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ECFA - 經濟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10-05-11T02:35

Table of Contents

看了看其它人的回答.
好像都跟沒回答差不多.
我來點簡單直接的回答.

※ 引述《benjaminwind ()》之銘言:
: 我提問的能力不是很好請見諒
: 我再重新提問一次好了
: 1. 台灣產業是否需要轉型 如何轉型

轉型是一定要的.1995以後,政府早已經規劃好.可惜,功敗垂成.
當年若是成功,就是現在新加坡的樣子.
不成功的原因,有動點腦的都想的出來.
現在要轉只能copy,韓國,香港,新加坡,三國選一國去抄.完整的抄下來去做.

: 2. 預測ECFA造成的好處和壞處

Neutral. 簽不簽都不痛不養.結局都一樣.可以看看王安石變法那時候.
變不變法最後都會來個靖康之恥.都是內部自行崩壞,再受外悔.反正那個
蔡京二世人還在土城.

: 3. 甚麼樣的經貿條約才對勞資雙方有利

無解.父母要小孩多多唸書不就是要成為人上人?不想要小孩將來做工做牛做馬?
一旦做牛做馬,就註定苦一輩子.資方是發薪水的人,拿人的薪水,就努力幹.
因為你不是發薪水的人.公務員是因為發薪水的人跟拿水薪水的同一群.
不用努力幹.混的過去就好了.

: 4. ECFA和產業轉型的關係

0相關.

: 5. 不簽ECFA會不會對台灣產業造成傷害

不會. 對那些以後不會存在的產業,開放後死(早兩三年).不開放也死(晚兩三年).
早晚都是死.跟對癌症末期病人處理的方式沒兩樣.


: 6. ECFA會不會有助於台灣攻佔大陸市場

不會. 強一點的台資,早就在大陸坆城掠地,爽爽地過了二十年了.當年片酬
拿沒多少的林心如,今年都一集17萬人民幣.商場就是如此,你還在劃線圖,
搞分析,結論都不知道在哪裏時,人家已經把市場拿下,叫你回家吃自己了.

: 如果各位大大沒有能力或沒有意願解釋的話我也認了
: 至少
: 請推薦經濟學知識趨近於零的我一些東西看可以嗎
: 謝謝

經濟學知識=0沒什麼,有空多出國走走,走遍天下,你就知道什麼是目前的經濟樣貌.
至於過去的經濟,就翻翻中外的史書.

我覺得經濟學是活的.而且天天都在變.
看自己的工作,家產和銀行存款就知道你經濟學有沒有唸通了.



--

愛落紅塵心已死,持刀抱劍了一生
              刀狂劍癡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0-05-15T03:19
推簡潔的說明.癌末病人那段的意思是:ecfa乃是支持性治療?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10-05-17T17:29
若是的話,那麼適切的疼痛控制是否能減輕患者的痛苦及維持生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0-05-20T12:50
命末期的生活品質與尊嚴?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10-05-22T04:15
培養自己的國際競爭力,才是重點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0-05-26T13:41
真的是廢文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0-05-31T11:33
AbsentSoul 推文涉及人身攻擊. 請注意禮節, 謝謝.

總經貨幣乘數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0-05-10T20:47
讀四人幫那本 有些看不懂 文中指出 因為家庭與企業會持有部分現金 因此可供銀行作為存款準備金之通貨比準 備貨幣總量為少 使得貨幣乘數下降 而定期與儲蓄存款之存在 使得能充當存款貨幣之準備金的準備貨幣量更形減少 貨幣乘數進一步下跌 我的理解是貨幣乘數為:貨幣供給量/準備貨幣 看不懂課文 ...

楊雲明老師總經有關理性預期學派的一段敘述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10-05-10T16:22
以下原文節錄自楊老師總經第3版297頁: 第四節 理性預期下的Lucas供給線 e e 前一節中,我們介紹了Lucas供給函數,式 ...

跟ECFA有點關係的問題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10-05-10T15:16
大家都知道 馬冏六月要簽ECFA 而且是勢在必行.... 老實說 ECFA的利弊應該要給經濟學家更長時間的評估 才能理出所有的利弊 我想問的問題是... 如果ECFA簽了以後 剛好人類史上最大的泡沫 中國泡沫破了 台灣最直接的衝擊是什麼? (這個泡沫破掉時肯定是個歷史奇觀....) -- 蔣經國告訴 ...

有關於ECFA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0-05-10T14:22
: 延伸這個話題, 台灣電子業為何愛作代工而少經營下游品牌, : 我非科技領域並不甚了解,也許可能的原因是, 代工雖沒議價空間, : 但只要提高良率, 控好成本, 接到訂單能如期交貨就保證有利潤. : 跨入下游市場不僅成敗前景不明, 還立即面對和客戶競爭而失去訂單的風險. 因為是本行, 回個這個問 ...

問一題經濟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10-05-10T11:24
張三的所得剛好消費甲商品2單位與乙商品10單位 或是剛好消費甲商品4單位與乙商品2單位 若張三將其所得全部消費乙商品 則可購買多少單位乙商品 一直做到類似的題目 但是就是不知道怎麼解 煩請 幫忙解惑 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