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挺身救美日德 台灣疫情危急誰伸援 - 股票

By Dora
at 2021-05-23T19:04
at 2021-05-23T19:04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標題:
台積電挺身救美日德 台灣疫情危急誰伸援手?
原文連結: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522000012-260410?chdtv
發布時間:
20210522
原文內容:
如果不是確診的華航機師趴趴走,估計台股也不會有拉回2550點的中長期買點。在長達一
年的優異防疫後,台灣出現防疫疲勞鬆懈,加上缺水背景下,負有祈水期待的媽祖遶境,
浩浩蕩蕩的出巡場面,更加深民眾不用怕疫情的印象,雖然民眾全程戴口罩,但有樣學樣
的宗教遶境,再加上母親節的吃喝慶祝活動,最終失去警覺心釀出社區感染。
五疫?六針? 七月出運!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台灣就算有隱形的感染鏈,但估計也是輕症,只要不死亡,嚴格來說
是可以接受的防疫戰略,主要的目的就是拖到國產疫苗問世,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過這場
疫情,如此一來,不僅阻擋病毒在外,而且在全球只有俄羅斯、美國、英國與中國有能力
生產疫苗的情況下,台灣能有本土疫苗,自然是展現世界級的醫療實力,這是繼台積電先
進製程獨步全球後,另一個台灣之光,要知道就連日本也還沒製造出疫苗,等到明年應該
就有餘力可以進行疫苗外交。
目前預計最快七月底就有本土疫苗可以施打,所以從現在到七月底,是台股最考驗持股信
心的時候,正好也是每年傳統的「五窮六絕」淡季,不過今年不同之處在原本的「七上吊
」可能轉變為「七翻身」,這倒是很值得股民深思的一點。
封城?你怕? 全球更害怕!
台灣會封城嗎?有機會,但估計防疫中心會考量經濟的衝擊,可能不會封科學園區,畢竟
台灣的半導體對全球影響力甚大,所以應該不會比照武漢封城的模式,全面停擺,不僅台
灣禁不起,全球汽車產業更加禁不起,到時候美國的失業人口更多,想來全面封城的可能
性不大。
果然,五月十九日媒體轉述經濟部長的「國際供應鏈急需」、「產業生產不能停的相關產
業」的方針,暗示半導體產業不會停,對照路透社表示,美國協助台灣跟藥廠協商,加速
生產疫苗,根據台灣官方表示,六月中旬有五百萬劑莫德納疫苗到台,足夠應付台灣六十
五歲以上的380萬3633名老年人,只要避開重症死亡,就算是確診數飆高,經濟活動還是
可以進行,這是過去一年各國已經摸索出的路線。
從經濟數據可證實,疫情在初期爆發時會有明顯的影響,但下一季的經濟數據就可以回升
,所以這次台股下跌14.39%,等於修正年初市場對台灣今年GDP可達6%以上的預期,相信
等到七月底國產疫苗開始施打後,台股就可以重新回到挑戰新高的走勢。要知道全球目前
只有英、美、俄羅斯、中國等強權製造出COVID-19疫苗,就連日本也還沒,等到台灣的疫
苗擠入國際防疫的第一線時,相信世界對台灣的認知不僅是半導體強國,醫療能力也很強
。
學校停課降溫 等待疫苗到位
校園感染人數,截至五月十九日為止,全國共四十四名學生確診,大專生二十人最多,教
育部宣布全面停課不停學,學生在家線上學習,少了年輕人的群聚感染,無症狀患者比例
將大幅降低,估計下一步應該是遠距離上班,僅留下民生必需店與外送、清潔環保人員正
常活動,力拚撐到六月中旬第二批疫苗到位,所以從時間上推算,五月二十八日是連續十
四天破百確診觀察日,再加十四天,正好是六月中旬的疫苗到位。
