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型保單 - 投資
![Megan avatar](/img/woman-biz.jpg)
By Megan
at 2007-12-20T18:31
at 2007-12-20T18:31
Table of Contents
: 投資型保單
: 好處....就是可以選比較多基金
關於這個問題 我想前幾天寫的一篇
文章你可以找到結論
※ 引述《yuan11 (籃球)》之銘言:
: 最近有朋友在跟我推薦投資型保單
: 一開始年繳12萬,之後每個月定時定額存1萬
: 建議書上所有的費用明細都有列出來,很透明
: 他說以長期投資來看,整個扣走的費用比在銀行買還少,還有個三四百萬的保障
: 他列了一張Excel,上面也是月存一萬,以20年平均9趴來看
: 申購1.5趴,一年轉換兩次(每次1.5趴,前提是不同基金公司的轉換)
: 這樣RUN下來,銀行扣走了近120萬的手續費
這就錯了 銀行轉換只要500元 雖然沒有免費轉換
但是跟投保實際上差異不大
而你說的前提是不同基金公司的轉換
作法是先贖回成現金在買基金
這樣不可諱言的成本是比較高
但是問題是 投保會比較好嗎
若是我們將相同公司的基金是當作一個基金平台 轉換只收500元
投保也是相同的基金平台 只是這是保險公司提供的
這兩個有差異嗎
若是想買的基金不在投保的合約裡面
還不是要付出手續費跟銀行買
而投保合約的連結標的大部分都是自家發行的基金
(國內投信的功力 可以去爬一下基金版 我是不太信任)
一般投保連結標的大概20-30檔基金
(隨手點一下基金公司只要不是很小家的投信
連結標的也有20-30檔
大一點的投信還會遠遠超過 能確定基金公司滿足不了你的需求
保險公司辦得到嗎 )
有些過份一點的 只有保險公司相關企業的基金
這跟跟銀行買是沒有差異的而且檔數還更少
這樣比投保當然贏 而投保的費用 很多隱藏在合約裡
收費其實遠比你想的多
舉例來說 當你急需用錢的時候或者不看好未來的行情
把錢從投保提領出來 有些是有收費規定的
保險公司的帳戶價值不等於存款 從保險公司拿出自己的錢
是否比從銀行拜禮基金贖回的時間久
會不會又跟買投保想解約一樣 被業務員囉哩八說半天
這個也是我懷疑的地方
而當看好基金會漲的時候 想投資 用投保可是用增額
他的手續費可是3%-5% 不曉得哪家銀行的收費是如此過份
可以介紹給我知道一下 大家就別跟他買拉
我上面寫的那些保險業務員在銷售投保時 他是不會跟你說的
買投保之前 自己想好 他是否是你需要的
免得到時候後悔 解約損失的前可是拿不會來的
: 第二十年時,帳戶價值還比投資型保單少了七八十萬(中間還有保障耶)
: 請問各位專家
: 真的是這樣嗎
他不會跟你說 就算這樣算 投保要追上的時間點
至少也要1x年後
投資這東西業務員永遠只會提起美好的一面
至於其他提了你就不會買
就必須自己思索到底是不適合自己
每次聽業務說起總覺得這是百年難得一見 投資的大好機會
而奇怪的是百年難得一件的機會 好像天天在上演
-----------------------------------------------------------
: 投資型保單
: 好處....就是可以選比較多基金: 投資型保單
關於這點我會說 case by case
投保連接的基金 可以轉換的檔數
不見得比一家投信 可以只要付出500元換費用的基金多
而投保這東西銷售上問題一堆
一個業務員 不懂基金費用(手續費+帳戶管理費+轉換費用)其他收費跟投保一致
只要講到其他費用 業務一定不懂基金 (經理費用內扣 投保跟基金都要收)
每次在談論 投保業務員總會忽視投保的費用而故意增加銀行買基金的費用
講保費 他只會跟你說危險保費比較便宜 前置費去哪了
在他們的觀念中 前置費不算保費
講投資 只講帳戶管理費 買基金定比較便宜
疑 前置費去哪裡 增額的費用去哪裡 領錢的規定去哪裡
或許在他們的觀念中這都不算費用吧
投保的費用 前置費用.危險保費.帳戶管理費 .提領問題.增額規定...etc
他沒辦法全部講清楚
那麼不要跟他買 講的清楚不見得 對保戶有利
但至少買了之後比較不會後悔
--
: 好處....就是可以選比較多基金
關於這個問題 我想前幾天寫的一篇
文章你可以找到結論
※ 引述《yuan11 (籃球)》之銘言:
: 最近有朋友在跟我推薦投資型保單
: 一開始年繳12萬,之後每個月定時定額存1萬
: 建議書上所有的費用明細都有列出來,很透明
: 他說以長期投資來看,整個扣走的費用比在銀行買還少,還有個三四百萬的保障
: 他列了一張Excel,上面也是月存一萬,以20年平均9趴來看
: 申購1.5趴,一年轉換兩次(每次1.5趴,前提是不同基金公司的轉換)
: 這樣RUN下來,銀行扣走了近120萬的手續費
這就錯了 銀行轉換只要500元 雖然沒有免費轉換
但是跟投保實際上差異不大
而你說的前提是不同基金公司的轉換
作法是先贖回成現金在買基金
這樣不可諱言的成本是比較高
