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家債台高築 別再掩耳盜鈴 - 經濟

By Robert
at 2006-09-24T17:11
at 2006-09-24T17:11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HatePolitics 看板]
作者: JokePtt () 看板: HatePolitics
標題: [新聞] 國家債台高築 別再掩耳盜鈴
時間: Sun Sep 24 01:19:35 2006
「國家債台高築 別再掩耳盜鈴」
(張雅惠報導)
一場「地方財政會議」,國家債台高築,又成為話題,因為中央政府加上地方政府,合計
的債務餘額突破四兆元,預估到年底,升高到四兆四千億;不只如此,地方政府未償餘額
,已經連續三年超過法定上限了。
台大經濟系教授許振明以四兆元的債務估算,平均分攤到全國六百萬戶家庭,每戶要承擔
七十萬元;如果分攤到兩千三百萬人口,每人要承擔將近二十萬元債務。
政治人物亂開選舉支票、以及規劃不當的公共建設,最常被人批評浪費公帑。不過,台北
大學財政系教授黃世鑫認為,現在講開源節流都是廢話,債務餘額是一個累積的概念,而
有財政赤字也是舉世皆然。
===========================================================================
以前上過財政學 把以前老師上課大致講的內容講一下好了...
去年國家一年歲式預算支出約1.6兆
而公債是累積的這六年公債從1兆多爆增到4兆
公債不是不用還 是政府向民間(財團 國外法人--包括外國政府 外國投機客)籌借
ps.公債一般人是買不起的 1張100萬面額 台灣高鐵殷琦就一買幾百億
每年付在上面的利息+資本資出的利息約1000多億近2000億左右
換句話說政府每年支出約有1/10都在付利息錢
若以去年1.2-1.3兆左右的收入(稅收+非經常性收入)
等於政府每顆8-9元稅 就有1元落入財團或外國法人的口袋...
這四兆四千億還是美化過的數目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 這幾年政府很多國有地標售 很多公營事業民營化
這些的作法某些程度來說 我們老師說是殺雞取卵
因為賣掉的都是政府收入的金雞母
換來的錢沒有錢生錢的能力 只是要填補政府消耗性支出
政府很多錯誤的政策導致支出的濫用
向用RICT金融重建基金打銷呆帳
那些呆帳不是由大多數卡奴造成 因為1個卡奴頂多幾十萬到1百多萬
大部份是企業借款惡性或無力償還的金融大亨造成
有些根本收不回來....
等若拿全民的錢買單
光金融重建基金打銷呆帳的部份就約有200多億
如果在加上政府鼓勵金控公司大吃小的稅式補貼
加起來就將進1000億...
政府這幾年的支出根本都亂花到極至
經常性支出太多 為了帳面好看
大筆的都喊出"特別預算"(不計入年度預算 但是錢照花)
而且不像年度預算可以監督審核
通過了 行政院怎麼花的立法院都看不到
最明顯的是軍購6108億 治水800億
光這兩項就要多花進7000億的國家預算 相當於年度預算1/2強
所以上過財政學的人包括我都反對軍購
原因是現行政府財政結構不允許做這樣的支出
但是
政府要通過這些預算時 有說政府財政困窘嗎?
這些錢 會一步一步從人民身上抽回來
現在不加稅 就是等你的子女加稅
不然就是從不知不覺的民生必需品下手
油價 電價 水價 鹽 糖 電信 鐵路.....
遲早要還的~~~~~~
現在政府理當縮小支出及無謂開銷
同時增加收入 才可能財政平衡
因為這幾年經濟部跟行政院作的政策無效的很多
大把大把的花錢 還要財政部賣公產才可掩飾支出的浮濫
不要拿美國當例子 第一我們沒有美國的本錢
第二美國燒的錢可以吸引國際大筆資金入主美國
第三 美國柯林頓時之所以沒有因為一些蜚聞或政府錯失下台
是因為柯林頓不但打消美國常年的赤字 還同時創造經濟成長
相較下 現在的布希就到處亂花錢(包括戰爭支出)
6年前的李登輝時期支出也沒那麼誇張
可是人民生活卻過的比現在好
該怎麼說呢?
不是花錢人民生活就會過的好...
重點是上位人的腦袋和遠見....
所以我看不起陳水扁這樣亂搞國家財政
不然說實話 就算他有貪 也不過區區1-2億
國家政策隨隨便便就幾千幾百億...
一個不好(沒有完善規劃或政策效果預測錯誤) 不但對國家沒益 反而拖垮政府財政
