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用投資型保單打敗一年定期壽險 - 投資
By Todd Johnson
at 2010-03-08T23:37
at 2010-03-08T23:37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Insurance 看板]
作者: Ninivite (浪擲) 看板: Insurance
標題: [心得] 用後收型投資型保單當一年定期壽險XD
時間: Fri Jan 29 07:27:58 2010
我知道對很多的板眾來說
投資型保單都是避之唯恐不及
透過s大的啟發
我深入的了解及分析投資型保單的結構
有一點小小的心得 想跟大家分享
一樣單純討論投保(簡稱)"保險"的功能
有錯的話請鞭
小弟其實才接觸保險一個月而已XD
前面提到 雖然投保是平準化保費
但其實費用結構為
年繳基本保費(可加增額保費)
- 附加費用(含帳管費)
- 壽險保險成本(自然費率,跟定期壽同)
------------------------------------
剩下的錢投入投資 (不是全部的錢都拿去做保險)
我的想法是
儘量發揮投保"保險"的功能 先不管投資
投保在壽險的部份其實是"毫無反應 就是個一年定期壽險"
因此不看附加費用的話
所謂保險成本其實就只有死亡率x保額而已
所以應該是一個最單純的一年定期壽險(自然費率+一年一扣)
而且應該是一個最便宜的一年定期壽險!
投保為人垢病的地方常是
保額太低保障不足
附加費用率太高
年化保費鎖太多現金流
前面提到 若要偏向保障成分而非投資的話
需要保額/基本保費越高越好
如果我讓我的保費大多扣在保險成本
而且儘量減低被扣的附加費
那我就可以買到一個最便宜的定壽
但是保額一高保費也高
前收型一下就收走150%的費用 鎖了現金流怎麼辦
還好我們有可愛的後收型(無前置費用,只有每年收2~4%的費用)
前面提到 後收型是用總帳戶價值去乘
所以投入越多超額用於投資的錢 就被扣越多
如果每年不加入新的基本保費
讓第一年的錢隔年再扣 那麼每年被扣2%的錢就會慢慢遞減
於是
配合投保的特性-->彈性繳費,只要帳戶價值可以付費用+保險成本,不繳也可以
我想讓投保專心的當一個高保額定期壽險XD
----------------------------------------------------
目標:打敗所有一年期定期壽險主約
工具:之前S大提出的 被說放越久扣越多的
中國人壽百利人生變額壽險(投資型+後收型)
一般人在年輕的時候 壽險保額沒有500萬是說不過去的
所以我把保額倍率調到最高(30歲是120倍)
用投保做720萬的壽險保額(應該夠多吧) 這樣年化基本保費是720/120=6萬
我們來看百利人生的保險成本及費用率 -->http://ppt.cc/yOon
A.基本保費:6萬 (保額720萬)
B.附加費用: 1~3年 | 4~6年 | 7~9年 | 10年以後
帳戶價值的 0.4%/月 | 0.3%/月 | 0.2%/月 | 0.1/月
=4.8%/年| =3.6%/年 | =2.4%/年 | =1.2%/年
C.帳管費: $960/年
D.保險成本: 對手為最便宜的一年定期壽險主約==>台銀人壽費用表http://ppt.cc/jjhZ
30歲/男性/保額720萬
---------------------------------------------------------------
百利 台銀
第一年 $9504/年 -->大勝 $13752/年
等等 投保還要考慮費用啊
加入費用後計算
$9504 $13752
+60K x 4.8%= $2880
+ 帳管費= $960 =$13344
險勝!!(事實上費用多算了,應先扣保費再x4.8%)
---------------------------------------------------------------
第二年
不投入新的基本保費繼續扣
百利 台銀
$9504 $14256/年
剩下錢x4.8% $2239
帳管費 $960 =$12703/年
(讚!比去年少)
依此類推
第三年 $12958 $15048 每年增
四 $12948 $16056 繼續增
五 (再投一次基本保費) $15505 $17280
----------------------------------------------------------------
前三年 投保頂著高的附加費用率(4.8%)
還是幹掉了台銀
第五年錢就會不夠扣 故再丟入一次60k
又可再扣5年 扣的期間每年費用也隨之下降
反正就是把總帳戶價值儘量少 能夠扣費用+保險成本就好
本來想用增額保費補當年夠扣的錢就好
但中壽停繳後第一次復繳不能繳增額
一定要繳當初的基本保費
這樣的優勢
到了中年之後會更強(附加費用率降為1.2%)
百利 台銀
40歲 $20460 $27216
50歲 $43152 $59832
55歲 $63888 $90072
此時投保的情況已經接近一年一繳了
這時候就可以享用到這份保單的
連繳8年 每年回饋基本保險金5%=$3000
(由於戶頭錢不多 3000是夠補每年扣的費用 不會再被說是騙人的了XD)
(不過前20年會因斷續停繳而沒用到 沒差)
55歲左右 每年繳的費用+保費也快逼近60K
不過到了55歲 你還需要720萬的壽險額嗎(台銀要交$9萬/年...orz)
這時就可把保額降低了(投資型保單的彈性)
