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型基金 vs ETF - 投資
By Kyle
at 2011-01-26T17:12
at 2011-01-26T17:12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zps (笑看人生)》之銘言:
: 請問台灣50 也有基金 與 ETF 的部分
: 因為台灣50似乎是屬於ETF,那又何來基金的部分?
: 請問這兩者有何相關性?
: 就小弟目前的理解是
: ETF 基金
: 成本 較低 較高
: 價格 有折溢價 同淨值
: 定期定額 無 有
: 但不懂的地方是,請問ETF若折溢價時間太過久時?
: 是否會影響到基金本身的淨值?
: 還是其實這兩個是獨立分開的?
: ETF的折溢價來自於次級市場的信心指數
: 信心高 則溢價 信心低 則折價
: 而一級市場的實物交換 才會影響基金的淨值?
: 還是其實也不會,淨值是絕對的?
: 如果淨值是絕對的
: 請問是否無論ETF如何波動
: 都不會影響到淨值的追蹤效果?
: 推論來自因為持有股比例都一樣
: 請問以上的理解,有什麼地方是錯誤的嗎?
: 麻煩高手幫忙解答,感謝orz
: ※ 引述《Leepofeng (螢火蟲)》之銘言:
: : ETF=exchange traded fund, 直接翻譯叫做交易所交易的基金
: : 換句話說,ETF跟股票一樣,在證券交易所掛牌和交易
: : 所以你不是透過銀行買賣,而是要去券商買賣
: : ETF「大部分」為追蹤某一個指數的基金,但「不一定」是指數型的基金
: : 因為在券商買賣而不是在銀行,所以你付的手續費跟買賣股票一樣
: : 但缺點是沒有定期定額的選項,要自己每個月下單
: : 指數型基金為追蹤某一個指數的基金
: : 所以包含某一些ETF以及追蹤指數的共同基金
: : 而共同基金則是在銀行和券商等通路都可以買得到
: : 如果你買的是共同基金,要付很昂貴的手續費(就算打五折還是很貴)
: : 因此銀行等通路會比較樂意推銷共同基金,因為有得賺而且還很好賺
: : 當然,一般主動管理的共同基金會比指數型基金更受銀行等通路的青睞,因為更有利可圖
: : 共同基金每天只有一個淨值,不像ETF在股市開盤時隨時都有即時的市價和淨值
: :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之後要催生ETF
: : 因為投資人發現就算知道股市大崩盤,共同基金的投資人也賣不掉而只能呆呆的等收盤
: : 不過這種低流動性也比較有利於長期投資,避免投資人殺進殺出太頻繁
如前面L大講的,ETF就是基金,只是因為是在交易所交易。
台灣法規把ETF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確實有點語病,
因為 債券ETF 和商品ETF(或稱為ETC;Exchange-Traded Commodities)
就不合乎股票型基金的定義。
------
我這篇其實是要回答一個問題,到底 證券商交易的ETF 和 銀行交易的ETF 有何分別?
這也是版上常常搞混的問題...
就商品而言,是同一個... 就是ETF受益憑證。
但是因為交易型態的差異,所以證券商交易的ETF損益計算和股票類似,
以你實際交易買賣的成本為主,然後依據「ETF收盤價」計算未實現損益。
已實現損益則是以賣出金額扣除買進成本與費用,再加計股利收入。
證券商交易機制和股票相同,分為整股交易和零股交易。
至於銀行交易的ETF,走的是 銀行「特定金錢信託投資國內外有價證券」這條路,
(中X / 台X)
銀行把所有投資這檔商品(國內外基金/股票/債券..)投資人的錢集合起來,
幫客戶進行買賣,再依據金額多寡 分配每個人買到的單位數。
你的持股成本其實就是 銀行實際買進的成本,
已實現損益以銀行賣出金額扣除銀行買進成本與費用,再加計收益分配
至於未實現損益應該以「ETF收盤價」扣除銀行買進成本計算。
這邊看到損益計算方式似乎是大同小異,不過因為銀行的ETF是和基金是放在一起計算的
所以你會以為銀行計算ETF未實現損益的方式和開放型基金一樣是用淨值,
其實那個欄位顯示的是ETF的收盤價
(我查詢基智網上 EFA這檔ETF的淨值欄位,確實顯示為收盤價)
因此只要是投資ETF,不論是證券商通路或是銀行通路,都要以收盤價去看未實現損益
ETF的淨值是作為持有一籃子股票的 Fair Value,
一般投資人並無法透過實物申購/買回方式獲得ETF的公平價值,
僅能以市場買賣方式進行交易.... 因此ETF淨值對於一般投資人的意義不大。
而[開放型基金]要透過淨值進行申購/買回,淨值才是損益計算的基準...
--
: 請問台灣50 也有基金 與 ETF 的部分
: 因為台灣50似乎是屬於ETF,那又何來基金的部分?
: 請問這兩者有何相關性?
: 就小弟目前的理解是
: ETF 基金
: 成本 較低 較高
: 價格 有折溢價 同淨值
: 定期定額 無 有
: 但不懂的地方是,請問ETF若折溢價時間太過久時?