這樣看來,防疫中心其實早就做好了第四級的打算,為了不造成經濟太大的衝擊,比較有
可能的方式是「自主封城」+「日本的軟封城模式」─即主要是管制出入口、暫時關閉不
必要的出入通道,透過區域防控的方法,管制出入口及人員進出,防止疫情向內擴散。
國際伸援疫苗 助台灣逆轉勝
要不要採用中國科興疫苗?關鍵其實不是專業考量,而是政治考量,更是去紅色供應鏈戰
略的一環。相信在很多電視劇裡可看到「牆頭草」的下場悽慘,既然台灣已經選擇親美抗
中路線,自然不能掉入中國疫苗的溫情陷阱,否則挺台的美國與歐盟便會覺得被背叛,往
後台灣不僅得不到大國的支持,更別想中國會給好果子吃。
這點從五月十九日下午四十萬劑AZ疫苗從阿姆斯特丹運送到台灣,就可以證實去年九月「
歐美日台」重組供應鏈聯盟不是糊弄國人,而是在台灣缺水、缺電、疫情爆發的最困難的
情況,仍堅持半導體不停產,兌現美日德政府請求台積電解決車用晶片缺貨的承諾,體現
台灣是可靠的夥伴,是太平洋第一島鏈的民主陣容防線的一員,所以當台灣需要援助時,
美歐也會出手幫忙。所謂患難見真情,全球政治版圖正在往台灣傾斜,這場疫情台灣要逆
轉勝。
本文作者:洪寶山
心得/評論:
所以這次台股下跌14.39%,等於修正年初市場對台灣今年GDP可達6%以上的預期,相信
等到七月底國產疫苗開始施打後,台股就可以重新回到挑戰新高的走勢?!
看來作者對疫苗期望很大
--
如何嘴砲 反駁對方的重點──◢◣█確實指出人家論點的錯誤性 ψQSWEET
駁斥──────◢ ◣█用引言指出對方錯誤或矛盾的地方( █優質論文)
在嘴砲王 相反的觀點──◢████◣█列出相反的論點並以事實當證據( █ 辯論社)
應該出現 矛盾────◢██████◣█列出相反的論點但不加以證實( ██論壇)
的元素 攻擊態度─◢████████◣█質疑對方的態度和口氣 ( ██匿名版)
人身攻擊↘偏見↗ ▄▄▄▄▄▄▄▄▄▄▄▄█攻擊身份和能耐█幹你娘(█ 小朋友)
--
台積電挺身救美日德 台灣疫情危急誰伸援手?
原文連結: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522000012-260410?chdtv
發布時間:
20210522
原文內容:
如果不是確診的華航機師趴趴走,估計台股也不會有拉回2550點的中長期買點。在長達一
年的優異防疫後,台灣出現防疫疲勞鬆懈,加上缺水背景下,負有祈水期待的媽祖遶境,
浩浩蕩蕩的出巡場面,更加深民眾不用怕疫情的印象,雖然民眾全程戴口罩,但有樣學樣
的宗教遶境,再加上母親節的吃喝慶祝活動,最終失去警覺心釀出社區感染。
五疫?六針? 七月出運!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台灣就算有隱形的感染鏈,但估計也是輕症,只要不死亡,嚴格來說
是可以接受的防疫戰略,主要的目的就是拖到國產疫苗問世,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過這場
疫情,如此一來,不僅阻擋病毒在外,而且在全球只有俄羅斯、美國、英國與中國有能力
生產疫苗的情況下,台灣能有本土疫苗,自然是展現世界級的醫療實力,這是繼台積電先
進製程獨步全球後,另一個台灣之光,要知道就連日本也還沒製造出疫苗,等到明年應該
就有餘力可以進行疫苗外交。
目前預計最快七月底就有本土疫苗可以施打,所以從現在到七月底,是台股最考驗持股信
心的時候,正好也是每年傳統的「五窮六絕」淡季,不過今年不同之處在原本的「七上吊
」可能轉變為「七翻身」,這倒是很值得股民深思的一點。
封城?你怕? 全球更害怕!
台灣會封城嗎?有機會,但估計防疫中心會考量經濟的衝擊,可能不會封科學園區,畢竟