控制在60K/年以內繼續繳下去 同樣60K保費台銀一定做不到同樣保額
--------------------------------------------------------------
這樣看來 把投保當定期險運作
等於是一個保證續保到終身的一年期定期險
(只要戶頭夠錢 沒有"續保"的問題 故老的時候也不會被體檢)
另外 這份主約本身還帶有"2~6級殘豁免保費條約"
2~6級殘可豁免基本保費到65歲
這是一般定期壽無法做到的(因為是一年一期)
更重要的是
它比任何一間的定期壽險"主約"都便宜XD
(似乎有更便宜的定壽"附約")
有人說第一年交了6萬的保費很多
不過基本上 前10年是 每4年才繳一次6萬
而且第一年交的6萬 真正被保險公司吃掉的費用 僅2280+960+9504而已
剩下的還是可以在戶頭裡做做投資 (反正明年才要再扣)
我上面算法是完全不投資的情況去看的
-----------------------------------------------------------------
嗯....我想我這樣做好像有些惡搞XD
不過除了第一年要準備6萬之外
如果想買一年期定壽
怎麼看好像都是不如買這個投資型比較好??
我其實是想
請板眾幫我想想看 這樣對不對
有沒有什麼地方有問題
沒有的話 那我就要請業代把後收型的商品資訊寄給我了XD
(一鞠躬)
oca大不要那麼討厭投資型啦~
它也有可取的地方~(茶)
--
作者: Ninivite (浪擲) 看板: Insurance
標題: [心得] 用後收型投資型保單當一年定期壽險XD
時間: Fri Jan 29 07:27:58 2010
我知道對很多的板眾來說
投資型保單都是避之唯恐不及
透過s大的啟發
我深入的了解及分析投資型保單的結構
有一點小小的心得 想跟大家分享
一樣單純討論投保(簡稱)"保險"的功能
有錯的話請鞭
小弟其實才接觸保險一個月而已XD
前面提到 雖然投保是平準化保費
但其實費用結構為
年繳基本保費(可加增額保費)
- 附加費用(含帳管費)
- 壽險保險成本(自然費率,跟定期壽同)
------------------------------------
剩下的錢投入投資 (不是全部的錢都拿去做保險)
我的想法是
儘量發揮投保"保險"的功能 先不管投資
投保在壽險的部份其實是"毫無反應 就是個一年定期壽險"
因此不看附加費用的話
所謂保險成本其實就只有死亡率x保額而已
所以應該是一個最單純的一年定期壽險(自然費率+一年一扣)
而且應該是一個最便宜的一年定期壽險!
投保為人垢病的地方常是
保額太低保障不足
附加費用率太高
年化保費鎖太多現金流
前面提到 若要偏向保障成分而非投資的話
需要保額/基本保費越高越好
如果我讓我的保費大多扣在保險成本
而且儘量減低被扣的附加費
那我就可以買到一個最便宜的定壽
但是保額一高保費也高
前收型一下就收走150%的費用 鎖了現金流怎麼辦
還好我們有可愛的後收型(無前置費用,只有每年收2~4%的費用)
前面提到 後收型是用總帳戶價值去乘
所以投入越多超額用於投資的錢 就被扣越多
如果每年不加入新的基本保費
讓第一年的錢隔年再扣 那麼每年被扣2%的錢就會慢慢遞減
於是
配合投保的特性-->彈性繳費,只要帳戶價值可以付費用+保險成本,不繳也可以
我想讓投保專心的當一個高保額定期壽險XD
----------------------------------------------------
目標:打敗所有一年期定期壽險主約
工具:之前S大提出的 被說放越久扣越多的
中國人壽百利人生變額壽險(投資型+後收型)
一般人在年輕的時候 壽險保額沒有500萬是說不過去的
所以我把保額倍率調到最高(30歲是120倍)
用投保做720萬的壽險保額(應該夠多吧) 這樣年化基本保費是720/120=6萬
我們來看百利人生的保險成本及費用率 -->http://ppt.cc/yOon
A.基本保費:6萬 (保額720萬)
B.附加費用: 1~3年 | 4~6年 | 7~9年 | 10年以後
帳戶價值的 0.4%/月 | 0.3%/月 | 0.2%/月 | 0.1/月
=4.8%/年| =3.6%/年 | =2.4%/年 | =1.2%/年
C.帳管費: $960/年
D.保險成本: 對手為最便宜的一年定期壽險主約==>台銀人壽費用表http://ppt.cc/jjhZ
30歲/男性/保額720萬
---------------------------------------------------------------
百利 台銀
第一年 $9504/年 -->大勝 $13752/年
等等 投保還要考慮費用啊
加入費用後計算
$9504 $13752
+60K x 4.8%= $2880
+ 帳管費= $960 =$13344
險勝!!(事實上費用多算了,應先扣保費再x4.8%)
---------------------------------------------------------------
第二年
不投入新的基本保費繼續扣
百利 台銀
$9504 $14256/年
剩下錢x4.8% $2239
帳管費 $960 =$12703/年
(讚!比去年少)
依此類推
第三年 $12958 $15048 每年增
四 $12948 $16056 繼續增
五 (再投一次基本保費) $15505 $17280
----------------------------------------------------------------