但是問題是 投保會比較好嗎
若是我們將相同公司的基金是當作一個基金平台 轉換只收500元
投保也是相同的基金平台 只是這是保險公司提供的
這兩個有差異嗎
若是想買的基金不在投保的合約裡面
還不是要付出手續費跟銀行買
而投保合約的連結標的大部分都是自家發行的基金
(國內投信的功力 可以去爬一下基金版 我是不太信任)
一般投保連結標的大概20-30檔基金
(隨手點一下基金公司只要不是很小家的投信
連結標的也有20-30檔
大一點的投信還會遠遠超過 能確定基金公司滿足不了你的需求
保險公司辦得到嗎 )
有些過份一點的 只有保險公司相關企業的基金
這跟跟銀行買是沒有差異的而且檔數還更少
這樣比投保當然贏 而投保的費用 很多隱藏在合約裡
收費其實遠比你想的多
舉例來說 當你急需用錢的時候或者不看好未來的行情
把錢從投保提領出來 有些是有收費規定的
保險公司的帳戶價值不等於存款 從保險公司拿出自己的錢
是否比從銀行拜禮基金贖回的時間久
會不會又跟買投保想解約一樣 被業務員囉哩八說半天
這個也是我懷疑的地方
而當看好基金會漲的時候 想投資 用投保可是用增額
他的手續費可是3%-5% 不曉得哪家銀行的收費是如此過份
可以介紹給我知道一下 大家就別跟他買拉
我上面寫的那些保險業務員在銷售投保時 他是不會跟你說的
買投保之前 自己想好 他是否是你需要的
免得到時候後悔 解約損失的前可是拿不會來的
: 第二十年時,帳戶價值還比投資型保單少了七八十萬(中間還有保障耶)
: 請問各位專家
: 真的是這樣嗎
他不會跟你說 就算這樣算 投保要追上的時間點
至少也要1x年後
投資這東西業務員永遠只會提起美好的一面
至於其他提了你就不會買
就必須自己思索到底是不適合自己
每次聽業務說起總覺得這是百年難得一見 投資的大好機會
而奇怪的是百年難得一件的機會 好像天天在上演
-----------------------------------------------------------
: 投資型保單
: 好處....就是可以選比較多基金: 投資型保單
關於這點我會說 case by case
投保連接的基金 可以轉換的檔數
不見得比一家投信 可以只要付出500元換費用的基金多
而投保這東西銷售上問題一堆
一個業務員 不懂基金費用(手續費+帳戶管理費+轉換費用)其他收費跟投保一致
只要講到其他費用 業務一定不懂基金 (經理費用內扣 投保跟基金都要收)
每次在談論 投保業務員總會忽視投保的費用而故意增加銀行買基金的費用
講保費 他只會跟你說危險保費比較便宜 前置費去哪了
在他們的觀念中 前置費不算保費
講投資 只講帳戶管理費 買基金定比較便宜
疑 前置費去哪裡 增額的費用去哪裡 領錢的規定去哪裡
或許在他們的觀念中這都不算費用吧
投保的費用 前置費用.危險保費.帳戶管理費 .提領問題.增額規定...etc
他沒辦法全部講清楚
那麼不要跟他買 講的清楚不見得 對保戶有利
但至少買了之後比較不會後悔
--
All Comments
![Charlie avatar](/img/boy2.jpg)
By Charlie
at 2007-12-23T17:08
at 2007-12-23T17:08
![Ophelia avatar](/img/cat1.jpg)
By Ophelia
at 2007-12-25T18:26
at 2007-12-25T18:26
![Aaliyah avatar](/img/woman-glasses.jpg)
By Aaliyah
at 2007-12-27T08:49
at 2007-12-27T08:49
![Candice avatar](/img/woman-ring.jpg)
By Candice
at 2007-12-29T08:48
at 2007-12-29T08:48
Related Posts
投資型保單
![Bennie avatar](/img/girl2.jpg)
By Bennie
at 2007-12-20T17:39
at 2007-12-20T17:39
連動債保什麼本?
![Andy avatar](/img/boy1.jpg)
By Andy
at 2007-12-20T17:19
at 2007-12-20T17:19
連動債保什麼本?
![Zora avatar](/img/woman-ring.jpg)
By Zora
at 2007-12-20T11:57
at 2007-12-20T11:57
投資外幣定存
![Annie avatar](/img/girl2.jpg)
By Annie
at 2007-12-19T23:08
at 2007-12-19T23:08
關於投資型保險的問題
![Eartha avatar](/img/cat3.jpg)
By Eartha
at 2007-12-19T20:10
at 2007-12-19T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