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的兩難與產出的重要性 - 經濟
By Hedy
at 2016-08-23T05:54
at 2016-08-23T05:54
Table of Contents
小弟隨手拿了一本書來看 書名『了解總體經濟的第一本書』
讀到了以下一大段文字 但依舊不是很清楚裡面的邏輯
所以想上來向有經濟方面專業的各位大大討教
一大段的文字節錄如下 (白色字為文章內容,紅字為我的疑問)
↓↓↓↓↓↓↓↓
眾所周知,許多國家的「隨收隨付年金制」(pay-as-you-go pension systems)
在未來幾年內將要陷入困境了。一旦嬰兒潮世代進入退休年齡,支撐著全國
退休金系統的每名工作者,將必須負擔更多的退休人口。
雖然在許多的國家,關於年金改革的想法爭議不斷(複雜度也不低),但是問題的核心
其實相當簡單,就是產出。每年只有那麼多的全國產出,必須分配給勞工(從事生產的人)
以及人數逐漸增加的退休者(主要只是消費的人)。基本上,這就是年金制度的職責-將全
國的產出在勞工及退休者之間做分配。記住這個要點,有助於我們思考所面臨的基本挑戰
以及各種改革提案涉及的取捨問題。
有一項改革提案是要推動新的政府資助的個人退休帳戶(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s
, IRAs)。「隨收隨付年金制」提供給退休者的是對勞動的隱含的請求權(因為這些退休
津貼的來源是對工作者課徵薪資稅而來的),而以IRAs為基礎的年金制度,給予退休者的
則是對資本的請求權(因為在帳戶裡的是股票和債券)。換言之,隨收隨付法和IRA法,是
兩種不同的分割經濟大權的方法。
不幸的是,IRA法的一些支持者說,在IRA法下可以吃一頓「免費的午餐」:如果美國人
可以用社會保險的提撥款去買股票和債券,而不是去支付目前退休者的津貼,他們就可以
好好地存一筆錢,舒舒服服地退休,不用麻煩到其他人。而同時,過度期間的退休津貼可
以由政府舉債支應,付給目前的退休者。
↑↑↑↑↑↑↑↑↑↑↑↑↑↑↑
看似不用付退休津貼給退休者,但政府的舉債不是也要由該國的人民共同承擔嗎?
某種程度上只是將這責任嫁禍給後代,不是嗎?
當然了,這個免費午餐的論點的根據有幾項謬誤。一個基本的錯誤就是把股票及債券組合
當作是真實產出的累積,老年人可以直接拿來消費。雖然我們都習慣性地認為可以在短時
間內變賣金融性資產換取現金,然後用這些現金去買貨品及服務,但是如果每個人都同時
這樣做,很顯然就行不通了。如果數量龐大的老年人口在同一段時間變賣他們的金融性資
產,以便購買所需的貨品及服務,他們很快就會發現,這些金融性資產所能獲得的收益遠
比他們預期的低。單單給予老年人更多的紙張-更多的股票和債券-不能擔保他們未來能
消費到更多的產出。
↑↑↑↑↑↑
我的解讀是這些股票及債券在未來要轉換成現金時,若市場的產出因為未來勞動
人口下降而跟著減少,那麼能換取到的商品及服務也會變少,而又如果大批老年
人口在同時間變賣金融性資產,那麼金融性資產的供給過剩,會造成價錢下跌。
IRA制度下,人是將賭注放在未來的產出是否能讓那些股票與債券兌現,因此這
才說基本錯誤是把股票及債券組合當作是真實產出的累積。
這裡的概念我不是很清楚,不知道這樣的解讀是否有誤,還有請板友們指教
有個相關的、但又更微妙的錯誤是將提撥到IRA的錢,看作是全國儲蓄的增加,因此認為