前三年 投保頂著高的附加費用率(4.8%)
還是幹掉了台銀
第五年錢就會不夠扣 故再丟入一次60k
又可再扣5年 扣的期間每年費用也隨之下降
反正就是把總帳戶價值儘量少 能夠扣費用+保險成本就好
本來想用增額保費補當年夠扣的錢就好
但中壽停繳後第一次復繳不能繳增額
一定要繳當初的基本保費
這樣的優勢
到了中年之後會更強(附加費用率降為1.2%)
百利 台銀
40歲 $20460 $27216
50歲 $43152 $59832
55歲 $63888 $90072
此時投保的情況已經接近一年一繳了
這時候就可以享用到這份保單的
連繳8年 每年回饋基本保險金5%=$3000
(由於戶頭錢不多 3000是夠補每年扣的費用 不會再被說是騙人的了XD)
(不過前20年會因斷續停繳而沒用到 沒差)
55歲左右 每年繳的費用+保費也快逼近60K
不過到了55歲 你還需要720萬的壽險額嗎(台銀要交$9萬/年...orz)
這時就可把保額降低了(投資型保單的彈性)
控制在60K/年以內繼續繳下去 同樣60K保費台銀一定做不到同樣保額
--------------------------------------------------------------
這樣看來 把投保當定期險運作
等於是一個保證續保到終身的一年期定期險
(只要戶頭夠錢 沒有"續保"的問題 故老的時候也不會被體檢)
另外 這份主約本身還帶有"2~6級殘豁免保費條約"
2~6級殘可豁免基本保費到65歲
這是一般定期壽無法做到的(因為是一年一期)
更重要的是
它比任何一間的定期壽險"主約"都便宜XD
(似乎有更便宜的定壽"附約")
有人說第一年交了6萬的保費很多
不過基本上 前10年是 每4年才繳一次6萬
而且第一年交的6萬 真正被保險公司吃掉的費用 僅2280+960+9504而已
剩下的還是可以在戶頭裡做做投資 (反正明年才要再扣)
我上面算法是完全不投資的情況去看的
-----------------------------------------------------------------
嗯....我想我這樣做好像有些惡搞XD
不過除了第一年要準備6萬之外
如果想買一年期定壽
怎麼看好像都是不如買這個投資型比較好??
我其實是想
請板眾幫我想想看 這樣對不對
有沒有什麼地方有問題
沒有的話 那我就要請業代把後收型的商品資訊寄給我了XD
(一鞠躬)
oca大不要那麼討厭投資型啦~
它也有可取的地方~(茶)
--
All Comments
By Kama
at 2010-03-09T06:28
at 2010-03-09T06:28
By Wallis
at 2010-03-10T15:27
at 2010-03-10T15:27
By Elma
at 2010-03-12T07:52
at 2010-03-12T07:52
By Michael
at 2010-03-15T11:00
at 2010-03-15T11:00
By Catherine
at 2010-03-17T08:31
at 2010-03-17T08:31
By Rebecca
at 2010-03-17T14:01
at 2010-03-17T14:01
By Brianna
at 2010-03-19T14:52
at 2010-03-19T14:52
By Regina
at 2010-03-19T19:01
at 2010-03-19T19:01
By George
at 2010-03-23T21:24
at 2010-03-23T21:24
By Rebecca
at 2010-03-26T17:20
at 2010-03-26T17:20
By Sandy
at 2010-03-26T20:09
at 2010-03-26T20:09
By Joe
at 2010-03-29T07:39
at 2010-03-29T07:39
By Selena
at 2010-04-01T15:07
at 2010-04-01T15:07
By Hardy
at 2010-04-05T00:48
at 2010-04-05T00:48
By Eden
at 2010-04-05T14:18
at 2010-04-05T14:18
By Joseph
at 2010-04-08T05:27
at 2010-04-08T05:27
By Rebecca
at 2010-04-09T19:41
at 2010-04-09T19:41
By Ethan
at 2010-04-12T01:26
at 2010-04-12T01:26
By Lauren
at 2010-04-16T08:10
at 2010-04-16T08:10
By Yuri
at 2010-04-17T07:09
at 2010-04-17T07:09
By Sarah
at 2010-04-20T17:33
at 2010-04-20T17:33
By Puput
at 2010-04-25T17:24
at 2010-04-25T17:24
By Tristan Cohan
at 2010-04-29T07:14
at 2010-04-29T07:14
By Delia
at 2010-05-01T08:24
at 2010-05-01T08:24
By Edward Lewis
at 2010-05-03T22:37
at 2010-05-03T22:37
By Madame
at 2010-05-07T17:55
