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時進出 - 理財
By Sierra Rose
at 2009-12-14T21:20
at 2009-12-14T21:20
Table of Contents
雖然這個版越來越注重被動投資和交易成本
不過我相信有些人不服效率市場那套
或是只接受一部份而已
但不管怎樣…讓我們直接看數據來討論吧
看看使用簡單的規則來擇時進出場
對於投資績效到底有怎樣的影響
買進持有策略的好處我不多說
有看綠角財經筆記的應該就能了解
但買進持有最大的缺點
就是無法避開大幅下跌的狀況
試想
如果碰上一個高達50%的跌幅
想要回到原本的高點就必須有100%的報酬
但如果是在你即將用到錢的時候碰上崩盤
你還有時間等待嗎?
當然
對一般人來說其實這也不是個太大的問題
可能的解決方式也許是越接近用錢的時間點就配置越來越多的低波動率資產
而如果是退休金的話
分批逐年提領也是個解決方式
但如果有簡單的方法能降低投資時的最大跌幅或是波動率
還能維持差不多或相近的報酬率
或許會有不少人會想使用看看
先來看看順勢交易系統吧
最普遍的順勢交易方法可能是移動平均線
按《散戶投資正典》(以下簡稱《散戶》)的作者的說法
最早可能在1930年之前就有人使用了
先摘錄《散戶》裡的二百日移動平均線測試
交易標的:道瓊工業指數
交易策略:1、道瓊工業指數收盤價高於二百日移動平均線至少1%時 → 買進
2、道瓊工業指數收盤價低於二百日移動平均線至少1%時 → 賣出並買入國庫券
交易成本:0.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間 ∣買進持有策略 ∣ 選擇進出場時機策略 ∣
∣報酬率∣風險 ∣不計交易成本 ∣計入交易成本 ∣
∣ ∣ ∣報酬率∣風險 ∣報酬率∣風險 ∣
1886-1925∣9.08% ∣23.7%∣9.77% ∣17.7%∣8.11% ∣18% ∣
1926-1945∣6.25% ∣31% ∣11.1% ∣21.8%∣9.44% ∣22.7% ∣
1946-2006∣11.23%∣16% ∣10.21%∣14.2%∣8.7% ∣15.1% ∣
1990-2006∣11.76%∣14.7%∣6.6% ∣16.9%∣4.3% ∣18.3% ∣
1886-2006∣9.68% ∣21.5%∣10.21%∣16.7%∣8.63% ∣17.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註:用紅色標起來的代表報酬率較買進持有策略低,或是風險較買進持有策略來得高
交易標的:納斯達克
交易策略&成本:同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間 ∣買進持有策略 ∣ 選擇進出場時機策略 ∣
∣報酬率∣風險 ∣不計交易成本 ∣計入交易成本 ∣
∣ ∣ ∣報酬率∣風險 ∣報酬率∣風險 ∣
1972-2006∣10.88%∣27.09%∣15.56%∣19.81%∣14.47%∣20.21%∣
1990-2006∣11.04%∣33.05%∣14.99%∣26.35%∣13.27%∣26.9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下摘錄自《哈佛耶魯教你一輩子的理財規劃》 (以下簡稱《哈佛》)
測試期間:1900-2008年
交易標的:標準普爾五百指數
交易策略:1、每月收盤價>10月簡單移動平均線 → 買入
2、每月收盤價<10月簡單移動平均線 → 賣出改持現金
注意事項:所有價格只看當月最後一天收盤價,當月其它日子都忽略
所有數據皆包含股利的總報酬,每月更新
現金報酬是以90天期國庫券為準
稅、佣金與下跌不計在內
∣ 標準普爾500 ∣ 擇時操作
年報酬率 ∣ 9.21% ∣ 10.45%
波動率 ∣ 17.87% ∣ 12.02%
夏普指數4% ∣ 0.29 ∣ 0.54
最大跌幅 ∣ -83.66% ∣ -50.31%
最好的一年 ∣ 52.88% ∣ 52.4%
最差的一年 ∣ -43.86% ∣ -26.87%
從道瓊工業指數和那斯達克的部份可看出交易費用大概會減少年報酬率的1~2%
不過《散戶》的均線交易策略會比較頻繁
因此我想標準普爾500的擇時操作報酬率在計算交易費用後應該會和買進持有差不多
但卻擁有明顯較低的波動率、最大跌幅和較高的夏普指數
而從道瓊工業指數的部份
即便不計入交易成本
也不是每個時期順勢操作的績效都會比較好
像1990-2006這段期間的順勢操作績效不但較差
波動率也較高
