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希萬歲!! 美軍在阿富汗找到一兆美元ꨠ… - 美元
By Skylar Davis
at 2010-06-15T09:46
at 2010-06-15T09:46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henrypinge (Edward)》之銘言:
: http://www.nytimes.com/2010/06/14/world/asia/14minerals.html?hp
: WASHINGTON — The United States has discovered nearly $1 trillion in untapped
: mineral deposits in Afghanistan, far beyond any previously known reserves and
: enough to fundamentally alter the Afghan economy and perhaps the Afghan war
: itself, according to senior American government officials.
: ==============================================================================
: 文中還提到戰略級稀土元素也被發現!!! 銅 銀 鈷 也有!!!
: 稀土元素是做電動車電池的關鍵原料 目前中國壟斷90%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664891.shtml
礦藏32兆元 阿富汗成新鋰王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地質學家在阿富汗發現價值近一兆美元 (約台幣32兆元)未開採礦
藏,包括蘊藏量巨大的重要產業金屬鋰,這些礦藏遠超過已知藏量,將徹底改變阿富汗經
濟,甚至掀起礦產爭奪戰。
美國高層官員說,這些過去未知的礦藏還包括大量鐵、銅、黃金、鈮、鈷,藏量之大和種
類之多,足以使阿富汗變成全球主要的礦業中心和礦物出口國。目前已知的全球最大鋰礦
是在利維亞,阿富汗的鋰藏量和玻利維亞一樣大。
鋰是充電電池的關鍵原料。從行動電話、筆記型電腦到電動車,鋰電池都扮演關鍵角色。
美國國防部內部一分備忘錄說,阿富汗的鋰藏量極大,能使阿富汗成為「鋰的沙烏地阿拉
伯」。
美國官員說,由國防部官員和美國地質學家組成的小組發現這些礦藏,已向阿富汗政府和
卡薩總統簡報。蘇聯在1980年代占領阿富汗,其礦業專家收集了許多阿富汗礦藏的圖表和
數據。那是戰亂的年代,阿富汗地質學家將相關圖籍帶回家保護,美國地質學家團隊藉助
這些資料發現礦藏。美國官員說,阿富汗的鐵和銅蘊藏量,足以使阿富汗成為全球數一數
二的產鐵和產銅國。雖然發展礦業需要很多年,但足以吸引外資,創造就業。
阿富汗礦業部顧問尤里亞尼表示,這些礦藏將成為阿富汗經濟的骨幹。目前阿富汗的國內
生產毛額(GDP)只有120億美元。
不過,美國官員承認,新發現的礦產肯定是兩面刃,神學士組織可能升高戰火企圖控制這
些資源。卡薩政府的貪腐問題可能更嚴重,特別是如果與卡薩有私交的少數財閥控制了礦
產。去年,美國官員指控阿富汗礦業部長阿代爾收受3000萬美元賄賂,把洛迦省的艾納克
(Aynak)銅礦開採權給中國。阿代爾已被撤換。
美國官員也深恐急於取得礦產資源的中國企圖獨占阿富汗的礦藏。他們說,中國在取得艾
^^^^^^^^^^^^^^^^^^^^^^^^^^^^^^^^^^^^^^^^^^^^^^^^^^^^^^^^^^^^^^^^^^^^^^^^^^^^^^
納克銅礦開採權後,顯然還要更多。
^^^^^^^^^^^^^^^^^^^^^^^^^^^^^^^^
他們也擔心,喀布爾中央政府和富藏礦產的省分,以及宗族長老間勢必爆發永無休止的礦
產爭奪戰。
==============================================================================
沒出一兵一卒的中國閃邊去 阿富汗的礦藏 伊拉克的石油
都是美國的"神聖不可分割的財產"XDDD
--
: http://www.nytimes.com/2010/06/14/world/asia/14minerals.html?hp
: WASHINGTON — The United States has discovered nearly $1 trillion in untapped
: mineral deposits in Afghanistan, far beyond any previously known reserves and
: enough to fundamentally alter the Afghan economy and perhaps the Afghan war
: itself, according to senior American government officials.
: ==============================================================================
: 文中還提到戰略級稀土元素也被發現!!! 銅 銀 鈷 也有!!!
