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某個技術分析的訊號很明顯 - 期貨

By Susan
at 2008-05-02T02:51
at 2008-05-02T02:51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daniel0424 (誰可以陪我喝茶....)》之銘言:
: 1. 問題類別:恩....應該是屬於一種人性的問題
: 2. 問題描述:
: 我想請問一下各位,當有一個感覺上稍微學過技術分析的人都知道析訊號出現時,各位你
: 們的想法是啥??是大膽的就進場嗎?
: 我會問這個問題是,當出現了一個大家都看得懂的訊號時,我心理其實總會有個疑問,如
: 果大家都看得懂,那趨勢真的會朝那個方向發展嗎??會不會是個騙局勒?
: 拿最近的走勢來講好了,我想稍有學過技術分析的人都看到了一個明顯的訊號,以60分線
: 來講就是破了密集交易區的頸線,又回測頸線不過,想當然爾,至少短線就是給他空下去
: ,但是就如同我先前講的,我覺得這是個大家都看得懂訊號,心理就會陰謀論的出現,不
: 知道大家碰到的時候是怎麼想呢?
針對你的問題 我的看法是
經驗
交易策略設計好了(理論) ==> 操作去實證(經驗) ==> 下單有如神助(沒在怕的啦)
因為"充分的"理論驗證的過程(經驗)讓你知道了什麼是可信 什麼是不可信
練習到一個極致 就自動化了
當然這過程當中不斷反覆修正 自然不在話下
這道理很簡單 有看過書的人也都知道 都快被講到爛掉了
但是願意花工夫去找答案 花時間去驗證 去等待的 永遠是少數
我看太多那種吹噓交易看的很準 但是老是賠的人了 談技術大家都會 嘴砲誰不會
運用的功力呢? 運用的信心呢? 執行力呢? 那就天差地遠了
剛剛又有人跟我說好可惜 某某期貨走勢一大段沒賺到 每次都講同一句 = ="
不會改的人說破嘴他也不會改 不過這就是市場 充滿誘惑卻也現實無比
......後面離題了
--
人性中一定有愚蠢的本質,否則不會被同一種圈套欺騙千百次。
Cato's Letters 1721
--
: 1. 問題類別:恩....應該是屬於一種人性的問題
: 2. 問題描述:
: 我想請問一下各位,當有一個感覺上稍微學過技術分析的人都知道析訊號出現時,各位你
: 們的想法是啥??是大膽的就進場嗎?
: 我會問這個問題是,當出現了一個大家都看得懂的訊號時,我心理其實總會有個疑問,如
: 果大家都看得懂,那趨勢真的會朝那個方向發展嗎??會不會是個騙局勒?
: 拿最近的走勢來講好了,我想稍有學過技術分析的人都看到了一個明顯的訊號,以60分線
: 來講就是破了密集交易區的頸線,又回測頸線不過,想當然爾,至少短線就是給他空下去
: ,但是就如同我先前講的,我覺得這是個大家都看得懂訊號,心理就會陰謀論的出現,不
: 知道大家碰到的時候是怎麼想呢?
針對你的問題 我的看法是
經驗
交易策略設計好了(理論) ==> 操作去實證(經驗) ==> 下單有如神助(沒在怕的啦)
因為"充分的"理論驗證的過程(經驗)讓你知道了什麼是可信 什麼是不可信
練習到一個極致 就自動化了
當然這過程當中不斷反覆修正 自然不在話下
這道理很簡單 有看過書的人也都知道 都快被講到爛掉了
但是願意花工夫去找答案 花時間去驗證 去等待的 永遠是少數
我看太多那種吹噓交易看的很準 但是老是賠的人了 談技術大家都會 嘴砲誰不會
運用的功力呢? 運用的信心呢? 執行力呢? 那就天差地遠了
剛剛又有人跟我說好可惜 某某期貨走勢一大段沒賺到 每次都講同一句 = ="
不會改的人說破嘴他也不會改 不過這就是市場 充滿誘惑卻也現實無比
......後面離題了
--
人性中一定有愚蠢的本質,否則不會被同一種圈套欺騙千百次。
Cato's Letters 1721
--
Tags:
期貨
All Comments

By Linda
at 2008-05-02T15:06
at 2008-05-02T15:06

By Skylar Davis
at 2008-05-04T23:44
at 2008-05-04T23:44

By Zanna
at 2008-05-09T20:00
at 2008-05-09T20:00
Related Posts
如果某個技術分析的訊號很明顯

By Ivy
at 2008-05-01T19:46
at 2008-05-01T19:46
如果某個技術分析的訊號很明顯

By Irma
at 2008-05-01T18:22
at 2008-05-01T18:22
如果某個技術分析的訊號很明顯

By Ivy
at 2008-05-01T17:18
at 2008-05-01T17:18
4/30 盤後短期趨勢看法 - 短空

By Kelly
at 2008-05-01T14:29
at 2008-05-01T14:29
不賠錢的方法?

By Oscar
at 2008-05-01T13:10
at 2008-05-01T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