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華電動車Lucid Air 正式發表 - 股票
By Mason
at 2020-09-12T07:39
at 2020-09-12T07:39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https://www.kocpc.com.tw/archives/343223
2.原文內容:
與眾多 iPhone / iPad 殺手一樣,電動車市場直指 Tesla 而來的對手越來越多,但真正
拿出「可看性」與「實力」兼具的產品少之又少 — 就算是保時捷,也還在充電站建設方
面差了一截。然而,已經在江湖上飄啊蕩啊許多年的 Lucid Motors,也在 Tesla Model
S 的首席工程師加入後,終於正式端出了其在電動豪華房車的正式產品。繼續閱讀
Lucid Air 正式發表:全面碾壓 Model S 的帳面規格是殺還是被殺,上市就知道報導內
文。
Lucid Air 正式發表:全面碾壓 Model S 的帳面規格是殺還是被殺,上市就知道
自 2007 年創立,與 Tesla 同為美國純電車廠的 Lucid Motors,近年更為 Formula E
提供高性能電池解決方案,代表他們在電動車輛方面的技術有目共睹。而 Lucid 瞄準豪
華轎車市場的 Lucid Air,也終於在十多年的努力下正式推出。透過線上的發表會,
Lucid Motors 在自家矽谷總部正式發表這台電動新車,其帳面規格極其亮眼,由 Model
S 首席設計師(雖然 Elon Musk 認為不算他設計的 XD)所打造的這個全新車款,在
Lucid Air 堪稱繳出了碾壓 Tesla 同級車款的表現。
數據上,最高階的 Lucid Air Dream Edition 夢想版本可以達到最高 1,080 匹的馬力;
續航的部分則是由 Grand Touring 版本綜合表現最好,可達到 517 英里也就是約 832
公里的表現。全系列更支援最高可在 20 分鐘充進 300 英里續航距離的高速充電規格 —
也就是不到半小時就可以充到超過長續航版本的一半電力以上。
說真的,個人感覺主打無縫與流動感設計的 Lucid Air 外在,還比較像 Sony Vision-S
電動車的圓潤設計。內裝的部分除了猶如太空艙的兩大片玻璃天頂前擋外,可以看到車內
資訊系統部分在懸浮設計的儀錶上,就有三塊資訊區域的螢幕配置(雖然看起來分為三個
區塊,但據報導此螢幕為 34 吋的曲面 5K 螢幕);除了中央可搭載有豐富的實體按鈕(
還支援 Alexa 語音助理),中央扶手的前方還有個可升起來有效利用底部做為收納空間
的控制螢幕。
其實 Lucid Air 主要打到 Tesla 的痛處,應該是在於真正奢華的選配內裝部分 — 雖說
一切還得要看實車才能判斷質感好壞,但他們官網針對內裝部分的細節介紹且提供豐富的
客製選項。不得不說,的確給人電動車界的奢華車款的不錯印象。
Lucid Air 最大可支援 118kWh 的電池包,他們強調透過他們的電動車平台搭配更小型化
的馬達設計,將可讓車內元件都更為緊湊。雖說上面的示範影片可以發現與其他同級燃油
車款相比,車體最終變得比較小空力更好些,但車內乘坐人員的空間反而可以更為延展,
更因為電池等元件都相對薄型的關係而可以更降低重心 — 可以看到 Lucid Motors 在電
池包還設計了下凹的設計,藉此讓後座乘客有更好的腳踏空間。
想要與 Tesla 相提並論,輔助駕駛功能自然是免不了要被比較的。搭載多達 32 個先進
感測器的 Lucid Air,預計將會預載 Level 2 的自動駕駛性能,並且承諾未來會升級到
Level 3 的等級。加速性能方面,0-60mph 加速可以來到驚人的 2.5 秒;1/4 英里的成
績剛好在 10 秒內的 9.9 秒。極速方面最高規格的版本可以來到 168mph 也就是約
270kph。
詳細的規格與價位可以參考下表 — 基本版除了充電速度與其他車款相同,還有 8 萬美
元的定價外,官方都是仍待後續發布,所以就不截圖了。重點是,最快都也要等到 2022
才會推出:
Lucid Air 目前已經在美國與加拿大(還有歐洲與中東部份區域)開放預訂,須先付出可
退還的 1,000 美金預付(Dream Edition 要更有「誠意」的美金 7,500),預計 2021
年開始交車。
既然都有 Dream 車款了,對於電動車美夢泡泡的質疑,Lucid Motors 的執行長 Peter
Rawlinso 也在別的報導中直接提到「開始量產前,我們什麼都不是。」,所以很顯然他
們還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不過既然台灣也不在銷售的範圍內,就來看看明年正式量產後
他們的表現是否真能如帳面般的端出全面碾壓 Tesla Model S 的產品囉。
https://youtu.be/hrjO0ScIpEs
3.心得/評論:
看起來是主打奢華內裝與強大的動力輸出,
有人知道他有什麼特別特別的技術嗎?(如電池?電動馬達組?)
