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換方式操作... - 股票
By Christine
at 2013-12-07T18:02
at 2013-12-07T18:02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kyoking (三尺秋水塵不染)》之銘言:
: 謝謝大大費心的指教
: 我想是我基本面研究太弱了
: 流於一直看線圖
: 很多圖後面遮住前面長一樣
: 後面卻天差地別
: ex:4912
: 買了每天就想等開盤看
: 沒有耐心卻一直小賠
: 有時買過好股卻不知它的價值
: 5349(買23賣22)後來一大波 3257(買63賣58)最近 3556(買84賣88)後來120
: 好在爛股也會停損
: 2353(買27出24) 3006(買46賣42) 3638(買9x賣8x)
: 還蠻瞎的
: morris大也說到資金部位大的玩家越趨於長線
: 終於有比較懂了
: 研究基本面(看書) 放心地等待 盡量這樣做才是
: 今年要不是有抱到1589(42-52 53-63 65-74)
: 27-23=6
: 就要輸到脫褲子了> <
首先,基本面有沒有用,我認為是「堪用」的指標之一
如同其他的技術分析一樣,也是「堪用」的指標
某種程度來說,基本面也算是技術分析的一種吧(我是這樣子認定的)
這兒不否定基本面,只是要先明白以下的東西
1.基本面的資料,基本上是「公司」所公布的相關資訊
公司公布自己的資訊,那麼就有「真實度」的問題
以及「怎麼公布」?報喜不報憂,特意強調好的部分
對於不好的部分,可能只是輕輕帶過,如同郵票大小的報導
不是說資料的有問題,而是公布的方式
不同的公布方式,會讓人有不同的解讀結果
2.相關資訊公布出來之後,到一般人可以知悉,相距多少時間?
有人批評純技術分析的看法,但基本面的概念,也有其對應的盲點
其中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落後的程度
也就是因為這樣子,有很多交易員最後只看k線
事實上,k線就說明了很多東西,也包括基本面
只是,懂的人看得懂,就知道莊家在做什麼。
看不懂的人,看了半天當然認為k線圖沒有用
縱觀歷史,以及目前在臺股上市股票中
有一大堆股票明明已經跌破淨值,但卻還是止不住跌?為什麼會如此?
我從不認為基本面出了問題,這問題是在於該股票的價格,在市場上認定的結果
也就是說,基本面算來算去,價格真的很便宜,但很抱歉,市場並不認同
----
稍看了一下,你的交易內容,及對照了價位及時間
發現了一些東西
1.你的進出依據是什麼,看不出個系統
2.交易的週期感覺很短
就算你將基本面納入考量中,但也必須把它融入在自己的交易系統裡
交易系統凌亂的話,說實在的,基本面再怎麼強,還是無用
至於中長線的交易
並不是說一檔股票買了之後,就一路抱著放好一段時間
相反地,中長線的交易,在長期持有的期間中
是有一部分的部位反反覆覆進出,不斷壓低中長期原始部位的交易成本
也常常是伴隨著不斷放大部位(獲利加碼)
換言之在這個持有的過程中,交易頻率反而是很高的
很多人認為中長期的交易,是選定一個機會,決定好要下資金總量
接著就是在交易時,把要買的股票買好,買了之接下來等獲利
這樣子的交易其實有著很大的問題
假設以做多而言,難道確定買進的時機點一定對,萬一如果錯了呢?
如同把對應的資料一口氣show hand凹下去
當然,對了的話是大賺一筆。那麼如果錯了呢?
