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國泰實支實付罐頭保單 - 保險
By Faithe
at 2013-06-22T14:20
at 2013-06-22T14:20
Table of Contents
本想推文 不過文章太多推跟噓了 我直接回文
假設某人30歲 月薪3萬 現在單人病房一天3000 為月薪之1/10
25年後 平均通膨3%/年 若薪資成長也剛好3%/年
則薪水約6萬/月 但單人病房漲價為6000
所以對他而言 是[實質薪資0成長] 購買力維持不變
若此人薪資[帳面數值0成長] 則25年後 月薪維持3萬
則購買力下降 住單人房一天要花去月薪1/5
以上簡單描述通膨
簡單說 若[個人薪資年成長率低於通膨] 則[實質薪資]為負成長
這邊應該很好理解
重點來了 以下以歷年通膨皆剛好為3%來概算
假設這段期間 住院率 銀行利率皆不變
因此 購買得到 1000元/日 住院費用保險的所花保費(帳面數值)可以不變
1988年(25年前) A被保險人 30歲
月薪3萬 單人房費用為1000/天 住院一天花費月薪1/30
當年他購買的終身醫療 每日可以給付1000 需花費6000元/年
則每年所繳保費為月薪1/5
到了現在(2013年) A被保險人 55歲 年資職位提升 所以薪資增加
此人薪資成長率剛好3% 所以對他而言 住院負擔 若無保險 跟以前一樣比率為1/30
(每月6萬元 但單人房費用為2000/天 住院一天花費月薪1/30)
但B被保險人於2013年時剛好30歲
接下A的職務 此段期間 該職位[帳面薪資]為0成長 還是只有3萬元
此時購買得到1000元/日 住院費用保險的鎖花保費仍為6000/年
因為購買力比起1988年下降約一半
此人若無保險 住院一天花費2000元 為月薪1/15
若購買足額的終身醫療 得買到保額2000元/天 因此保費為12000元/年
每年所繳保費為月薪1/2.5
不論是哪一種 負擔都是25年前的二倍
再25年後(2038年)
B被保險人 55歲 爬到A的位子 年資職位提升 所以薪資增加
此人薪資成長率剛好3% 所以對他而言 住院負擔 若無保險 跟以前一樣比率為1/15
(每月6萬元 但單人房費用為4000/天 住院一天花費月薪1/15)
此時被保險人C 30歲 接下B的位子
但這位子薪資依然[帳面0成長 實質負成長]
因此C的保險負擔為 每日病房費用為月薪的 1/7.5
看出來了嗎?
[通膨] + [薪資零成長]
(這個薪資零成長 其實指得是 不同時期的同職位帳面薪資零成長
而非同一人在不同職位的帳面薪資零成長)
影響比較大的是 [剛進社會的人]
與以前的人比 在相同的年紀下 要得到相同的保障
得花掉更多比例的所得
但一個[已經出社會的人]
在保險/通膨/薪資成長等數字之下
會影響他的 是[薪資成長率 v.s. 通膨率]
沒錯! 現在的課員比起25年前的課員更慘
現在的經理也比25年前的經理更慘
但現在的經理並不一定比25年前的課員(同一人)更慘
終身醫療買或不買 跟這個完全沒有關係
實際上
你是把 [個人薪資成長率低於通膨]拿來推論 (這是你文字真正的意思)
那當然是 [未來要花的錢先花一花比較好] (買終身醫療)
(當然 現實上很多人也面臨這個問題
工作了5-10年 帳面薪資只增加一丁點)
可是 這跟[起薪實質負成長][同職位薪資實質負成長](這是你的表面文字/引用數據)
-> 推論出 [所以可以把錢先花一花] (買終身醫療)
完全是二回事
相對的 起薪實質負成長 更要買定期險 以避免同保障下的保費比例過高
並謀求[整體資產報酬率高於通膨]
(至於怎樣才能高於通膨 不是我這篇文章的重點 因為有人做得到 有人做不到)
※ 引述《libra929 (痊癒)》之銘言:
: 潛水爬文一段時間了
: 我只想討論通膨的問題
: 這我 google 收尋到台灣過去每十年的平均通膨率
: 51-60年
: 2.90
: 61-70年
: 12.43
: 71-80年
: 1.88
: 81-90年
: 2.23
: 91-97年
: 1.34
: 61-70年這邊是因為石油危機
: 80-97年的平均通膨是 (2.23 + 1.34) / 2 = 1.785
: 這邊假設我們往後的通膨率每年都是1.8好了
: 40年之後的物價就是 1.018^40 = 2.04
: 也就是40年後的物價會是現在的2.04倍
: (這邊有誤的話請指正,感謝)
: 接下來我們看看台灣的薪資成長
: 民國70年的平均薪資僅10,677元
: 80年升至26,881元
: 90年再升至41,960元
: 到100年僅微升至45,749元
: 最近十年的平均薪資只成長了3,789元
: 3789/41960 = 9%
: 而10年的物價上漲是
: 1.018^10 = 1.19
: 也就是上漲了19%
: 這代表了,如果台灣繼續如此成長下去,台灣人的消費能力只會越來越低。
: 我想問的是,從這個角度來看,終身險還有這麼糟糕麼?
