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紀珠:投資"兩房" 不須提列損失 - 股票
By Leila
at 2008-07-18T17:38
at 2008-07-18T17:3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Haonan (洪興社楂Fit人)》之銘言:
推文吃光光...
: 拜託推文酸的去google一下好嗎???去查查看所謂的二房是什麼東西.
: 李紀珠根本沒說錯.不知道在酸什麼意思.
: 房地美跟房利美是美國聯邦政府特許並出資的住宅貸款擔保機構.
: 基本上跟公營的差不多了.二房並非民營企業大家請先搞清楚.
二房真的是民營企業...
房利美在1968年轉為民營
房地美在1989年轉為民營
它們倆都在紐約證交所(NYSE)掛牌是上市公司...
房利美代號:FNM
房貸美代號:FRE
只是它的歷史與結構比較特殊罷了...
但卻是不折不扣的民營企業
: 買他的債券本來就很安全.
這要看什麼債....兩房的債券風險不是嘴巴講講安全就安全...
它們在整個投資組合與債券發行上有結構性的風險...
講坦白的話..就是一艘重心不穩的船...
雖然有美國政府這個軍艦護衛
但是只要突然一陣陣風浪打來,很有可能會翻船...
船上的人可能會淹死...
: 鑒於二房的特殊體制跟在美國金融體系中的壟斷性地位,二房這次出事
: 美國政府必須救援.
美國政府現在騎虎難下...
收歸國有,等於又要納稅人買單,又傷害民營企業股東權利
而且會引爆更多道德風險...
不救..那後果根本是核彈級,嚴重的話國際美元清算體系會崩解...
: 那台灣金融機構所損失的就只有機會成本而已.
: 因為二房既然會繼續經營,頂多就是發行新的利率較高的債券而已.
: 而台灣之前所買的債券所損失的就是,頂多到期日前出售債券不划算(因為新發行的債
: 券利率較高,使得舊債券在市場上跌價).
: 況且,台灣政府本來就沒辦法做任何事.美國總統是小布希不是馬英九!!!!!
我覺得大家把兩房的問題看得太簡單
只把焦點放在它公司會不會倒這件事上...
這已經模糊掉真正該關注的焦點了....
今天兩房最大問題不是它債券會不會完蛋
而是它自己本身也有「投資組合」部位
這個部位甚至還包括自己所發行的長期MBS債券與短期債券
兩房今天最大的道德風險在於仗著自己背後有美國政府「撐腰」
所以大量運用槓桿操作來融資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把紐約時報那個兩房的運作圖看懂沒有?
兩房營運的資金來源有幾種:
1.包裝從銀行買來的優質貸款成MBS然後出售得到的資金
2.發行公司債,從信貸市場借款
3.發行新股
4.拿本身的有價證券資產跟聯準會貼現窗口融資貼現
兩房為了要擔保自身所發行的的MBS債券債信
當然必要時也會吃進自己所發行的長期MBS債
而吃進這些MBS債的資金有可能要發行短期債券來因應
但是在信貸市場上,兩房的長期MBS債券卻是享有「盛名」
殖利率略比國債高,但是違約風險卻是相近所以被視為安全標的
而且聯準會在今年3月以前又只會針對兩房所發行的債券進行貼現
所以當短期債券到期時,兩房又可以拿這些自身所發行的長期MBS債券
向市場借錢或者向聯準會貼現....
簡單來說,兩房作的類似以短支長,然後又再以長支短...
這樣不斷循環又循環的把資金借又放、放又借的操作自己的「組合部位」...
背後憑藉的就是吃定美國政府為了維持房貸次級市場運作
出了事一定會就它們兄弟倆...
所以它們倆個就大玩財務槓桿遊戲....
如果說玩這個遊戲有很好的避險機制就算了...
偏偏它們兩個傢伙卻是貪圖省錢,連該作的避險都作的馬馬虎虎....