真正的中長線交易的過程,都是從「短線」交易開始做起,然後拉長
剛開始進場時,是在選定的「交易機會」,進場之後,並不明白正確與否
當看錯之時,隨時可以砍掉停損出場(因為部位小)
而當看對時,就表示已經有獲利。再拿著已有的獲利進行加碼
隨著加碼部位的放大,利潤也越來越驚人
同時,原始部位的成本也會越拉越遠,交易週期也才慢慢拉長
許多偉大的交易員都使用過,也是共同的模式
但這種交易模式,有著很困難的部分,最重視的心理層面
心理學是最重要的必修課程,許多偉大的交易員也都一再強調
偏偏,也是最少人重視的。
--
: 謝謝大大費心的指教
: 我想是我基本面研究太弱了
: 流於一直看線圖
: 很多圖後面遮住前面長一樣
: 後面卻天差地別
: ex:4912
: 買了每天就想等開盤看
: 沒有耐心卻一直小賠
: 有時買過好股卻不知它的價值
: 5349(買23賣22)後來一大波 3257(買63賣58)最近 3556(買84賣88)後來120
: 好在爛股也會停損
: 2353(買27出24) 3006(買46賣42) 3638(買9x賣8x)
: 還蠻瞎的
: morris大也說到資金部位大的玩家越趨於長線
: 終於有比較懂了
: 研究基本面(看書) 放心地等待 盡量這樣做才是
: 今年要不是有抱到1589(42-52 53-63 65-74)
: 27-23=6
: 就要輸到脫褲子了> <
首先,基本面有沒有用,我認為是「堪用」的指標之一
如同其他的技術分析一樣,也是「堪用」的指標
某種程度來說,基本面也算是技術分析的一種吧(我是這樣子認定的)
這兒不否定基本面,只是要先明白以下的東西
1.基本面的資料,基本上是「公司」所公布的相關資訊
公司公布自己的資訊,那麼就有「真實度」的問題
以及「怎麼公布」?報喜不報憂,特意強調好的部分
對於不好的部分,可能只是輕輕帶過,如同郵票大小的報導
不是說資料的有問題,而是公布的方式
不同的公布方式,會讓人有不同的解讀結果
2.相關資訊公布出來之後,到一般人可以知悉,相距多少時間?
有人批評純技術分析的看法,但基本面的概念,也有其對應的盲點
其中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落後的程度
也就是因為這樣子,有很多交易員最後只看k線
事實上,k線就說明了很多東西,也包括基本面
只是,懂的人看得懂,就知道莊家在做什麼。
看不懂的人,看了半天當然認為k線圖沒有用
縱觀歷史,以及目前在臺股上市股票中
有一大堆股票明明已經跌破淨值,但卻還是止不住跌?為什麼會如此?
我從不認為基本面出了問題,這問題是在於該股票的價格,在市場上認定的結果
也就是說,基本面算來算去,價格真的很便宜,但很抱歉,市場並不認同
----
稍看了一下,你的交易內容,及對照了價位及時間
發現了一些東西
1.你的進出依據是什麼,看不出個系統
2.交易的週期感覺很短
就算你將基本面納入考量中,但也必須把它融入在自己的交易系統裡
交易系統凌亂的話,說實在的,基本面再怎麼強,還是無用
至於中長線的交易
並不是說一檔股票買了之後,就一路抱著放好一段時間
相反地,中長線的交易,在長期持有的期間中
是有一部分的部位反反覆覆進出,不斷壓低中長期原始部位的交易成本
也常常是伴隨著不斷放大部位(獲利加碼)
換言之在這個持有的過程中,交易頻率反而是很高的
很多人認為中長期的交易,是選定一個機會,決定好要下資金總量
接著就是在交易時,把要買的股票買好,買了之接下來等獲利
這樣子的交易其實有著很大的問題
假設以做多而言,難道確定買進的時機點一定對,萬一如果錯了呢?
如同把對應的資料一口氣show hand凹下去
當然,對了的話是大賺一筆。那麼如果錯了呢?
