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2) - 投資
By Charlotte
at 2008-11-19T16:05
at 2008-11-19T16:05
Table of Contents
然而,在提出這樣的想法時,
小股東們有意見了。
有人質疑,如果成長率不如預期,
那會怎樣?
--------------------------
某種程度來說,這分成兩派,
第一派的人認為,
由於投資的乘數效果無法發揮,
將導致成長率無法達到0.64%。
如果是這樣,
那麼營業額所成長的數值就會下降,
一旦下降,就會影響公司的回收期間。
更重要的是,
這將造成資金使用效率的疑慮,
也就是機會成本的問題。
----------------------
第二派的人認為,
乘數效果將發揮的淋漓盡致,
所以成長率將不只是0.64%,
甚至還會有3%~6%的乘數演出。
關於這樣的論點,筆者以為,
如果投資850億元,
可以換一年3,900億元~7,800億元的營業額成長,
大概就表示存在著非常沒有效率的市場。
但是台灣的內需市場能被850億元,
開發出3,900~7,800億元的市場?
這可能性應該是微乎其微。
=========================================================================
總結來說,舉債投資好不好?
如果報酬率遠高於資金成本,
理論上是好的。
只是財務上會告訴我們,
還要記得考慮到通貨膨漲的問題,
以及資金使用效率的機會成本問題。
當然,有人也會質疑筆者這樣的比喻,
認為政府是舉債來消費,
而不是舉債來投資。
然而,站在GDP的角度來看,
增額的消費跟投資,都會提高GDP,
所以政府的觀點會視為相同。
簡單說,只要可以增加GDP,
不管是政府支出也好,
還是制定政策讓民間投資暢旺,
目的都是為了經濟成長,
同時也是為了政府稅收。
==============================
不過這樣自然也衍生出另一個問題:
如果這個「產出增加的效果」只維持一期,
算不算是成功的策略?
依據總體經濟學的理論,在其他情況不變之下,
政策只做一次,對GDP的影響就是,
一開始會先增加,但是又慢慢的退回原來的原點。
這也就是某些學者擔心的:「乘數效果無效」
-------------------
如果無效會怎樣?
那就只是刺激到一年的GDP而已,
第二年之後就沒了。
假設乘數效果會逐年遞減,
以上述的案例來解釋:
如果台灣股份有限公司舉債850億元來投資,
第一年賺到91億元(108億元利潤,扣除17億元的利息),
第二年之後無法維持乘數效果,可能遞減成為50億元;
第三年變成20億元,第四年...
可能在第五年的時候,
該乘數效果就完全失效了。
五年度如果稅金總共回收200億元,
但是債務卻還有650億元,該怎麼辦?
而如果類似這樣的債務一多,
甚至是真的提高到50%的舉債上限,
台灣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會不會有長空的格局?
回到真實世界來看,債留子孫不說,
這同時也意味著,新台幣將有貶值的趨勢。
也許就會像日本一樣,
以後台幣可能不是1USD:30元NTD,
而是十年後,或二十年後,貶值成為1USD:50元NTD。
沒有意外的話,
版友們20年後應該都還活著。
可以見證到,政府如果持續以舉債的方式撐GDP,
而非具有長遠的發展格局,
一個國家的競爭力也將逐漸式微。
====================================
『50年後的台灣會是甚麼樣的台灣?』
這也許不是一般小老百姓關心的議題,
但卻是政府應該要用心關切的議題。
也許舉債850億元不算甚麼天文數字,
但是某種程度來說,我們都是這家台灣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
我們應該關心「執行長」怎麼用錢,
我們也應該關心這每一筆錢是否用在正確的地方,
以及「公司治理」精神是否有辦法發揮,
監督好這些資金的流向?
而如果小錢可以用的隨便,
那麼大錢就能處理得當了?
真的可以為人民謀福祉嗎?
勞退基金這種保命錢到底還能不能發得出來?
還是10年後一樣要舉債來發退休金?
這都是看似無關,
卻是與你我息息相關的議題。
===================================
以上 淺見
--
剛申請好的Blog,歡迎大家光臨~
http://tw.myblog.yahoo.com/siriue0
--
All Comments
By Dinah
at 2008-11-24T06:04
at 2008-11-24T06:04
By Bethany
at 2008-11-25T06:08
at 2008-11-25T06:08
By Tristan Cohan
at 2008-11-28T10:24
at 2008-11-28T10:24
By Lydia
at 2008-11-29T21:36
at 2008-11-29T21:36
By Ingrid
at 2008-12-04T04:01
at 2008-12-04T04:01
By Lydia
at 2008-12-08T22:04
at 2008-12-08T22:04
By Donna
at 2008-12-13T17:03
at 2008-12-13T17:03
By Kyle
at 2008-12-14T13:00
at 2008-12-14T13:00
By Harry
at 2008-12-16T04:53
at 2008-12-16T04:53
By Liam
at 2008-12-16T16:10
at 2008-12-16T16:10
By Edith
at 2008-12-19T10:55
at 2008-12-19T10:55
By Harry
at 2008-12-20T20:58
at 2008-12-20T20:58
By Edith
at 2008-12-23T23:29
at 2008-12-23T23:29
Related Posts
小故事(1)
By Kelly
at 2008-11-19T15:12
at 2008-11-19T15:12
拜一下大師
By Kristin
at 2008-11-19T12:44
at 2008-11-19T12:44
有人跟我一樣反向加碼的嗎?
By Mia
at 2008-11-19T10:13
at 2008-11-19T10:13
我的想法~贖回債券
By William
at 2008-11-19T00:59
at 2008-11-19T00:59
寶來金融指數型基金
By Zanna
at 2008-11-18T21:37
at 2008-11-18T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