26T03:42
at 2007-11-26T03:42
擔心老媽被騙
![Charlotte avatar](/img/cat4.jpg)
By Charlotte
at 2007-11-25T21:00
at 2007-11-25T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