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破兩岸共同市場的糖衣假象 - 經濟
By Bethany
at 2008-03-20T09:45
at 2008-03-20T09:4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Zambro (Causality)》之銘言:
: 標題: Re: [心得] 戳破兩岸共同市場的糖衣假象
: 時間: Thu Mar 20 03:11:08 2008
:
: (廢話開頭 XD) 我不太懂 Tonyd版友為啥不打篇文章?
:
: 先前在我的文裡面也推得很長 但是因為寫起來太費事最近又很忙 我就作罷
:
: 不過今天這個討論似乎又推到了另外一個層面 看到了幾個有趣的議題可以來扯一下
為何不打篇文章回? 因為很多人擺明是在"扯"
不兼顧事實的扯、掰的文章 不太具有回應的價值
: --
:
: 1. 東協+3(管它加多少)到底會不會變成台灣被邊緣化的問題?
:
: 這個影響到底多大 老實說大家都不敢掛保證 因為也還沒有真正實施
:
: 實施起來到底會對台灣有甚麼衝擊 他們內部相互之間是否會有矛盾 還在未知數
^^^^^^^^^^^^^^^^^^^^^^^^^^^^^^^^^^^^^^^^^^^^^^^^^^^^^^^^^^^^^^^^^^^^^^^
這種想法頗為恐怖 台灣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等待?
當競爭對手南韓都已經跟老美完成FTA談判時
台灣還老神在在的一副無所謂心態 讓人頗為擔憂
東協FTA對台灣的最大威脅在--掀起另一波台商出走潮--
同樣產品在東協FTA間免稅(or優惠稅率)
而台商若在台灣生產則沒有此項優惠
台商會怎麼選擇?
:
: 我比較想講的
:
: a.)台灣 作為大量資本輸出的國家 沒有好好利用自己的金融武器太可惜
:
: 在東南亞欠缺資本的同時 如果善用金融知識 這件事情根本就不用擔心
:
: 台灣大可以走服務業輸出路線
^^^^^^^^^^^^^^^^^^^^^^^^^^^
:
: (從今年某本土金控招收的MA是要派去東南亞 就可以看到這個企圖 太可惜聽說沒人想去)
^^^^^^^^^^^^^^^^^^^^^^^^^^^^^^^^^^^^^^^^^^^^^^^^^^^^^^^^^^^^^^^^^^^^^^^^^^^^^
:
: 從這個角度來看 台灣的產業不是空洞 而是會轉型
^^^^^^^^^^^^^^^^^^^^^^^^^^^^^^^^^^^^^^^^^^^^^^^
基本上台灣的金融服務業相對歐、美、日、新加坡、香港等而言頗為落後
商品競爭力也遠不如這些國家
說句諷刺的話
台灣金融業若具有輸出的競爭力現在也不會持續龜在這吃小利差的苦!
台灣能輸出、且具經濟規模的服務業並不太多。
Z大你的這句:
"在東南亞欠缺資本的同時 如果善用金融知識 這件事情根本就不用擔心"
老實說應該是對金融業不太熟悉才講得出的話
台灣不要說去東南亞競爭 連最近且還有台商做後盾的中國市場都不見得
能在競爭下苟存 無論是商品、人才、制度、資金、規模、涵蓋度等
金融業輸出都不太具有競爭力 這並不是嘴巴喊喊、打打士氣就改善的問題。
:
: b.) 東協真的是密不可分不能突破的貿易體?
:
: 印象中(純粹是印像 太晚了也沒有力氣/動力 去查)
:
: 台灣有利用港區對港區 科學園區對科學園區的模式
:
: 建立合作機制 雙邊的貨物交流仍然處於免稅狀態
:
: 這對於東南亞部分國家的好處在於 他們可以便宜的取得它們所需要的關鍵零組件
:
: 不受跨國間稅負的影響 難道台灣不透過這個模式打入東協
:
: 另外 有多少台商的公司到東南亞生產的同時 用的都是台幹跟管理人才
:
: 台灣人某種程度必須要像荷蘭的VOC精神一樣 跑到到處去做生意....
這部分等你確定好再回應你 否則最後絕對又是各說各話。
:
: c.) 淺在貿易障礙的存在
:
: 這個很有趣 同樣也是從我朋友那邊聽來的 他們家是做塑膠袋的
:
: 這種低階產品居然在台灣還有生存的空間
:
: 說實在我聽到了很訝異
:
: 但是一個台灣的貿易商掌握了幾個主要的買家
:
: 然後他在亞洲區域採取配給的方式
:
: 部分在大陸做 部分在印尼 由一部分在台灣
:
: 為什麼? 因為大陸的出口quota 不管是對歐洲或對美國 都會很快滿了
我也很好奇是什麼quota 台灣、大陸各分配多少?有哪些商品有這限制?
