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不動產 (解答送P幣) - 經濟

By Kelly
at 2011-03-12T02:40
at 2011-03-12T02:40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b2209187 (Taiwan Yankees)》之銘言:
: 幫忙解答會送200P幣(稅後)。
: 來源: 99學年度北大不動產
: 科目:經濟學
科目名稱雖然是經濟學
但是就我也是北大不動產畢業所學來看
我想應該仍然是在考土地經濟學
甚至有可能是不動產經濟學的內容
: 問題:
: 1. 任何時點上土地的供給數量為存量概念,而GDP需求中的新住宅支出為流量支出;請問
: 如何導出新住宅支出的決定因素?(10分)
: 2. 經濟理論告訴我們,供給與需求決定成交價格與成交數量,請依經濟理論闡述近日政府
: 為抑制房價上漲趨勢而限制都市精華區公有土地釋出的做法,是否可能達到政策美意?
: (10分)
: 我的想法:
: 第1題,真的完全沒個底...,只想到是否應從機會成本(房屋租金)著手?但還是不太清楚
: 怎麼寫...。
這個部分在傳統土地經濟學較少談到,已經涉及不動產經濟學
可以參考許文昌所著的土地經濟學,在最後一章有住宅存量流量模型可以採用
該模型內容較賴景昌版本的住宅存量流量模型更為複雜些
其中探討住宅的存量改變可以分成四象限來處理
第一象限為住宅存量與房租,第二為房租與房價,第三為住宅新建量與房價
第四為住宅新建量與存量
這個個象限各自有不同的因素影響住宅新建量
比如總體因素(淨資本流入)將會影響住宅需求,使第一象限住宅需求曲線右移,影響新建量
或是住宅因為經濟功能折舊加速,導致第四象限受到影響,最終影響新建量
因素在四個象限都存在,至少可以提出四項以上(ex:總體經濟,資本化率,建築成本,折舊率)
詳情就請參閱許文昌<土地經濟學>(圖形分析)
: 第2題,我想到兩個不同的方向:一是由於土地供給減少,投機客取得土地成本上升,讓房
: 價反而更高;二是因精華區土地是地價指標,許多有大批土地的財團會競標土地,讓民眾
: 對土地的預期未來價格提高,因此限制精華區土地釋出,可抑止此一情形。
: 但也不知道哪個對,問過經濟老師,給個想法也都不太一樣。
本題較活,屬於傳統範圍土地經濟學時事題型
目前較無專書討論(或是有我不知道),但是可以從學者文章找到相關看法
政策目的是抑制房價上漲
首先就事論事
房地產的正常供需曲線相交,決定均衡房地價與均衡交易量
首先:政府希望增加供給土地,以使房地產存量增加,最終使價格下降
因此釋出精華國有土地,並且依現行競標程序由高價建商購得
"若其他條件不變"
房地產供給將可以因為土地生產要素增加而增加,最終可以使房地產價格下降
但是現實狀況是,競標完畢後,建商取得生產要素成本上升,因此商品價格也有上升壓力
(在這個地方不能用完全競爭市場來分析,因為不動產市場本身就是不完全市場
所以假定前提是建商有價格決定力)
所以建商將會使商品以較高價格出售(民眾投資需求增加)
這其中必須特別說明的部分是,在此情況下是供給增加,但是需求也明顯增加
所以最終房地產均衡價格反而上升
以此觀點而言,限制優良國有地釋出,可以避免此一助長房地產價格上升原因發生
但是,此舉動並沒有辦法對抗其他使房地產價格上升之其他原因
這時候可以舉幾點原因出來說明
比如國際資金湧入,利率較低,兩岸ECFA議題增溫等等
所以在抑制房地產價格上升而言
限制國有土地釋出難以達成政策目標
僅有消極不助長之功效
--
: 幫忙解答會送200P幣(稅後)。
: 來源: 99學年度北大不動產
: 科目:經濟學
科目名稱雖然是經濟學
但是就我也是北大不動產畢業所學來看
我想應該仍然是在考土地經濟學
甚至有可能是不動產經濟學的內容
: 問題:
: 1. 任何時點上土地的供給數量為存量概念,而GDP需求中的新住宅支出為流量支出;請問
