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A股?外資去年在陸股大虧1.6兆元 - 股票

By Dorothy
at 2019-02-03T16:53
at 2019-02-03T16:53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https://tinyurl.com/ybbcpbwr
2.原文內容:
「抄底」A股?外資去年在陸股大虧1.6兆元
2019-02-03 13:53聯合報 記者林則宏╱即時報導
去年A股被納入MSCI等國際主流股票指數,促使外資增持A股約人
33m民幣3,355億元。不過,根據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及
其研究團隊推算,受陸股暴跌拖累,外資2018年在A股市場累計
大虧約人民幣3,600億元(約新台幣1.6兆元)。
陸股去年表現慘澹,上證指數累計下跌超過24%。以去年底陸股
投資者總數1.45億人計算,平均每個投資者人約虧損人民幣10萬
元(約新台幣45萬元),即便是專業的外資亦沒能倖免於難。
據大陸網路財經媒體《華爾街見聞》報導,按中國人民銀行(大
陸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截至2018年末,境外機構持有的人民
幣資產規模為4.85兆元,較2017年末增加5,612億元。其中,境
外機構持有股票1.15兆元,年比減少229億元;持有債券1.71兆
元,年比增加5,128億元,為規模增加最大的資產類別。
另,外資持有貸款9,200億元,年比增加1,857億元;持有存款
1.06兆元,年比減少1,143億元。
謝亞軒及其研究團隊最新發布的報告稱,從外資持有人民幣金融
資產的配置結構來看,2018年出現一個明顯變化:債券資產占比
與股票資產占比之間的差距明顯拉大,目前債券資產占比為35%
,股票資產占比已降至24%以下,兩類資產的占比之差首次擴大
至十個百分點以上。
報告稱,境外機構在2018年成功「抄底」(逢低買進)中國債市
,以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例,2018年全年累計下行幅度達到65個
基點,若再考慮投資收益,2018年全年累計收益超過8%。
與此同時,2018年外資對於人民幣債券的增持力度也創下歷史新
高,以債券託管數據衡量,外資全年增持規模達到人民幣5,825
億元。
另一方面,儘管外資持有的A股資產規模出現小幅縮水,下降人
民幣229億元,但2018年外資並未減持A股,反而同樣也進行了積
極增持,規模下降主要歸因於估值因素(股價下跌)影響。
根據「陸股通」數據及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公布的報告,境外機構
2018年通過「陸股通」淨增持A股累計達人民幣2,942億元。
謝亞軒稱,若根據人行最新公布的全口徑數字並扣除估值因素進
行估算,2018年外資累計增持A股規模將達3,355億元。雖然低於
外資對人民幣債券的增持幅度,但與2017年相似的是,外資繼續
成為A股唯一的增量資金來源。
謝亞軒及其研究團隊估算,2018年A股市場淨流出資金約人民幣
3,800億元。
報告指出,根據簡單推算可知,外資2018年在A股市場累計虧損
約為人民幣3,600億元,投資表現遠遜於債券市場,目前仍面臨
大額浮虧。
對於何以2018年外資無懼陸股持續走跌仍大膽買進?報告稱,除
部分股票確實具備估值優勢等因素外,A股被納入MSCI等國際主
流股票指數是非常重要的結構性因素。
報告表示,具體來看,在MSCI正式納入A股時點前後的2018年4至
6月期間,外資累計買入約人民幣2,042億元A股,占全年增量的
61%。
報告稱,MSCI去年底已公布一份提升A股納入因子的計畫,若今
年2月底前的回饋情況較為合意,A股的納入因子可望進一步提升
至20%,這一調整預計在今年5月、8月分兩步實施。
這代表,2019年的5月及8月前後,A股可能還將再分別出現兩輪
外資大幅增持。
根據謝亞軒及其研究團隊測算,該次納入因子的提升將為陸股額
外帶來近5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另,今年6月將正式實施的富時
羅素指數首次納入A股,預計6月、9月該部分將新增資金流入約
180億美元。但外資今年能否在A股轉虧為盈,恐仍有待觀察。
3.心得/評論:
A股的底深到幾乎看不見盡頭,外資的銀彈卻也能持續投入。
2019年如果A股真的反彈,獲利想必會很驚人……
--
https://tinyurl.com/ybbcpbwr
2.原文內容:
「抄底」A股?外資去年在陸股大虧1.6兆元
2019-02-03 13:53聯合報 記者林則宏╱即時報導
去年A股被納入MSCI等國際主流股票指數,促使外資增持A股約人
33m民幣3,355億元。不過,根據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及
其研究團隊推算,受陸股暴跌拖累,外資2018年在A股市場累計
大虧約人民幣3,600億元(約新台幣1.6兆元)。
陸股去年表現慘澹,上證指數累計下跌超過24%。以去年底陸股
投資者總數1.45億人計算,平均每個投資者人約虧損人民幣10萬
元(約新台幣45萬元),即便是專業的外資亦沒能倖免於難。
據大陸網路財經媒體《華爾街見聞》報導,按中國人民銀行(大
陸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截至2018年末,境外機構持有的人民
幣資產規模為4.85兆元,較2017年末增加5,612億元。其中,境
外機構持有股票1.15兆元,年比減少229億元;持有債券1.71兆
元,年比增加5,128億元,為規模增加最大的資產類別。
另,外資持有貸款9,200億元,年比增加1,857億元;持有存款
1.06兆元,年比減少1,143億元。
謝亞軒及其研究團隊最新發布的報告稱,從外資持有人民幣金融
資產的配置結構來看,2018年出現一個明顯變化:債券資產占比
與股票資產占比之間的差距明顯拉大,目前債券資產占比為35%
,股票資產占比已降至24%以下,兩類資產的占比之差首次擴大
至十個百分點以上。
報告稱,境外機構在2018年成功「抄底」(逢低買進)中國債市
,以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例,2018年全年累計下行幅度達到65個
基點,若再考慮投資收益,2018年全年累計收益超過8%。
與此同時,2018年外資對於人民幣債券的增持力度也創下歷史新
高,以債券託管數據衡量,外資全年增持規模達到人民幣5,825
億元。
另一方面,儘管外資持有的A股資產規模出現小幅縮水,下降人
民幣229億元,但2018年外資並未減持A股,反而同樣也進行了積
極增持,規模下降主要歸因於估值因素(股價下跌)影響。
根據「陸股通」數據及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公布的報告,境外機構
2018年通過「陸股通」淨增持A股累計達人民幣2,942億元。
謝亞軒稱,若根據人行最新公布的全口徑數字並扣除估值因素進
行估算,2018年外資累計增持A股規模將達3,355億元。雖然低於
外資對人民幣債券的增持幅度,但與2017年相似的是,外資繼續
成為A股唯一的增量資金來源。
謝亞軒及其研究團隊估算,2018年A股市場淨流出資金約人民幣
3,800億元。
報告指出,根據簡單推算可知,外資2018年在A股市場累計虧損
約為人民幣3,600億元,投資表現遠遜於債券市場,目前仍面臨
大額浮虧。
對於何以2018年外資無懼陸股持續走跌仍大膽買進?報告稱,除
部分股票確實具備估值優勢等因素外,A股被納入MSCI等國際主
流股票指數是非常重要的結構性因素。
報告表示,具體來看,在MSCI正式納入A股時點前後的2018年4至
6月期間,外資累計買入約人民幣2,042億元A股,占全年增量的
61%。
報告稱,MSCI去年底已公布一份提升A股納入因子的計畫,若今
年2月底前的回饋情況較為合意,A股的納入因子可望進一步提升
至20%,這一調整預計在今年5月、8月分兩步實施。
這代表,2019年的5月及8月前後,A股可能還將再分別出現兩輪
外資大幅增持。
根據謝亞軒及其研究團隊測算,該次納入因子的提升將為陸股額
外帶來近5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另,今年6月將正式實施的富時
羅素指數首次納入A股,預計6月、9月該部分將新增資金流入約
180億美元。但外資今年能否在A股轉虧為盈,恐仍有待觀察。
3.心得/評論:
A股的底深到幾乎看不見盡頭,外資的銀彈卻也能持續投入。
2019年如果A股真的反彈,獲利想必會很驚人……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Mason
at 2019-02-06T20:53
at 2019-02-06T20:53