債券有好幾種風險:違約(信用)、利率、流動性、提前償付、通貨膨脹等等
通常借貸比較會注意避免的會是違約、利率、流動性這三個風險
前兩個則可以靠衍生性金融商品來規避(例如CDS或者是IRS)
但是兩房怎麼操作?
它們倆對自身的投資組合採用「不完全避險」方式操作
簡單的來說就是對短期利率波動風險採重點防守(完全避險)
對長期利率波動風險則是隨便做做(有作跟沒作一樣)
然後當利率有變動時到時候再作避險就好...
美國聯邦儲備銀行聖路易分行總裁威廉普爾(William Poole)
在2005年1月13日一場名為GSE Risk演講時就提醒大家注意GSE的風險
(註:GSE就是政府贊助企業,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
他有以下這段評論:
「在超過1%的國債價格波動中,大約有3/4的情況其絕對值超過了
3.5的標準偏差,這比通常的常態分配模式估算的高出16倍。
假設一年有250個交易日,發生這種強度的利率波動的機率是一年兩次
,而不是人們估計的8年1次。
常態分配模式完全誤判了利率劇烈波動的風險。
超過4.5或更大的標準偏差的超大強度的波動,
不是人們預期的百萬分之七,而是在6573個交易日中發生了11次,
這種級別的波動將足以震垮一個高度依賴金融槓桿的公司。
還有一點,劇烈的波動傾向於集中爆發。
這一特點是重要的,它意味著一家公司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被劇烈震蕩好幾次
避險不完善在利率劇烈波動的情況下,會導致這家公司徹底的失敗。」
(原文出處:http://0rz.tw/774o4 )
由於兩房對於避險措施的不完善,鬍鬚柏在去年3月6日也對此感到憂心
他當時呼籲國會立法限制兩大房屋抵押貸款機構Fannie Mae
與Freddie Mac的房貸資產,以免這些政府贊助企業(GSE)的規模與
組織過度膨脹,對金融市場構成系統性風險。
主管機關美國聯邦住宅事業監督局當時估計,兩房這些房貸資產中,
平價住宅抵押貸款所占的比例不到30%。這意味著兩房很多資產都是
透過財務槓桿操作得來....
鬍鬚柏當時就已經對兩房的系統性風險問題開始擔憂:
「GSE貸款資產可能變成系統性風險的源頭。系統性風險先在某公司
或某金融市場發生,可能擴散到金融體系的其他部分,
甚至對整個經濟表現構成嚴重衝擊。」
如今看來,這些先前的警告都一一驗證......
未來會怎樣?我不知道...
但是我只知道地獄的門既然開了...就不會隨便關起來.... = =a
--
其實過去100年中"未來"的情勢從來沒明朗過...
--
推文吃光光...
: 拜託推文酸的去google一下好嗎???去查查看所謂的二房是什麼東西.
: 李紀珠根本沒說錯.不知道在酸什麼意思.
: 房地美跟房利美是美國聯邦政府特許並出資的住宅貸款擔保機構.
: 基本上跟公營的差不多了.二房並非民營企業大家請先搞清楚.
二房真的是民營企業...
房利美在1968年轉為民營
房地美在1989年轉為民營
它們倆都在紐約證交所(NYSE)掛牌是上市公司...
房利美代號:FNM
房貸美代號:FRE
只是它的歷史與結構比較特殊罷了...
但卻是不折不扣的民營企業
: 買他的債券本來就很安全.
這要看什麼債....兩房的債券風險不是嘴巴講講安全就安全...
它們在整個投資組合與債券發行上有結構性的風險...
講坦白的話..就是一艘重心不穩的船...
雖然有美國政府這個軍艦護衛
但是只要突然一陣陣風浪打來,很有可能會翻船...
船上的人可能會淹死...
: 鑒於二房的特殊體制跟在美國金融體系中的壟斷性地位,二房這次出事
: 美國政府必須救援.
美國政府現在騎虎難下...
收歸國有,等於又要納稅人買單,又傷害民營企業股東權利
而且會引爆更多道德風險...
不救..那後果根本是核彈級,嚴重的話國際美元清算體系會崩解...