at 2010-05-07T17:55
By Liam
at 2010-05-10T06:04
at 2010-05-10T06:04
By Olive
at 2010-05-12T14:54
at 2010-05-12T14:54
By Tristan Cohan
at 2010-05-13T09:45
at 2010-05-13T09:45
By Hedy
at 2010-05-17T17:56
at 2010-05-17T17:56
By Zora
at 2010-05-21T20:40
at 2010-05-21T20:40
By Dinah
at 2010-05-22T22:47
at 2010-05-22T22:47
By Aaliyah
at 2010-05-25T19:46
at 2010-05-25T19:46
By George
at 2010-05-26T08:43
at 2010-05-26T08:43
By Irma
at 2010-05-29T04:51
at 2010-05-29T04:51
By Eartha
at 2010-05-29T15:43
at 2010-05-29T15:43
By Charlotte
at 2010-05-29T22:34
at 2010-05-29T22:34
By Caitlin
at 2010-06-03T10:45
at 2010-06-03T10:45
By Edith
at 2010-06-04T11:53
at 2010-06-04T11:53
By Aaliyah
at 2010-06-06T04:46
at 2010-06-06T04:46
By Dinah
at 2010-06-07T03:12
at 2010-06-07T03:12
By Carol
at 2010-06-07T06:00
at 2010-06-07T06:00
By Damian
at 2010-06-12T05:51
at 2010-06-12T05:51
By Brianna
at 2010-06-15T04:03
at 2010-06-15T04:03
By Elizabeth
at 2010-06-17T20:11
at 2010-06-17T20:11
By Dorothy
at 2010-06-21T18:05
at 2010-06-21T18:05
By Edith
at 2010-06-26T15:26
at 2010-06-26T15:26
By Jessica
at 2010-06-27T01:57
at 2010-06-27T01:57
By Sandy
at 2010-06-29T10:34
at 2010-06-29T10:34
By Barb Cronin
at 2010-07-04T05:22
at 2010-07-04T05:22
By Agatha
at 2010-07-08T20:01
at 2010-07-08T20:01
By Bennie
at 2010-07-13T18:56
at 2010-07-13T18:56
By Victoria
at 2010-07-18T05:47
at 2010-07-18T05:47
By Necoo
at 2010-07-18T11:59
at 2010-07-18T11:59
By Todd Johnson
at 2010-07-22T03:43
at 2010-07-22T03:43
By Elvira
at 2010-07-26T03:56
at 2010-07-26T03:56
By Hedda
at 2010-07-29T08:35
at 2010-07-29T08:35
By Andy
at 2010-07-31T22:07
at 2010-07-31T22:07
By Olivia
at 2010-08-05T09:23
at 2010-08-05T09:23
By Gary
at 2010-08-09T01:43
at 2010-08-09T01:43
By Joseph
at 2010-08-10T20:27
at 2010-08-10T20:27
By Kumar
at 2010-08-15T15:36
at 2010-08-15T15:36
By Emma
at 2010-08-18T10:26
at 2010-08-18T10:26
By Steve
at 2010-08-23T05:43
at 2010-08-23T05:43
By Anonymous
at 2010-08-23T13:06
at 2010-08-23T13:06
Related Posts
人生的第一桶金
By Freda
at 2010-03-08T15:49
at 2010-03-08T15:49
重新提問,請問這樣合理嗎?
By Jake
at 2010-03-08T15:02
at 2010-03-08T15:02
重新提問,請問這樣合理嗎?
By Barb Cronin
at 2010-03-08T14:26
at 2010-03-08T14:26
人生的第一桶金
By Linda
at 2010-03-07T13:03
at 2010-03-07T13:03
Re: [心得] 終生醫療 vs 定期醫療
By Elma
at 2010-03-06T19:49
at 2010-03-06T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