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魯曼觀點VS台灣22K政策 - 經濟
By David
at 2013-01-30T18:13
at 2013-01-30T18:13
Table of Contents
→ liton:不太明白成長理論跟企業利潤如何分配的關係?01/29 09:19
→ liton:另不同國家間的薪資比較好像都沒扣除物價和生天涯穩定性 01/29 09:22
OECD 在 1996 年提出的知識經濟,其基礎是 80 年代中後期出現的的內生成長理論
一些大型的實證研究恰好也是 OECD 主持,他們享有共通的時代脈絡
薪資的增減與不均程度應該分開來看
全球化的一個正面意見,就是雖然加深(全球)貧富差距
但底層的收入其實也是增加的
生產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並非決定薪資的因素
否則勞力密集的薪資應該最高
但技術進步會讓高階技術人員獲益,減少(本國)低技術人員的需求
故有一說認為技術進步才是貧富差距加大的原因,而非全球化,比如這次標題的 Krugman
做為費用的薪資,跟利潤分配也是分開來看比較好
前者是特定期間的流量為基礎,每月都要付出
後者以某個時點的存量為基礎,要總結收益跟費用之後再看如何分配
(股利、員工分紅、保留盈餘等)
通常在談待遇的時候,這兩個也是分開講
如果知識經濟是造成勞動生產力提高而實質薪資下降的原因
那麼,比台灣更為知識經濟的美國,照理說也會出現同樣的現象
有可能:
1.薪資本來就不反映勞動生產力,這是個誤會,台灣即為反例
2.薪資還是反映勞動生產力,但台灣有其他因素的在阻礙(制度因素、市場扭曲)
至於實證方面,有找到 Krugman 教科書引用的資料:
http://ppt.cc/DUTU
http://ppt.cc/jL-s (2009 年版)
為了避免偏誤,也搜尋一下其他論文,結果都差不多,認為薪資會反映生產力
另舉 Martin Feldstein 的說法:http://ppt.cc/Qz6y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By Catherine
at 2013-02-03T16:45
at 2013-02-03T16:45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3-02-04T20:11
at 2013-02-04T20:11
Related Posts
政府對準私有財的作為?
By Michael
at 2013-01-30T09:55
at 2013-01-30T09:55
名目工資上漲率與失業率的tradeoff?
By Queena
at 2013-01-29T23:43
at 2013-01-29T23:43
Taylor Rule?
By Zenobia
at 2013-01-29T20:48
at 2013-01-29T20:48
看不懂VMP VAP是什麼意思
By Sarah
at 2013-01-29T12:06
at 2013-01-29T12:06
克魯曼觀點VS台灣22K政策
By Mia
at 2013-01-29T00:05
at 2013-01-29T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