供應鏈?生產基地?自駕車技術?
這些全部都要自己來沒有台廠協助,有可能2021年能交車嗎?
還是又是另一個泡泡呢?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Jack
at 2020-09-15T00:09
at 2020-09-15T00:09
By Daniel
at 2020-09-15T21:32
at 2020-09-15T21:32
By Callum
at 2020-09-19T02:36
at 2020-09-19T02:36
By Blanche
at 2020-09-23T10:42
at 2020-09-23T10:42
By Charlotte
at 2020-09-28T04:48
at 2020-09-28T04:48
By Olive
at 2020-09-30T17:38
at 2020-09-30T17:38
By Frederic
at 2020-10-01T00:27
at 2020-10-01T00:27
By Blanche
at 2020-10-01T07:07
at 2020-10-01T07:07
By Erin
at 2020-10-03T12:51
at 2020-10-03T12:51
By George
at 2020-10-05T03:40
at 2020-10-05T03:40
By Erin
at 2020-10-05T19:39
at 2020-10-05T19:39
By Irma
at 2020-10-08T06:59
at 2020-10-08T06:59
By Lydia
at 2020-10-08T10:36
at 2020-10-08T10:36
By Aaliyah
at 2020-10-10T02:47
at 2020-10-10T02:47
By Heather
at 2020-10-14T14:38
at 2020-10-14T14:38
By Ursula
at 2020-10-14T18:20
at 2020-10-14T18:20
By Barb Cronin
at 2020-10-15T05:10
at 2020-10-15T05:10
By Yedda
at 2020-10-18T11:34
at 2020-10-18T11:34
By Irma
at 2020-10-21T22:28
at 2020-10-21T22:28
By Cara
at 2020-10-23T14:19
at 2020-10-23T14:19
By Todd Johnson
at 2020-10-27T11:27
at 2020-10-27T11:27
By Lucy
at 2020-10-30T11:55
at 2020-10-30T11:55
By Emily
at 2020-11-01T01:20
at 2020-11-01T01:20
By Robert
at 2020-11-03T07:13
at 2020-11-03T07:13
By Ursula
at 2020-11-07T11:33
at 2020-11-07T11:33
By Xanthe
at 2020-11-10T15:18
at 2020-11-10T15:18
By Dora
at 2020-11-14T10:09
at 2020-11-14T10:09
By Skylar Davis
at 2020-11-15T07:12
at 2020-11-15T07:12
By Iris
at 2020-11-18T00:23
at 2020-11-18T00:23
By Isla
at 2020-11-21T06:05
at 2020-11-21T06:05
By Quintina
at 2020-11-22T14:55
at 2020-11-22T14:55
By James
at 2020-11-23T06:57
at 2020-11-23T06:57
By Megan
at 2020-11-25T17:42
at 2020-11-25T17:42
By Eartha
at 2020-11-26T11:33
at 2020-11-26T11:33
Related Posts
台康生第三階段生物相似藥授權里程碑達標
By Anonymous
at 2020-09-12T03:00
at 2020-09-12T03:00
僑威 多
By Wallis
at 2020-09-12T02:05
at 2020-09-12T02:05
如何籌碼技術面理解美股近來走勢?
By Ophelia
at 2020-09-12T01:52
at 2020-09-12T01:52
FT:軟銀孫正義猛押美股選擇權 獲利40億美元
By Harry
at 2020-09-12T01:42
at 2020-09-12T01:42
Nikola到底有沒有料?
By Wallis
at 2020-09-12T01:34
at 2020-09-12T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