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投資組合真正需要什麼﹖ - 理財

By Callum
at 2007-11-30T17:10
at 2007-11-30T17:10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andyjaw (祈禱陽光)》之銘言:
: : 為什麼要進行多樣化投資﹖答案只有四個字﹕風險控制。
: ^^^^^^^^^^^^^^^^^^^^^^^^^^^^^^^^^^^^^^^^^^^^^^^^
: 這是我一直覺得最不懂的一點 ^^"
: 如果要多樣化投資, 那為甚麼不直接買全球平衡型的基金就好?
: 反而很多人還要這麼辛苦, 自己選來選去買新興市場買歐美買能源買日本....
: 如果是因為不信任全球平衡型的基金經理人
: 那是因為自己有比該經理人對全世界熟析嗎?
: 若不信任全球平衡型的基金經理人又憑什麼相信信任新興市場基金的經理人?
: 差別在哪裡?
: 如果是因為全球平衡型的報酬率不夠高
: 那不就專心追求高報酬就好了, 專家的多樣化投資建議應該可以不用聽吧?
: 所以多樣化投資如果只限定於講基金的部份的話
: 是否結論其實很簡單就是要你買全球平衡型基金?
: 不知道有沒有人是認同要多樣化投資
: 但卻又不想買全球平衡型的基金
: 是自己來挑選一套屬於自己的多樣化基金投資
: 如果有的話, 可以分享為什麼要這樣做的看法嗎? 謝謝~~ ^^
恕刪部分原文
真正要做資產配置的話,
不是只有計算各類資產的百分比就好,
最好還要搭配「動態調整」的觀念,
也就是「資產配置」+「動態調整」。
資產配置的部分我想就不多說了,大家都知道那是什麼,
就是依照自己的年齡、投資屬性、和需求,
而把錢分配在不同的資產裡 -- 股票、債券、現金、保險 ......
至於動態調整,
則是指定期〈或不定期〉檢視自己各類資產的報酬狀況〈本利合〉,
將各類資產的總值及所佔比例進行調整。
要注意的是,
這裡是依據各類資產計算報酬後的總值進行調整,
因為一段時間之後,
不同資產會有不同的報酬結果,
像最近這幾年,可能股票 -- 尤其新興市場 -- 成長很多,
相對地,債券 -- 尤其政府公債 --的成長就比較少,
會變成股票部分的總價值遠超過原本該有的比例,
再說一次,這個比例是依照妳的年齡、屬性、財務狀況、需求等計算出來的。
此時就可以酌量賣出股票的持份,將現金轉入債券,
或者也不一定要買賣進出,
只要接下來扣款的時候提高債券的扣款比就好。
相反地,
如果是遇到空頭,
妳可能會發現債券的部分因為跌得少、股票跌得多,
而使得債券的部位所佔的比例高出原本的設定,
此時可以賣出債券、轉入股票的部份。
更厲害的人可能現金所佔的比例超高,
〈因為預見空頭市場而早早大幅提高現金部位〉
此時就可以酌量進場佈局。
這種作法可能一年或半年做一次,
甚至可以依照一次多空轉換的週期 -- 三、五年吧!? -- 作一次調整,
老話一句,端看個人而定。
結論是,
如果有打算做這種資產動態調整的,
可能就會傾向於自己申購各門類的基金,
這樣比較方便依照自己的計算公式做調整。
未完,待續 ~~
--
個人分享空間
http://rochenberg-yeh.spaces.live.com
與理財完全無關,但歡迎大家來參觀瀏覽並給予意見 ^_^
--
: : 為什麼要進行多樣化投資﹖答案只有四個字﹕風險控制。
: ^^^^^^^^^^^^^^^^^^^^^^^^^^^^^^^^^^^^^^^^^^^^^^^^
: 這是我一直覺得最不懂的一點 ^^"
: 如果要多樣化投資, 那為甚麼不直接買全球平衡型的基金就好?
: 反而很多人還要這麼辛苦, 自己選來選去買新興市場買歐美買能源買日本....
: 如果是因為不信任全球平衡型的基金經理人
: 那是因為自己有比該經理人對全世界熟析嗎?
: 若不信任全球平衡型的基金經理人又憑什麼相信信任新興市場基金的經理人?
: 差別在哪裡?