: 是否會影響到基金本身的淨值?
: 還是其實這兩個是獨立分開的?
: ETF的折溢價來自於次級市場的信心指數
: 信心高 則溢價 信心低 則折價
: 而一級市場的實物交換 才會影響基金的淨值?
: 還是其實也不會,淨值是絕對的?
: 如果淨值是絕對的
: 請問是否無論ETF如何波動
: 都不會影響到淨值的追蹤效果?
: 推論來自因為持有股比例都一樣
: 請問以上的理解,有什麼地方是錯誤的嗎?
: 麻煩高手幫忙解答,感謝orz
: ※ 引述《Leepofeng (螢火蟲)》之銘言:
: : ETF=exchange traded fund, 直接翻譯叫做交易所交易的基金
: : 換句話說,ETF跟股票一樣,在證券交易所掛牌和交易
: : 所以你不是透過銀行買賣,而是要去券商買賣
: : ETF「大部分」為追蹤某一個指數的基金,但「不一定」是指數型的基金
: : 因為在券商買賣而不是在銀行,所以你付的手續費跟買賣股票一樣
: : 但缺點是沒有定期定額的選項,要自己每個月下單
: : 指數型基金為追蹤某一個指數的基金
: : 所以包含某一些ETF以及追蹤指數的共同基金
: : 而共同基金則是在銀行和券商等通路都可以買得到
: : 如果你買的是共同基金,要付很昂貴的手續費(就算打五折還是很貴)
: : 因此銀行等通路會比較樂意推銷共同基金,因為有得賺而且還很好賺
: : 當然,一般主動管理的共同基金會比指數型基金更受銀行等通路的青睞,因為更有利可圖
: : 共同基金每天只有一個淨值,不像ETF在股市開盤時隨時都有即時的市價和淨值
: :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之後要催生ETF
: : 因為投資人發現就算知道股市大崩盤,共同基金的投資人也賣不掉而只能呆呆的等收盤
: : 不過這種低流動性也比較有利於長期投資,避免投資人殺進殺出太頻繁
如前面L大講的,ETF就是基金,只是因為是在交易所交易。
台灣法規把ETF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確實有點語病,
因為 債券ETF 和商品ETF(或稱為ETC;Exchange-Traded Commodities)
就不合乎股票型基金的定義。
------
我這篇其實是要回答一個問題,到底 證券商交易的ETF 和 銀行交易的ETF 有何分別?
這也是版上常常搞混的問題...
就商品而言,是同一個... 就是ETF受益憑證。
但是因為交易型態的差異,所以證券商交易的ETF損益計算和股票類似,
以你實際交易買賣的成本為主,然後依據「ETF收盤價」計算未實現損益。
已實現損益則是以賣出金額扣除買進成本與費用,再加計股利收入。
證券商交易機制和股票相同,分為整股交易和零股交易。
至於銀行交易的ETF,走的是 銀行「特定金錢信託投資國內外有價證券」這條路,
(中X / 台X)
銀行把所有投資這檔商品(國內外基金/股票/債券..)投資人的錢集合起來,
幫客戶進行買賣,再依據金額多寡 分配每個人買到的單位數。
你的持股成本其實就是 銀行實際買進的成本,
已實現損益以銀行賣出金額扣除銀行買進成本與費用,再加計收益分配
至於未實現損益應該以「ETF收盤價」扣除銀行買進成本計算。
這邊看到損益計算方式似乎是大同小異,不過因為銀行的ETF是和基金是放在一起計算的
所以你會以為銀行計算ETF未實現損益的方式和開放型基金一樣是用淨值,
其實那個欄位顯示的是ETF的收盤價
(我查詢基智網上 EFA這檔ETF的淨值欄位,確實顯示為收盤價)
因此只要是投資ETF,不論是證券商通路或是銀行通路,都要以收盤價去看未實現損益
ETF的淨值是作為持有一籃子股票的 Fair Value,
一般投資人並無法透過實物申購/買回方式獲得ETF的公平價值,
僅能以市場買賣方式進行交易.... 因此ETF淨值對於一般投資人的意義不大。
而[開放型基金]要透過淨值進行申購/買回,淨值才是損益計算的基準...
--
All Comments
By Cara
at 2011-01-28T12:30
at 2011-01-28T12:30
By Ida
at 2011-02-02T00:55
at 2011-02-02T00:55
By Ingrid
at 2011-02-06T07:22
at 2011-02-06T07:22
Related Posts
24歲男 - 剛踏入社會理財規劃
By Dinah
at 2011-01-26T14:50
at 2011-01-26T14:50
請問這樣的購屋條件是否算冒險?
By Oscar
at 2011-01-26T12:23
at 2011-01-26T12:23
想請問firstrade的基金問題
By Ethan
at 2011-01-26T11:20
at 2011-01-26T11:20
指數型基金 vs ETF
By Ivy
at 2011-01-26T10:06
at 2011-01-26T10:06
國內基金贖回
By Xanthe
at 2011-01-25T19:55
at 2011-01-25T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