而台灣還有哪些商品可以靠這個留在台灣?
以你的假設來看 那只是塑膠袋這產品 請問台灣附加價值較高的其他產品呢?
:
: 所以就要轉到印尼 甚至轉單回台灣
:
: 台灣的貿易商在世界的舞台上還是保有一定的腳色
:
: 因此在何地生產真的重要? 還是掌握貿易的關鍵 意即是買家的需求更重要?
:
: 套句小弟我這禮拜上課又聽到的一句話
:
: "台灣要的(出口)市場必須要更全面 更多元 才能面對未來的挑戰"
^^^^^^^^^^^^^^^^^^^^^^^^^^^^^^^^^^^^^^^^^^^^^^^^^^^^^^^^^^^
這句話其實叫做--空話--
台灣要怎麼全面、多元?
商業社會講的是競爭力、掌握的市場大小、成本&效率&品質&價格高低等
台灣做了十多年的轉型 最多最多也只非常費力的培植出光電產業的規模
其他的部分則走的走、關廠的關廠
台灣還要迷信政府萬能、未來所有新產品都由政府研發、掌握?
還是致力於建立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商業經營環境"吸引世界各地商人來台?
個人強烈支持後者
在全球化、國際化的今日
讓台灣處於FTA絕緣體絕對對此環境的建立倒扣不少分數。
:
: --
:
: 最後 我真的對於談貿易不用談到政治/主權這種情況感到好奇
:
: 東南亞國家跟台灣談貿易可能可以不care主權
:
: 但是我真的很難相信中國(或是香港)跟台灣談貿易可以不談到主權
:
: 說真的 中國現在已經強大到 他可以說
:
: "你們不談主權我們就不跟你們談"
:
: 論資本 論管理 他們都已經沒有"必"需要台灣的地方
:
: 說起來還挺哀傷的 但是目前觀察到/側面了解到的狀況似乎是如此......
台灣對香港的模式走了十年 請問究竟喪失了什麼主權?
:
: --
: 標題: Re: [心得] 戳破兩岸共同市場的糖衣假象
: 時間: Thu Mar 20 03:11:08 2008
:
: (廢話開頭 XD) 我不太懂 Tonyd版友為啥不打篇文章?
:
: 先前在我的文裡面也推得很長 但是因為寫起來太費事最近又很忙 我就作罷
:
: 不過今天這個討論似乎又推到了另外一個層面 看到了幾個有趣的議題可以來扯一下
為何不打篇文章回? 因為很多人擺明是在"扯"
不兼顧事實的扯、掰的文章 不太具有回應的價值
: --
:
: 1. 東協+3(管它加多少)到底會不會變成台灣被邊緣化的問題?
:
: 這個影響到底多大 老實說大家都不敢掛保證 因為也還沒有真正實施
:
: 實施起來到底會對台灣有甚麼衝擊 他們內部相互之間是否會有矛盾 還在未知數
^^^^^^^^^^^^^^^^^^^^^^^^^^^^^^^^^^^^^^^^^^^^^^^^^^^^^^^^^^^^^^^^^^^^^^^
這種想法頗為恐怖 台灣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等待?
當競爭對手南韓都已經跟老美完成FTA談判時
台灣還老神在在的一副無所謂心態 讓人頗為擔憂
東協FTA對台灣的最大威脅在--掀起另一波台商出走潮--
同樣產品在東協FTA間免稅(or優惠稅率)
而台商若在台灣生產則沒有此項優惠
台商會怎麼選擇?
:
: 我比較想講的
:
: a.)台灣 作為大量資本輸出的國家 沒有好好利用自己的金融武器太可惜
:
: 在東南亞欠缺資本的同時 如果善用金融知識 這件事情根本就不用擔心
:
: 台灣大可以走服務業輸出路線
^^^^^^^^^^^^^^^^^^^^^^^^^^^
:
: (從今年某本土金控招收的MA是要派去東南亞 就可以看到這個企圖 太可惜聽說沒人想去)
^^^^^^^^^^^^^^^^^^^^^^^^^^^^^^^^^^^^^^^^^^^^^^^^^^^^^^^^^^^^^^^^^^^^^^^^^^^^^
:
: 從這個角度來看 台灣的產業不是空洞 而是會轉型
^^^^^^^^^^^^^^^^^^^^^^^^^^^^^^^^^^^^^^^^^^^^^^^
基本上台灣的金融服務業相對歐、美、日、新加坡、香港等而言頗為落後
商品競爭力也遠不如這些國家
說句諷刺的話
台灣金融業若具有輸出的競爭力現在也不會持續龜在這吃小利差的苦!