只是奇妙的是…那斯達克在此同一時期卻是相反的表現
為了避免搞不好十月或200天移動平均線是最適參數的疑慮
所以《哈佛》作者也測試其他的期間在標準普爾500的表現
測試期間:1972-2008
6月 8月 10月 12月
報酬率 8.4% 10.1% 10.5% 11.4%
每年交易次數 2.4 1.8 1.3 1.1
年標準差 11.6% 11.7% 11.9% 11.9%
夏普指數 0.2 0.35 0.38 0.45
最大跌幅 -24.2% -23.3% -23.3% -23.3%
註:這裡一樣都是只看月底收盤價
由以上可以看出10月並非最適參數
而各參數之間的表現也不會差異太大
不過看起來似乎有期間越長越好的傾向…
考慮交易次數、報酬率、夏普指數…很明顯的12月移動平均線表現最佳
只是作者只有用這四個期間做測試
所以無法知道比12月移動平均線還要長期的均線表現如何
接著來看看其它資產測試的結果
包括外國股票(MSCI EAFE指數型基金)、美國債券(10年期國庫券)、商品(高盛商品指數)
和不動產(NAREIT不動產投資信託指數)
S&P500 EAFE 美國債券 商品 不動產
年報酬率(%) 9.26/10.6 9.04/11.1 8.75/9.11 8.73/11.16 8.54/11.74
波動率(%) 15.55/11.9 17.18/12.47 9.05/7.6 20.48/17.04 17.06/11.55
夏普指數 0.21/0.39 0.18/0.41 0.3/0.41 0.13/0.3 0.15/0.5
最大跌幅(%) -44.73/-23.26 -49.21/-23.16 -18.79/-11.2 -62.16/-37.83 -58.78/-20.9
註:“/“左邊代表買進持有策略,在“/“右邊的則代表擇時操作
由以上可以看出擇時操作對於提高報酬率和降低波動率、最大跌幅都有不小的幫助
不過…這邊仍然沒計算交易成本
但至少在減少最大跌幅的貢獻非常明顯
另外
每項資產的每年平均交易次數都介於1~2次之間
以上都是各別資產的測試
現在來看看搭配資產配置後會有什麼樣的效果
測試期間:1973-2008
最初資產配置:上面五種資產各20%
交易策略:五種資產各自與它的10月移動平均線比較,當各資產指數高過移動平均線時,
買進該資產,反之則買入政府短期債券。
也就是說,在同一時間內,有可能有些資產是完全沒有投入的,而是買入政府
短期債券,直到該資產指數在某個月高過10月移動平均線時才買入。
S&P500 資產配置每月再平衡 每月再平衡版 每年再平衡版
年報酬率(%) 9.3 9.79 11.3 11.5
年標準差(%) 15.5 9.71 6.9 7.1
夏普指數 0.24 0.39 0.76 0.76
最大跌幅 -44.7 -35.67 -9.5 -9.6
最右邊兩個是擇時操作並搭配再平衡
由上表可看出
不論是每月都再平衡或每年再平衡
各項數據比較都是順勢系統較為優秀
值得一提的是
在這個測試裡
順勢系統每月再平衡的這組
從1973-2008年這期間沒有任何一年虧損
擇時系統一年的周轉率高達70%
交易成本絕對比簡單的被動投資還要來的高
但小弟對這方面不是很了解
歡迎了解的大大來估算一下交易成本的影響有多大
《哈佛》這本書有提到stockcharts.com這網站
能就不同的資產與基金畫出移動平均線且包含股利在內
不過小弟從來沒用過
同樣…希望會用的大大指導一下英文不好的眾板友們 (其實就是在說我… XD)
結論:
使用機械化的交易系統最大的問題
就是過去不代表未來
尤其當越多人使用同一策略時
其效用必然會越來越差甚至徒增交易成本和浪費時間而已
不過均線系統很早之前就存在
目前似乎也看不出來有失效的趨勢
就像被動投資者要忍受大幅波動是其缺點
而順勢操作投資人能不能永遠很有紀律的執行交易策略也是個問題
這就好比減重、控制作息、天天運動一樣
策略、方法大家都知道
但能不能持續卻是另外一回事
尤其這方法不能保證每一年、每一時期都勝過被動投資
戰勝心魔是比什麼都重要的
而每年所消耗的時間方面
我想若參考《哈佛》裡面的方法
只在每月月底花一點時間觀察是否需要調整投資配置
應該是不會多花上多少時間
我個人認為這方法目前應該仍有效果 (因為各項測試期間都有做到2006年或去年)
尤其是多項資產都同時使用擇時系統時
就算報酬率在扣除費用後無法勝過被動投資
但對於降低波動率和最大跌幅應該仍有不錯的效果
而較低的波動率
除了讓投資人不必忍受較大的跌幅外
在像類似退休金的提領方面
波動率越低應該能讓提領比例越高
總之…只是提供給大家在被動投資以外
另一個有確定的簡單策略的作法
以上歡迎討論!!!