: 也許你現在買的1000日額可能是40年後的500元。
: 但40年之後,你的薪水的實際消費能力卻可能只有你現在的一半不到。
: 換個方式講,也就是說40年後你要買一份500元的日額
: 可能必須付出比現在買一份1000元日額還要高的代價...
: 當然~ 講實在話,如果台灣變成這樣,買什麼險都沒屁用啦~
: 我只是單純想從數據的角度來看終身險在台灣未來的可能性。
: 而不是在那邊喊喊未來的一千塊只能買顆荷包蛋什麼的。
: 至於壽險公司會不會倒閉的問題,
: 我想這個問題和擔心保戶有沒有能力把從終身險省下來的錢存到40年以後的問題,
: 是相同等級的。
: 你永遠也不會知道某家公司會不會倒,
: 但你也不會知道保戶省下來的錢究竟跑去哪了。
: 所以我覺得這個應該不是討論的重點。
: 請多多指教,感謝~
--
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抱怨就是無法適切地表達出自己
知足 感恩 善解 包容
微笑是最好的化妝品
--
假設某人30歲 月薪3萬 現在單人病房一天3000 為月薪之1/10
25年後 平均通膨3%/年 若薪資成長也剛好3%/年
則薪水約6萬/月 但單人病房漲價為6000
所以對他而言 是[實質薪資0成長] 購買力維持不變
若此人薪資[帳面數值0成長] 則25年後 月薪維持3萬
則購買力下降 住單人房一天要花去月薪1/5
以上簡單描述通膨
簡單說 若[個人薪資年成長率低於通膨] 則[實質薪資]為負成長
這邊應該很好理解
重點來了 以下以歷年通膨皆剛好為3%來概算
假設這段期間 住院率 銀行利率皆不變
因此 購買得到 1000元/日 住院費用保險的所花保費(帳面數值)可以不變
1988年(25年前) A被保險人 30歲
月薪3萬 單人房費用為1000/天 住院一天花費月薪1/30
當年他購買的終身醫療 每日可以給付1000 需花費6000元/年
則每年所繳保費為月薪1/5
到了現在(2013年) A被保險人 55歲 年資職位提升 所以薪資增加
此人薪資成長率剛好3% 所以對他而言 住院負擔 若無保險 跟以前一樣比率為1/30
(每月6萬元 但單人房費用為2000/天 住院一天花費月薪1/30)
但B被保險人於2013年時剛好30歲
接下A的職務 此段期間 該職位[帳面薪資]為0成長 還是只有3萬元
此時購買得到1000元/日 住院費用保險的鎖花保費仍為6000/年
因為購買力比起1988年下降約一半
此人若無保險 住院一天花費2000元 為月薪1/15
若購買足額的終身醫療 得買到保額2000元/天 因此保費為12000元/年
每年所繳保費為月薪1/2.5
不論是哪一種 負擔都是25年前的二倍
再25年後(2038年)
B被保險人 55歲 爬到A的位子 年資職位提升 所以薪資增加
此人薪資成長率剛好3% 所以對他而言 住院負擔 若無保險 跟以前一樣比率為1/15
(每月6萬元 但單人房費用為4000/天 住院一天花費月薪1/15)
此時被保險人C 30歲 接下B的位子
但這位子薪資依然[帳面0成長 實質負成長]
因此C的保險負擔為 每日病房費用為月薪的 1/7.5
看出來了嗎?