台灣能輸出、且具經濟規模的服務業並不太多。
Z大你的這句:
"在東南亞欠缺資本的同時 如果善用金融知識 這件事情根本就不用擔心"
老實說應該是對金融業不太熟悉才講得出的話
台灣不要說去東南亞競爭 連最近且還有台商做後盾的中國市場都不見得
能在競爭下苟存 無論是商品、人才、制度、資金、規模、涵蓋度等
金融業輸出都不太具有競爭力 這並不是嘴巴喊喊、打打士氣就改善的問題。
:
: b.) 東協真的是密不可分不能突破的貿易體?
:
: 印象中(純粹是印像 太晚了也沒有力氣/動力 去查)
:
: 台灣有利用港區對港區 科學園區對科學園區的模式
:
: 建立合作機制 雙邊的貨物交流仍然處於免稅狀態
:
: 這對於東南亞部分國家的好處在於 他們可以便宜的取得它們所需要的關鍵零組件
:
: 不受跨國間稅負的影響 難道台灣不透過這個模式打入東協
:
: 另外 有多少台商的公司到東南亞生產的同時 用的都是台幹跟管理人才
:
: 台灣人某種程度必須要像荷蘭的VOC精神一樣 跑到到處去做生意....
這部分等你確定好再回應你 否則最後絕對又是各說各話。
:
: c.) 淺在貿易障礙的存在
:
: 這個很有趣 同樣也是從我朋友那邊聽來的 他們家是做塑膠袋的
:
: 這種低階產品居然在台灣還有生存的空間
:
: 說實在我聽到了很訝異
:
: 但是一個台灣的貿易商掌握了幾個主要的買家
:
: 然後他在亞洲區域採取配給的方式
:
: 部分在大陸做 部分在印尼 由一部分在台灣
:
: 為什麼? 因為大陸的出口quota 不管是對歐洲或對美國 都會很快滿了
我也很好奇是什麼quota 台灣、大陸各分配多少?有哪些商品有這限制?
而台灣還有哪些商品可以靠這個留在台灣?
以你的假設來看 那只是塑膠袋這產品 請問台灣附加價值較高的其他產品呢?
:
: 所以就要轉到印尼 甚至轉單回台灣
:
: 台灣的貿易商在世界的舞台上還是保有一定的腳色
:
: 因此在何地生產真的重要? 還是掌握貿易的關鍵 意即是買家的需求更重要?
:
: 套句小弟我這禮拜上課又聽到的一句話
:
: "台灣要的(出口)市場必須要更全面 更多元 才能面對未來的挑戰"
^^^^^^^^^^^^^^^^^^^^^^^^^^^^^^^^^^^^^^^^^^^^^^^^^^^^^^^^^^^
這句話其實叫做--空話--
台灣要怎麼全面、多元?
商業社會講的是競爭力、掌握的市場大小、成本&效率&品質&價格高低等
台灣做了十多年的轉型 最多最多也只非常費力的培植出光電產業的規模
其他的部分則走的走、關廠的關廠
台灣還要迷信政府萬能、未來所有新產品都由政府研發、掌握?
還是致力於建立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商業經營環境"吸引世界各地商人來台?
個人強烈支持後者
在全球化、國際化的今日
讓台灣處於FTA絕緣體絕對對此環境的建立倒扣不少分數。
:
: --
:
: 最後 我真的對於談貿易不用談到政治/主權這種情況感到好奇
:
: 東南亞國家跟台灣談貿易可能可以不care主權
:
: 但是我真的很難相信中國(或是香港)跟台灣談貿易可以不談到主權
:
: 說真的 中國現在已經強大到 他可以說
:
: "你們不談主權我們就不跟你們談"
:
: 論資本 論管理 他們都已經沒有"必"需要台灣的地方
:
: 說起來還挺哀傷的 但是目前觀察到/側面了解到的狀況似乎是如此......
台灣對香港的模式走了十年 請問究竟喪失了什麼主權?
:
: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By Michael
at 2008-03-24T03:48
at 2008-03-24T03:48
By Skylar Davis
at 2008-03-28T14:23
at 2008-03-28T14:23
By Frederic
at 2008-04-02T09:56
at 2008-04-02T09:56
By Elvira
at 2008-04-04T13:39
at 2008-04-04T13:39
Related Posts
戳破兩岸共同市場的糖衣假象
By Hedy
at 2008-03-20T03:11
at 2008-03-20T03:11
關於戳破兩岸共同市場的糖衣假象討論
By Elma
at 2008-03-20T00:20
at 2008-03-20T00:20
Fed的武器有哪些?
By Franklin
at 2008-03-19T23:20
at 2008-03-19T23:20
戳破兩岸共同市場的糖衣假象
By Zenobia
at 2008-03-19T23:17
at 2008-03-19T23:17
戳破兩岸共同市場的糖衣假象
By Wallis
at 2008-03-19T23:08
at 2008-03-19T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