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AOA省下的時間 - 投資
By Ida
at 2017-06-12T15:02
at 2017-06-12T15:02
Table of Contents
網誌圖文好讀版 https://vinceonn.wordpress.com/2017/06/10/aoa-3/
----------------------------------------------------------------
在上一篇「複委託的懶人選擇- AOA 基本資料」介紹的一開頭有提到,
從美國券商轉為使用複委託搭配AOA,帶來很大的便利性,
今天這篇文章要來分享到底省下哪些事情。
(一)煩人的例行事項
一開始進行海外投資時,有針對海外與國內需要操作的部分進行整理,
操作流程相當多,可以分為海外券商與台灣匯款銀行兩個部分
1. 海外券商端動作
1. 海外券商端動作
- 每三個月進行投入(每季投入)
- 每年一次再平衡
- 把TD ameritrade還沒有進行投入的閒置資金,拿去購買Vanguard的短期公司債VCSH
- 投入前先確認一下各標的有沒有快碰到除息日,如果有則延後,
防止花錢買配息(通常都用http://www.etf.com查看Next Distribution Date欄位)
- 投入前先贖回一部分的VCSH,用該筆資金來投入資產配置各標的
- 投入前先用試算表算一下各標的應購買股數
2. 台灣匯款銀行端動作
- 每三個月進行換匯
- 將換匯好的閒置美金設定美元定存,按照不同時段,
將存款期間分別設定為9個月、6個月與3個月,這樣所有的定存會於同一時間到期,
再一起匯到海外券商(下方會有時間軸說明)
- 每年匯款一次到海外券商(節省匯費)
因為每季要做的事情都有些不同,所以把上面的步驟按順序整理成時間軸圖表。
http://imgur.com/S7p0OKB
投入時的試算表則用Google Sheet整理如下,分成「單純投入」與「附再平衡投入」兩種
,黃色欄位是可以自行輸入數值,綠色欄位則是試算結果,可以得知應購入或贖回股數。
http://imgur.com/moYE0MZ
有興趣海外券商投入試算表格的朋友可以點擊連結下載
(二)換成複委託後
在轉回複委託後,現在流程變得很省事,大概有以下步驟
- 在永豐的app上設定每月自動換匯,之後每月固定日期會自動換匯,
累積到三個月後,投入到AOA中。
- 投入前先觀察是不是快到除息日了,可以在Google sheet內輸入下來
函數來方便查看。使用效果如下圖
http://imgur.com/vCcq7BL
=IMPORTXML("http://www.etf.com/AOA","//span[@class='field-r-next-distribution-date']")
- 投入時使用下列函數來計算可購入股數。
永豐複委託在購入時會限制帳戶餘額一定要預留$100美元,
來扣手續費(但實際上還是只扣$7.99美元),
所以在投入前我會用Google sheet來試算一下每次可購買股數。
函數如下,將帳戶內的餘額扣除掉100美元後,除以當時市價,
得到可購入股數,因為會有小數點,所以最後還要加上一個「無條件捨去」,
來確保帳戶內餘額最少會有100美元。
來確保帳戶內餘額最少會有100美元。
=ROUNDDOWN((請輸入投資金額-100)/GOOGLEFINANCE("AOA","price"),0)
- 因為永豐app計算的報酬會被低估,所以自己平常都是使用Google sheet
來查看報酬情況,可以將試算表轉換成網頁格式,加到瀏覽器書籤中,
方便日後快速查看,表格大致長這樣(如果有興趣表格設計,可以再留言給我)
http://imgur.com/Y23ZBtj
(三)總結
在跟親友推廣指數化投資時,海外券商的開戶流程與操作流程常常是一大阻力,
現在我常推薦用複委託搭配AOA的方式,來作為指數化投資的入門,
讓更多人能夠接觸到這些低成本的投資工具,
雖然有許多人會說海外券商比起複委託更加便宜,但是我覺得兩者的費用差異,
在考量遺產處理、知識要求後顯得划算很多,所以其實也是相當值得使用的投資管道。
有些朋友喜歡海外投資過程中的繁複步驟,因爲被動投資通常有些單調乏味,
這些步驟會給人操作的樂趣與快感,起初我很喜歡這些感覺,
但每次投入都要試算好幾支標的,隨著投資次數多了後,
就開始對這些機械化的固定流程感到厭煩。此外從文章前面的時間軸圖表來看,
一筆資金從換匯完畢到實際投入到市場要經過一年的時間,
一筆資金從換匯完畢到實際投入到市場要經過一年的時間,
這些閒置資金未能即時投入市場,讓整體的報酬也降低不少。
之後會再寫一篇到底自己精準控制各投資標的與投資在AOA這種大範圍的懶人組合相比,
到底有沒有效益,請大家拭目以待!
--
All Comments
By Emily
at 2017-06-15T13:18
at 2017-06-15T13:18
By Andy
at 2017-06-16T15:21
at 2017-06-16T15:21
By Tristan Cohan
at 2017-06-19T19:56
at 2017-06-19T19:56
By Quintina
at 2017-06-20T19:25
at 2017-06-20T19:25
By Rosalind
at 2017-06-21T17:20
at 2017-06-21T17:20
By Rosalind
at 2017-06-22T01:51
at 2017-06-22T01:51
By Eartha
at 2017-06-24T03:36
at 2017-06-24T03:36
By Liam
at 2017-06-24T06:05
at 2017-06-24T06:05
By Isabella
at 2017-06-26T05:56
at 2017-06-26T05:56
By Frederica
at 2017-06-29T01:27
at 2017-06-29T01:27
By Mason
at 2017-07-01T11:10
at 2017-07-01T11:10
By Robert
at 2017-07-05T22:45
at 2017-07-05T22:45
By Audriana
at 2017-07-07T17:28
at 2017-07-07T17:28
By Isla
at 2017-07-10T04:25
at 2017-07-10T04:25
By Rebecca
at 2017-07-15T03:41
at 2017-07-15T03:41
By Oliver
at 2017-07-19T18:24
at 2017-07-19T18:24
By Harry
at 2017-07-23T14:08
at 2017-07-23T14:08
By Mia
at 2017-07-25T18:03
at 2017-07-25T18:03
By Mia
at 2017-07-30T09:44
at 2017-07-30T09:44
By Quanna
at 2017-08-02T04:19
at 2017-08-02T04:19
By Faithe
at 2017-08-02T20:15
at 2017-08-02T20:15
By Kristin
at 2017-08-03T12:22
at 2017-08-03T12:22
By Andrew
at 2017-08-07T03:07
at 2017-08-07T03:07
By Hedy
at 2017-08-11T21:31
at 2017-08-11T21:31
By Bennie
at 2017-08-15T11:14
at 2017-08-15T11:14
By Bethany
at 2017-08-18T23:14
at 2017-08-18T23:14
By Hazel
at 2017-08-23T10:51
at 2017-08-23T10:51
By Connor
at 2017-08-25T00:53
at 2017-08-25T00:53
Related Posts
為何會投資ETN?
By Madame
at 2017-06-11T19:01
at 2017-06-11T19:01
(半年配) 香港金流股票 - 0003 中華煤氣
By James
at 2017-06-11T14:46
at 2017-06-11T14:46
利息收益超過免稅額-申請退稅NEC
By Rosalind
at 2017-06-06T18:43
at 2017-06-06T18:43
投資美股ETF收入來源
By Andy
at 2017-06-06T18:01
at 2017-06-06T18:01
TD身份轉換之後的問題
By Kama
at 2017-06-06T15:45
at 2017-06-06T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