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投資科技股,先了解技術炒作週期。 - 股票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15-04-28T19:59

Table of Contents


有圖網誌好讀版:http://goo.gl/gacp00


研究機構 Gartner 在1995年發表了「技術炒作週期」(hype cycle)的理論,這
套理論用來分析技術發展趨勢與科技產品的生命週期,一項新技術的發展,通常先是萌芽
,接著炒作,然後幻滅,隨著技術成熟,最後達到應用高峰。接著來看Gartner怎麼定義技
術炒作週期的五個階段:

科技創新的啟動階段(Innovation Trigger)

在此階段,媒體會大肆的報導,非理性的渲染,產品的討論度無所不在。

過度期望的高峰階段(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

在此階段,大眾對科技創新產生不切實際的期待,但可能有些創新應用是成功的
,但通常有更多是失敗的。

泡沫化的谷底階段(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

在此階段,科技創新無法滿足過度的期待,所以很快的退流行,媒體對該科技創
新也無興趣。

穩步爬升的光明階段 (Slope of Enlightenment)

在此階段,雖然媒體不再討論,但是少數企業不放棄,並改良出更好的技術將其
更實際的應用。

實質生產的高峰階段(Plateau of Productivity)

在此階段,科技創新產生的利益與潛力被市場實際接受,技術被廣泛採用,進入
了非常成熟的階段。


對於投資科技股的投資人該注意甚麼呢? Chris Anderson在TED演講時說到,科技
為何重要?科技該如何發展?更重要的是什麼時間點?

時間點就是一切

Chris Anderson:90年代時對景氣預測,電子商務的分析與網路流量,寬頻應用
、或是網路廣告的預言,都是正確的,只是預測的時間點不對,幾乎都是在幾年後預測才
成真,但幾年的差異,在股價上所造成的影響,顯然是相當巨大,所以,時間點就是一切



Chris Anderson演講中有提到了技術炒作週期,然後他也提供了ㄧ套評估科技趨
勢的方法,這方法有四個階段:
(1)價格降到關鍵價格以下(Critical price)
(2)新技術超越臨界質量(Critical mass)
(3)新的技術取代原有的新技術(Another technology)
(4)幾乎成為免費(Nearly Free)

美國DVD案例

價格降到關鍵價格以下(Critical price)

DVD在90年代中期開始進入市場,那時候它的價格很貴,但是到了1998年他的價格
跌到了400美元,400美元是個關鍵的心理價位,上圖可以看出銷售量開始呈上升趨勢。

新技術超越臨界質量(Critical mass)

ㄧ年後DVD開始進入,下ㄧ個階段臨界質量,20%的家庭擁有率,是技術達到臨界
量的一個合理標誌。有趣的是,另ㄧ個隨之起飛的產業是家庭劇院設備。然而1999年是Net
-flix成立的時候,這是Netflix可以有所做為的一個轉折點。

新的技術取代原有的新技術(Another technology)
到了2001年DVD的銷售量超越了VCR,Netflix用了ㄧ個出租店無法經營的模式,DV
D光碟片眾多特點之ㄧ就是它很小,你可以把它放在ㄧ個信封裡郵寄,有了郵資便宜的優勢。

幾乎成為免費(Nearly Free)

最後有ㄧ個叫Apex的公司,ㄧ個沒沒無聞的中國公司,幾年間成為美國最暢銷的D
VD公司,Apex的DVD價格平均48美元,使得高價有名的Sony失去市佔率,而沒有名氣的Apex
卻獲得市場。

了解科技趨勢所歷經的四個階段,當然不是每個技術都一定會按照理論走完四個
階段,Chris Anderson說至少會有四個中的一個,有時四個都有,當中的每一個階段都可
以視為一次的撞擊,對投資者而言每次衝擊都可視為機會。

看了Chris Anderson 用DVD的例子,描敘了一個新技術在科技發展上時間點的重
要,有了這些概念,接著回到技術炒作週期,來看看Gartner怎麼定義時間呢?

如何使用技術炒作生命週期?