能增加未來的全國產出。再一次地,問題出在股票及債券只是一些紙張。他們代表的是
對生產性資產的法定請求權,而不是生產性資產本身。如果在美國的每家公司都決定要
分割股票,讓每個美國人的有價證券組合中的股份都增加一倍,這顯然不會增加全國儲
蓄。如同我們之前說過的,在任何一個時間點,要增加全國儲蓄唯一的方法,就是減少
全國消費,將一國寶貴的產出分多一些在生產性資產的投資上,以提升未來的產出。
IRA是否能增加全國儲蓄,全看他們的財源從哪裡來。舉例來說,如果個人或政府是以
借款的方式來支應新的IRA,總儲蓄就不會因此增加。要透過年金制度增加儲蓄,要不
就是現在的工作者必須每年從所得中提撥更多錢,否則就是現在的退休者必須接受較
低的津貼。本不幸的,就是沒有免費的午餐。
↑↑↑↑↑↑↑↑↑↑↑
如果個人或政府是以借款的方式來支應新的IRA,總儲蓄就不會因此增加
我不懂這句話的意思,還有請板友解惑
從總體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關鍵問題不在明天的老年人是否有IRA或是傳統的隨收隨付制
年金,而是他們(或其他人)是否為了終將到來的退休而降低消費。除非今天的儲蓄能夠
增加,否則工作者與退休者之間的產出分配問題。明天還是會一樣的麻煩,不管採行的
是完全靠個人帳戶支應的制度,或是靠薪資稅的傳統隨收隨付制度。
↑↑↑↑↑↑↑↑↑↑↑↑↑
假設今天沒有嬰兒潮所造成老年人口暴增。,取而代之的是等量的出生與死亡
那麼工作者與退休者之間的產出分配就不會是問題? 因為一直以來工作者的負擔
在每個世代都是相等的
--
讀到了以下一大段文字 但依舊不是很清楚裡面的邏輯
所以想上來向有經濟方面專業的各位大大討教
一大段的文字節錄如下 (白色字為文章內容,紅字為我的疑問)
↓↓↓↓↓↓↓↓
眾所周知,許多國家的「隨收隨付年金制」(pay-as-you-go pension systems)
在未來幾年內將要陷入困境了。一旦嬰兒潮世代進入退休年齡,支撐著全國
退休金系統的每名工作者,將必須負擔更多的退休人口。
雖然在許多的國家,關於年金改革的想法爭議不斷(複雜度也不低),但是問題的核心
其實相當簡單,就是產出。每年只有那麼多的全國產出,必須分配給勞工(從事生產的人)
以及人數逐漸增加的退休者(主要只是消費的人)。基本上,這就是年金制度的職責-將全
國的產出在勞工及退休者之間做分配。記住這個要點,有助於我們思考所面臨的基本挑戰
以及各種改革提案涉及的取捨問題。
有一項改革提案是要推動新的政府資助的個人退休帳戶(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s
, IRAs)。「隨收隨付年金制」提供給退休者的是對勞動的隱含的請求權(因為這些退休
津貼的來源是對工作者課徵薪資稅而來的),而以IRAs為基礎的年金制度,給予退休者的
則是對資本的請求權(因為在帳戶裡的是股票和債券)。換言之,隨收隨付法和IRA法,是
兩種不同的分割經濟大權的方法。
不幸的是,IRA法的一些支持者說,在IRA法下可以吃一頓「免費的午餐」:如果美國人
可以用社會保險的提撥款去買股票和債券,而不是去支付目前退休者的津貼,他們就可以
好好地存一筆錢,舒舒服服地退休,不用麻煩到其他人。而同時,過度期間的退休津貼可
以由政府舉債支應,付給目前的退休者。
↑↑↑↑↑↑↑↑↑↑↑↑↑↑↑
看似不用付退休津貼給退休者,但政府的舉債不是也要由該國的人民共同承擔嗎?
某種程度上只是將這責任嫁禍給後代,不是嗎?