: 如何導出新住宅支出的決定因素?(10分)
: 2. 經濟理論告訴我們,供給與需求決定成交價格與成交數量,請依經濟理論闡述近日政府
: 為抑制房價上漲趨勢而限制都市精華區公有土地釋出的做法,是否可能達到政策美意?
: (10分)
: 我的想法:
: 第1題,真的完全沒個底...,只想到是否應從機會成本(房屋租金)著手?但還是不太清楚
: 怎麼寫...。
這個部分在傳統土地經濟學較少談到,已經涉及不動產經濟學
可以參考許文昌所著的土地經濟學,在最後一章有住宅存量流量模型可以採用
該模型內容較賴景昌版本的住宅存量流量模型更為複雜些
其中探討住宅的存量改變可以分成四象限來處理
第一象限為住宅存量與房租,第二為房租與房價,第三為住宅新建量與房價
第四為住宅新建量與存量
這個個象限各自有不同的因素影響住宅新建量
比如總體因素(淨資本流入)將會影響住宅需求,使第一象限住宅需求曲線右移,影響新建量
或是住宅因為經濟功能折舊加速,導致第四象限受到影響,最終影響新建量
因素在四個象限都存在,至少可以提出四項以上(ex:總體經濟,資本化率,建築成本,折舊率)
詳情就請參閱許文昌<土地經濟學>(圖形分析)
: 第2題,我想到兩個不同的方向:一是由於土地供給減少,投機客取得土地成本上升,讓房
: 價反而更高;二是因精華區土地是地價指標,許多有大批土地的財團會競標土地,讓民眾
: 對土地的預期未來價格提高,因此限制精華區土地釋出,可抑止此一情形。
: 但也不知道哪個對,問過經濟老師,給個想法也都不太一樣。
本題較活,屬於傳統範圍土地經濟學時事題型
目前較無專書討論(或是有我不知道),但是可以從學者文章找到相關看法
政策目的是抑制房價上漲
首先就事論事
房地產的正常供需曲線相交,決定均衡房地價與均衡交易量
首先:政府希望增加供給土地,以使房地產存量增加,最終使價格下降
因此釋出精華國有土地,並且依現行競標程序由高價建商購得
"若其他條件不變"
房地產供給將可以因為土地生產要素增加而增加,最終可以使房地產價格下降
但是現實狀況是,競標完畢後,建商取得生產要素成本上升,因此商品價格也有上升壓力
(在這個地方不能用完全競爭市場來分析,因為不動產市場本身就是不完全市場
所以假定前提是建商有價格決定力)
所以建商將會使商品以較高價格出售(民眾投資需求增加)
這其中必須特別說明的部分是,在此情況下是供給增加,但是需求也明顯增加
所以最終房地產均衡價格反而上升
以此觀點而言,限制優良國有地釋出,可以避免此一助長房地產價格上升原因發生
但是,此舉動並沒有辦法對抗其他使房地產價格上升之其他原因
這時候可以舉幾點原因出來說明
比如國際資金湧入,利率較低,兩岸ECFA議題增溫等等
所以在抑制房地產價格上升而言
限制國有土地釋出難以達成政策目標
僅有消極不助長之功效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By Una
at 2011-03-16T22:40
at 2011-03-16T22:40

By Catherine
at 2011-03-21T20:00
at 2011-03-21T20:00
Related Posts
想找一些類型的書

By Dora
at 2011-03-12T02:08
at 2011-03-12T02:08
各位版友好 想請大家推薦書籍

By Mary
at 2011-03-11T23:07
at 2011-03-11T23:07
賽局問題

By Franklin
at 2011-03-11T10:24
at 2011-03-11T10:24
機會成本的問題

By Mia
at 2011-03-10T18:48
at 2011-03-10T18:48
lne的問題?

By Iris
at 2011-03-09T20:46
at 2011-03-09T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