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衡與法則 - 經濟

By Elvira
at 2007-03-07T12:27
at 2007-03-07T12:27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dreambreaken (小滅滅)》之銘言:
: 當資本存量下跌的時候(ex天災,當成永久性的下跌)
: 是否自然失業率會增加?
我認為您在這裡點出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我常看到有人對於自然失業率
這部份存在疑惑,包括我在內(笑),我甚至聽過有人說自然失業率的變動
原於總合供給的改變。
我先來說說我的看法
先來談談何謂自然失業率??
自然失業率可以視為長期的一個平均失業率,您可以把台灣10年的失業率取一平均
,既可得自然失業率,換言說『自然』這個在定義上影含了『長期』的概念。
首先我要談到Mankiw的總體教本中介紹的一個動態失業率模型,他假設社會上分為
兩種人(勞動人口中),第一種人失業,第二種就業中,有兩種比率,就職率,
離職率。 (1)
╴╴╴╴╴╴╴> 離職率s╴╴╴╴╴╴╴
∣ |
∣ ↓
就業人口E 失業人口UE L=勞動力=E+UE
^ |
︳ |
︳╴╴╴╴╴╴╴ 就職率f <╴╴╴╴︳
(2)
箭頭(1)的方向指出就業人口中有某一部分的比例會轉成失業人口(由離職率),
這其實很直覺,就業人口的最後結果不是留任就是被炒或辭職,所以會有一個離職率
,同理可得就職率。
箭頭(2)的方向怎剛好相反,失業人口中有某一部分的比例會轉成就業人口(由就職率)。
動態均衡要求(dynamic steady state of natural unemployment)
離職人口=就職人口 自然失業率唯有在此時會達到動態均衡(就是不變)
→離職率*就業人口= 失業人口*就職率
→E*s=UE*f
而就業人口(E)=勞動力(L)-失業人口(UE)
可得
U/L=s/(s+f)
這告訴的我們一個很重要的政策意涵
『Any policy aimed at lowing the nat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must ether
reduce the rate of job separating or increasing the rate of job finding.
Similarly,any policy that affects the rate of job separation or job
finding also changes that nat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註* (the rate of job separating,the rate of job finding)=(s,f)
接下來我們來看Mankiw於其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中對自然失業率的定義
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自然失業率=結構性失業率+摩擦性失業率
接下來有兩個問題
1.這個定義與上述的動態模型是否相悖→不相悖
2.這個定義跟上述最初的定義有何不同→同
首先我要解釋第一個問題
一.增加就職率
政府要改進結構性失業率不外乎輔導勞動轉型或培養第二專長等政策,目的在
使勞動者『符合轉型後產業所需之勞動要求』,這樣的政策(如果有效)將會使
原本因結構性失業的勞工找到工作,這會造成就職率的增加(f上升)。
若政府解決勞資雙方於勞動市場中對於找工作存在之訊息不對稱問題(若有效)
,怎可使摩擦失業期間的時間降低,同樣增加就職率。
二.減少離職率
為什麼人會失業??一個很簡單的理由之ㄧ是因為原本勞動市場供需等,在某一外生衝擊
以後,造成勞動供需不相等,勞動需求(量)小於勞動供給(量),雖然最後工資會使勞動供
需達到均衡,但原本有一些人有工作,現在沒了,造成離職率(s)上升。
所以這個動態模型其實和定義是一致的
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政府政策造成的勞動市場供需量會改變,這是造成的失業率波動屬於循環性失業率的
波動(s改變,自然失業率改變),這樣是不是代表自然失業率應該包含循環性失業』
