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大叔施昇輝0050的KD大法 - 股票

By Oliver
at 2018-07-12T11:36
at 2018-07-12T11:36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sobigfish (魷魚)》之銘言:
: 其實我覺得跟著0050長期持有是會得到報酬的,但施昇輝自創KD大法來操作0050讓我
: 產生疑惑,KD<20買,KD>80賣真的勝率高嗎?追蹤他臉書之後,發現真的好多人跟著
: 他的方法操作,而且都是留言感謝再感謝,前陣子他上節目,來賓『算利教官』節目上
: 也質疑他的方法,但他還是很有自信的堅持紀律操作。
: 於是我好奇的回測,發現在2016~2018大盤走多頭時照他的方法勝率還真的頗高,應該有
: 七八成,但是因為K高檔鈍化,照他的賣法會只能小賺不能吃滿主升段,但是2015年8月到
: 2016年初大盤走空,照他的方法買賣幾乎必虧,除非不賣甘願套牢,所以我得到一個結論
: ,就是大盤多頭時照他方法進出的話勝率高但小賺,大盤空頭時照他方法進出勝率超小會
: 大虧除非不賣套牢,但問題是大盤多頭空頭不能預測阿??
: 我想問的是為什麼他的臉書有這麼多人支持並感謝他呢?難道是因為這法多頭勝率超高可
: 小賺而空頭可不賣領股息的關係嗎??謝謝
我們來討論這個問題:
長期持有0050的報酬率
有人計算從0050這隻ETF從證交所上市以來,不管價位如何,期初投入100萬元的資金,等
到16年後,也就是2017年底,你可以獲得244%的獲利,也就是期初投入的100萬元本金經
過16年,股息再投入,剩下的時間就是去玩樂度假,最後可增加244萬元獲利。換算成年
化報酬率相當8.6%。
如果考慮日KD操作的績效?
坊間有許多投資書籍,教導用特殊法則操作0050,可以得到優渥的報酬,到底是否真有其
事?最著名的是根據KD這套方式操作0050,作者提到,當大盤的K<20時買入0050,而大盤
K>80賣出,但根據「寒雨竹軒」BLOG的回測,頻繁的交易只會讓0050的成本提高,甚至成
本幾乎逼近獲利,在這樣忙進忙出的結果,16年期間只獲得2%左右
的年化報酬率,近乎跟定存差不多。
參考資料:https://goo.gl/R596wD (寒雨竹軒-奇妙的KD大法,詭異的報酬成績。)
改進為週KD操作法則?
為減少交易次數,我們思考後,將改善採用大盤週K線算出的KD值來進出場,這樣的方式
在坊間的書也有作者提過,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減少交易的次數。但我們再改良一下,當大
盤的K<20後向上穿過20的值,當週買入0050,而大盤K>80後向下低過20的值賣出0050,回
測16年來觀察獲利情形。
https://imgur.com/DI1HSBK
不採用K<20時就馬上進場的原因是,當K向下穿過20時,股價通常不會到達最低點,要過
幾週後當K向上穿過20時,股價才會觸底;反之,不採用K>80時就離場的原因也是一樣。
https://imgur.com/v7FBOv1
第一戰計算結果?
第一次買入0050的時機在2007年12/24日那週發生,此時大盤週K的KD指標K向上穿過20。
我們為方便計算起見,用當週的開盤價當作此週第一日(12/24)的均價,就是59.45元,
本金假設有100萬元,所以可以購買共16821股。因為在12/24日買進,故2007年沒有參加
到除權息,股息沒收到所以0元。購買股票證券行要收手續費,手續費為成交金額的
0.1425%,100萬買股所以扣1425元。 買入股票不用收證交稅,所以證交稅0元,另外,
賣出股票的證交稅為0.01%。
中間計算過程省略,可以參考此Blog:
https://finance999.tian.yam.com/posts/222820227
