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簽署行政命令《購買美國貨》,以推進 - 股票

By Elvira
at 2021-01-27T20:30
at 2021-01-27T20:30
Table of Contents
拜登簽署行政命令《購買美國貨》,以推進美國製造路線
1.原文連結:
http://bit.ly/3chfvk2
2.原文內容:
美國新任總統拜登於2021年1月25日簽署一項行政命令Buy American(購買美國貨),以支持美國製造商、企業和工人,代表著將投資美國工人和美國製造業。
拜登兌現其競選承諾,正式簽署行政命令,推動聯邦政府購買美國貨的計畫,藉由聯邦採購程序,強化投資美國製造業,既能刺激美國經濟也繼續推進美國製造路線。
拜登團隊表示,美國政府早就應該利用當前國內優惠政策的全部力量,來支持美國的工人和美國企業,以增強美國的經濟,購買美國貨將是支持美國工人和製造商的有力工具。預計美國聯邦政府在商品和服務採購花費,僅合同一項就佔聯邦支出近6000億美元。
拜登最新「買美國貨」(Buy American)政策,不僅提高聯邦政府採購項目的美國製零件比重,還提高海外業者的報價,並針對競標產品進行零件評比,讓品質較高的美國製品更有機會得標。但是,某些美國行業卻是令人相當頭痛,許多關鍵零組件仍十分仰賴海外供應,例如:汽車業、綠能產業、電信產業等等。
至於,如何落實「買美國貨」(Buy American)政策?其實,前總統川普也曾簽署行政命令,將聯邦政府採購商品的美國製零件比重從50%提高到55%,鋼鐵產品的美國製零件比重更高達95%。 但是,拜登批評川普並未認真落實這項政策,經常放棄原則讓海外業者拿下聯邦政府採購案,例如2018年美國國防預算就有30億美元流入海外業者手中。
美國總統拜登正在一件件實踐競選承諾,將推動美國潔淨能源發展,已於1月25日宣布將推動美國聯邦政府機構汰換65 萬輛燃油車輛,改採用美國品牌的電動車,如此看來,對美國特斯拉又是一大利多。
拜登推動美國民眾及聯邦政府買美國貨,其實隱藏著美國製造政策,將排擠歐洲及亞洲商品,尤其美中貿易戰未解除之下,更是對中國製造商品不利。另一目的,就是趁疫後激勵經濟及全球供應鏈重組之際,吸引某些產業回流美國,形成"Made in USA"戰略路線,例如:台積電赴美設5奈米晶圓廠。
3.心得/評論:
拜登的Buy American政策,事實上川普也有類似政策,然拜登批評他未落實,拜登的新政策,將提高海外業者的報價,以期增加美國高品質廠商的得標率。
--
1.原文連結:
http://bit.ly/3chfvk2
2.原文內容:
美國新任總統拜登於2021年1月25日簽署一項行政命令Buy American(購買美國貨),以支持美國製造商、企業和工人,代表著將投資美國工人和美國製造業。
拜登兌現其競選承諾,正式簽署行政命令,推動聯邦政府購買美國貨的計畫,藉由聯邦採購程序,強化投資美國製造業,既能刺激美國經濟也繼續推進美國製造路線。
拜登團隊表示,美國政府早就應該利用當前國內優惠政策的全部力量,來支持美國的工人和美國企業,以增強美國的經濟,購買美國貨將是支持美國工人和製造商的有力工具。預計美國聯邦政府在商品和服務採購花費,僅合同一項就佔聯邦支出近6000億美元。
拜登最新「買美國貨」(Buy American)政策,不僅提高聯邦政府採購項目的美國製零件比重,還提高海外業者的報價,並針對競標產品進行零件評比,讓品質較高的美國製品更有機會得標。但是,某些美國行業卻是令人相當頭痛,許多關鍵零組件仍十分仰賴海外供應,例如:汽車業、綠能產業、電信產業等等。
至於,如何落實「買美國貨」(Buy American)政策?其實,前總統川普也曾簽署行政命令,將聯邦政府採購商品的美國製零件比重從50%提高到55%,鋼鐵產品的美國製零件比重更高達95%。 但是,拜登批評川普並未認真落實這項政策,經常放棄原則讓海外業者拿下聯邦政府採購案,例如2018年美國國防預算就有30億美元流入海外業者手中。
美國總統拜登正在一件件實踐競選承諾,將推動美國潔淨能源發展,已於1月25日宣布將推動美國聯邦政府機構汰換65 萬輛燃油車輛,改採用美國品牌的電動車,如此看來,對美國特斯拉又是一大利多。
拜登推動美國民眾及聯邦政府買美國貨,其實隱藏著美國製造政策,將排擠歐洲及亞洲商品,尤其美中貿易戰未解除之下,更是對中國製造商品不利。另一目的,就是趁疫後激勵經濟及全球供應鏈重組之際,吸引某些產業回流美國,形成"Made in USA"戰略路線,例如:台積電赴美設5奈米晶圓廠。
3.心得/評論:
拜登的Buy American政策,事實上川普也有類似政策,然拜登批評他未落實,拜登的新政策,將提高海外業者的報價,以期增加美國高品質廠商的得標率。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1-01-29T17:12
at 2021-01-29T17:12

By Elma
at 2021-02-01T20:40
at 2021-02-01T20:40

By Daph Bay
at 2021-02-03T04:50
at 2021-02-03T04:50

By George
at 2021-02-04T08:12
at 2021-02-04T08:12

By Ethan
at 2021-02-07T06:19
at 2021-02-07T06:19

By David
at 2021-02-09T14:17
at 2021-02-09T14:17

By Joseph
at 2021-02-13T01:14
at 2021-02-13T01:14

By Elizabeth
at 2021-02-15T15:25
at 2021-02-15T15:25

By Susan
at 2021-02-18T16:36
at 2021-02-18T16:36

By Jacky
at 2021-02-19T11:43
at 2021-02-19T11:43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1-02-23T14:27
at 2021-02-23T14:27

By William
at 2021-02-23T21:35
at 2021-02-23T21:35

By Hedy
at 2021-02-26T01:10
at 2021-02-26T01:10

By Enid
at 2021-02-28T19:22
at 2021-02-28T19:22

By Emily
at 2021-03-02T09:12
at 2021-03-02T09:12

By Sandy
at 2021-03-05T05:08
at 2021-03-05T05:08

By Audriana
at 2021-03-07T04:29
at 2021-03-07T04:29

By Edward Lewis
at 2021-03-11T20:58
at 2021-03-11T20:58

By Agatha
at 2021-03-13T01:05
at 2021-03-13T01:05

By Callum
at 2021-03-13T10:10
at 2021-03-13T10:10

By Bennie
at 2021-03-15T17:25
at 2021-03-15T17:25

By Xanthe
at 2021-03-19T02:14
at 2021-03-19T02:14
Related Posts
市場缺櫃嚴重 長榮海運啟動大造櫃計畫

By Kumar
at 2021-01-27T20:07
at 2021-01-27T20:07
條件單的設定

By Mason
at 2021-01-27T20:03
at 2021-01-27T20:03
聯電去年純益大增2倍,每股賺2.42元

By Gary
at 2021-01-27T19:59
at 2021-01-27T19:59
中國擴大「新基建」5年投資10.6兆人民幣

By Doris
at 2021-01-27T19:53
at 2021-01-27T19:53
2303 聯電 空

By Necoo
at 2021-01-27T19:49
at 2021-01-27T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