在這麼搞下去惡化下去 搞不好會像前幾年東南亞國家要向IMF舒困借款
到時才在怨當初....
--
作者: JokePtt () 看板: HatePolitics
標題: [新聞] 國家債台高築 別再掩耳盜鈴
時間: Sun Sep 24 01:19:35 2006
「國家債台高築 別再掩耳盜鈴」
(張雅惠報導)
一場「地方財政會議」,國家債台高築,又成為話題,因為中央政府加上地方政府,合計
的債務餘額突破四兆元,預估到年底,升高到四兆四千億;不只如此,地方政府未償餘額
,已經連續三年超過法定上限了。
台大經濟系教授許振明以四兆元的債務估算,平均分攤到全國六百萬戶家庭,每戶要承擔
七十萬元;如果分攤到兩千三百萬人口,每人要承擔將近二十萬元債務。
政治人物亂開選舉支票、以及規劃不當的公共建設,最常被人批評浪費公帑。不過,台北
大學財政系教授黃世鑫認為,現在講開源節流都是廢話,債務餘額是一個累積的概念,而
有財政赤字也是舉世皆然。
===========================================================================
以前上過財政學 把以前老師上課大致講的內容講一下好了...
去年國家一年歲式預算支出約1.6兆
而公債是累積的這六年公債從1兆多爆增到4兆
公債不是不用還 是政府向民間(財團 國外法人--包括外國政府 外國投機客)籌借
ps.公債一般人是買不起的 1張100萬面額 台灣高鐵殷琦就一買幾百億
每年付在上面的利息+資本資出的利息約1000多億近2000億左右
換句話說政府每年支出約有1/10都在付利息錢
若以去年1.2-1.3兆左右的收入(稅收+非經常性收入)
等於政府每顆8-9元稅 就有1元落入財團或外國法人的口袋...
這四兆四千億還是美化過的數目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 這幾年政府很多國有地標售 很多公營事業民營化
這些的作法某些程度來說 我們老師說是殺雞取卵
因為賣掉的都是政府收入的金雞母
換來的錢沒有錢生錢的能力 只是要填補政府消耗性支出
政府很多錯誤的政策導致支出的濫用
向用RICT金融重建基金打銷呆帳
那些呆帳不是由大多數卡奴造成 因為1個卡奴頂多幾十萬到1百多萬
大部份是企業借款惡性或無力償還的金融大亨造成
有些根本收不回來....
等若拿全民的錢買單
光金融重建基金打銷呆帳的部份就約有200多億
如果在加上政府鼓勵金控公司大吃小的稅式補貼
加起來就將進1000億...
政府這幾年的支出根本都亂花到極至
經常性支出太多 為了帳面好看
大筆的都喊出"特別預算"(不計入年度預算 但是錢照花)
而且不像年度預算可以監督審核
通過了 行政院怎麼花的立法院都看不到
最明顯的是軍購6108億 治水800億
光這兩項就要多花進7000億的國家預算 相當於年度預算1/2強
所以上過財政學的人包括我都反對軍購
原因是現行政府財政結構不允許做這樣的支出
但是
政府要通過這些預算時 有說政府財政困窘嗎?
這些錢 會一步一步從人民身上抽回來
現在不加稅 就是等你的子女加稅
不然就是從不知不覺的民生必需品下手
油價 電價 水價 鹽 糖 電信 鐵路.....
遲早要還的~~~~~~
現在政府理當縮小支出及無謂開銷
同時增加收入 才可能財政平衡
因為這幾年經濟部跟行政院作的政策無效的很多
大把大把的花錢 還要財政部賣公產才可掩飾支出的浮濫
不要拿美國當例子 第一我們沒有美國的本錢
第二美國燒的錢可以吸引國際大筆資金入主美國
第三 美國柯林頓時之所以沒有因為一些蜚聞或政府錯失下台
是因為柯林頓不但打消美國常年的赤字 還同時創造經濟成長
相較下 現在的布希就到處亂花錢(包括戰爭支出)
6年前的李登輝時期支出也沒那麼誇張
可是人民生活卻過的比現在好
該怎麼說呢?
不是花錢人民生活就會過的好...
重點是上位人的腦袋和遠見....
所以我看不起陳水扁這樣亂搞國家財政
不然說實話 就算他有貪 也不過區區1-2億
國家政策隨隨便便就幾千幾百億...
一個不好(沒有完善規劃或政策效果預測錯誤) 不但對國家沒益 反而拖垮政府財政
在這麼搞下去惡化下去 搞不好會像前幾年東南亞國家要向IMF舒困借款
到時才在怨當初....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By Anonymous
at 2006-09-28T04:51
at 2006-09-28T04:51