台灣的半導體對全球影響力甚大,所以應該不會比照武漢封城的模式,全面停擺,不僅台
灣禁不起,全球汽車產業更加禁不起,到時候美國的失業人口更多,想來全面封城的可能
性不大。
果然,五月十九日媒體轉述經濟部長的「國際供應鏈急需」、「產業生產不能停的相關產
業」的方針,暗示半導體產業不會停,對照路透社表示,美國協助台灣跟藥廠協商,加速
生產疫苗,根據台灣官方表示,六月中旬有五百萬劑莫德納疫苗到台,足夠應付台灣六十
五歲以上的380萬3633名老年人,只要避開重症死亡,就算是確診數飆高,經濟活動還是
可以進行,這是過去一年各國已經摸索出的路線。
從經濟數據可證實,疫情在初期爆發時會有明顯的影響,但下一季的經濟數據就可以回升
,所以這次台股下跌14.39%,等於修正年初市場對台灣今年GDP可達6%以上的預期,相信
等到七月底國產疫苗開始施打後,台股就可以重新回到挑戰新高的走勢。要知道全球目前
只有英、美、俄羅斯、中國等強權製造出COVID-19疫苗,就連日本也還沒,等到台灣的疫
苗擠入國際防疫的第一線時,相信世界對台灣的認知不僅是半導體強國,醫療能力也很強
。
學校停課降溫 等待疫苗到位
校園感染人數,截至五月十九日為止,全國共四十四名學生確診,大專生二十人最多,教
育部宣布全面停課不停學,學生在家線上學習,少了年輕人的群聚感染,無症狀患者比例
將大幅降低,估計下一步應該是遠距離上班,僅留下民生必需店與外送、清潔環保人員正
常活動,力拚撐到六月中旬第二批疫苗到位,所以從時間上推算,五月二十八日是連續十
四天破百確診觀察日,再加十四天,正好是六月中旬的疫苗到位。
這樣看來,防疫中心其實早就做好了第四級的打算,為了不造成經濟太大的衝擊,比較有
可能的方式是「自主封城」+「日本的軟封城模式」─即主要是管制出入口、暫時關閉不
必要的出入通道,透過區域防控的方法,管制出入口及人員進出,防止疫情向內擴散。
國際伸援疫苗 助台灣逆轉勝
要不要採用中國科興疫苗?關鍵其實不是專業考量,而是政治考量,更是去紅色供應鏈戰
略的一環。相信在很多電視劇裡可看到「牆頭草」的下場悽慘,既然台灣已經選擇親美抗
中路線,自然不能掉入中國疫苗的溫情陷阱,否則挺台的美國與歐盟便會覺得被背叛,往
後台灣不僅得不到大國的支持,更別想中國會給好果子吃。
這點從五月十九日下午四十萬劑AZ疫苗從阿姆斯特丹運送到台灣,就可以證實去年九月「
歐美日台」重組供應鏈聯盟不是糊弄國人,而是在台灣缺水、缺電、疫情爆發的最困難的
情況,仍堅持半導體不停產,兌現美日德政府請求台積電解決車用晶片缺貨的承諾,體現
台灣是可靠的夥伴,是太平洋第一島鏈的民主陣容防線的一員,所以當台灣需要援助時,
美歐也會出手幫忙。所謂患難見真情,全球政治版圖正在往台灣傾斜,這場疫情台灣要逆
轉勝。
本文作者:洪寶山
心得/評論:
所以這次台股下跌14.39%,等於修正年初市場對台灣今年GDP可達6%以上的預期,相信
等到七月底國產疫苗開始施打後,台股就可以重新回到挑戰新高的走勢?!
看來作者對疫苗期望很大
--
如何嘴砲 反駁對方的重點──◢◣█確實指出人家論點的錯誤性 ψQSWEET
駁斥──────◢ ◣█用引言指出對方錯誤或矛盾的地方( █優質論文)
在嘴砲王 相反的觀點──◢████◣█列出相反的論點並以事實當證據( █ 辯論社)
應該出現 矛盾────◢██████◣█列出相反的論點但不加以證實( ██論壇)
的元素 攻擊態度─◢████████◣█質疑對方的態度和口氣 ( ██匿名版)
人身攻擊↘偏見↗ ▄▄▄▄▄▄▄▄▄▄▄▄█攻擊身份和能耐█幹你娘(█ 小朋友)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Jessica
at 2021-05-27T03:15
at 2021-05-27T03:15

