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SLAC+個人經驗與看法分享 - 投資

By Caroline
at 2008-02-19T03:05
at 2008-02-19T03:05
Table of Contents
嗯,板上氣氛應該比較冷靜了XD
本來這篇質疑 本人是打算冷處理
不過有封來信很客氣的希望我能回應一下SLAC大的看法 我覺得似乎也言之有理@@
因此 不好意思 我就簡短的佔用篇幅回應一下SLAC大對於拙作的質疑好了
以下是SLAC對我的主要質疑:
--------------------------------------------------------------------
※ 引述《isaacchen (元)》之銘言:
: 看來日圓是沒辦法升的
: 但是若一直貶值
: 日本在全球的經濟重要性(gdp)所佔份額也會越來越低
: (已經是現在進行式 目前日本人均gdp只剩美國70% 相較於1994年還超越美國)
如同你在 #17UfbOUD 這篇中所翻譯的
計算全球GDP份額時 採用的是PPP後GDP 也就是經購買力平價後的實質GDP
從這點我們可以知道 日圓的升值或貶值 並不會"直接"影響其經濟份額
也就是今天一百日圓換一美元 明天一萬日圓換一美元 後天一日圓換一美元
三天的PPP後GDP 基本上是一樣的
因此 日圓的貶值不會直接造成日本經濟體在全球的份額
-----------------------------------------------------------------------
對此 我只有兩點簡單的看法:
1. 若回到我的原文
可以清晰看見我的主要論述是討論"匯率"對於日本股市 乃至於整體經濟的影響
因此可以清楚得知 在談論所謂的經濟規模(GDP) 自然是採用會受匯率影響的名目GDP
因此 有關我原文提到
"看來日圓是沒辦法升的
但是若一直貶值
日本在全球的經濟重要性(gdp)所佔份額也會越來越低
(已經是現在進行式 目前日本人均gdp只剩美國70% 相較於1994年還超越美國)"
邏輯上是沒有啥問題的 因為我本來指的就不是PPP
因此這是我ㄧ開始不知該如何回應 和S大各說各話的原因
2. 至於有關Nominal GDP 和PPP之間的相關爭議
在本版討論並非適當的版面 若S大願意移駕經濟版
我願在適宜的地點 若時間與能力允許將和s大另做討論
----------------------------------------------------------------------
此外有個小小個人看法 有關ppp的相關爭議
其實經濟 尤其是數據並不能僅從表象上去看
當我們很執著的認可教科書上所說"匯率升貶不會影響到ppp"時
其實我們就忽略了真實經濟世界的運作
也就是忽略的某項經濟要素的變動對於其他面向的連動性
事實上 匯率不但影響了nominal GDP 同樣也會影響PPP
例如若日幣升的過高導致日本出超銳減 日本企業海外收益大幅萎縮甚至衰退
如此一來PPP將同樣受到影響 只是受到的影響沒有名目GDP那麼來的直接罷了
這事實上也就是為何過去10年日本無論是名目GDP和PPP都委靡不振的原因
也是我於推文中一再強調的重點
---------------------------------------------------------------------
以上 是我對於S大的相關質疑所做的主要回應m(_ _)m
---------------------------------------------------------------------
另外 只回應這樣的話似乎太對不起被騙進來看文的版友了
可是我短時間內也沒有時間再寫分析文@@
那麼 給大家一個小預報好了:P
2月28日美國會有一個小利多
也就是將會上修去年第4季的經濟成長率
初值是+0.6% 也就是將近0成長
我就實際數據計算後的結果 得出如下的推算:
第四季的美國經濟成長率大約可以上修0.3~0.5% 也就是到將近1%左右的水準
最低最低 至少也會有0.2% 總之 ㄧ定會上修
而這週各國的股市應該也會提前反應這個利多:P
不過這已經是去年底的數據了
值得注意的是 美國的內需仍舊疲軟
上修原因是因為去年年底美元走勢趨疲 出口增速加快超乎預期所致
該注意的是今年第一季的GDP成長
一般預期是介在0~1%之間的水準
悲觀的人認為大約趨近於0 甚至有負成長的可能
總之 屆時若是能有超乎去年第四季的表現 或許就可視為短線上經濟基本面的化險為夷
反之 暗暗長夜 路還很長...
若是第一季的經濟基本面有較好的表現
那我認為 定期定額的投資人 是可以逐漸留意市場的時候了
縱然市場仍有探底可能 不過當我們能避開先前最主要大跌的一波
似乎就可以膽子大一點XD
有鑒於定期定額投資多半得需要1~2年 甚至3年才能看出成效
較大膽的投資人建議可以酌選標的 進場試試水溫
至於特定標的在法律的約束下 不是很方便明說(感謝板友提醒)
我就用舉例的好了 空頭格局未變之前 若想逢低承接 長線佈局
一定要挑"低估"的標的 才不會攤到低點的時候彈盡糧絕
或是如定期定額投資有時會出現的問題 泰半的購進籌碼都遠高於市價
導致心理上得長期承受虧損的壓力
以我所做的台股某標的為例好了
某支XX股票 之前高點約在50多元
在股災中一路下探來到27元的價位(約腰斬) 此股具有年配2~2.5元的水準
"明顯"低於該有價值 此時我選擇於20~27元間開始逐步逢低承接(目前又彈回來28元多 收手)
目標價到18~20元 目標持有二~三年
事實上這檔股票我已操作7年多 相當熟析 過去一共做過兩次波段
剛好各兩年多近三年 加計配息第一次的獲利將近60%(2004) 第二次則約100%
講這個個人例子原因在於
依照我的經驗 長期投資並非悶著投錢丟下去買 而是要注意到:
1.買進標的在目標期限內是否基本態勢良好?
2.價位是否合理?甚至物超所值不買覺得可惜?
第三點是我的個人看法
3.既是長期投資 就毋須停損 需要考慮停損的標的當初就不應該買來長期投資
我有沒有停損過? 有
因為股市我同樣有做中短線 那就需要停損
至於長線投資有沒有停損過 事實上是沒有的
而基金是適合長線投資還是炒短線呢? 相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認知 在此尊重
而這一切的理想狀態 都得建立在投資時
"標的的慎選"以及"進/退場時機" 同等重要
以上是對於定期定額 與長期投資的一點分享
至於單筆投資 個人建議 目前或仍不是適當投資時刻
一來全球股市 基本面仍有疑慮 且技術面也仍舊呈現空頭走勢
未來持續下探風險著實不小
二來 縱然股市能在此位置止穩好了 也需要一定的時間盤底上攻
再考量到風險與時間成本上 本人是建議再觀望一段時間為宜
至於美國第一季的經濟成長要到4月底才會出爐
不過我們應該不用等到那時候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了
屆時若有機會再上來和大家分享
以上 純為個人意見與經驗分享 僅供參考
--
All Comments