--
不過我相信有些人不服效率市場那套
或是只接受一部份而已
但不管怎樣…讓我們直接看數據來討論吧
看看使用簡單的規則來擇時進出場
對於投資績效到底有怎樣的影響
買進持有策略的好處我不多說
有看綠角財經筆記的應該就能了解
但買進持有最大的缺點
就是無法避開大幅下跌的狀況
試想
如果碰上一個高達50%的跌幅
想要回到原本的高點就必須有100%的報酬
但如果是在你即將用到錢的時候碰上崩盤
你還有時間等待嗎?
當然
對一般人來說其實這也不是個太大的問題
可能的解決方式也許是越接近用錢的時間點就配置越來越多的低波動率資產
而如果是退休金的話
分批逐年提領也是個解決方式
但如果有簡單的方法能降低投資時的最大跌幅或是波動率
還能維持差不多或相近的報酬率
或許會有不少人會想使用看看
先來看看順勢交易系統吧
最普遍的順勢交易方法可能是移動平均線
按《散戶投資正典》(以下簡稱《散戶》)的作者的說法
最早可能在1930年之前就有人使用了
先摘錄《散戶》裡的二百日移動平均線測試
交易標的:道瓊工業指數
交易策略:1、道瓊工業指數收盤價高於二百日移動平均線至少1%時 → 買進
2、道瓊工業指數收盤價低於二百日移動平均線至少1%時 → 賣出並買入國庫券
交易成本:0.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間 ∣買進持有策略 ∣ 選擇進出場時機策略 ∣
∣報酬率∣風險 ∣不計交易成本 ∣計入交易成本 ∣
∣ ∣ ∣報酬率∣風險 ∣報酬率∣風險 ∣
1886-1925∣9.08% ∣23.7%∣9.77% ∣17.7%∣8.11% ∣18% ∣
1926-1945∣6.25% ∣31% ∣11.1% ∣21.8%∣9.44% ∣22.7% ∣
1946-2006∣11.23%∣16% ∣10.21%∣14.2%∣8.7% ∣15.1% ∣
1990-2006∣11.76%∣14.7%∣6.6% ∣16.9%∣4.3% ∣18.3% ∣
1886-2006∣9.68% ∣21.5%∣10.21%∣16.7%∣8.63% ∣17.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註:用紅色標起來的代表報酬率較買進持有策略低,或是風險較買進持有策略來得高
交易標的:納斯達克
交易策略&成本:同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間 ∣買進持有策略 ∣ 選擇進出場時機策略 ∣
∣報酬率∣風險 ∣不計交易成本 ∣計入交易成本 ∣
∣ ∣ ∣報酬率∣風險 ∣報酬率∣風險 ∣
1972-2006∣10.88%∣27.09%∣15.56%∣19.81%∣14.47%∣20.21%∣
1990-2006∣11.04%∣33.05%∣14.99%∣26.35%∣13.27%∣26.9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下摘錄自《哈佛耶魯教你一輩子的理財規劃》 (以下簡稱《哈佛》)
測試期間:1900-2008年
交易標的:標準普爾五百指數
交易策略:1、每月收盤價>10月簡單移動平均線 → 買入
2、每月收盤價<10月簡單移動平均線 → 賣出改持現金
注意事項:所有價格只看當月最後一天收盤價,當月其它日子都忽略
所有數據皆包含股利的總報酬,每月更新
現金報酬是以90天期國庫券為準
稅、佣金與下跌不計在內
∣ 標準普爾500 ∣ 擇時操作
年報酬率 ∣ 9.21% ∣ 10.45%
波動率 ∣ 17.87% ∣ 12.02%
夏普指數4% ∣ 0.29 ∣ 0.54
最大跌幅 ∣ -83.66% ∣ -50.31%
最好的一年 ∣ 52.88% ∣ 52.4%
最差的一年 ∣ -43.86% ∣ -26.87%
從道瓊工業指數和那斯達克的部份可看出交易費用大概會減少年報酬率的1~2%
不過《散戶》的均線交易策略會比較頻繁
因此我想標準普爾500的擇時操作報酬率在計算交易費用後應該會和買進持有差不多
但卻擁有明顯較低的波動率、最大跌幅和較高的夏普指數
而從道瓊工業指數的部份
