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淺述﹝二﹞執行律 - 期貨
By Charlie
at 2008-12-11T15:20
at 2008-12-11T15:20
Table of Contents
不論指標在使用上是正確的解讀,或是預設停損、勇於進場的方法使用,
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進出場的執行律。
什麼是執行律?當一個人在市場中不斷的進出,成功和失敗的次數多了以後,
自然就會產生一種適合自己步調的操作模式,而能夠一直依著自己的操作模式
和步調去實行,叫執行律。
當看準了一個波段,推算好了波長,內心深處還是有一點不確定,
產生了猶豫沒有去實行,待波段真如預期實現後,失望之餘,還嘴硬的四處吹噓,
我已經看準,也決定好去下單,卻因為種種理由而使我錯失良機。
其實你沒有錯,只是少了執行律。
在波段的起落中,人們往往在判斷多空後,隨著波段的方向一步一步的走,
隨著價位不斷的拉高或下跌,會不自覺造成過度的看好、過度看空的心理,
而逐漸地把指標和價位的互動狀態,朝著自己主觀看法吻合的方向去解讀,
必須等到錯誤擴大到承受不了壓力後,才放棄。
回頭從問題中去尋找及解釋失敗的問題,果上加因的告訴自己,
原來自己哪一個結構沒有看到,原來我應該抽單停損沒有做好,真相呢?
在波段的進行中,自己一直在期望盤面是朝著自己心理設定的方向跑,
期望心理大於一切,而忘了技術指標、忘了停損、忘了獲利了結,更忘了要把它執行好。
最重要的不管在多頭或是空頭,不管你用的是哪種技術指標,
逢轉折就會產生末波段的現象根本沒記好,如果不敗光家產,是祖先留下來的福報,
是運氣好。
技術指標的應用只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指標隨人,即上述的狀況。
第二種:人隨指標,在正確解讀指標的前提下,隨著脈動的運行,推論出趨勢的方向,
而順勢下單,直做到所謂末波段的現象,待研判的趨勢已經進行了足夠的波長,
轉折結構一現,毫不猶豫,換手抽單。若不如預期,
行進中提早出現指標與價位不相應的訊息,毫不考慮,離場觀望,重新解讀佈局。
既使技術是天下無敵,若沒有實際的執行律,惟敗而已。
在這個市場裡,沒有人願意承認和面對自己的失敗,往往展現出來的是那
微乎其為的成功次數,虛榮帶給我們下一次失敗的伏筆,
這種心理讓自己延伸出一種心態,促使這個市場中充斥著吹噓、叫囂、謾罵
和等著別人失敗的心理。
一旦期望對方失敗的結果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態度立變,立刻靠攏、追逐,
而用盡方法,想跟對方學習,在雙方談好價碼後開始學習,
一直到學習的東西又不如自己所預期,結果又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悲劇。
前一陣子,曾經和友人談及盤面,我表達出9100後到目前都沒有任何持股,
引起他們的興趣,巴著我問了我許多問題,我或多或少的給予答案,
談論中我敘述到了我目前的成果,我沒有辦法把過去失敗時所損失的彌補回來,
他們聽完這一番話後,一個個推說有事的走。
我因為成功期間所獲得的還沒有辦法彌補過去失敗的損失,
使他們對我失了興趣。我想或許他們誤會了我的意思。
因為我想表達的是:成敗的原因全在執行律。
事實上,技術指標要教育是一個很簡單的東西,我可以傳授我的技術,
但是卻沒辦法把失敗的經驗拿來做轉移,如果只突顯成功一面,
而沒有把失敗的經驗闡述清楚,未來學習者根本沒有辦法處理失敗的狀況
而喪失了執行律。
寫論述、談行情,四處貼上展示自我功力,又何嘗不是想增加點閱率,
滿足自我虛榮心的工具。
--
當決定開始進場交易,有兩種心態會如影隨形的跟著你,
時時刻刻啃蝕著心靈,直到你放棄為止。
其一是怕錯過波段賺不到錢,會促使你提早進場。
另一種心態是怕賠錢,會促使你提早離場。
http://tw.myblog.yahoo.com/susnching1/
--
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進出場的執行律。
什麼是執行律?當一個人在市場中不斷的進出,成功和失敗的次數多了以後,
自然就會產生一種適合自己步調的操作模式,而能夠一直依著自己的操作模式
和步調去實行,叫執行律。
當看準了一個波段,推算好了波長,內心深處還是有一點不確定,
產生了猶豫沒有去實行,待波段真如預期實現後,失望之餘,還嘴硬的四處吹噓,
我已經看準,也決定好去下單,卻因為種種理由而使我錯失良機。
其實你沒有錯,只是少了執行律。
在波段的起落中,人們往往在判斷多空後,隨著波段的方向一步一步的走,
隨著價位不斷的拉高或下跌,會不自覺造成過度的看好、過度看空的心理,
而逐漸地把指標和價位的互動狀態,朝著自己主觀看法吻合的方向去解讀,
必須等到錯誤擴大到承受不了壓力後,才放棄。
回頭從問題中去尋找及解釋失敗的問題,果上加因的告訴自己,
原來自己哪一個結構沒有看到,原來我應該抽單停損沒有做好,真相呢?