: 如果是因為全球平衡型的報酬率不夠高
: 那不就專心追求高報酬就好了, 專家的多樣化投資建議應該可以不用聽吧?
: 所以多樣化投資如果只限定於講基金的部份的話
: 是否結論其實很簡單就是要你買全球平衡型基金?
: 不知道有沒有人是認同要多樣化投資
: 但卻又不想買全球平衡型的基金
: 是自己來挑選一套屬於自己的多樣化基金投資
: 如果有的話, 可以分享為什麼要這樣做的看法嗎? 謝謝~~ ^^
恕刪部分原文
真正要做資產配置的話,
不是只有計算各類資產的百分比就好,
最好還要搭配「動態調整」的觀念,
也就是「資產配置」+「動態調整」。
資產配置的部分我想就不多說了,大家都知道那是什麼,
就是依照自己的年齡、投資屬性、和需求,
而把錢分配在不同的資產裡 -- 股票、債券、現金、保險 ......
至於動態調整,
則是指定期〈或不定期〉檢視自己各類資產的報酬狀況〈本利合〉,
將各類資產的總值及所佔比例進行調整。
要注意的是,
這裡是依據各類資產計算報酬後的總值進行調整,
因為一段時間之後,
不同資產會有不同的報酬結果,
像最近這幾年,可能股票 -- 尤其新興市場 -- 成長很多,
相對地,債券 -- 尤其政府公債 --的成長就比較少,
會變成股票部分的總價值遠超過原本該有的比例,
再說一次,這個比例是依照妳的年齡、屬性、財務狀況、需求等計算出來的。
此時就可以酌量賣出股票的持份,將現金轉入債券,
或者也不一定要買賣進出,
只要接下來扣款的時候提高債券的扣款比就好。
相反地,
如果是遇到空頭,
妳可能會發現債券的部分因為跌得少、股票跌得多,
而使得債券的部位所佔的比例高出原本的設定,
此時可以賣出債券、轉入股票的部份。
更厲害的人可能現金所佔的比例超高,
〈因為預見空頭市場而早早大幅提高現金部位〉
此時就可以酌量進場佈局。
這種作法可能一年或半年做一次,
甚至可以依照一次多空轉換的週期 -- 三、五年吧!? -- 作一次調整,
老話一句,端看個人而定。
結論是,
如果有打算做這種資產動態調整的,
可能就會傾向於自己申購各門類的基金,
這樣比較方便依照自己的計算公式做調整。
未完,待續 ~~
--
個人分享空間
http://rochenberg-yeh.spaces.live.com
與理財完全無關,但歡迎大家來參觀瀏覽並給予意見 ^_^
--
All Comments

By Quintina
at 2007-12-04T00:47
at 2007-12-04T00:47

By David
at 2007-12-08T22:55
at 2007-12-08T22:55

By Eartha
at 2007-12-11T07:35
at 2007-12-11T07:35

By Caitlin
at 2007-12-16T04:01
at 2007-12-16T04:01

By Adele
at 2007-12-18T04:08
at 2007-12-18T04:08

By Margaret
at 2007-12-22T12:06
at 2007-12-22T12:06

By Queena
at 2007-12-23T04:51
at 2007-12-23T04:51
Related Posts
我是新人

By George
at 2007-11-30T15:56
at 2007-11-30T15:56
基金當炒股 小心吃掉報酬率

By Daph Bay
at 2007-11-30T15:41
at 2007-11-30T15:41
請推薦基金

By Bethany
at 2007-11-30T15:33
at 2007-11-30T15:33
剩下敢買的基金...

By Andrew
at 2007-11-30T15:32
at 2007-11-30T15:32
南韓基金還值得留嗎??

By Oscar
at 2007-11-30T14:40
at 2007-11-30T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