即便不計入交易成本
也不是每個時期順勢操作的績效都會比較好
像1990-2006這段期間的順勢操作績效不但較差
波動率也較高
只是奇妙的是…那斯達克在此同一時期卻是相反的表現
為了避免搞不好十月或200天移動平均線是最適參數的疑慮
所以《哈佛》作者也測試其他的期間在標準普爾500的表現
測試期間:1972-2008
6月 8月 10月 12月
報酬率 8.4% 10.1% 10.5% 11.4%
每年交易次數 2.4 1.8 1.3 1.1
年標準差 11.6% 11.7% 11.9% 11.9%
夏普指數 0.2 0.35 0.38 0.45
最大跌幅 -24.2% -23.3% -23.3% -23.3%
註:這裡一樣都是只看月底收盤價
由以上可以看出10月並非最適參數
而各參數之間的表現也不會差異太大
不過看起來似乎有期間越長越好的傾向…
考慮交易次數、報酬率、夏普指數…很明顯的12月移動平均線表現最佳
只是作者只有用這四個期間做測試
所以無法知道比12月移動平均線還要長期的均線表現如何
接著來看看其它資產測試的結果
包括外國股票(MSCI EAFE指數型基金)、美國債券(10年期國庫券)、商品(高盛商品指數)
和不動產(NAREIT不動產投資信託指數)
S&P500 EAFE 美國債券 商品 不動產
年報酬率(%) 9.26/10.6 9.04/11.1 8.75/9.11 8.73/11.16 8.54/11.74
波動率(%) 15.55/11.9 17.18/12.47 9.05/7.6 20.48/17.04 17.06/11.55
夏普指數 0.21/0.39 0.18/0.41 0.3/0.41 0.13/0.3 0.15/0.5
最大跌幅(%) -44.73/-23.26 -49.21/-23.16 -18.79/-11.2 -62.16/-37.83 -58.78/-20.9
註:“/“左邊代表買進持有策略,在“/“右邊的則代表擇時操作
由以上可以看出擇時操作對於提高報酬率和降低波動率、最大跌幅都有不小的幫助
不過…這邊仍然沒計算交易成本
但至少在減少最大跌幅的貢獻非常明顯
另外
每項資產的每年平均交易次數都介於1~2次之間
以上都是各別資產的測試
現在來看看搭配資產配置後會有什麼樣的效果
測試期間:1973-2008
最初資產配置:上面五種資產各20%
交易策略:五種資產各自與它的10月移動平均線比較,當各資產指數高過移動平均線時,
買進該資產,反之則買入政府短期債券。
也就是說,在同一時間內,有可能有些資產是完全沒有投入的,而是買入政府
短期債券,直到該資產指數在某個月高過10月移動平均線時才買入。
S&P500 資產配置每月再平衡 每月再平衡版 每年再平衡版
年報酬率(%) 9.3 9.79 11.3 11.5
年標準差(%) 15.5 9.71 6.9 7.1
夏普指數 0.24 0.39 0.76 0.76
最大跌幅 -44.7 -35.67 -9.5 -9.6
最右邊兩個是擇時操作並搭配再平衡
由上表可看出
不論是每月都再平衡或每年再平衡
各項數據比較都是順勢系統較為優秀
值得一提的是
在這個測試裡
順勢系統每月再平衡的這組
從1973-2008年這期間沒有任何一年虧損
擇時系統一年的周轉率高達70%
交易成本絕對比簡單的被動投資還要來的高
但小弟對這方面不是很了解
歡迎了解的大大來估算一下交易成本的影響有多大
《哈佛》這本書有提到stockcharts.com這網站
能就不同的資產與基金畫出移動平均線且包含股利在內
不過小弟從來沒用過
同樣…希望會用的大大指導一下英文不好的眾板友們 (其實就是在說我… XD)
結論:
使用機械化的交易系統最大的問題
就是過去不代表未來
尤其當越多人使用同一策略時
其效用必然會越來越差甚至徒增交易成本和浪費時間而已
不過均線系統很早之前就存在
目前似乎也看不出來有失效的趨勢
就像被動投資者要忍受大幅波動是其缺點
而順勢操作投資人能不能永遠很有紀律的執行交易策略也是個問題
這就好比減重、控制作息、天天運動一樣
策略、方法大家都知道
但能不能持續卻是另外一回事
尤其這方法不能保證每一年、每一時期都勝過被動投資