By Charlie
at 2019-02-07T07:03
at 2019-02-07T07:03

By Quintina
at 2019-02-11T22:02
at 2019-02-11T22:02

By Aaliyah
at 2019-02-13T18:20
at 2019-02-13T18:20

By Rosalind
at 2019-02-17T13:45
at 2019-02-17T13:45

By Rebecca
at 2019-02-19T15:56
at 2019-02-19T15:56

By Steve
at 2019-02-23T08:22
at 2019-02-23T08:22

By Olga
at 2019-02-26T22:06
at 2019-02-26T22:06

By Caroline
at 2019-02-27T13:19
at 2019-02-27T13:19

By Robert
at 2019-03-02T22:25
at 2019-03-02T22:25

By Sandy
at 2019-03-04T04:06
at 2019-03-04T04:06

By Edith
at 2019-03-08T02:26
at 2019-03-08T02:26

By Hedy
at 2019-03-11T15:51
at 2019-03-11T15:51

By Suhail Hany
at 2019-03-13T15:29
at 2019-03-13T15:29

By Caroline
at 2019-03-17T04:38
at 2019-03-17T04:38

By Rae
at 2019-03-20T04:58
at 2019-03-20T04:58

By Enid
at 2019-03-20T12:28
at 2019-03-20T12:28

By Xanthe
at 2019-03-23T17:29
at 2019-03-23T17:29

By Queena
at 2019-03-28T12:21
at 2019-03-28T12:21

By Steve
at 2019-03-29T17:37
at 2019-03-29T17:37

By Oliver
at 2019-04-03T08:38
at 2019-04-03T08:38

By Delia
at 2019-04-07T11:00
at 2019-04-07T11:00

By Mary
at 2019-04-08T22:19
at 2019-04-08T22:19

By Joe
at 2019-04-11T21:48
at 2019-04-11T21:48

By Quanna
at 2019-04-12T21:18
at 2019-04-12T21:18

By Edith
at 2019-04-15T18:36
at 2019-04-15T18:36

By Oscar
at 2019-04-20T13:02
at 2019-04-20T13:02
Related Posts
近年投資的一些心得感想

By Necoo
at 2019-02-03T14:51
at 2019-02-03T14:51
降價20天後 iPhone在大陸銷量猛增八成

By Anonymous
at 2019-02-03T14:38
at 2019-02-03T14:38
台指 連假慣性空

By Lydia
at 2019-02-03T13:17
at 2019-02-03T13:17
美中若達協議 川普仍可能維持對中共關稅

By Harry
at 2019-02-03T12:56
at 2019-02-03T12:56
主板銷售疲軟 業內傳出技嘉正計劃裁員

By Ula
at 2019-02-03T12:31
at 2019-02-03T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