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民投的千鈞一髮時刻:3000億資產還不起 - 股票

By Kumar
at 2019-02-03T19:34
at 2019-02-03T19:34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https://goo.gl/3Q7csb
2.原文內容:
中民投的千鈞一髮時刻
來源:易簡財經
- 1 -
違約風波
1月29日,中民投違約事件震驚了整個債券市場。
中民投發行的30億元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PPN)當天到期,焦躁的投資者一直等候
到下午5點,依舊沒未收到中民投的還款,中民投構成了技術性違約。
中民投的違約早有端倪,此前一周的1月23日,中民投的債券「17中民G1」以70.00元開盤
后,價格一路下跌,因交易異常波動,「17中民G1」觸發盤中停牌,停牌時間為14:07至
14:37,復牌恢復交易后,債券交易價格繼續下跌,最終以50.10元收盤,跌幅28.43%。
全天成交金額為767萬元,占債券總規模的0.15%。
對於此次異常波動,中民投當天表示:「這是債券二級市場的交易行為,我們十分關注。
公司其他債券價格和估值正常。」
公開資料顯示,「17中民G1」全稱為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2017年公司債券
(第一期)。發行結果公告顯示,該期債券於2017年12月26日結束,該期債券實際發行規
模44.8億元,最終票面利率為7.00%。該債券主承銷商為華融證券。
在這天暴跌之前,二級市場價卻在94元左右,但自去年10月起,17中民G1就一直處於下降
趨勢,從10月16日的94.15元,一路向下,跌到暴跌前的83.79元。
- 2 -
系出豪門中民投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民生投資是經國務院批准,由全國工商聯發起,59家行業領先企業聯
合設立,於2014年8月21日在上海成立,註冊資本500億元,是唯一一家帶有「國字頭」背
景的民營投資公司,中民投的股東包括盧志強的泛海集團、孫蔭環的億達集團、張近東的
蘇寧集團以及周海江的紅豆集團等,可謂「豪門」,初略計算,中民投股東們掌控的資產
規模已超萬億元。
而中民投的發展也堪稱火箭速度,只用了3年時間,到2017年底,中民投的資產總規模已
達3061億元,目前主要涉及新能源、裝配式建築、醫療大健康、通用航空、金融地產等產
業,以及保險、融資租賃、資管、投行等金融和類金融。
中民投的掌門人是前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公開資料顯示,董文標出生於1957年6月。
曾任河南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副院長、海通證券董事長兼總裁、交通銀行董事。
1996年,董文標出任民生銀行副行長。2006年,董文標任民生銀行董事長。2014年8月,
董文標向民生銀行董事會提交辭職函,並出任中民投董事長一職。
有業內人士表示,董文標稱得上,民生銀行過去20年的靈魂人物,也是中國民營企業的卓
越企業家。中民投的股東也跟民生銀行高度重合。
可以這樣說,無論從規模、股東實力、管理水準,中民投都堪稱民營資本的翹楚。
- 3 -
投資滑鐵盧
過去3年,中民投在市場中加速擴張,做大了自己的資產規模,但利潤卻低的可憐,而且
很多投資項目都完全不能用成功二字來形容。
上海董家渡豪擲250億搶地王,武漢300億修中央商務區
中民投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斷臂求生」,包括尋求出售其最優質資產——上海董家渡13
、15地塊——用以自救。
要知道,這塊地是2014年中民投聯合上海外灘投資、嘉鷺投資以248.5億入主黃浦區「小
東門街道616、735街坊」地塊,溢價率0.2%,樓板價35392元/平,當時這裏成為上海總價
地王。
而在武漢,中民投還計劃複製上海董家渡,預計將在五年內投資1000億元,其中將投資30
0億元建設中民長江金融中心。該項目與武漢綠地中心緊鄰,位於徐家棚武車B地塊。
投資光伏慘敗
過去幾年,分散式光伏市場爆發,而中民投也將目光瞄準了這塊大蛋糕。
中民投通過旗下子公司中民新能收購聖陽電力,成為聖陽電力的控股股東,並企圖通過這
種方式與聖陽電力進行重組,已此進軍光伏領域。
但事與願違,2018年4月23日晚,聖陽股份公告稱,終止就中民新光展開的重大資產重組
。至此,中民投光伏業務上市失敗。
二級市場定增項目大量失敗
中民投還在2014-2016年參與了多宗定增,包括百視通、奧飛動漫等。例如2014年底,中
民投旗下的中民投資本參與了百視通換股合併吸收東方明珠的增發方案,認購金額5億元
、增發價32.43元/股,股災后東方明珠股價一路下跌,目前不足10元(前復權價)。2016
年3月,中民投資本參與了奧飛動漫的定增方案,增發價28.87元/股,彼時股價尚在30元
以上,但其後股價持續下跌。
公開信息顯示,中民投資本在2017年4季度退出前十大流通股東,當季度的均價相較定增
價也基本腰斬。此外,中民投資本於2015年通過中信建投定增11號資管計劃參與了渤海租
賃的增發方案,同樣被深套其中,至少截至2018年3季度仍未減持。
- 4 -
3000億資產還不起30億債
1月22日,中民投總裁呂本獻在瑞士參加世界經濟論壇期間,還對媒體表示,要在嚴冬中
突圍,他當時表示:「冬天到來,誰都無法置身事外。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生存不易,賺
錢更不易。能夠堅守到今天,並仍然有信心在困境中覓勢突圍的,都是英雄。好日子人人
都會過,但如何面對困境,才是體現一個企業品質與韌性的地方。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變
化和不確定性的世界里。但我們相信,應對挑戰的同時,積極主動改變,才能贏得發展機
遇。」
中民投的確需要突圍,因為它已經陷入了債務的重重包圍之中。
中民投的發債書顯示,2018年三季度,中民投的待償還債券餘額已經到了480億元,其中
公司債182億,超短融70億,私募債118億,資管等5億,境外還有100億的美元債務,按這
些債務計算,中民投每年付出的利息成本就超過40億。
同期,中民投前三季度公司資產3000億,凈利16億,較2017年同期的39.8億下降近60%,
也就是說中民投每年掙的錢,只能覆蓋利息的一半。
Debtwire的報導則披露,中民投將同時應對215億短期借款以及215億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債
務。截至2018年9月末,中民投計入了830億人民幣的長期權益投資。
根據中民投2016年發行公告,中民投假如違約超過3000萬美元將觸發2019年到期美元債券
的交叉違約。
獸爺在幾天前的《鍍金時代》中寫到,和上一輪德隆、鐵本被整治一樣,泛海和中民投們
的割肉,代表著一個非理性繁榮鍍金時代行將結束。
靠債務槓桿堆砌的繁華,終歸是黯然退場。
中民投的規模和股東實力,堪稱一艘民營資本的航空母艦,但就是這樣一艘航空母艦,居
然無法拿出30億來還債,可見市場對資產的估值正在大幅下降,市場流動性大幅降低。目
測後面暴雷的債只會更多,投資者應該注意理財產品和債券基金的風險。
3.心得/評論:
這則新聞似乎被蓋了,我是在網路上看到有其他人講,然後對岸還被刪帖。
雖然違約金只有30億,不過對於這樣的大企業也違約,感覺中國真的債務快要爆炸了。
大家要抓緊驚濤駭浪了。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Iris
at 2019-02-04T04:41
at 2019-02-04T04:41