我認為沒錯,但若這一個政策為暫時性,則這一個效果可以忽略不記。
故可改寫成我們熟悉的定義。
原因要等到我解釋完第二個問題才能夠獲得解答。
第二個問題
定義一.自然失業率為一長期失業率的平均水準。
定義二.自然失業率=循環性失業率+結構性失業率
今天若我把自然失業率改寫成
『循環性失業率+結構性失業率+循環性失業率』
抓10年的失業率資料(u1,u2,......u10)可得一自然失業率(定義一); u bar(算數平均
數)。
若政府於第一期採取緊縮性貨幣政策,則使第一期的循環性失業率增加a
則該失業率資料(u1+a,u2.........u10)可得
u1+a+u2+.......+u10
u'bar=-------------------------
10
由於a為一小數點,除上10之後極微小可忽略不計,所以循環性失業率對
自然失業率的影響很小,所以自然失業率可寫成循環性失業率+結構性失業率
這解釋了兩個定義之間並沒有相衝突,也解釋了問題一之中後面留下來的未解問題
(子問題)。
而您的問題,長久性技術衝擊(如天災,且強如明天過後),最簡單的就是會使廠商
永久性的減少勞動需求(MPL永久性下降),這樣會使得每一期的循環性失業率上升
此時我們就不可以忽略每期增加循環性失業率對自然失業率的影響,其實這種失業率
增加也不是屬於循環性的,而應該歸類為產業的變動(產業長久性萎縮),亦即為結構
性失業的增加,長期下來將會使得自然失業率提高,不知道這樣子解釋有沒有解答您
的疑惑呢?
其實您資本存量的減少有分長久性的跟暫時性的
911事件使雙子星倒塌,且重建曠日費時→長久性
風災使得瓜棚倒塌,但重建可能只需1天→暫時性
所以回答這個問題要很小心
--
: 當資本存量下跌的時候(ex天災,當成永久性的下跌)
: 是否自然失業率會增加?
我認為您在這裡點出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我常看到有人對於自然失業率
這部份存在疑惑,包括我在內(笑),我甚至聽過有人說自然失業率的變動
原於總合供給的改變。
我先來說說我的看法
先來談談何謂自然失業率??
自然失業率可以視為長期的一個平均失業率,您可以把台灣10年的失業率取一平均
,既可得自然失業率,換言說『自然』這個在定義上影含了『長期』的概念。
首先我要談到Mankiw的總體教本中介紹的一個動態失業率模型,他假設社會上分為
兩種人(勞動人口中),第一種人失業,第二種就業中,有兩種比率,就職率,
離職率。 (1)
╴╴╴╴╴╴╴> 離職率s╴╴╴╴╴╴╴
∣ |
∣ ↓
就業人口E 失業人口UE L=勞動力=E+UE
^ |
︳ |
︳╴╴╴╴╴╴╴ 就職率f <╴╴╴╴︳
(2)
箭頭(1)的方向指出就業人口中有某一部分的比例會轉成失業人口(由離職率),
這其實很直覺,就業人口的最後結果不是留任就是被炒或辭職,所以會有一個離職率
,同理可得就職率。
箭頭(2)的方向怎剛好相反,失業人口中有某一部分的比例會轉成就業人口(由就職率)。
動態均衡要求(dynamic steady state of natural unemployment)
離職人口=就職人口 自然失業率唯有在此時會達到動態均衡(就是不變)
→離職率*就業人口= 失業人口*就職率
→E*s=UE*f
而就業人口(E)=勞動力(L)-失業人口(UE)
可得
U/L=s/(s+f)
這告訴的我們一個很重要的政策意涵
『Any policy aimed at lowing the nat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must ether
reduce the rate of job separating or increasing the rate of job finding.
Similarly,any policy that affects the rate of job separation or job
finding also changes that nat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註* (the rate of job separating,the rate of job finding)=(s,f)
接下來我們來看Mankiw於其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中對自然失業率的定義
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自然失業率=結構性失業率+摩擦性失業率
