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金顯示器OLED未來三年將投資135億美元 - 股票

By John
at 2017-08-02T09:44
at 2017-08-02T09:44
Table of Contents
[其他] 樂金顯示器OLED未來三年將投資135億美元
http://bit.ly/2f6GB1x
樂金顯示器宣布於未來三年將投資高達15兆韓圜(約135億美元)於OLED產業,這包含樂
金所主導的大螢幕OLED電視機市場,與現今由三星所主導的中小尺寸OLED之智慧型手機市
場,甚至未來的車用OLED面板市場。
為了搶攻OLED市場,樂金顯示器宣布將砸下9.62兆韓圜(約86億美元)投資OLED生產線,
其中,市場傳出蘋果可能投資 2 兆韓圜。該LGD投資包括在韓國坡州的10.5代OLED生產線
和6代可撓式OLED生產線,以及在廣州的8.5代OLED生產線。再加上先前OLED面板的相關投
資金額,預估到2020年總投資額將高達15兆韓圜(約135億美元)。
幾乎可以確定蘋果iPhone上市十周年的紀念機種將採用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不
過,由於三星供應量有限,使得其只有一款是採用OLED面板。預計到了2018年蘋果的所有
iPhone機種都將全面採用OLED面板,因此將掀起OLED建廠風潮。
根據IHS Markit統計,2016年至2020年中國大陸、日本和韓國將新建46條可撓式OLED生產
線,大幅度提高智慧型手機用的供應量。且預計2017年OLED面板營收可達252億美元,比
起2016年成長63%。到了2018年,除了蘋果與三星推出OLED面板的智慧型手機之外,中國
大陸手機廠商也將推出,這讓高階機種全面換成OLED面板成為進入市場的基本條件。
目前樂金顯示器可撓式OLED面板月產能約3.5萬片,隨著新產能的開出,預計產能將倍增
至每月6.5萬片,使得其一年可以生產出1.2億片6吋智慧型手機面板。如果包含三星顯示
器的OLED面板產能,以及其他中國大陸的OLED面板產能,成本將開始下降,甚至很可能讓
OLED面板的應用,從智慧型手機轉至平板電腦、或其他可折疊顯示應用,包含穿戴式裝置
。
以目前情況分析,採用玻璃基板的OLED面板價格,比同尺寸液晶面板高出40%,若是採用
塑膠可撓式基板OLED面板,價格仍將高出一倍。所以初期只能在高階機種中生存。
IHS Markit預期到2020年,會有40%的智慧型手機採用OLED面板。由於仍不能完全消化所
有OLED面板產能,因此會往其他應用發展。
至於樂金顯示器於中國大陸投資的一條8.5代OLED面板生產線將座落於廣州,投資規模約
2.6兆韓圜,公司將採取合資模式經營。其中,樂金顯示器持股比率約7成,所以樂金顯示
器需投資約1.8兆韓圜。
OLED生產線 投資金額
在韓國坡州的10.5代OLED生產線 2.8兆韓圜
在韓國坡州的6代可撓式OLED生產線 5兆韓圜
在廣州的8.5代OLED生產線 1.8兆韓圜
http://bit.ly/2f6GB1x
心得:
像LG這種有整個國家背後撐腰的南韓大企業,真的蠻猛的@@
在投資上就是很大手筆,而且整個國家的硬體軟體資源都投入支持...
--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http://iknow.stpi.narl.org.tw/
--
http://bit.ly/2f6GB1x
樂金顯示器宣布於未來三年將投資高達15兆韓圜(約135億美元)於OLED產業,這包含樂
金所主導的大螢幕OLED電視機市場,與現今由三星所主導的中小尺寸OLED之智慧型手機市
場,甚至未來的車用OLED面板市場。
為了搶攻OLED市場,樂金顯示器宣布將砸下9.62兆韓圜(約86億美元)投資OLED生產線,
其中,市場傳出蘋果可能投資 2 兆韓圜。該LGD投資包括在韓國坡州的10.5代OLED生產線
和6代可撓式OLED生產線,以及在廣州的8.5代OLED生產線。再加上先前OLED面板的相關投
資金額,預估到2020年總投資額將高達15兆韓圜(約135億美元)。
幾乎可以確定蘋果iPhone上市十周年的紀念機種將採用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不
過,由於三星供應量有限,使得其只有一款是採用OLED面板。預計到了2018年蘋果的所有
iPhone機種都將全面採用OLED面板,因此將掀起OLED建廠風潮。
根據IHS Markit統計,2016年至2020年中國大陸、日本和韓國將新建46條可撓式OLED生產
線,大幅度提高智慧型手機用的供應量。且預計2017年OLED面板營收可達252億美元,比
起2016年成長63%。到了2018年,除了蘋果與三星推出OLED面板的智慧型手機之外,中國
大陸手機廠商也將推出,這讓高階機種全面換成OLED面板成為進入市場的基本條件。
目前樂金顯示器可撓式OLED面板月產能約3.5萬片,隨著新產能的開出,預計產能將倍增
至每月6.5萬片,使得其一年可以生產出1.2億片6吋智慧型手機面板。如果包含三星顯示
器的OLED面板產能,以及其他中國大陸的OLED面板產能,成本將開始下降,甚至很可能讓
OLED面板的應用,從智慧型手機轉至平板電腦、或其他可折疊顯示應用,包含穿戴式裝置
。
以目前情況分析,採用玻璃基板的OLED面板價格,比同尺寸液晶面板高出40%,若是採用
塑膠可撓式基板OLED面板,價格仍將高出一倍。所以初期只能在高階機種中生存。
IHS Markit預期到2020年,會有40%的智慧型手機採用OLED面板。由於仍不能完全消化所
有OLED面板產能,因此會往其他應用發展。
至於樂金顯示器於中國大陸投資的一條8.5代OLED面板生產線將座落於廣州,投資規模約
2.6兆韓圜,公司將採取合資模式經營。其中,樂金顯示器持股比率約7成,所以樂金顯示
器需投資約1.8兆韓圜。
OLED生產線 投資金額
在韓國坡州的10.5代OLED生產線 2.8兆韓圜
在韓國坡州的6代可撓式OLED生產線 5兆韓圜
在廣州的8.5代OLED生產線 1.8兆韓圜
http://bit.ly/2f6GB1x
心得:
像LG這種有整個國家背後撐腰的南韓大企業,真的蠻猛的@@
在投資上就是很大手筆,而且整個國家的硬體軟體資源都投入支持...
--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http://iknow.stpi.narl.org.tw/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Caroline
at 2017-08-06T15:55
at 2017-08-06T15:55

