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蟑螂以侵權訴訟勒索企業,中國法院判 - 專利

By Charlotte
at 2019-10-03T18:19
at 2019-10-03T18:19
Table of Contents
專利蟑螂以侵權訴訟勒索企業,中國法院判處刑責及罰金
新聞來源:
http://bit.ly/2pDE3gN
新聞原文:
在中國囤積大量專利,並在未實際實施相關專利的情況下進行敲詐行為,甚至將企業訴至
法院,迫使被害單位向其支付專利實施授權費等,將因觸犯敲詐勒索罪,而被判處刑責及
罰金。
2019年9月30日,上海浦東新區法院對一起被稱為“專利權敲詐第一案”的案件作出一審
判決。該案主犯李某利用其經營的多家公司大量囤積專利,並在未實際使用相關專利的情
況下進行勒索,多次以相似專利將企業訴至法院,迫使被害單位向其支付專利實施授權費
等。根據法院一審判決,李某因犯敲詐勒索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並處罰金5
萬元(人民幣)。雖然,罰金不高卻刑責頗高,但該案僅是其中一起,後續其他案件累加的
結果,將頗可觀。
本案緣起於2009年起,李某利用其經營的上海科鬥電子科技、上海本星電子科技等單位名
義大量申請約560多個技術領域的專利,並據此向法院提起專利權糾紛訴訟,並以此要挾
被訴方與其簽訂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和解協議等。
2015年至2017年間,李某單獨或夥同另一名被告人,先後迫使4家被害單位與科鬥公司等
單位簽訂協議,以專利實施授權費、補償款等名義向被害單位索取216萬餘元,實際獲利
116萬餘元。而且,他們常用手段是在其他公司公開募股階段或即將上市、融資等關鍵時
期,以侵害專利權為由起訴其他公司,也舉報給銀監管單位以達到收取專利實施授權費的
目的。
於是,2018年8月,上海浦東新區檢察院指控李某等人犯敲詐勒索罪,並向上海浦東新區
法院提起公訴。
雖然,被告李某辯稱,其持有的專利均是合法有效的專利,向相關侵權方提起訴訟或者與
侵權方和解也是合法合理的,不存在敲詐勒索的犯罪行為。
在法院審理期間,被訴者們對原告的近60件專利陸續提出複審程序申請,結果多數獲得中
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判為專利無效。
最終,法院經審理認為,二被告李某二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人為的方式弄虛作假,
製作被告單位侵權的假象,以此作為要挾的藉口和手段,通過起訴、舉報等方式阻礙被害
單位上市,引起對方的恐懼,其行為已構成敲詐勒索罪。最終,李某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
四年六個月並處罰金5萬元。
心得:
專利蟑螂真的很討厭耶!不過為什麼專利蟑螂可以申請到有效專利?重點是不是要看他們
有沒有真正的開發團隊?
--
新聞來源:
http://bit.ly/2pDE3gN
新聞原文:
在中國囤積大量專利,並在未實際實施相關專利的情況下進行敲詐行為,甚至將企業訴至
法院,迫使被害單位向其支付專利實施授權費等,將因觸犯敲詐勒索罪,而被判處刑責及
罰金。
2019年9月30日,上海浦東新區法院對一起被稱為“專利權敲詐第一案”的案件作出一審
判決。該案主犯李某利用其經營的多家公司大量囤積專利,並在未實際使用相關專利的情
況下進行勒索,多次以相似專利將企業訴至法院,迫使被害單位向其支付專利實施授權費
等。根據法院一審判決,李某因犯敲詐勒索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並處罰金5
萬元(人民幣)。雖然,罰金不高卻刑責頗高,但該案僅是其中一起,後續其他案件累加的
結果,將頗可觀。
本案緣起於2009年起,李某利用其經營的上海科鬥電子科技、上海本星電子科技等單位名
義大量申請約560多個技術領域的專利,並據此向法院提起專利權糾紛訴訟,並以此要挾
被訴方與其簽訂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和解協議等。
2015年至2017年間,李某單獨或夥同另一名被告人,先後迫使4家被害單位與科鬥公司等
單位簽訂協議,以專利實施授權費、補償款等名義向被害單位索取216萬餘元,實際獲利
116萬餘元。而且,他們常用手段是在其他公司公開募股階段或即將上市、融資等關鍵時
期,以侵害專利權為由起訴其他公司,也舉報給銀監管單位以達到收取專利實施授權費的
目的。
於是,2018年8月,上海浦東新區檢察院指控李某等人犯敲詐勒索罪,並向上海浦東新區
法院提起公訴。
雖然,被告李某辯稱,其持有的專利均是合法有效的專利,向相關侵權方提起訴訟或者與
侵權方和解也是合法合理的,不存在敲詐勒索的犯罪行為。
在法院審理期間,被訴者們對原告的近60件專利陸續提出複審程序申請,結果多數獲得中
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判為專利無效。
最終,法院經審理認為,二被告李某二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人為的方式弄虛作假,
製作被告單位侵權的假象,以此作為要挾的藉口和手段,通過起訴、舉報等方式阻礙被害
單位上市,引起對方的恐懼,其行為已構成敲詐勒索罪。最終,李某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
四年六個月並處罰金5萬元。
心得:
專利蟑螂真的很討厭耶!不過為什麼專利蟑螂可以申請到有效專利?重點是不是要看他們
有沒有真正的開發團隊?
--
Tags:
專利
All Comments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10-04T14:44
at 2019-10-04T14:44

By Mason
at 2019-10-05T11:10
at 2019-10-05T11:10

By Irma
at 2019-10-06T07:35
at 2019-10-06T07:35

By Ophelia
at 2019-10-07T04:01
at 2019-10-07T04:01

By Ethan
at 2019-10-08T00:26
at 2019-10-08T00:26

By Queena
at 2019-10-08T20:52
at 2019-10-08T20:52

By Bethany
at 2019-10-09T17:17
at 2019-10-09T17:17

By Frederica
at 2019-10-10T13:43
at 2019-10-10T13:43

By Iris
at 2019-10-11T10:08
at 2019-10-11T10:08

By Hamiltion
at 2019-10-12T06:34
at 2019-10-12T06:34

By Poppy
at 2019-10-13T02:59
at 2019-10-13T02:59

By Bethany
at 2019-10-13T23:25
at 2019-10-13T23:25

By Isabella
at 2019-10-14T19:50
at 2019-10-14T19:50

By Ingrid
at 2019-10-15T16:16
at 2019-10-15T16:16
Related Posts
大立光之鏡頭相關專利再出擊,狀告惠普、

By Ursula
at 2019-10-02T19:38
at 2019-10-02T19:38
中國複可以修改的幅度?

By Zanna
at 2019-09-30T21:20
at 2019-09-30T21:20
華為訴康文森案一審判決:中國標準必要專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9-26T17:12
at 2019-09-26T17:12
送中國專利代理人考試用書

By Mary
at 2019-09-24T18:17
at 2019-09-24T18:17
智慧手錶藍芽配對專利訴訟, 專利授權公司

By Dorothy
at 2019-09-24T15:15
at 2019-09-24T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