接下來有兩個問題
1.這個定義與上述的動態模型是否相悖→不相悖
2.這個定義跟上述最初的定義有何不同→同
首先我要解釋第一個問題
一.增加就職率
政府要改進結構性失業率不外乎輔導勞動轉型或培養第二專長等政策,目的在
使勞動者『符合轉型後產業所需之勞動要求』,這樣的政策(如果有效)將會使
原本因結構性失業的勞工找到工作,這會造成就職率的增加(f上升)。
若政府解決勞資雙方於勞動市場中對於找工作存在之訊息不對稱問題(若有效)
,怎可使摩擦失業期間的時間降低,同樣增加就職率。
二.減少離職率
為什麼人會失業??一個很簡單的理由之ㄧ是因為原本勞動市場供需等,在某一外生衝擊
以後,造成勞動供需不相等,勞動需求(量)小於勞動供給(量),雖然最後工資會使勞動供
需達到均衡,但原本有一些人有工作,現在沒了,造成離職率(s)上升。
所以這個動態模型其實和定義是一致的
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政府政策造成的勞動市場供需量會改變,這是造成的失業率波動屬於循環性失業率的
波動(s改變,自然失業率改變),這樣是不是代表自然失業率應該包含循環性失業』
我認為沒錯,但若這一個政策為暫時性,則這一個效果可以忽略不記。
故可改寫成我們熟悉的定義。
原因要等到我解釋完第二個問題才能夠獲得解答。
第二個問題
定義一.自然失業率為一長期失業率的平均水準。
定義二.自然失業率=循環性失業率+結構性失業率
今天若我把自然失業率改寫成
『循環性失業率+結構性失業率+循環性失業率』
抓10年的失業率資料(u1,u2,......u10)可得一自然失業率(定義一); u bar(算數平均
數)。
若政府於第一期採取緊縮性貨幣政策,則使第一期的循環性失業率增加a
則該失業率資料(u1+a,u2.........u10)可得
u1+a+u2+.......+u10
u'bar=-------------------------
10
由於a為一小數點,除上10之後極微小可忽略不計,所以循環性失業率對
自然失業率的影響很小,所以自然失業率可寫成循環性失業率+結構性失業率
這解釋了兩個定義之間並沒有相衝突,也解釋了問題一之中後面留下來的未解問題
(子問題)。
而您的問題,長久性技術衝擊(如天災,且強如明天過後),最簡單的就是會使廠商
永久性的減少勞動需求(MPL永久性下降),這樣會使得每一期的循環性失業率上升
此時我們就不可以忽略每期增加循環性失業率對自然失業率的影響,其實這種失業率
增加也不是屬於循環性的,而應該歸類為產業的變動(產業長久性萎縮),亦即為結構
性失業的增加,長期下來將會使得自然失業率提高,不知道這樣子解釋有沒有解答您
的疑惑呢?
其實您資本存量的減少有分長久性的跟暫時性的
911事件使雙子星倒塌,且重建曠日費時→長久性
風災使得瓜棚倒塌,但重建可能只需1天→暫時性
所以回答這個問題要很小心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By Joseph
at 2007-03-07T14:06
at 2007-03-07T14:06

By Queena
at 2007-03-07T19:50
at 2007-03-07T19:50

By Mia
at 2007-03-08T02:26
at 2007-03-08T02:26

By Sandy
at 2007-03-11T16:36
at 2007-03-11T16:36

By Aaliyah
at 2007-03-13T22:08
at 2007-03-13T22:08

By Iris
at 2007-03-14T02:25
at 2007-03-14T02:25
Related Posts
請問有有關「通貨緊縮」的問題

By Kyle
at 2007-03-07T01:24
at 2007-03-07T01:24
Re: 請問一題總經

By Faithe
at 2007-03-07T00:44
at 2007-03-07T00:44
請給在下一個學習的機會

By Wallis
at 2007-03-06T21:52
at 2007-03-06T21:52
有關金融重建基金

By Annie
at 2007-03-06T13:57
at 2007-03-06T13:57
Re: 請問一題總經

By George
at 2007-03-06T03:39
at 2007-03-06T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