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達電與鴻海 - 經濟
By Donna
at 2012-09-13T14:30
at 2012-09-13T14:30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moodyblue ()》之銘言:
: 宏達電8月營收年減47% 連4月衰退
: 有些人提到宏達電,就會把王雪紅說HTC是中國的品牌這句話,HTC同型號的
: 產品台灣貨就是比較差。這些話,都是真的,只是我覺得,民粹有兩個面
: 向,可以槍口一致對外,也可以反過來、將矛頭指向自己人。
: 不管是什麼芝麻綠豆大的事,只因為在前面能夠掛上台灣兩個字,就可以好
: 好發揮一下,未免矯情、不實在。
: 所以我想純粹從經濟面談宏達電。在講宏達電之前,想先談談它的對照組:
: 鴻海。
: 台灣製造業的空洞化,鴻海是最佳的代言人。在大陸擁有90萬名的生產大
: 軍,在台灣僅有不到5千名員工,最近還很高調的在上海建企業總部。
: 在商言商,鴻海的作法務實,沒有什麼好批評的,只是實質生產在大陸、只
: 有帳面的營收回到台灣,就會造成經濟學家所說的:雖然經濟不斷成長,卻
: 和實質工資及消費脫勾,使得台灣人民對經濟成長完全無感。
: 以會計的角度,有點像是公司合併營收持續成長,但是這些營收,都是認列
: 大陸子公司的營收而來,帳面上很好看,但是對於台灣總公司來說,卻是虛
: 的。最後真正的賺到錢的,是大陸的勞工和台灣大股東,結果就是大陸內需
: 消費市場持續成長、和台灣貧富差距日益擴大。
: 反過來看,宏達電的手機純粹的台灣製造,近幾年來隨著HTC的成功,賺進
: 大把的出口外匯跟利潤分配,這樣的台灣好人好事代表,只是因為講一句老
: 實話,就一直被家鄉人唸唸不忘的鞭打,實在無言。
: 什麼東西,只要一扯到政治,根本說不清,所以我也到此為止。其實我這篇
: 文章,是想從會計的角度,談談一個商業的命題,就是很常常聽到的批評:
: 台灣就是因為只會製造不做品牌,才會這麼慘。
: 慘的原因,是製造毛利率低。我在網上隨便找一個新聞標題:蘋果iPhone利
: 潤55% 鴻海毛利5%。
: 我仔細想想,覺得有點奇怪,如果製造的毛利真的是低到跳樓,那麼台灣這
: 個代工王國,怎麼可以撐這麼久。
: 品牌真的這麼賺?代工真的這麼慘?
: 在會計上,研發推銷是當期認列費用,生產設備則是分攤折舊的。假設品牌
: 公司的成本,製造公司的總成本(含模具設備)是一樣的,推品牌的成本,
: 在發生當期就認列費用了,所以品牌公司在之後的每期成本,只剩下管理銷
: 售費用,當然毛利很高。而製造公司要每期攤銷生產設備的成本,當然毛利
: 就很低。
: 成本分析,是一個層面,成本的效益分析,又是另一個層面。同樣的一塊
: 錢,拿來做市場研究,跟拿來買設備,兩者在效益上,是不同的性質。做市
: 場研究,可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也有可能是挖到金礦、根本賺翻,
: 波動性大到不行。相反的,用來買設備的一塊錢,就很穩,一台設備能做什
: 麼事,很固定,不太可能大賺,但至少比較不會打水漂。
: 所以回到實際的公司來看,蘋果對比鴻海,蘋果的賺錢能力肯定是樂勝,但
: 是沒有新聞所講的那麼誇張。宏達電對比蘋果,賺錢能力都很有爆發力,只
: 是這個爆發力,風險性很高,現在宏達電跌得很慘,誰又敢說那天蘋果不會
: 一樣神話不再。
: 但是不管市場上誰是大頭,鴻海都有戲唱,因為它今天可以幫蘋果代工,純
: 粹是因為蘋果獨大,那天蘋果不行,鴻海的設備都還在,幫誰代工都行,只
: 要它的生產技術一樣夠犀利。
: 唯一可惜的是,鴻海的設備都在大陸,操作這些設備的,當然也是大陸人。
: 而且重點是,既然設備都在大陸了,大陸市場也慢慢發展起來,那些附屬在
: 生產環節的研發採購業務、甚至是財務,也會慢慢移轉到大陸,這個趨勢對
: 台灣來講,實在不是件好事。
你說的材料很多