: 那台灣金融機構所損失的就只有機會成本而已.
: 因為二房既然會繼續經營,頂多就是發行新的利率較高的債券而已.
: 而台灣之前所買的債券所損失的就是,頂多到期日前出售債券不划算(因為新發行的債
: 券利率較高,使得舊債券在市場上跌價).
: 況且,台灣政府本來就沒辦法做任何事.美國總統是小布希不是馬英九!!!!!
我覺得大家把兩房的問題看得太簡單
只把焦點放在它公司會不會倒這件事上...
這已經模糊掉真正該關注的焦點了....
今天兩房最大問題不是它債券會不會完蛋
而是它自己本身也有「投資組合」部位
這個部位甚至還包括自己所發行的長期MBS債券與短期債券
兩房今天最大的道德風險在於仗著自己背後有美國政府「撐腰」
所以大量運用槓桿操作來融資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把紐約時報那個兩房的運作圖看懂沒有?
兩房營運的資金來源有幾種:
1.包裝從銀行買來的優質貸款成MBS然後出售得到的資金
2.發行公司債,從信貸市場借款
3.發行新股
4.拿本身的有價證券資產跟聯準會貼現窗口融資貼現
兩房為了要擔保自身所發行的的MBS債券債信
當然必要時也會吃進自己所發行的長期MBS債
而吃進這些MBS債的資金有可能要發行短期債券來因應
但是在信貸市場上,兩房的長期MBS債券卻是享有「盛名」
殖利率略比國債高,但是違約風險卻是相近所以被視為安全標的
而且聯準會在今年3月以前又只會針對兩房所發行的債券進行貼現
所以當短期債券到期時,兩房又可以拿這些自身所發行的長期MBS債券
向市場借錢或者向聯準會貼現....
簡單來說,兩房作的類似以短支長,然後又再以長支短...
這樣不斷循環又循環的把資金借又放、放又借的操作自己的「組合部位」...
背後憑藉的就是吃定美國政府為了維持房貸次級市場運作
出了事一定會就它們兄弟倆...
所以它們倆個就大玩財務槓桿遊戲....
如果說玩這個遊戲有很好的避險機制就算了...
偏偏它們兩個傢伙卻是貪圖省錢,連該作的避險都作的馬馬虎虎....
債券有好幾種風險:違約(信用)、利率、流動性、提前償付、通貨膨脹等等
通常借貸比較會注意避免的會是違約、利率、流動性這三個風險
前兩個則可以靠衍生性金融商品來規避(例如CDS或者是IRS)
但是兩房怎麼操作?
它們倆對自身的投資組合採用「不完全避險」方式操作
簡單的來說就是對短期利率波動風險採重點防守(完全避險)
對長期利率波動風險則是隨便做做(有作跟沒作一樣)
然後當利率有變動時到時候再作避險就好...
美國聯邦儲備銀行聖路易分行總裁威廉普爾(William Poole)
在2005年1月13日一場名為GSE Risk演講時就提醒大家注意GSE的風險
(註:GSE就是政府贊助企業,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
他有以下這段評論:
「在超過1%的國債價格波動中,大約有3/4的情況其絕對值超過了
3.5的標準偏差,這比通常的常態分配模式估算的高出16倍。
假設一年有250個交易日,發生這種強度的利率波動的機率是一年兩次
,而不是人們估計的8年1次。
常態分配模式完全誤判了利率劇烈波動的風險。
超過4.5或更大的標準偏差的超大強度的波動,
不是人們預期的百萬分之七,而是在6573個交易日中發生了11次,
這種級別的波動將足以震垮一個高度依賴金融槓桿的公司。
還有一點,劇烈的波動傾向於集中爆發。
這一特點是重要的,它意味著一家公司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被劇烈震蕩好幾次
避險不完善在利率劇烈波動的情況下,會導致這家公司徹底的失敗。」
(原文出處:http://0rz.tw/774o4 )
由於兩房對於避險措施的不完善,鬍鬚柏在去年3月6日也對此感到憂心
他當時呼籲國會立法限制兩大房屋抵押貸款機構Fannie Mae
與Freddie Mac的房貸資產,以免這些政府贊助企業(GSE)的規模與
組織過度膨脹,對金融市場構成系統性風險。
主管機關美國聯邦住宅事業監督局當時估計,兩房這些房貸資產中,
平價住宅抵押貸款所占的比例不到30%。這意味著兩房很多資產都是
透過財務槓桿操作得來....