當然了,這個免費午餐的論點的根據有幾項謬誤。一個基本的錯誤就是把股票及債券組合
當作是真實產出的累積,老年人可以直接拿來消費。雖然我們都習慣性地認為可以在短時
間內變賣金融性資產換取現金,然後用這些現金去買貨品及服務,但是如果每個人都同時
這樣做,很顯然就行不通了。如果數量龐大的老年人口在同一段時間變賣他們的金融性資
產,以便購買所需的貨品及服務,他們很快就會發現,這些金融性資產所能獲得的收益遠
比他們預期的低。單單給予老年人更多的紙張-更多的股票和債券-不能擔保他們未來能
消費到更多的產出。
↑↑↑↑↑↑
我的解讀是這些股票及債券在未來要轉換成現金時,若市場的產出因為未來勞動
人口下降而跟著減少,那麼能換取到的商品及服務也會變少,而又如果大批老年
人口在同時間變賣金融性資產,那麼金融性資產的供給過剩,會造成價錢下跌。
IRA制度下,人是將賭注放在未來的產出是否能讓那些股票與債券兌現,因此這
才說基本錯誤是把股票及債券組合當作是真實產出的累積。
這裡的概念我不是很清楚,不知道這樣的解讀是否有誤,還有請板友們指教
有個相關的、但又更微妙的錯誤是將提撥到IRA的錢,看作是全國儲蓄的增加,因此認為
能增加未來的全國產出。再一次地,問題出在股票及債券只是一些紙張。他們代表的是
對生產性資產的法定請求權,而不是生產性資產本身。如果在美國的每家公司都決定要
分割股票,讓每個美國人的有價證券組合中的股份都增加一倍,這顯然不會增加全國儲
蓄。如同我們之前說過的,在任何一個時間點,要增加全國儲蓄唯一的方法,就是減少
全國消費,將一國寶貴的產出分多一些在生產性資產的投資上,以提升未來的產出。
IRA是否能增加全國儲蓄,全看他們的財源從哪裡來。舉例來說,如果個人或政府是以
借款的方式來支應新的IRA,總儲蓄就不會因此增加。要透過年金制度增加儲蓄,要不
就是現在的工作者必須每年從所得中提撥更多錢,否則就是現在的退休者必須接受較
低的津貼。本不幸的,就是沒有免費的午餐。
↑↑↑↑↑↑↑↑↑↑↑
如果個人或政府是以借款的方式來支應新的IRA,總儲蓄就不會因此增加
我不懂這句話的意思,還有請板友解惑
從總體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關鍵問題不在明天的老年人是否有IRA或是傳統的隨收隨付制
年金,而是他們(或其他人)是否為了終將到來的退休而降低消費。除非今天的儲蓄能夠
增加,否則工作者與退休者之間的產出分配問題。明天還是會一樣的麻煩,不管採行的
是完全靠個人帳戶支應的制度,或是靠薪資稅的傳統隨收隨付制度。
↑↑↑↑↑↑↑↑↑↑↑↑↑
假設今天沒有嬰兒潮所造成老年人口暴增。,取而代之的是等量的出生與死亡
那麼工作者與退休者之間的產出分配就不會是問題? 因為一直以來工作者的負擔
在每個世代都是相等的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By Margaret
at 2016-08-25T01:10
at 2016-08-25T01:10
By Irma
at 2016-08-26T06:32
at 2016-08-26T06:32
By Poppy
at 2016-08-27T11:16
at 2016-08-27T11:16
By Susan
at 2016-08-30T14:02
at 2016-08-30T14:02
By Charlotte
at 2016-09-04T10:08
at 2016-09-04T10:08
By Yedda
at 2016-09-09T08:30
at 2016-09-09T08:30
By Carol
at 2016-09-11T09:00
at 2016-09-11T09:00
By Linda
at 2016-09-12T05:11
at 2016-09-12T05:11
By Eden
at 2016-09-14T13:13
at 2016-09-14T13:13
By Skylar Davis
at 2016-09-18T17:14
at 2016-09-18T17:14
By Eartha
at 2016-09-21T08:23
at 2016-09-21T08:23
By Madame
at 2016-09-24T06:21
at 2016-09-24T06:21
By Frederic
at 2016-09-26T00:19
at 2016-09-26T00:19
By Hedda
at 2016-09-27T22:09
at 2016-09-27T22:09
By Skylar Davis
at 2016-09-29T06:45
at 2016-09-29T06:45
By Olivia
at 2016-09-29T16:17
at 2016-09-29T16:17
By Anonymous
at 2016-10-01T19:26
at 2016-10-01T19:26
Related Posts
貨銀 通膨率計算
By Irma
at 2016-08-17T14:03
at 2016-08-17T14:03
日本90年代後年收
By Olive
at 2016-08-08T22:41
at 2016-08-08T22:41
財務管理 張永霖
By Ursula
at 2016-08-03T18:25
at 2016-08-03T18:25
存款貨幣乘數公式推導
By Jacky
at 2016-07-30T13:23
at 2016-07-30T13:23
父權和風險趨避的關係?
By Iris
at 2016-07-29T13:53
at 2016-07-29T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