技術炒作週期報告每年都會發佈一次下圖為Gartner 2014年所發表的技術炒作週
期,縱軸為一項技術在媒體上的能見度(visibility)或期待(expectations)、橫軸為時間
(time)。Gartner將技術發展的速度,分成五組時間間距:
(1) 小於2年(less than 2 years)
(2) 2-5年(2 to 5 years)
(3) 5-10年(5 to 10 years)
(4) 10年以上(more than 10 years)
(5) 過時被淘汰(obsolete before plateau)



上圖是2014年技術炒作週期報告,來看一下過去一年台股在炒作的題材是處於哪
個階段:

去年最夯的物聯網(IoT)、穿戴裝置、自動車、大數據、消費者使用的3D印表機
這些技術市場的期待都處於過度期望的高峰階段,技術的成熟實際上還需要5-10年。

Gartner的預測不可能百分百準確,我們投資者可以運用廠商的商業活動或消費者
的產品體驗來輔助判斷,去年分享的前三篇大師系列文,就有利用商業活動與產品更清楚
地去描述整個新技術的發展,下圖將Moore的《跨越鴻溝》、Christensen的《創新者的兩
難》與Gartner的技術炒作週期來為科技股的投資要領做個總結。


產業分析大致上可分為兩大類、消費性電子的科技業快速消費品的傳統產業
消費性電子著重在這創新產品會不會紅,快速消費品著重在品牌與技術帶來的價格與成本
優勢。在進行基本面分析時,不只要注意產業生命週期,也要注意企業生命週期,之後分
享會計文章時再來討論企業生命週期。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15-05-02T04:10
推,晚點再看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5-05-04T14:13
好文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15-05-07T06:45
放在生技是否也適用?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5-05-07T13:41
nic大還來信告知 心中感激 無以回報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15-05-10T15:34
感謝分享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15-05-13T00:27
的確生技也大同小異,但是他的週期取決於專利期限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5-05-15T00:33
厲害 這也能連到股票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15-05-15T17:06
專利有長有短,可參考寶齡富錦。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15-05-15T18:38
感謝分享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15-05-17T04:50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5-05-19T21:00
好文 謝分享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5-05-20T19:49
就跟股市周期一樣,道理是有的,但是當下每個人認知
解讀不一,只有事後才能驗証得準~~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5-05-23T09:17
有看有推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15-05-25T19:54
好文推推~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5-05-27T00:53
科技股真的看不懂!!!感謝分享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15-05-28T10:16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15-05-29T10:54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15-06-01T20:08
台灣的生技不是生技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5-06-06T18:33
推 好文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5-06-09T09:10
用心推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15-06-14T07:52
太強了,很難學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5-06-16T20:42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5-06-21T13:07
有趣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15-06-25T14:32
技術評估真的很抽象 N大好文啊 推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15-06-28T08:22
你在講...太陽能?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5-07-03T00:47
推,nic大佛心來的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5-07-04T00:16
必推nic大好文分享~

股市包租公2014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5-04-27T22:50
更新一下去年結果,就當作紀錄,跟板上股神們是沒得比地。 股號 14/4/25 15/4/24 股息 股利 還原價 報酬率 3474 30 39.9 0 0 39.9 33.00% 5469 10.95 14.15 0 ...

技術分析謬論大集合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15-04-27T16:11
談到技術分析,就只好搬出d神來壓人了 當你還執著在技術分析準不準的時候 就表示你還不懂技術分析真正的用途 更何況技術分析為何一定要跟基本分析分的那麼開? 李佛摩、黃毅雄都是兩者併用,基本分析幫我們找到主角 技術分析幫我們找到好戲上演跟結束的時間 技術分析是讓你看對的時候賺到最大 看錯的時候盡量賠到最小,而 ...

技術分析謬論大集合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15-04-27T01:22
※ 引述《femlro (股權成就你的財富)》之銘言: : 其實我是很希望siriusc這篇的作者來回我 : 不要覺得這是互嗆引戰,我的問題還是一樣。 : 到底技術分析派把假設我手上有50元,先買10元或者先買30 : 漲了再來加碼還是跌了再來加碼這種觀念到底所謂何來? : 股票盤整在10~12 試單位置11 ...

老股市投資書還有參考價值嗎?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5-04-26T22:32
小弟讀過兩年書,也想針對這幾本書給點評論, 但我是覺得,書好不好是很主觀的事情, 就像你給葛拉漢一本當沖聖經,他會覺得沒用, 你給諸葛亮屠龍刀,他也還是打不贏張飛, 完全就是看誰適合甚麼工具而已, 你覺得是垃圾的東西,有可能別人當成寶。 不過以上都是題外話,先回到正題吧XD。 ※ 引述《Ting1024 ( ...

謬論大集合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5-04-26T22:20
其實我是很希望siriusc這篇的作者來回我 不要覺得這是互嗆引戰,我的問題還是一樣。 到底技術分析派把假設我手上有50元,先買10元或者先買30 漲了再來加碼還是跌了再來加碼這種觀念到底所謂何來? 股票盤整在10~12 試單位置11元漲到突破12加碼說沒壓力了萬里無雲這種觀念哪來 12突破新高,舊有持有者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