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函數和需求拗折 - 經濟

By Doris
at 2010-06-07T23:04
at 2010-06-07T23:04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FallenAllen (從黑夜等你到天明)》之銘言:
: ※ 引述《Ru83u86 (假牙)》之銘言:
: : 問題:
: : 1.市場上甲,以兩人之需求曲線分別為P=18-Q,P=16-2Q則兩人水平加總後P值為
: : 多少時,需求曲線發生拗折?
: : A.18 B.16 C.17 D.10 E.14
: : 2.某廠商的成本函數為TC=50q,在美國市場的需求曲線為 P=360-2q,在台灣
: : 市場需求曲線為P=240-q,請問廠商利潤為多少?
: : A.22800 B.18000 C.21000 D.9000 E.30000
: : 我的想法:
: : 第一題
: : 我寫了很多可是我不知道要怎麼表達我的明白給大大們= =" 我選B
: : 第二題
: : 總成本為50q 美國市場為360-2q 也就是說利潤 9000-50q
: : 台灣為12000-50q
: : 但一開始如果是先在美國賣比較賺,賣到一定的價位之後再轉回台灣賣
: : 利潤又會變高,之中似乎牽涉到拗折的問題,請大大幫幫忙解惑 (._.?)
: 1. P大於16時,市場需求只有甲的需求;P低於16時,市場需求兩人需求的水平加總。
: 因此拗折在 P=16。
: 2. 三級差別取價廠商利潤極大的條件:廠商在各市場的邊際收益皆等於生產的邊際成本。
: 本題中,MR(USA)=360-4q(USA),MR(TWN)=240-2q(TWN),MC=50。三者相等時,
: q(USA)=77.5,q(TWN)=85,利潤應該可以自己算。
第二題
可否請問一下美國和台灣MR(360-4q和240-2q)是如何取出的?
MC我知道是增加一單位就多50的成本 美國和台灣的是怎麼算的
利潤應該是(360-2Q)Q+(240-q)q-50(Q+q吧)? 若照上面算出來是21000左右
可是邊際收益不知道是怎麼算的?
--
: ※ 引述《Ru83u86 (假牙)》之銘言:
: : 問題:
: : 1.市場上甲,以兩人之需求曲線分別為P=18-Q,P=16-2Q則兩人水平加總後P值為
: : 多少時,需求曲線發生拗折?
: : A.18 B.16 C.17 D.10 E.14
: : 2.某廠商的成本函數為TC=50q,在美國市場的需求曲線為 P=360-2q,在台灣
: : 市場需求曲線為P=240-q,請問廠商利潤為多少?
: : A.22800 B.18000 C.21000 D.9000 E.30000
: : 我的想法:
: : 第一題
: : 我寫了很多可是我不知道要怎麼表達我的明白給大大們= =" 我選B
: : 第二題
: : 總成本為50q 美國市場為360-2q 也就是說利潤 9000-50q
: : 台灣為12000-50q
: : 但一開始如果是先在美國賣比較賺,賣到一定的價位之後再轉回台灣賣
: : 利潤又會變高,之中似乎牽涉到拗折的問題,請大大幫幫忙解惑 (._.?)
: 1. P大於16時,市場需求只有甲的需求;P低於16時,市場需求兩人需求的水平加總。
: 因此拗折在 P=16。
: 2. 三級差別取價廠商利潤極大的條件:廠商在各市場的邊際收益皆等於生產的邊際成本。
: 本題中,MR(USA)=360-4q(USA),MR(TWN)=240-2q(TWN),MC=50。三者相等時,
: q(USA)=77.5,q(TWN)=85,利潤應該可以自己算。
第二題
可否請問一下美國和台灣MR(360-4q和240-2q)是如何取出的?
MC我知道是增加一單位就多50的成本 美國和台灣的是怎麼算的
利潤應該是(360-2Q)Q+(240-q)q-50(Q+q吧)? 若照上面算出來是21000左右
可是邊際收益不知道是怎麼算的?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By Daniel
at 2010-06-12T23:01
at 2010-06-12T23:01
Related Posts
勞動供給

By Harry
at 2010-06-07T14:15
at 2010-06-07T14:15
勞動供給

By Mia
at 2010-06-07T13:47
at 2010-06-07T13:47
一般均衡

By Lily
at 2010-06-07T13:09
at 2010-06-07T13:09
飲料大杯與中杯價錢

By Liam
at 2010-06-07T03:00
at 2010-06-07T03:00
一題關於利率預期理論的倒帳率問題

By Daph Bay
at 2010-06-07T00:14
at 2010-06-07T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