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別取價的概念 - 經濟

By Linda
at 2009-12-30T11:23
at 2009-12-30T11:23
Table of Contents
事實上,政府標案就會出現類似原PO所說的狀況。
如果是總數決標,就是各廠商出價,只有一位能得標,開標日一次定生死,那就很單純。
但是採複數決標,得標者不只一位,就會發生以下情況:
政府的某部會,預定買10000公噸的○○,採複數決標,開標日來了5家廠商投標,
A廠商開每公噸500元的價錢全場最低,但他只願意賣2000公噸,
於是剩下8000公噸,標案主持人會問其它4家廠商的意願。
如果只有C廠商願意殺價到500元,賣2500公噸,那就剩下5500公噸。
然後主持人會請剩下3家廠商重新開價(當然要開得比他們一開始寫的便宜),
於是B廠商原本寫700元,減到550元,賣1500公噸。
D廠商從780元跟減到550元,賣1000公噸。
E廠商不跟進,主持人請他第二次改價,他改580元賣1500公噸。
於是開標完畢,剩下1500公噸改日再標。
同樣的○○,在同一天出現了500, 550, 580三種價格。
政府的部會首長或許會事先調查○○的市價,以決定標案頂價。通常也會事先律定規格。
但他們不會費心去管各投標商的生產資訊,能供應多少由廠商自己傷腦筋。
而價格資訊,在標案會場是公開的,要不要減價也是廠商自己傷腦筋。
所以,不一定要高價位產品,也不一定要所有資訊透明,
如果遊戲規則設計得夠機車,或是買方購買力夠強的話,
就會發生需求方差別取價,「剝削」生產者剩餘的事。
※ 引述《arblord (蠹書蛙)》之銘言:
: 如果全部的消費者對廠商的資訊沒有落差的話
: 這樣的確是有可能的
: 不過因為有資訊落差的問題,不太可能實現
: EX:
: 消費者要有能力去對所有生產A產品的廠商取得他們的訊息
: 再去比價
: 然後要讓所有廠商都知道有別家廠商賣的比他便宜
: 然後廠商會怕賣不出去
: 才會降價求售
: 光這過程,中間需要的大量資訊傳遞,與時間成本
: 可能只有高價位商品可行吧
: 因為高價位商品供應廠商通常也不會很多家
: ※ 引述《octopusy (gg)》之銘言:
: : 差別取價的概念
: : 廠商在各個不同市場的消費者 訂定不同的價格
: : 願意出高價的就出高價
: : 出低價的出低價
: : 然後消費者剩餘就被吃光光了
: : 我在想
: : 消費者似乎也可以對廠商差別取價 把廠商的生產者剩餘吃光光
: : 只要我們能找出那些願意出低價的廠商
: : 一個一個分別跟他們買 每個廠商都賣在他們願意出的價格
: : 這樣生產者剩餘就沒有了
: : 就像網路拍賣一樣
: : 一個同品質的包包 可能有500~1000元
: : 消費者會先買500元的 再慢慢往上買
: : 這樣似乎就把生產者剩餘都吃光光了
: : 彷彿消費者實施差別取價策略一樣
: : 不知現在
: : 經濟學有人在討論這個概念嗎
: : 大家看法如何呢?
--
如果是總數決標,就是各廠商出價,只有一位能得標,開標日一次定生死,那就很單純。
但是採複數決標,得標者不只一位,就會發生以下情況:
政府的某部會,預定買10000公噸的○○,採複數決標,開標日來了5家廠商投標,
A廠商開每公噸500元的價錢全場最低,但他只願意賣2000公噸,
於是剩下8000公噸,標案主持人會問其它4家廠商的意願。
如果只有C廠商願意殺價到500元,賣2500公噸,那就剩下5500公噸。
然後主持人會請剩下3家廠商重新開價(當然要開得比他們一開始寫的便宜),
於是B廠商原本寫700元,減到550元,賣1500公噸。
D廠商從780元跟減到550元,賣1000公噸。
E廠商不跟進,主持人請他第二次改價,他改580元賣1500公噸。
於是開標完畢,剩下1500公噸改日再標。
同樣的○○,在同一天出現了500, 550, 580三種價格。
政府的部會首長或許會事先調查○○的市價,以決定標案頂價。通常也會事先律定規格。
但他們不會費心去管各投標商的生產資訊,能供應多少由廠商自己傷腦筋。
而價格資訊,在標案會場是公開的,要不要減價也是廠商自己傷腦筋。
所以,不一定要高價位產品,也不一定要所有資訊透明,
如果遊戲規則設計得夠機車,或是買方購買力夠強的話,
就會發生需求方差別取價,「剝削」生產者剩餘的事。
※ 引述《arblord (蠹書蛙)》之銘言:
: 如果全部的消費者對廠商的資訊沒有落差的話
: 這樣的確是有可能的
: 不過因為有資訊落差的問題,不太可能實現
: EX:
: 消費者要有能力去對所有生產A產品的廠商取得他們的訊息
: 再去比價
: 然後要讓所有廠商都知道有別家廠商賣的比他便宜
: 然後廠商會怕賣不出去
: 才會降價求售
: 光這過程,中間需要的大量資訊傳遞,與時間成本
: 可能只有高價位商品可行吧
: 因為高價位商品供應廠商通常也不會很多家
: ※ 引述《octopusy (gg)》之銘言:
: : 差別取價的概念
: : 廠商在各個不同市場的消費者 訂定不同的價格
: : 願意出高價的就出高價
: : 出低價的出低價
: : 然後消費者剩餘就被吃光光了
: : 我在想
: : 消費者似乎也可以對廠商差別取價 把廠商的生產者剩餘吃光光
: : 只要我們能找出那些願意出低價的廠商
: : 一個一個分別跟他們買 每個廠商都賣在他們願意出的價格
: : 這樣生產者剩餘就沒有了
: : 就像網路拍賣一樣
: : 一個同品質的包包 可能有500~1000元
: : 消費者會先買500元的 再慢慢往上買
: : 這樣似乎就把生產者剩餘都吃光光了
: : 彷彿消費者實施差別取價策略一樣
: : 不知現在
: : 經濟學有人在討論這個概念嗎
: : 大家看法如何呢?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By Elizabeth
at 2010-01-04T08:40
at 2010-01-04T08:40

By Bethany
at 2010-01-05T04:42
at 2010-01-05T04:42

By Agatha
at 2010-01-06T14:13
at 2010-01-06T14:13
Related Posts
生產函數之規模特性

By Una
at 2009-12-30T06:00
at 2009-12-30T06:00
生產函數之規模特性

By Elvira
at 2009-12-29T23:55
at 2009-12-29T23:55
差別取價的概念

By Ursula
at 2009-12-29T18:25
at 2009-12-29T18:25
從經濟看中國第080集--張清溪:十一閱兵與經濟的關係

By Kelly
at 2009-12-29T17:47
at 2009-12-29T17:47
差別取價的概念

By Madame
at 2009-12-29T17:46
at 2009-12-29T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