By Emma
at 2008-02-21T09:45
at 2008-02-21T09:45

By Anonymous
at 2008-02-22T20:22
at 2008-02-22T20:22

By Caroline
at 2008-02-26T18:29
at 2008-02-26T18:29

By Dinah
at 2008-03-01T18:43
at 2008-03-01T18:43

By Olive
at 2008-03-06T01:52
at 2008-03-06T01:52

By Joseph
at 2008-03-09T23:27
at 2008-03-09T23:27

By Christine
at 2008-03-14T10:54
at 2008-03-14T10:54

By Belly
at 2008-03-17T07:33
at 2008-03-17T07:33

By Suhail Hany
at 2008-03-17T20:17
at 2008-03-17T20:17

By Xanthe
at 2008-03-19T08:55
at 2008-03-19T08:55

By Thomas
at 2008-03-21T23:47
at 2008-03-21T23:47

By Susan
at 2008-03-24T15:06
at 2008-03-24T15:06

By Hedy
at 2008-03-27T08:08
at 2008-03-27T08:08

By Dora
at 2008-03-27T22:28
at 2008-03-27T22:28

By Noah
at 2008-03-31T21:02
at 2008-03-31T21:02

By Rosalind
at 2008-04-05T00:57
at 2008-04-05T00:57

By Heather
at 2008-04-09T13:52
at 2008-04-09T13:52

By Irma
at 2008-04-13T05:30
at 2008-04-13T05:30

By Oscar
at 2008-04-16T07:54
at 2008-04-16T07:54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8-04-21T00:11
at 2008-04-21T00:11

By Annie
at 2008-04-21T03:09
at 2008-04-21T03:09

By Ida
at 2008-04-26T01:59
at 2008-04-26T01:59

By James
at 2008-04-28T16:07
at 2008-04-28T16:07

By Ida
at 2008-04-29T00:07
at 2008-04-29T00:07
Related Posts
台北富邦『基優人生』細節請益

By Anonymous
at 2008-02-18T22:21
at 2008-02-18T22:21
美國股市下一顆地雷:信用違約交換合約 CDS

By Irma
at 2008-02-18T21:32
at 2008-02-18T21:32
摩根士丹利的中東基金

By Adele
at 2008-02-18T18:41
at 2008-02-18T18:41
定期定額的金額

By Christine
at 2008-02-18T16:57
at 2008-02-18T16:57
我該停扣哪一隻基金??

By Gary
at 2008-02-18T16:50
at 2008-02-18T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