By Lucy
at 2021-05-29T04:49
at 2021-05-29T04:49

By Tracy
at 2021-05-30T14:55
at 2021-05-30T14:55

By Christine
at 2021-06-03T07:32
at 2021-06-03T07:32

By Delia
at 2021-06-03T15:46
at 2021-06-03T15:46

By Megan
at 2021-06-04T07:18
at 2021-06-04T07:18

By Enid
at 2021-06-04T08:32
at 2021-06-04T08:32

By Tracy
at 2021-06-06T22:25
at 2021-06-06T22:25

By Kama
at 2021-06-08T23:25
at 2021-06-08T23:25

By Hedy
at 2021-06-10T23:28
at 2021-06-10T23:28

By Liam
at 2021-06-14T20:59
at 2021-06-14T20:59

By Edward Lewis
at 2021-06-16T09:57
at 2021-06-16T09:57

By Audriana
at 2021-06-20T06:15
at 2021-06-20T06:15

By Kama
at 2021-06-23T10:07
at 2021-06-23T10:07

By Rachel
at 2021-06-27T09:18
at 2021-06-27T09:18

By Emily
at 2021-06-28T14:22
at 2021-06-28T14:22

By Franklin
at 2021-06-29T13:34
at 2021-06-29T13:34

By Robert
at 2021-06-30T21:45
at 2021-06-30T21:45

By Steve
at 2021-07-01T17:52
at 2021-07-01T17:52

By Oliver
at 2021-07-04T07:24
at 2021-07-04T07:24

By Zanna
at 2021-07-07T05:07
at 2021-07-07T05:07

By Aaliyah
at 2021-07-09T20:32
at 2021-07-09T20:32

By Wallis
at 2021-07-13T23:20
at 2021-07-13T23:20

By Belly
at 2021-07-16T13:57
at 2021-07-16T13:57

By Jacky
at 2021-07-21T07:35
at 2021-07-21T07:35

By Elizabeth
at 2021-07-22T13:21
at 2021-07-22T13:21

By Hazel
at 2021-07-23T09:28
at 2021-07-23T09:28

By Rae
at 2021-07-26T12:22
at 2021-07-26T12:22

By Gary
at 2021-07-27T18:51
at 2021-07-27T18:51

By Valerie
at 2021-07-31T13:31
at 2021-07-31T13:31

By Daniel
at 2021-08-02T16:45
at 2021-08-02T16:45

By Irma
at 2021-08-05T23:21
at 2021-08-05T23:21

By Linda
at 2021-08-08T02:02
at 2021-08-08T02:02

By Rosalind
at 2021-08-12T17:45
at 2021-08-12T17:45

By Faithe
at 2021-08-16T22:25
at 2021-08-16T22:25

By Cara
at 2021-08-18T02:10
at 2021-08-18T02:10

By Gilbert
at 2021-08-19T18:21
at 2021-08-19T18:21

By Zanna
at 2021-08-21T20:24
at 2021-08-21T20:24

By Isabella
at 2021-08-23T04:31
at 2021-08-23T04:31

By Lauren
at 2021-08-24T16:19
at 2021-08-24T16:19

By Odelette
at 2021-08-27T22:05
at 2021-08-27T22:05

By Ina
at 2021-09-01T14:44
at 2021-09-01T14:44

By Oscar
at 2021-09-04T21:41
at 2021-09-04T21:41

By Erin
at 2021-09-05T14:26
at 2021-09-05T14:26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1-09-06T08:49
at 2021-09-06T08:49

By Ida
at 2021-09-07T07:08
at 2021-09-07T07:08

By Megan
at 2021-09-11T20:32
at 2021-09-11T20:32

By Lauren
at 2021-09-14T01:30
at 2021-09-14T01:30

By Iris
at 2021-09-18T06:02
at 2021-09-18T06:02

By Rebecca
at 2021-09-19T23:44
at 2021-09-19T23:44

By Sandy
at 2021-09-24T18:47
at 2021-09-24T18:47

By Skylar Davis
at 2021-09-25T00:16
at 2021-09-25T00:16

By Eartha
at 2021-09-26T09:24
at 2021-09-26T09:24

By Hedy
at 2021-09-30T09:47
at 2021-09-30T09:47

By Franklin
at 2021-10-01T04:34
at 2021-10-01T04:34

By Madame
at 2021-10-03T02:55
at 2021-10-03T02:55

By Olga
at 2021-10-06T06:18
at 2021-10-06T06:18

By John
at 2021-10-07T04:06
at 2021-10-07T04:06

By Christine
at 2021-10-10T17:35
at 2021-10-10T17:35

By Mason
at 2021-10-12T14:48
at 2021-10-12T14:48

By Hamiltion
at 2021-10-15T21:13
at 2021-10-15T21:13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1-10-19T15:07
at 2021-10-19T15:07

By Callum
at 2021-10-22T07:58
at 2021-10-22T07:58
Related Posts
IEA籲各國:立刻停止新石油、天然氣投資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1-05-23T17:36
at 2021-05-23T17:36
幣圈一天人間十年!比特幣24小時暴漲近40%

By Delia
at 2021-05-23T17:17
at 2021-05-23T17:17
金萬林捐贈5萬劑核酸試劑

By Rae
at 2021-05-23T17:13
at 2021-05-23T17:13
AMD怎麼了?

By Olive
at 2021-05-23T16:58
at 2021-05-23T16:58
《台北股市》台耀、瑞基 題材吸金

By Thomas
at 2021-05-23T16:18
at 2021-05-23T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