鬍鬚柏當時就已經對兩房的系統性風險問題開始擔憂:
「GSE貸款資產可能變成系統性風險的源頭。系統性風險先在某公司
或某金融市場發生,可能擴散到金融體系的其他部分,
甚至對整個經濟表現構成嚴重衝擊。」
如今看來,這些先前的警告都一一驗證......
未來會怎樣?我不知道...
但是我只知道地獄的門既然開了...就不會隨便關起來.... = =a
--
其實過去100年中"未來"的情勢從來沒明朗過...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George
at 2008-07-21T16:31
at 2008-07-21T16:31
By Thomas
at 2008-07-22T18:21
at 2008-07-22T18:21
By Isabella
at 2008-07-24T15:57
at 2008-07-24T15:57
By Candice
at 2008-07-27T08:30
at 2008-07-27T08:30
By Suhail Hany
at 2008-07-31T09:09
at 2008-07-31T09:09
By Ethan
at 2008-08-05T05:18
at 2008-08-05T05:18
By Damian
at 2008-08-09T14:26
at 2008-08-09T14:26
By Freda
at 2008-08-12T09:07
at 2008-08-12T09:07
By Doris
at 2008-08-13T08:33
at 2008-08-13T08:33
By William
at 2008-08-16T20:21
at 2008-08-16T20:21
By Sierra Rose
at 2008-08-19T02:56
at 2008-08-19T02:56
By Andrew
at 2008-08-20T04:24
at 2008-08-20T04:24
By Doris
at 2008-08-21T10:01
at 2008-08-21T10:01
By Oliver
at 2008-08-22T23:20
at 2008-08-22T23:20
By Mia
at 2008-08-25T04:24
at 2008-08-25T04:24
By Skylar Davis
at 2008-08-27T22:31
at 2008-08-27T22:31
By Una
at 2008-08-30T22:17
at 2008-08-30T22:17
By Yedda
at 2008-09-04T10:08
at 2008-09-04T10:08
By Genevieve
at 2008-09-04T22:22
at 2008-09-04T22:22
By Dora
at 2008-09-06T08:14
at 2008-09-06T08:14
By Mary
at 2008-09-10T22:26
at 2008-09-10T22:26
By Cara
at 2008-09-11T23:08
at 2008-09-11T23:08
By Olive
at 2008-09-12T05:20
at 2008-09-12T05:20
By Emma
at 2008-09-14T16:11
at 2008-09-14T16:11
By Victoria
at 2008-09-17T03:38
at 2008-09-17T03:38
By Eartha
at 2008-09-18T21:19
at 2008-09-18T21:19
By Daph Bay
at 2008-09-20T21:08
at 2008-09-20T21:08
By Odelette
at 2008-09-23T09:27
at 2008-09-23T09:27
By Emma
at 2008-09-25T10:19
at 2008-09-25T10:19
By Kama
at 2008-09-29T05:29
at 2008-09-29T05:29
By Andy
at 2008-10-03T18:46
at 2008-10-03T18:46
By Edith
at 2008-10-08T12:54
at 2008-10-08T12:54
Related Posts
2495普安
By Ingrid
at 2008-07-18T16:05
at 2008-07-18T16:05
我的未來已是夢
By Quanna
at 2008-07-18T15:40
at 2008-07-18T15:40
去年 今年
By Xanthe
at 2008-07-18T13:30
at 2008-07-18T13:30
在次貸之後的美國經濟
By Madame
at 2008-07-18T13:06
at 2008-07-18T13:06
《股市銘》
By Jacky
at 2008-07-18T10:01
at 2008-07-18T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