戰勝心魔是比什麼都重要的
而每年所消耗的時間方面
我想若參考《哈佛》裡面的方法
只在每月月底花一點時間觀察是否需要調整投資配置
應該是不會多花上多少時間
我個人認為這方法目前應該仍有效果 (因為各項測試期間都有做到2006年或去年)
尤其是多項資產都同時使用擇時系統時
就算報酬率在扣除費用後無法勝過被動投資
但對於降低波動率和最大跌幅應該仍有不錯的效果
而較低的波動率
除了讓投資人不必忍受較大的跌幅外
在像類似退休金的提領方面
波動率越低應該能讓提領比例越高
總之…只是提供給大家在被動投資以外
另一個有確定的簡單策略的作法
以上歡迎討論!!!
--
All Comments
By Enid
at 2009-12-17T19:21
at 2009-12-17T19:21
By Genevieve
at 2009-12-22T09:22
at 2009-12-22T09:22
By Sierra Rose
at 2009-12-26T01:25
at 2009-12-26T01:25
By Yedda
at 2009-12-27T08:07
at 2009-12-27T08:07
By Queena
at 2009-12-29T03:29
at 2009-12-29T03:29
By Linda
at 2009-12-29T07:58
at 2009-12-29T07:58
By Jacob
at 2009-12-30T11:21
at 2009-12-30T11:21
By Connor
at 2009-12-31T19:21
at 2009-12-31T19:21
By Hedda
at 2010-01-04T14:02
at 2010-01-04T14:02
By Oscar
at 2010-01-07T02:10
at 2010-01-07T02:10
By Sierra Rose
at 2010-01-10T11:34
at 2010-01-10T11:34
By Genevieve
at 2010-01-15T10:18
at 2010-01-15T10:18
By Hazel
at 2010-01-19T02:28
at 2010-01-19T02:28
By Aaliyah
at 2010-01-21T09:19
at 2010-01-21T09:19
By Rebecca
at 2010-01-23T18:28
at 2010-01-23T18:28
By Blanche
at 2010-01-26T20:04
at 2010-01-26T20:04
By Daph Bay
at 2010-01-31T18:26
at 2010-01-31T18:26
By Joseph
at 2010-02-01T20:14
at 2010-02-01T20:14
By Yuri
at 2010-02-02T02:14
at 2010-02-02T02:14
By Iris
at 2010-02-05T04:47
at 2010-02-05T04:47
By Odelette
at 2010-02-09T01:57
at 2010-02-09T01:57
By Robert
at 2010-02-12T08:46
at 2010-02-12T08:46
Related Posts
投資型保單
By Kristin
at 2009-12-14T13:54
at 2009-12-14T13:54
請問被接管九個月的國華人壽
By Ivy
at 2009-12-14T07:12
at 2009-12-14T07:12
2009Q4~2010Q1 升息所帶來的影響
By Quintina
at 2009-12-14T02:55
at 2009-12-14T02:55
Re: 請教一個問題
By Yedda
at 2009-12-13T21:44
at 2009-12-13T21:44
避免匯損的方式
By Yedda
at 2009-12-13T21:21
at 2009-12-13T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