By Isla
at 2017-08-09T23:52
at 2017-08-09T23:52

By Damian
at 2017-08-10T13:12
at 2017-08-10T13:12

By Suhail Hany
at 2017-08-14T12:02
at 2017-08-14T12:02

By Ophelia
at 2017-08-17T01:40
at 2017-08-17T01:40

By Yedda
at 2017-08-19T20:41
at 2017-08-19T20:41

By Adele
at 2017-08-24T10:16
at 2017-08-24T10:16

By Jessica
at 2017-08-25T00:08
at 2017-08-25T00:08

By Jack
at 2017-08-25T05:04
at 2017-08-25T05:04

By Rebecca
at 2017-08-25T14:56
at 2017-08-25T14:56

By Kama
at 2017-08-27T23:49
at 2017-08-27T23:49

By Edward Lewis
at 2017-09-01T22:33
at 2017-09-01T22:33

By Regina
at 2017-09-04T01:23
at 2017-09-04T01:23

By Charlie
at 2017-09-06T04:57
at 2017-09-06T04:57

By Edith
at 2017-09-08T09:42
at 2017-09-08T09:42

By Oscar
at 2017-09-09T01:04
at 2017-09-09T01:04

By Elvira
at 2017-09-13T13:51
at 2017-09-13T13:51

By Eden
at 2017-09-14T11:53
at 2017-09-14T11:53

By Thomas
at 2017-09-14T14:41
at 2017-09-14T14:41

By Tracy
at 2017-09-18T06:51
at 2017-09-18T06:51

By Emma
at 2017-09-18T13:01
at 2017-09-18T13:01

By Regina
at 2017-09-22T05:39
at 2017-09-22T05:39

By Jack
at 2017-09-26T22:08
at 2017-09-26T22:08
Related Posts
2017/08/02 盤中閒聊

By Lydia
at 2017-08-02T08:30
at 2017-08-02T08:30
蘋果法說會前,可成、鎧勝大漲助陣

By Kama
at 2017-08-02T08:00
at 2017-08-02T08:00
蘋果報喜!財報、財測夯,盤後大漲6%直奔

By Xanthe
at 2017-08-02T07:56
at 2017-08-02T07:56
聯發科法說會後,外資看法不一,目標價

By Linda
at 2017-08-02T07:35
at 2017-08-02T07:35
國巨上季獲利創新高 每股賺2.46元

By Kyle
at 2017-08-02T00:45
at 2017-08-02T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