我願意回應其中一點 其他的留給別人回應
鴻海今天的做法 也沒甚麼不對
在商言商
商人的思維本來就不需要考慮愛國者的想法
鴻海很特別的又是一間B2B的公司
它的行銷與訂單並不直接面對消費市場
這種公司根本不需要經營消費形象
甚至採用負面行銷 低價剝削也可以
除非其負面的形象影響到它的消費者品牌形象
例如血汗工廠
所以鴻海最近頻頻提升它的勞動工資
除了法令規範外
它的消費者(Apple)給予的壓力與讓利也是主要誘因
也就是說 Apple為了產品形象
願意讓利給鴻海以提高它的工資
進而提升產品形象
這種本質惡劣的公司文化 表面上是台灣公司
實質上剝削中國大陸職工
留在中國大陸
反而該稍感慶幸
鴻海曾經試圖直接進入B2C市場
例如主機板
結果非常悲慘 只能淪為白牌認知或在第三世界掙扎
就算同為B2B公司
TSMC形象就好很多
它的員工待遇也不比鴻海遜色
台灣應該高興的是擁有TSMC這種B2B公司
而不是惋惜鴻海這種貨色不願意生產線留在台灣
htc本質上與鴻海不一樣
它是一間直接面對消費市場的B2C
經營消費形象是最重要的事
產品不一定要一流 可以強調CP值 強調小而美
強調堅固耐用 強調可靠性 甚至強調品味
只要掌握消費利基 就可以生存下來
不管是採用市場滲透(如三星)
或是採用吸脂策略(如apple)
都可以存活得很好
但絕對不能下流 破壞消費者心中的形象
htc所犯的錯 不是一句講錯話可以輕輕帶過
如果那句話那麼輕鬆
台灣市場消費不會衰退超過40%
如果那句話那麼嚴重
台灣市場不會在四月份 購買htc單一機種高達9.X%市佔
那是一連串傷害公司自我形象行動的開端而已
後面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
加上競爭對手爭氣所致
消費市場很現實的
你一表現不好 形象低落 不是只有單方面損失市場
同時期也助長對手市場增長
這就是B2C市場的現實
htc聽說連品保部門人員都能精簡
表示它認不清自己公司的定位
把自己當鴻海看待
設備與技術其實不是大問題
沒有自己的設備與技術
光靠創意也有很多公司存活得很好
--
: 宏達電8月營收年減47% 連4月衰退
: 有些人提到宏達電,就會把王雪紅說HTC是中國的品牌這句話,HTC同型號的
: 產品台灣貨就是比較差。這些話,都是真的,只是我覺得,民粹有兩個面
: 向,可以槍口一致對外,也可以反過來、將矛頭指向自己人。
: 不管是什麼芝麻綠豆大的事,只因為在前面能夠掛上台灣兩個字,就可以好
: 好發揮一下,未免矯情、不實在。
: 所以我想純粹從經濟面談宏達電。在講宏達電之前,想先談談它的對照組:
: 鴻海。
: 台灣製造業的空洞化,鴻海是最佳的代言人。在大陸擁有90萬名的生產大
: 軍,在台灣僅有不到5千名員工,最近還很高調的在上海建企業總部。
: 在商言商,鴻海的作法務實,沒有什麼好批評的,只是實質生產在大陸、只
: 有帳面的營收回到台灣,就會造成經濟學家所說的:雖然經濟不斷成長,卻
: 和實質工資及消費脫勾,使得台灣人民對經濟成長完全無感。
: 以會計的角度,有點像是公司合併營收持續成長,但是這些營收,都是認列
: 大陸子公司的營收而來,帳面上很好看,但是對於台灣總公司來說,卻是虛
: 的。最後真正的賺到錢的,是大陸的勞工和台灣大股東,結果就是大陸內需
: 消費市場持續成長、和台灣貧富差距日益擴大。
: 反過來看,宏達電的手機純粹的台灣製造,近幾年來隨著HTC的成功,賺進
: 大把的出口外匯跟利潤分配,這樣的台灣好人好事代表,只是因為講一句老
: 實話,就一直被家鄉人唸唸不忘的鞭打,實在無言。
: 什麼東西,只要一扯到政治,根本說不清,所以我也到此為止。其實我這篇
: 文章,是想從會計的角度,談談一個商業的命題,就是很常常聽到的批評:
: 台灣就是因為只會製造不做品牌,才會這麼慘。
: 慘的原因,是製造毛利率低。我在網上隨便找一個新聞標題:蘋果iPhone利
: 潤55% 鴻海毛利5%。
: 我仔細想想,覺得有點奇怪,如果製造的毛利真的是低到跳樓,那麼台灣這
: 個代工王國,怎麼可以撐這麼久。
: 品牌真的這麼賺?代工真的這麼慘?