https://imgur.com/a/3ZTzXC9
2009/6/8那週,週K線的K指摽向下穿越80,該是出清持股的時候。此時股價47.4元,賣出
830950元,扣掉之前買賣的手續費跟賣出所繳的證交稅,所得82萬8千元,你沒有看錯,
依照週KD值操作的結果,第一戰虧近17萬元,報酬率竟然高達17%,
但是前面要加上負號!
第二戰至第五戰的結果
第一戰出師未捷,但還是要堅忍不拔、繼續操作,之後還有4場交易的機會,分別在
2012/6/18、2014/10/27、2015/8/24、2016/1/25,雖然這4次沒有參與到除息機會,幸好
這幾次報酬還算不錯。
https://imgur.com/VRRIzXi
改成週KD之後交易次數確實減低,交易成本也大幅下降,但報酬率是否有提升呢?
第一戰就當作一場遊戲一場夢、一場意外,
我們只計算後面4場的報酬就好。
總報酬率=(1+8.82%)*(1+10.97%)*(1+8.83%)*(1+5.99%)-1=39.29%
雖然年化報酬率可能非常驚人,但是長遠16年來看,只有獲利39%,
遠輸長期持有244%的總報酬率,換算成16年的年化報酬率約只有2%。
原因很明顯,使用週KD策略進出場,雖然交易次數減少了,但是參與市場的時間不夠多,
大多時間都是空手在旁邊看戲,所以報酬有限,更別說這分析還沒計入第一戰失敗的報酬
。
何不考慮月線KD值?
如果使用月線KD值計算,K<20買進,K>80賣出,15年間只有一次買賣的機會
,在2009年初至2009年末,效益不大。
其他技術指標有比較好嗎?
根據曾煒淋的論文(2012)有整理各家論文的研究資料,不同時期、不同技術指標
的成果,遺憾的是,大多為買進持有策略最佳。
https://imgur.com/JGFdXve
結論:
不論日KD、週KD或月KD,績效不如長期持有,根據其他論文研究,其他技術指標的
績效大多也不如長期持有。
參考資料:
1 寒雨竹軒Blog
2 https://finance999.tian.yam.com/posts/222820227 (逍遙自在的理財筆記)
3 曾煒淋的論文(2012)
--
: 其實我覺得跟著0050長期持有是會得到報酬的,但施昇輝自創KD大法來操作0050讓我
: 產生疑惑,KD<20買,KD>80賣真的勝率高嗎?追蹤他臉書之後,發現真的好多人跟著
: 他的方法操作,而且都是留言感謝再感謝,前陣子他上節目,來賓『算利教官』節目上
: 也質疑他的方法,但他還是很有自信的堅持紀律操作。
: 於是我好奇的回測,發現在2016~2018大盤走多頭時照他的方法勝率還真的頗高,應該有
: 七八成,但是因為K高檔鈍化,照他的賣法會只能小賺不能吃滿主升段,但是2015年8月到
: 2016年初大盤走空,照他的方法買賣幾乎必虧,除非不賣甘願套牢,所以我得到一個結論
: ,就是大盤多頭時照他方法進出的話勝率高但小賺,大盤空頭時照他方法進出勝率超小會
: 大虧除非不賣套牢,但問題是大盤多頭空頭不能預測阿??
: 我想問的是為什麼他的臉書有這麼多人支持並感謝他呢?難道是因為這法多頭勝率超高可
: 小賺而空頭可不賣領股息的關係嗎??謝謝
我們來討論這個問題:
長期持有0050的報酬率
有人計算從0050這隻ETF從證交所上市以來,不管價位如何,期初投入100萬元的資金,等
到16年後,也就是2017年底,你可以獲得244%的獲利,也就是期初投入的100萬元本金經
過16年,股息再投入,剩下的時間就是去玩樂度假,最後可增加244萬元獲利。換算成年
化報酬率相當8.6%。
如果考慮日KD操作的績效?
坊間有許多投資書籍,教導用特殊法則操作0050,可以得到優渥的報酬,到底是否真有其
事?最著名的是根據KD這套方式操作0050,作者提到,當大盤的K<20時買入0050,而大盤
K>80賣出,但根據「寒雨竹軒」BLOG的回測,頻繁的交易只會讓0050的成本提高,甚至成
本幾乎逼近獲利,在這樣忙進忙出的結果,16年期間只獲得2%左右
的年化報酬率,近乎跟定存差不多。