: 稀土元素是做電動車電池的關鍵原料 目前中國壟斷90%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664891.shtml
礦藏32兆元 阿富汗成新鋰王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地質學家在阿富汗發現價值近一兆美元 (約台幣32兆元)未開採礦
藏,包括蘊藏量巨大的重要產業金屬鋰,這些礦藏遠超過已知藏量,將徹底改變阿富汗經
濟,甚至掀起礦產爭奪戰。
美國高層官員說,這些過去未知的礦藏還包括大量鐵、銅、黃金、鈮、鈷,藏量之大和種
類之多,足以使阿富汗變成全球主要的礦業中心和礦物出口國。目前已知的全球最大鋰礦
是在利維亞,阿富汗的鋰藏量和玻利維亞一樣大。
鋰是充電電池的關鍵原料。從行動電話、筆記型電腦到電動車,鋰電池都扮演關鍵角色。
美國國防部內部一分備忘錄說,阿富汗的鋰藏量極大,能使阿富汗成為「鋰的沙烏地阿拉
伯」。
美國官員說,由國防部官員和美國地質學家組成的小組發現這些礦藏,已向阿富汗政府和
卡薩總統簡報。蘇聯在1980年代占領阿富汗,其礦業專家收集了許多阿富汗礦藏的圖表和
數據。那是戰亂的年代,阿富汗地質學家將相關圖籍帶回家保護,美國地質學家團隊藉助
這些資料發現礦藏。美國官員說,阿富汗的鐵和銅蘊藏量,足以使阿富汗成為全球數一數
二的產鐵和產銅國。雖然發展礦業需要很多年,但足以吸引外資,創造就業。
阿富汗礦業部顧問尤里亞尼表示,這些礦藏將成為阿富汗經濟的骨幹。目前阿富汗的國內
生產毛額(GDP)只有120億美元。
不過,美國官員承認,新發現的礦產肯定是兩面刃,神學士組織可能升高戰火企圖控制這
些資源。卡薩政府的貪腐問題可能更嚴重,特別是如果與卡薩有私交的少數財閥控制了礦
產。去年,美國官員指控阿富汗礦業部長阿代爾收受3000萬美元賄賂,把洛迦省的艾納克
(Aynak)銅礦開採權給中國。阿代爾已被撤換。
美國官員也深恐急於取得礦產資源的中國企圖獨占阿富汗的礦藏。他們說,中國在取得艾
^^^^^^^^^^^^^^^^^^^^^^^^^^^^^^^^^^^^^^^^^^^^^^^^^^^^^^^^^^^^^^^^^^^^^^^^^^^^^^
納克銅礦開採權後,顯然還要更多。
^^^^^^^^^^^^^^^^^^^^^^^^^^^^^^^^
他們也擔心,喀布爾中央政府和富藏礦產的省分,以及宗族長老間勢必爆發永無休止的礦
產爭奪戰。
==============================================================================
沒出一兵一卒的中國閃邊去 阿富汗的礦藏 伊拉克的石油
都是美國的"神聖不可分割的財產"XDDD
--
Tags:
美元
All Comments
By Selena
at 2010-06-19T00:24
at 2010-06-19T00:24
By Hazel
at 2010-06-22T08:32
at 2010-06-22T08:32
By Victoria
at 2010-06-26T20:59
at 2010-06-26T20:59
By Eartha
at 2010-06-29T01:58
at 2010-06-29T01:58
By Steve
at 2010-07-02T22:46
at 2010-07-02T22:46
By Olga
at 2010-07-03T16:17
at 2010-07-03T16:17
By Quintina
at 2010-07-06T11:08
at 2010-07-06T11:08
By Anthony
at 2010-07-09T12:52
at 2010-07-09T12:52
By Donna
at 2010-07-13T04:38
at 2010-07-13T04:38
Related Posts
挑外幣定存 澳紐幣較有賺頭
By David
at 2010-06-15T09:41
at 2010-06-15T09:41
布希萬歲!! 美軍在阿富汗找到一兆美元的黃金礦脈
By Callum
at 2010-06-14T15:40
at 2010-06-14T15:40
南韓下月管制銀行外匯交易
By Cara
at 2010-06-14T09:58
at 2010-06-14T09:58
英智庫:歐元明年貶至與美元同價
By Valerie
at 2010-06-13T11:03
at 2010-06-13T11:03
0611 盤勢閒聊
By Edward Lewis
at 2010-06-11T10:50
at 2010-06-11T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