By Catherine
at 2006-10-02T06:01
at 2006-10-02T06:01

By Andy
at 2006-10-04T00:52
at 2006-10-04T00:52

By Noah
at 2006-10-05T07:08
at 2006-10-05T07:08

By Irma
at 2006-10-07T00:04
at 2006-10-07T00:04

By Emma
at 2006-10-08T11:37
at 2006-10-08T11:37

By Regina
at 2006-10-08T15:22
at 2006-10-08T15:22

By Candice
at 2006-10-13T14:57
at 2006-10-13T14:57

By Erin
at 2006-10-17T21:45
at 2006-10-17T21:45

By Gilbert
at 2006-10-18T03:27
at 2006-10-18T03:27

By Joseph
at 2006-10-22T02:27
at 2006-10-22T02:27

By Emma
at 2006-10-26T18:30
at 2006-10-26T18:30

By Jacky
at 2006-10-30T08:37
at 2006-10-30T08:37

By Ethan
at 2006-11-02T16:52
at 2006-11-02T16:52

By Necoo
at 2006-11-06T07:10
at 2006-11-06T07:10

By Regina
at 2006-11-07T16:15
at 2006-11-07T16:15

By Gilbert
at 2006-11-09T02:48
at 2006-11-09T02:48

By Lauren
at 2006-11-11T03:43
at 2006-11-11T03:43

By Jack
at 2006-11-16T00:11
at 2006-11-16T00:11

By Genevieve
at 2006-11-17T14:33
at 2006-11-17T14:33

By Agatha
at 2006-11-19T09:58
at 2006-11-19T09:58

By Bethany
at 2006-11-23T13:45
at 2006-11-23T13:45

By Todd Johnson
at 2006-11-23T21:35
at 2006-11-23T21:35

By Kristin
at 2006-11-28T06:55
at 2006-11-28T06:55

By Eartha
at 2006-12-01T15:21
at 2006-12-01T15:21

By Liam
at 2006-12-06T07:47
at 2006-12-06T07:47

By Bethany
at 2006-12-07T06:01
at 2006-12-07T06:01

By Olive
at 2006-12-12T04:41
at 2006-12-12T04:41

By Rosalind
at 2006-12-17T02:47
at 2006-12-17T02:47

By Olivia
at 2006-12-20T14:49
at 2006-12-20T14:49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6-12-22T16:58
at 2006-12-22T16:58

By Eartha
at 2006-12-25T11:51
at 2006-12-25T11:51

By Dorothy
at 2006-12-29T10:46
at 2006-12-29T10:46

By Donna
at 2007-01-03T03:28
at 2007-01-03T03:28

By Freda
at 2007-01-05T11:35
at 2007-01-05T11:35

By Frederic
at 2007-01-08T13:18
at 2007-01-08T13:18
Related Posts
金控適不適合設立創投?

By Leila
at 2006-09-24T01:18
at 2006-09-24T01:18
Varian的個經

By Zora
at 2006-09-23T23:36
at 2006-09-23T23:36
Varian的個經

By Liam
at 2006-09-23T22:26
at 2006-09-23T22:26
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賭盤喔!!

By Belly
at 2006-09-23T16:32
at 2006-09-23T16:32
Re: 看paper

By Tom
at 2006-09-23T14:14
at 2006-09-23T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