在波段的進行中,自己一直在期望盤面是朝著自己心理設定的方向跑,
期望心理大於一切,而忘了技術指標、忘了停損、忘了獲利了結,更忘了要把它執行好。
最重要的不管在多頭或是空頭,不管你用的是哪種技術指標,
逢轉折就會產生末波段的現象根本沒記好,如果不敗光家產,是祖先留下來的福報,
是運氣好。
技術指標的應用只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指標隨人,即上述的狀況。
第二種:人隨指標,在正確解讀指標的前提下,隨著脈動的運行,推論出趨勢的方向,
而順勢下單,直做到所謂末波段的現象,待研判的趨勢已經進行了足夠的波長,
轉折結構一現,毫不猶豫,換手抽單。若不如預期,
行進中提早出現指標與價位不相應的訊息,毫不考慮,離場觀望,重新解讀佈局。
既使技術是天下無敵,若沒有實際的執行律,惟敗而已。
在這個市場裡,沒有人願意承認和面對自己的失敗,往往展現出來的是那
微乎其為的成功次數,虛榮帶給我們下一次失敗的伏筆,
這種心理讓自己延伸出一種心態,促使這個市場中充斥著吹噓、叫囂、謾罵
和等著別人失敗的心理。
一旦期望對方失敗的結果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態度立變,立刻靠攏、追逐,
而用盡方法,想跟對方學習,在雙方談好價碼後開始學習,
一直到學習的東西又不如自己所預期,結果又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悲劇。
前一陣子,曾經和友人談及盤面,我表達出9100後到目前都沒有任何持股,
引起他們的興趣,巴著我問了我許多問題,我或多或少的給予答案,
談論中我敘述到了我目前的成果,我沒有辦法把過去失敗時所損失的彌補回來,
他們聽完這一番話後,一個個推說有事的走。
我因為成功期間所獲得的還沒有辦法彌補過去失敗的損失,
使他們對我失了興趣。我想或許他們誤會了我的意思。
因為我想表達的是:成敗的原因全在執行律。
事實上,技術指標要教育是一個很簡單的東西,我可以傳授我的技術,
但是卻沒辦法把失敗的經驗拿來做轉移,如果只突顯成功一面,
而沒有把失敗的經驗闡述清楚,未來學習者根本沒有辦法處理失敗的狀況
而喪失了執行律。
寫論述、談行情,四處貼上展示自我功力,又何嘗不是想增加點閱率,
滿足自我虛榮心的工具。
--
當決定開始進場交易,有兩種心態會如影隨形的跟著你,
時時刻刻啃蝕著心靈,直到你放棄為止。
其一是怕錯過波段賺不到錢,會促使你提早進場。
另一種心態是怕賠錢,會促使你提早離場。
http://tw.myblog.yahoo.com/susnching1/
--
Tags:
期貨
All Comments
By Ula
at 2008-12-12T01:58
at 2008-12-12T01:58
By James
at 2008-12-15T20:44
at 2008-12-15T20:44
By Harry
at 2008-12-20T04:33
at 2008-12-20T04:33
By Odelette
at 2008-12-23T11:47
at 2008-12-23T11:47
Related Posts
關於買賣價差的問題
By Zenobia
at 2008-12-11T03:36
at 2008-12-11T03:36
請問有使用程式交易的大大們^^
By Tristan Cohan
at 2008-12-11T02:59
at 2008-12-11T02:59
請問有使用程式交易的大大們^^
By Tristan Cohan
at 2008-12-11T02:14
at 2008-12-11T02:14
12/11 盤中閒聊
By Jacky
at 2008-12-11T00:04
at 2008-12-11T00:04
請問一個option的基本問題
By Harry
at 2008-12-10T21:49
at 2008-12-10T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