參考資料:https://goo.gl/R596wD (寒雨竹軒-奇妙的KD大法,詭異的報酬成績。)
改進為週KD操作法則?
為減少交易次數,我們思考後,將改善採用大盤週K線算出的KD值來進出場,這樣的方式
在坊間的書也有作者提過,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減少交易的次數。但我們再改良一下,當大
盤的K<20後向上穿過20的值,當週買入0050,而大盤K>80後向下低過20的值賣出0050,回
測16年來觀察獲利情形。
https://imgur.com/DI1HSBK
不採用K<20時就馬上進場的原因是,當K向下穿過20時,股價通常不會到達最低點,要過
幾週後當K向上穿過20時,股價才會觸底;反之,不採用K>80時就離場的原因也是一樣。
https://imgur.com/v7FBOv1
第一戰計算結果?
第一次買入0050的時機在2007年12/24日那週發生,此時大盤週K的KD指標K向上穿過20。
我們為方便計算起見,用當週的開盤價當作此週第一日(12/24)的均價,就是59.45元,
本金假設有100萬元,所以可以購買共16821股。因為在12/24日買進,故2007年沒有參加
到除權息,股息沒收到所以0元。購買股票證券行要收手續費,手續費為成交金額的
0.1425%,100萬買股所以扣1425元。 買入股票不用收證交稅,所以證交稅0元,另外,
賣出股票的證交稅為0.01%。
中間計算過程省略,可以參考此Blog:
https://finance999.tian.yam.com/posts/222820227
https://imgur.com/a/3ZTzXC9
2009/6/8那週,週K線的K指摽向下穿越80,該是出清持股的時候。此時股價47.4元,賣出
830950元,扣掉之前買賣的手續費跟賣出所繳的證交稅,所得82萬8千元,你沒有看錯,
依照週KD值操作的結果,第一戰虧近17萬元,報酬率竟然高達17%,
但是前面要加上負號!
第二戰至第五戰的結果
第一戰出師未捷,但還是要堅忍不拔、繼續操作,之後還有4場交易的機會,分別在
2012/6/18、2014/10/27、2015/8/24、2016/1/25,雖然這4次沒有參與到除息機會,幸好
這幾次報酬還算不錯。
https://imgur.com/VRRIzXi
改成週KD之後交易次數確實減低,交易成本也大幅下降,但報酬率是否有提升呢?
第一戰就當作一場遊戲一場夢、一場意外,
我們只計算後面4場的報酬就好。
總報酬率=(1+8.82%)*(1+10.97%)*(1+8.83%)*(1+5.99%)-1=39.29%
雖然年化報酬率可能非常驚人,但是長遠16年來看,只有獲利39%,
遠輸長期持有244%的總報酬率,換算成16年的年化報酬率約只有2%。
原因很明顯,使用週KD策略進出場,雖然交易次數減少了,但是參與市場的時間不夠多,
大多時間都是空手在旁邊看戲,所以報酬有限,更別說這分析還沒計入第一戰失敗的報酬
。
何不考慮月線KD值?
如果使用月線KD值計算,K<20買進,K>80賣出,15年間只有一次買賣的機會
,在2009年初至2009年末,效益不大。
其他技術指標有比較好嗎?
根據曾煒淋的論文(2012)有整理各家論文的研究資料,不同時期、不同技術指標
的成果,遺憾的是,大多為買進持有策略最佳。
https://imgur.com/JGFdXve
結論:
不論日KD、週KD或月KD,績效不如長期持有,根據其他論文研究,其他技術指標的
績效大多也不如長期持有。
參考資料:
1 寒雨竹軒Blog
2 https://finance999.tian.yam.com/posts/222820227 (逍遙自在的理財筆記)
3 曾煒淋的論文(2012)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Robert
at 2018-07-14T06:24
at 2018-07-14T06:24