[通膨] + [薪資零成長]
(這個薪資零成長 其實指得是 不同時期的同職位帳面薪資零成長
而非同一人在不同職位的帳面薪資零成長)
影響比較大的是 [剛進社會的人]
與以前的人比 在相同的年紀下 要得到相同的保障
得花掉更多比例的所得
但一個[已經出社會的人]
在保險/通膨/薪資成長等數字之下
會影響他的 是[薪資成長率 v.s. 通膨率]
沒錯! 現在的課員比起25年前的課員更慘
現在的經理也比25年前的經理更慘
但現在的經理並不一定比25年前的課員(同一人)更慘
終身醫療買或不買 跟這個完全沒有關係
實際上
你是把 [個人薪資成長率低於通膨]拿來推論 (這是你文字真正的意思)
那當然是 [未來要花的錢先花一花比較好] (買終身醫療)
(當然 現實上很多人也面臨這個問題
工作了5-10年 帳面薪資只增加一丁點)
可是 這跟[起薪實質負成長][同職位薪資實質負成長](這是你的表面文字/引用數據)
-> 推論出 [所以可以把錢先花一花] (買終身醫療)
完全是二回事
相對的 起薪實質負成長 更要買定期險 以避免同保障下的保費比例過高
並謀求[整體資產報酬率高於通膨]
(至於怎樣才能高於通膨 不是我這篇文章的重點 因為有人做得到 有人做不到)
※ 引述《libra929 (痊癒)》之銘言:
: 潛水爬文一段時間了
: 我只想討論通膨的問題
: 這我 google 收尋到台灣過去每十年的平均通膨率
: 51-60年
: 2.90
: 61-70年
: 12.43
: 71-80年
: 1.88
: 81-90年
: 2.23
: 91-97年
: 1.34
: 61-70年這邊是因為石油危機
: 80-97年的平均通膨是 (2.23 + 1.34) / 2 = 1.785
: 這邊假設我們往後的通膨率每年都是1.8好了
: 40年之後的物價就是 1.018^40 = 2.04
: 也就是40年後的物價會是現在的2.04倍
: (這邊有誤的話請指正,感謝)
: 接下來我們看看台灣的薪資成長
: 民國70年的平均薪資僅10,677元
: 80年升至26,881元
: 90年再升至41,960元
: 到100年僅微升至45,749元
: 最近十年的平均薪資只成長了3,789元
: 3789/41960 = 9%
: 而10年的物價上漲是
: 1.018^10 = 1.19
: 也就是上漲了19%
: 這代表了,如果台灣繼續如此成長下去,台灣人的消費能力只會越來越低。
: 我想問的是,從這個角度來看,終身險還有這麼糟糕麼?
: 也許你現在買的1000日額可能是40年後的500元。
: 但40年之後,你的薪水的實際消費能力卻可能只有你現在的一半不到。
: 換個方式講,也就是說40年後你要買一份500元的日額
: 可能必須付出比現在買一份1000元日額還要高的代價...
: 當然~ 講實在話,如果台灣變成這樣,買什麼險都沒屁用啦~
: 我只是單純想從數據的角度來看終身險在台灣未來的可能性。
: 而不是在那邊喊喊未來的一千塊只能買顆荷包蛋什麼的。
: 至於壽險公司會不會倒閉的問題,
: 我想這個問題和擔心保戶有沒有能力把從終身險省下來的錢存到40年以後的問題,
: 是相同等級的。
: 你永遠也不會知道某家公司會不會倒,
: 但你也不會知道保戶省下來的錢究竟跑去哪了。
: 所以我覺得這個應該不是討論的重點。
: 請多多指教,感謝~
--
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抱怨就是無法適切地表達出自己
知足 感恩 善解 包容
微笑是最好的化妝品
--
All Comments
By Charlie
at 2013-06-26T03:38
at 2013-06-26T03:38
By Erin
at 2013-06-28T22:49
at 2013-06-28T22:49
By Zanna
at 2013-06-29T21:57
at 2013-06-29T21:57
By Zanna
at 2013-07-04T19:31
at 2013-07-04T19:31
By Sarah
at 2013-07-07T23:31
at 2013-07-07T23:31
Related Posts
31歲男 雙實支保單
By Sandy
at 2013-06-22T08:49
at 2013-06-22T08:49
商業火險與住宅火險並存?
By Elma
at 2013-06-21T11:13
at 2013-06-21T11:13
26歲女國泰保單檢視
By Lydia
at 2013-06-21T01:22
at 2013-06-21T01:22
富邦國泰實支實付罐頭保單
By Annie
at 2013-06-21T00:14
at 2013-06-21T00:14
有人會為了省佣金去考保險證照嗎?
By Rae
at 2013-06-20T23:37
at 2013-06-20T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