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量2018年僅1%成長 - 股票

By Genevieve
at 2019-05-10T09:52
at 2019-05-10T09:52
Table of Contents
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量2018年僅1%成長
1.原文連結:
http://bit.ly/2Vffj8K
2.原文內容: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表全球工業機器人的初步統計,2018年全球出貨量創歷
史新高38.4萬套,僅比2017年增長1%。但並未提供服務型機器人的相關資訊。
對機器人行業而言,2017年值得標誌的一年,年增率為30%,但2018年卻出現緩慢成長,
業界人士認為2個因素造成,(1)中美貿易戰影響,使中國市場需求下降;(2) 一直以來,
汽車製造業對機器人需求高,也因消費者觀望EV汽車補助政策及大環境不確定性,而影響
汽車製造業對機器人的投資,如下:
中國汽車銷量28年來首次下降(下降6%),美國銷量持平。全球銷量下降3%,導致汽車產
業的機器人於中國下降15%,美國下降26%。
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也下降5%,導致電子產業的機器人也下滑8%。
根據中國明珞汽車裝備公司策略長Henry Sun的說法,「消費者目前似乎還在觀望,因為
有些傳言關於影響汽車採購的政策以及整個大環境的不確定性。」
從好的方面來看,Henry Sun也說:「EV製造業對於汽車機器人而言是一個很大的刺激因
素,新生產線及工廠的安裝,以及現有設備的重新安裝(如電池或電動機車零件組),以
及EV產品組合的擴張,都是許多原始設備製造商(OEM)長期策略的基礎要件。中國是EV
的全球焦點,未來幾年將進行許多重大投資。」
雖然亞洲的機器人銷量下降,但在美洲上漲了6%,在歐盟上漲了7%。事實上,美國的年度
銷量非常好,比2017年增長了15%,加拿大和墨西哥則分別下降15%和13%。
據IFR報導,其他製造業的機器人出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包括食品和飲料、製藥、塑料和
金屬行業。
即將面臨的挑戰
展望未來,汽車產業可能會更加不穩定,特別是從內燃機轉向電動汽車(EV)和自駕車逐
漸成為主流。還有,技術工人不足仍是首要的問題。一般工人必須先學會如何操作、編程
和維護機器人及相關技術。另一個挑戰是,機器人製造商需要有易於學習的作業軟體,不
需要仰賴傳統的工程師,並且能直覺使用。
美國智庫專家認為:「美國政府在加強美國機器人技術競爭力方面做得不夠。」雖然,美
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有一項支持國家機器人計劃的研究,但卻受限於資金問題,也沒
有與行業需求緊密連結。市場需要專注於協作機器人,而非取代人工。
http://iknow.stpi.narl.org.tw/Post/Figures/2019/market/mech_15564a_20190510.png
http://iknow.stpi.narl.org.tw/Post/Figures/2019/market/mech_15564b_20190510.png
3.心得/評論:
中美貿易戰,以及汽車產業&智慧手機銷售下跌,都是導致工業機器人增長率緩慢的原因
,但在食品和飲料、製藥、塑料和金屬行業皆呈現兩位數成長。
--
1.原文連結:
http://bit.ly/2Vffj8K
2.原文內容: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表全球工業機器人的初步統計,2018年全球出貨量創歷
史新高38.4萬套,僅比2017年增長1%。但並未提供服務型機器人的相關資訊。
對機器人行業而言,2017年值得標誌的一年,年增率為30%,但2018年卻出現緩慢成長,
業界人士認為2個因素造成,(1)中美貿易戰影響,使中國市場需求下降;(2) 一直以來,
汽車製造業對機器人需求高,也因消費者觀望EV汽車補助政策及大環境不確定性,而影響
汽車製造業對機器人的投資,如下:
中國汽車銷量28年來首次下降(下降6%),美國銷量持平。全球銷量下降3%,導致汽車產
業的機器人於中國下降15%,美國下降26%。
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也下降5%,導致電子產業的機器人也下滑8%。
根據中國明珞汽車裝備公司策略長Henry Sun的說法,「消費者目前似乎還在觀望,因為
有些傳言關於影響汽車採購的政策以及整個大環境的不確定性。」
從好的方面來看,Henry Sun也說:「EV製造業對於汽車機器人而言是一個很大的刺激因
素,新生產線及工廠的安裝,以及現有設備的重新安裝(如電池或電動機車零件組),以
及EV產品組合的擴張,都是許多原始設備製造商(OEM)長期策略的基礎要件。中國是EV
的全球焦點,未來幾年將進行許多重大投資。」
雖然亞洲的機器人銷量下降,但在美洲上漲了6%,在歐盟上漲了7%。事實上,美國的年度
銷量非常好,比2017年增長了15%,加拿大和墨西哥則分別下降15%和13%。
據IFR報導,其他製造業的機器人出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包括食品和飲料、製藥、塑料和
金屬行業。
即將面臨的挑戰
展望未來,汽車產業可能會更加不穩定,特別是從內燃機轉向電動汽車(EV)和自駕車逐
漸成為主流。還有,技術工人不足仍是首要的問題。一般工人必須先學會如何操作、編程
和維護機器人及相關技術。另一個挑戰是,機器人製造商需要有易於學習的作業軟體,不
需要仰賴傳統的工程師,並且能直覺使用。
美國智庫專家認為:「美國政府在加強美國機器人技術競爭力方面做得不夠。」雖然,美
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有一項支持國家機器人計劃的研究,但卻受限於資金問題,也沒
有與行業需求緊密連結。市場需要專注於協作機器人,而非取代人工。
http://iknow.stpi.narl.org.tw/Post/Figures/2019/market/mech_15564a_20190510.png

http://iknow.stpi.narl.org.tw/Post/Figures/2019/market/mech_15564b_20190510.png

3.心得/評論:
中美貿易戰,以及汽車產業&智慧手機銷售下跌,都是導致工業機器人增長率緩慢的原因
,但在食品和飲料、製藥、塑料和金屬行業皆呈現兩位數成長。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Quanna
at 2019-05-11T07:00
at 2019-05-11T07:00

By Yedda
at 2019-05-11T15:16
at 2019-05-11T15:16

By Xanthe
at 2019-05-15T08:11
at 2019-05-15T08:11

By Doris
at 2019-05-16T05:55
at 2019-05-16T05:55

By Candice
at 2019-05-20T12:20
at 2019-05-20T12:20

By Frederica
at 2019-05-24T19:52
at 2019-05-24T19:52

By Poppy
at 2019-05-25T23:55
at 2019-05-25T23:55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5-26T03:41
at 2019-05-26T03:41

By Rachel
at 2019-05-30T12:31
at 2019-05-30T12:31

By Elma
at 2019-06-03T03:24
at 2019-06-03T03:24

By Bennie
at 2019-06-06T13:45
at 2019-06-06T13:45
Related Posts
對逾3千億中國貨加稅 川普:開始文書工作

By Odelette
at 2019-05-10T09:32
at 2019-05-10T09:32
談判決戰時刻寫信給川普 習近平說了啥

By Dorothy
at 2019-05-10T09:31
at 2019-05-10T09:31
大盤 空

By Dorothy
at 2019-05-10T09:28
at 2019-05-10T09:28
15家金控年衰3成 新光金翻身進步王

By Joseph
at 2019-05-10T09:26
at 2019-05-10T09:26
美中貿易戰仍有變數 當沖戶突破4.4萬

By Olivia
at 2019-05-10T08:54
at 2019-05-10T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