: 在會計上,研發推銷是當期認列費用,生產設備則是分攤折舊的。假設品牌
: 公司的成本,製造公司的總成本(含模具設備)是一樣的,推品牌的成本,
: 在發生當期就認列費用了,所以品牌公司在之後的每期成本,只剩下管理銷
: 售費用,當然毛利很高。而製造公司要每期攤銷生產設備的成本,當然毛利
: 就很低。
: 成本分析,是一個層面,成本的效益分析,又是另一個層面。同樣的一塊
: 錢,拿來做市場研究,跟拿來買設備,兩者在效益上,是不同的性質。做市
: 場研究,可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也有可能是挖到金礦、根本賺翻,
: 波動性大到不行。相反的,用來買設備的一塊錢,就很穩,一台設備能做什
: 麼事,很固定,不太可能大賺,但至少比較不會打水漂。
: 所以回到實際的公司來看,蘋果對比鴻海,蘋果的賺錢能力肯定是樂勝,但
: 是沒有新聞所講的那麼誇張。宏達電對比蘋果,賺錢能力都很有爆發力,只
: 是這個爆發力,風險性很高,現在宏達電跌得很慘,誰又敢說那天蘋果不會
: 一樣神話不再。
: 但是不管市場上誰是大頭,鴻海都有戲唱,因為它今天可以幫蘋果代工,純
: 粹是因為蘋果獨大,那天蘋果不行,鴻海的設備都還在,幫誰代工都行,只
: 要它的生產技術一樣夠犀利。
: 唯一可惜的是,鴻海的設備都在大陸,操作這些設備的,當然也是大陸人。
: 而且重點是,既然設備都在大陸了,大陸市場也慢慢發展起來,那些附屬在
: 生產環節的研發採購業務、甚至是財務,也會慢慢移轉到大陸,這個趨勢對
: 台灣來講,實在不是件好事。
你說的材料很多
我願意回應其中一點 其他的留給別人回應
鴻海今天的做法 也沒甚麼不對
在商言商
商人的思維本來就不需要考慮愛國者的想法
鴻海很特別的又是一間B2B的公司
它的行銷與訂單並不直接面對消費市場
這種公司根本不需要經營消費形象
甚至採用負面行銷 低價剝削也可以
除非其負面的形象影響到它的消費者品牌形象
例如血汗工廠
所以鴻海最近頻頻提升它的勞動工資
除了法令規範外
它的消費者(Apple)給予的壓力與讓利也是主要誘因
也就是說 Apple為了產品形象
願意讓利給鴻海以提高它的工資
進而提升產品形象
這種本質惡劣的公司文化 表面上是台灣公司
實質上剝削中國大陸職工
留在中國大陸
反而該稍感慶幸
鴻海曾經試圖直接進入B2C市場
例如主機板
結果非常悲慘 只能淪為白牌認知或在第三世界掙扎
就算同為B2B公司
TSMC形象就好很多
它的員工待遇也不比鴻海遜色
台灣應該高興的是擁有TSMC這種B2B公司
而不是惋惜鴻海這種貨色不願意生產線留在台灣
htc本質上與鴻海不一樣
它是一間直接面對消費市場的B2C
經營消費形象是最重要的事
產品不一定要一流 可以強調CP值 強調小而美
強調堅固耐用 強調可靠性 甚至強調品味
只要掌握消費利基 就可以生存下來
不管是採用市場滲透(如三星)
或是採用吸脂策略(如apple)
都可以存活得很好
但絕對不能下流 破壞消費者心中的形象
htc所犯的錯 不是一句講錯話可以輕輕帶過
如果那句話那麼輕鬆
台灣市場消費不會衰退超過40%
如果那句話那麼嚴重
台灣市場不會在四月份 購買htc單一機種高達9.X%市佔
那是一連串傷害公司自我形象行動的開端而已
後面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
加上競爭對手爭氣所致
消費市場很現實的
你一表現不好 形象低落 不是只有單方面損失市場
同時期也助長對手市場增長
這就是B2C市場的現實
htc聽說連品保部門人員都能精簡
表示它認不清自己公司的定位
把自己當鴻海看待
設備與技術其實不是大問題
沒有自己的設備與技術
光靠創意也有很多公司存活得很好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By Noah
at 2012-09-16T00:05
at 2012-09-16T00:05
By Emma
at 2012-09-17T16:07
at 2012-09-17T16:07
By Selena
at 2012-09-22T07:53
at 2012-09-22T07:53
By Michael
at 2012-09-26T02:54
at 2012-09-26T02:54
By Enid
at 2012-09-30T07:00
at 2012-09-30T07:00
Related Posts
人均GDP與國民所得
By Caroline
at 2012-09-09T12:11
at 2012-09-09T12:11
財報裡的計價貨幣 對於成長率的影響
By Necoo
at 2012-09-07T11:39
at 2012-09-07T11:39
財報裡的計價貨幣 對於成長率的影響
By Blanche
at 2012-09-06T22:17
at 2012-09-06T22:17
財報裡的計價貨幣 對於成長率的影響
By Noah
at 2012-09-06T19:25
at 2012-09-06T19:25
台灣全球競爭力排名13 當心財政赤字
By Blanche
at 2012-09-05T23:55
at 2012-09-05T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