By Kumar
at 2018-07-18T11:10
at 2018-07-18T11:10

By Liam
at 2018-07-21T02:02
at 2018-07-21T02:02

By Iris
at 2018-07-25T05:54
at 2018-07-25T05:54

By Doris
at 2018-07-25T16:49
at 2018-07-25T16:49

By Dinah
at 2018-07-28T01:35
at 2018-07-28T01:35

By Eden
at 2018-07-31T23:25
at 2018-07-31T23:25

By Thomas
at 2018-08-02T03:39
at 2018-08-02T03:39

By Kristin
at 2018-08-06T14:13
at 2018-08-06T14:13

By Iris
at 2018-08-09T12:22
at 2018-08-09T12:22

By Tracy
at 2018-08-12T04:51
at 2018-08-12T04:51

By Agnes
at 2018-08-13T18:53
at 2018-08-13T18:53

By Connor
at 2018-08-17T23:16
at 2018-08-17T23:16

By Sarah
at 2018-08-18T14:30
at 2018-08-18T14:30

By Elizabeth
at 2018-08-21T16:01
at 2018-08-21T16:01

By Vanessa
at 2018-08-25T23:22
at 2018-08-25T23:22

By John
at 2018-08-26T05:50
at 2018-08-26T05:50

By Quintina
at 2018-08-28T14:10
at 2018-08-28T14:10

By Emily
at 2018-08-30T22:51
at 2018-08-30T22:51

By Charlie
at 2018-09-02T23:18
at 2018-09-02T23:18

By James
at 2018-09-06T14:03
at 2018-09-06T14:03

By John
at 2018-09-08T09:23
at 2018-09-08T09:23

By Isabella
at 2018-09-09T02:41
at 2018-09-09T02:41

By James
at 2018-09-11T09:15
at 2018-09-11T09:15

By Isla
at 2018-09-12T16:37
at 2018-09-12T16:37

By Gilbert
at 2018-09-15T08:32
at 2018-09-15T08:32

By Lydia
at 2018-09-16T12:08
at 2018-09-16T12:08

By Kristin
at 2018-09-19T05:30
at 2018-09-19T05:30

By Aaliyah
at 2018-09-24T00:23
at 2018-09-24T00:23

By David
at 2018-09-28T20:57
at 2018-09-28T20:57

By Mason
at 2018-10-01T21:23
at 2018-10-01T21:23

By Donna
at 2018-10-06T19:27
at 2018-10-06T19:27

By Cara
at 2018-10-08T09:58
at 2018-10-08T09:58

By Damian
at 2018-10-08T13:45
at 2018-10-08T13:45

By Edith
at 2018-10-11T09:02
at 2018-10-11T09:02

By Valerie
at 2018-10-14T15:41
at 2018-10-14T15:41

By Isla
at 2018-10-15T06:09
at 2018-10-15T06:09

By Thomas
at 2018-10-17T14:48
at 2018-10-17T14:48

By Michael
at 2018-10-18T03:22
at 2018-10-18T03:22

By William
at 2018-10-18T12:20
at 2018-10-18T12:20

By William
at 2018-10-19T08:24
at 2018-10-19T08:24

By Zanna
at 2018-10-21T06:04
at 2018-10-21T06:04

By Anonymous
at 2018-10-22T19:01
at 2018-10-22T19:01

By Emma
at 2018-10-26T23:20
at 2018-10-26T23:20

By Steve
at 2018-10-31T21:05
at 2018-10-31T21:05

By Olivia
at 2018-11-01T21:23
at 2018-11-01T21:23

By Joe
at 2018-11-03T06:42
at 2018-11-03T06:42

By George
at 2018-11-08T02:44
at 2018-11-08T02:44

By Necoo
at 2018-11-12T19:52
at 2018-11-12T19:52

By Noah
at 2018-11-16T13:47
at 2018-11-16T13:47

By Wallis
at 2018-11-20T22:21
at 2018-11-20T22:21

By Sandy
at 2018-11-23T06:52
at 2018-11-23T06:52

By Gilbert
at 2018-11-24T16:05
at 2018-11-24T16:05

By Tracy
at 2018-11-29T00:43
at 2018-11-29T00:43

By Anthony
at 2018-11-30T00:10
at 2018-11-30T00:10

By Erin
at 2018-12-02T18:56
at 2018-12-02T18:56

By Erin
at 2018-12-04T10:14
at 2018-12-04T10:14

By Puput
at 2018-12-04T22:25
at 2018-12-04T22:25

By Iris
at 2018-12-08T17:49
at 2018-12-08T17:49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12-12T06:48
at 2018-12-12T06:48

By Delia
at 2018-12-14T08:02
at 2018-12-14T08:02

By Zenobia
at 2018-12-16T20:13
at 2018-12-16T20:13

By Elizabeth
at 2018-12-19T07:21
at 2018-12-19T07:21

By Rosalind
at 2018-12-22T07:56
at 2018-12-22T07:56

By Jake
at 2018-12-22T12:34
at 2018-12-22T12:34

By Ursula
at 2018-12-23T09:10
at 2018-12-23T09:10

By Edward Lewis
at 2018-12-28T08:57
at 2018-12-28T08:57

By Ingrid
at 2018-12-30T04:58
at 2018-12-30T04:58

By Jack
at 2019-01-02T06:30
at 2019-01-02T06:30

By Elizabeth
at 2019-01-05T15:43
at 2019-01-05T15:43
Related Posts
可成公告賣出嘉聯益股票 法人疑慮聲起

By Elma
at 2018-07-12T11:10
at 2018-07-12T11:10
Ella將要自立門戶?華研:仍會繼續與她合

By Kyle
at 2018-07-12T11:06
at 2018-07-12T11:06
3406 玉晶光

By Lucy
at 2018-07-12T10:35
at 2018-07-12T10:35
陳泰銘前妻賣股變現116億 仍握逾8%股權

By Andy
at 2018-07-12T10:14
at 2018-07-12T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