By Puput
at 2019-02-07T16:14
at 2019-02-07T16:14

By Christine
at 2019-02-10T12:47
at 2019-02-10T12:47

By Rachel
at 2019-02-13T06:42
at 2019-02-13T06:42

By Hardy
at 2019-02-14T22:18
at 2019-02-14T22:18

By Zora
at 2019-02-15T00:19
at 2019-02-15T00:19

By Hedwig
at 2019-02-18T21:03
at 2019-02-18T21:03

By Madame
at 2019-02-22T19:35
at 2019-02-22T19:35

By Elizabeth
at 2019-02-23T01:22
at 2019-02-23T01:22

By Isabella
at 2019-02-26T23:19
at 2019-02-26T23:19

By Ula
at 2019-02-27T12:01
at 2019-02-27T12:01

By Elvira
at 2019-03-03T04:53
at 2019-03-03T04:53

By Hedda
at 2019-03-07T00:57
at 2019-03-07T00:57

By Erin
at 2019-03-08T21:26
at 2019-03-08T21:26

By Aaliyah
at 2019-03-13T08:55
at 2019-03-13T08:55

By Quanna
at 2019-03-15T15:38
at 2019-03-15T15:38

By Caitlin
at 2019-03-18T18:20
at 2019-03-18T18:20

By James
at 2019-03-19T09:13
at 2019-03-19T09:13

By Quintina
at 2019-03-23T05:55
at 2019-03-23T05:55

By Queena
at 2019-03-23T18:34
at 2019-03-23T18:34

By Odelette
at 2019-03-24T05:48
at 2019-03-24T05:48

By Frederica
at 2019-03-26T21:40
at 2019-03-26T21:40

By Oliver
at 2019-03-27T04:52
at 2019-03-27T04:52

By Anthony
at 2019-03-29T20:06
at 2019-03-29T20:06

By Thomas
at 2019-04-02T19:10
at 2019-04-02T19:10

By Anonymous
at 2019-04-05T11:03
at 2019-04-05T11:03

By Hazel
at 2019-04-06T02:32
at 2019-04-06T02:32

By Eden
at 2019-04-08T07:40
at 2019-04-08T07:40

By Suhail Hany
at 2019-04-10T14:02
at 2019-04-10T14:02

By Suhail Hany
at 2019-04-15T05:01
at 2019-04-15T05:01

By Hazel
at 2019-04-16T18:32
at 2019-04-16T18:32
Related Posts
鴻海威州案 美媒「看空」1.3萬就業機會

By Margaret
at 2019-02-03T17:04
at 2019-02-03T17:04
台塑去年營收增20% 王文淵:導入AI降成本

By Annie
at 2019-02-03T16:55
at 2019-02-03T16:55
「抄底」A股?外資去年在陸股大虧1.6兆元

By Dorothy
at 2019-02-03T16:53
at 2019-02-03T16:53
台指 連假慣性空

By Lucy
at 2019-02-03T15:59
at 2019-02-03T15:59
近年投資的一些心得感想

By Necoo
at 2019-02-03T14:51
at 2019-02-03T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