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研究ETB.ETV這兩檔基金嗎 - 投資
By Enid
at 2017-07-16T01:39
at 2017-07-16T01:39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siaumin (curtis)》之銘言:
: 如題
: 年配息達到8%7%
: 每個月21號配息
: 每個月來回操作也有個1.2%
: 不用操作選擇權就可以收租金
這兩檔都是股票基金,也有類似的特性
總內扣費用中等,大約都是1.1%
並沒有利用封閉式基金可槓桿的優點來擴大報酬
這兩檔並沒有用任何的槓桿
我用自己慣的方式來看這兩檔
先看 ETV 的歷史紀錄
這檔不錯,金融海嘯前存在的標的
金融海嘯後才有的我不太喜歡
配息最早是季配 0.475,配息時間是 3 6 9 12
在 2010 調降為 0.332,配息時間是 3 6 9 12
在 2013 年開始,由季配改為月配
通常季配月配的變化,常常會令人誤以為配息上漲或下調
在 2013 年後配息為 0.111,配息時間是 1-12月
所以這檔算是穩定配息的標的
因為 0.111 * 3 = 0.333 約等於 0.332
經過第一層篩選
我們在看配息的健康程度
http://cef.morningstar.com/distribution?t=ETV®ion=usa&culture=en-US
以上網址連過去後,發現每年紅通通的比例很高
美國封閉型本金的認定有三種
pass-through ( 直通 ? 不知道怎麼翻譯 )、constructive 與 destructive
pass-through ( 常見在投資 MLP ) 與 constructive 是健康的本金發放
destructive 就是大家不喜歡的配發原本投資金額
講老實話,雖然不似台灣亂糟糟的規定
但也不是那麼好區分這是 健康的配本金 抑或是 異常地配本金
故我簡化為配本金的比例多還少
我不要求沒有,但希望整體比例是少的
不管是 ETV 或是 ETB
這兩檔近五年配本金的比例都很高
再往前回溯
ETB 從 2008 年 7 月之後,沒有一年不配本金的
ETV 從 2008 年 9 月之後,沒有一年不配本金的
因為光配息部分就不是很健康
通常到此為止,我就不再分析投資組成了
所以是否持有就看自己的操作目的與方式
假若並沒有想要長期持有,只是想要來回操作
是可以的
假若想要持有三五年以上
這兩檔都要再考慮看看
以上僅供參考
選擇的方式只是我個人的偏好而已
因為全美國每一檔 CEF、 REITS 我都掃過配息的歷史
當標準放寬,可選擇的標的太多,眼花撩亂
而且投資產品的介紹,說的比唱的好聽
所以我傾向與其打嘴砲,直接給我看結果
從結果來篩選
老話是: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但沒有過去,也不要說未來多美麗
--
: 如題
: 年配息達到8%7%
: 每個月21號配息
: 每個月來回操作也有個1.2%
: 不用操作選擇權就可以收租金
這兩檔都是股票基金,也有類似的特性
總內扣費用中等,大約都是1.1%
並沒有利用封閉式基金可槓桿的優點來擴大報酬
這兩檔並沒有用任何的槓桿
我用自己慣的方式來看這兩檔
先看 ETV 的歷史紀錄
這檔不錯,金融海嘯前存在的標的
金融海嘯後才有的我不太喜歡
配息最早是季配 0.475,配息時間是 3 6 9 12
在 2010 調降為 0.332,配息時間是 3 6 9 12
在 2013 年開始,由季配改為月配
通常季配月配的變化,常常會令人誤以為配息上漲或下調
在 2013 年後配息為 0.111,配息時間是 1-12月
所以這檔算是穩定配息的標的
因為 0.111 * 3 = 0.333 約等於 0.332
經過第一層篩選
我們在看配息的健康程度
http://cef.morningstar.com/distribution?t=ETV®ion=usa&culture=en-US
以上網址連過去後,發現每年紅通通的比例很高
美國封閉型本金的認定有三種
pass-through ( 直通 ? 不知道怎麼翻譯 )、constructive 與 destructive
pass-through ( 常見在投資 MLP ) 與 constructive 是健康的本金發放
destructive 就是大家不喜歡的配發原本投資金額
講老實話,雖然不似台灣亂糟糟的規定
但也不是那麼好區分這是 健康的配本金 抑或是 異常地配本金
故我簡化為配本金的比例多還少
我不要求沒有,但希望整體比例是少的
不管是 ETV 或是 ETB
這兩檔近五年配本金的比例都很高
再往前回溯
ETB 從 2008 年 7 月之後,沒有一年不配本金的
ETV 從 2008 年 9 月之後,沒有一年不配本金的
因為光配息部分就不是很健康
通常到此為止,我就不再分析投資組成了
所以是否持有就看自己的操作目的與方式
假若並沒有想要長期持有,只是想要來回操作
是可以的
假若想要持有三五年以上
這兩檔都要再考慮看看
以上僅供參考
選擇的方式只是我個人的偏好而已
因為全美國每一檔 CEF、 REITS 我都掃過配息的歷史
當標準放寬,可選擇的標的太多,眼花撩亂
而且投資產品的介紹,說的比唱的好聽
所以我傾向與其打嘴砲,直接給我看結果
從結果來篩選
老話是: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但沒有過去,也不要說未來多美麗
--
Tags:
投資
All Comments
By Emily
at 2017-07-18T17:27
at 2017-07-18T17:27
By Callum
at 2017-07-19T10:10
at 2017-07-19T10:10
By Mary
at 2017-07-20T09:41
at 2017-07-20T09:41
By Una
at 2017-07-23T17:31
at 2017-07-23T17:31
By Olga
at 2017-07-27T05:47
at 2017-07-27T05:47
Related Posts
IB融資相關請教
By Dora
at 2017-07-15T13:19
at 2017-07-15T13:19
複委託 & 美券商相關問題
By Zanna
at 2017-07-14T18:25
at 2017-07-14T18:25
複委託 & 美券商相關問題
By Caitlin
at 2017-07-14T14:47
at 2017-07-14T14:47
VEU+VTI=VT嗎
By Ula
at 2017-07-14T10:25
at 2017-07-14T10:25
ETF與mutual fund的差異?
By Delia
at 2017-07-12T15:35
at 2017-07-12T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