真正的中長線交易的過程,都是從「短線」交易開始做起,然後拉長
剛開始進場時,是在選定的「交易機會」,進場之後,並不明白正確與否
當看錯之時,隨時可以砍掉停損出場(因為部位小)
而當看對時,就表示已經有獲利。再拿著已有的獲利進行加碼
隨著加碼部位的放大,利潤也越來越驚人
同時,原始部位的成本也會越拉越遠,交易週期也才慢慢拉長
許多偉大的交易員都使用過,也是共同的模式
但這種交易模式,有著很困難的部分,最重視的心理層面
心理學是最重要的必修課程,許多偉大的交易員也都一再強調
偏偏,也是最少人重視的。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Gary
at 2013-12-09T22:34
at 2013-12-09T22:34
By Agatha
at 2013-12-12T12:42
at 2013-12-12T12:42
By Gary
at 2013-12-13T03:18
at 2013-12-13T03:18
By Hedwig
at 2013-12-14T14:39
at 2013-12-14T14:39
By Sierra Rose
at 2013-12-17T07:26
at 2013-12-17T07:26
By Xanthe
at 2013-12-17T12:25
at 2013-12-17T12:25
By Anonymous
at 2013-12-18T06:11
at 2013-12-18T06:11
By Carol
at 2013-12-20T02:46
at 2013-12-20T02:46
By Edward Lewis
at 2013-12-23T22:53
at 2013-12-23T22:53
By Regina
at 2013-12-28T18:42
at 2013-12-28T18:42
By Elvira
at 2014-01-02T09:15
at 2014-01-02T09:15
By Andy
at 2014-01-03T18:35
at 2014-01-03T18:35
By Kristin
at 2014-01-07T02:27
at 2014-01-07T02:27
By Sarah
at 2014-01-11T20:13
at 2014-01-11T20:13
By Thomas
at 2014-01-16T00:29
at 2014-01-16T00:29
By Isla
at 2014-01-17T15:44
at 2014-01-17T15:44
By Caroline
at 2014-01-17T19:20
at 2014-01-17T19:20
By Gary
at 2014-01-20T07:20
at 2014-01-20T07:20
By Heather
at 2014-01-20T15:05
at 2014-01-20T15:05
By Andy
at 2014-01-23T07:44
at 2014-01-23T07:44
By James
at 2014-01-26T18:45
at 2014-01-26T18:45
By Zenobia
at 2014-01-28T13:37
at 2014-01-28T13:37
By Poppy
at 2014-02-01T19:03
at 2014-02-01T19:03
By Poppy
at 2014-02-05T05:12
at 2014-02-05T05:12
By Todd Johnson
at 2014-02-05T07:03
at 2014-02-05T07:03
By Tristan Cohan
at 2014-02-06T16:58
at 2014-02-06T16:58
By Quintina
at 2014-02-09T09:33
at 2014-02-09T09:33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4-02-10T21:24
at 2014-02-10T21:24
By Dinah
at 2014-02-15T00:21
at 2014-02-15T00:21
By Connor
at 2014-02-15T21:32
at 2014-02-15T21:32
By David
at 2014-02-19T17:04
at 2014-02-19T17:04
By Margaret
at 2014-02-22T10:29
at 2014-02-22T10:29
By Selena
at 2014-02-25T05:32
at 2014-02-25T05:32
By Liam
at 2014-02-25T22:40
at 2014-02-25T22:40
By Gary
at 2014-02-27T13:45
at 2014-02-27T13:45
By Mia
at 2014-03-04T07:07
at 2014-03-04T07:07
By Bennie
at 2014-03-07T22:25
at 2014-03-07T22:25
By Quanna
at 2014-03-11T04:12
at 2014-03-11T04:12
By Enid
at 2014-03-15T22:45
at 2014-03-15T22:45
By Agnes
at 2014-03-16T10:56
at 2014-03-16T10:56
By Catherine
at 2014-03-17T02:33
at 2014-03-17T02:33
Related Posts
台股金馬奔騰 啟動大多頭 上看8600
By Jessica
at 2013-11-28T09:53
at 2013-11-28T09:53
操作一年之心得。
By Kama
at 2013-11-26T23:01
at 2013-11-26T23:01
美術 ×幻術 ×詐術-擇時重估
By Damian
at 2013-11-24T01:06
at 2013-11-24T01:06
近期盤勢心得分享
By Caroline
at 2013-11-10T22:57
at 2013-11-10T22:57
關於全職交易
By Jack
at 2013-10-26T13:13
at 2013-10-26T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