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不全力反制美國? - 股票
By Hazel
at 2020-08-24T21:03
at 2020-08-24T21:03
Table of Contents
習一開始可能真的想中美爭霸
正如他ㄧ開始想搞人民幣國際化
想搞一帶一路
想搞雄安新區
想搞足球霸權
想搞全面小康..
現在我覺得更多的是
想穩固政權
人民仇美 什麼都美國的錯
產業沒升級 打壓華為
人民薪資停滯 美國打壓
製造業外流 貿易戰
物價暴漲 美國QE
事實上 中國根本問題在自以爲計畫經濟
首先 中國gdp絕對造假
很多覺得中國人均一萬鎂合理是只看城市
李中堂六億不到1000rmb 可知貧富差距極大
你中國大概6億農民 人均三千鎂就不錯
城市人口要人均1.5萬鎂以上才可湊上人均1萬
北上廣深才7000萬人 而且又不是每個都華為工程師
他們基本薪資一萬出頭 服務業多半低薪
一線都不一定人均1.5萬鎂了
三線以下到18線小縣城最好有人均1.5萬鎂
其實他們商界 官員都公開吐槽他們統計局了
城市人均一萬鎂可能真的 carry農村還有一萬鎂
打個7、8折比較合理
再來 gdp的問題 其實是資源的錯配
比如獨山縣1600億 你水泥鋼筋等等有讓廠商賺
但你產出誰用到?
過程等於紀錄1600億gdp送錢給鋼筋水泥廠
但這是無效的需求 最後廠商拿到錢擴廠又形成浪費 因為本來就沒這需求
同時社會流通的貨幣變多 造成通膨 只是灌到房產沒有都顯示在數據上
越蓋基建發的貨幣越多人民越窮
中國的gdp很大建築在做虛工
人民實際很窮 消費佔gdp39% 低於普遍6成左右
外國人對中國消費力的崇拜 只是因為中國人最瞧不起中國貨 讓外資賺到怕而已
美國市值超過一兆的 大概有200家 同期德國大概20家
這兩百家 主要是 藥業 軟體 金融投資 再來半導體 接著才是工業 零售等等
至於自動化機器 目前日本領先
美日佔據了未來趨勢產業
中國騰訊阿里 大概一半是服務業只是用平台當媒介
剩下的多半國企 金融 地產 基建 能源 原物料等
出了個抖音華為就很自豪
先不說半導體技術被美國掐手上
中國有的 人家是一片海
而且早就提前佈局
中國目前最有競爭力的 大概是家電行業吧
先進產業都被別人掐手上
而低端製造又隨人力成本高產業外流
可以預見10年後 中國老人爆增
會開始靠北要向美國繳藥稅
然後搞個新藥大耀進...
中國向來就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
中國唯一的優勢只剩手段沒有底線
連人口紅利也將變人口負債
1955年2004万 65歲
1956年2004万
1957年1502万
1958年1928万
1959年1665万
1960年1381万 60歲
1961年1187万
以下開始井噴
-----------------------------
1962年2491万
1963年3000万
1964年2759万
1965年2748万 55歲
1966年2795万
1967年2593万
1968年2795万
1969年2752万
1970年2774万 50歲
中國退休年齡60歲 因大饑荒 中國目前退休人口剛好是最少的時候 未來十年會增加至少5
0%
如果還要考量退休金不被通膨吃掉 光養老金支出足夠讓財政急遽惡化
更重要的是 家裡若老人有慢性病 甚至臥床 家庭消費力就會立刻停滯
其實今年經濟又是靠基建 消費上半年是負增長了
而美國則是先進國中出生率最高的 移民數最多的 且退休制度行之有年 人口對經濟衝擊
小
而全球只要人口老化 不管德國韓國 經濟都只能跪
不過套句之前聽他們那邊投資大老的話
經濟增長有統計局我不擔心太差呵呵
總之 我想中國有點知識的人都知道中美的實力差距
那不是一點半點
中美爭霸只是假議題 用來顧政權而已
--
正如他ㄧ開始想搞人民幣國際化
想搞一帶一路
想搞雄安新區
想搞足球霸權
想搞全面小康..
現在我覺得更多的是
想穩固政權
人民仇美 什麼都美國的錯
產業沒升級 打壓華為
人民薪資停滯 美國打壓
製造業外流 貿易戰
物價暴漲 美國QE
事實上 中國根本問題在自以爲計畫經濟
首先 中國gdp絕對造假
很多覺得中國人均一萬鎂合理是只看城市
李中堂六億不到1000rmb 可知貧富差距極大
你中國大概6億農民 人均三千鎂就不錯
城市人口要人均1.5萬鎂以上才可湊上人均1萬
北上廣深才7000萬人 而且又不是每個都華為工程師
他們基本薪資一萬出頭 服務業多半低薪
一線都不一定人均1.5萬鎂了
三線以下到18線小縣城最好有人均1.5萬鎂
其實他們商界 官員都公開吐槽他們統計局了
城市人均一萬鎂可能真的 carry農村還有一萬鎂
打個7、8折比較合理
再來 gdp的問題 其實是資源的錯配
比如獨山縣1600億 你水泥鋼筋等等有讓廠商賺
但你產出誰用到?
過程等於紀錄1600億gdp送錢給鋼筋水泥廠
但這是無效的需求 最後廠商拿到錢擴廠又形成浪費 因為本來就沒這需求
同時社會流通的貨幣變多 造成通膨 只是灌到房產沒有都顯示在數據上
越蓋基建發的貨幣越多人民越窮
中國的gdp很大建築在做虛工
人民實際很窮 消費佔gdp39% 低於普遍6成左右
外國人對中國消費力的崇拜 只是因為中國人最瞧不起中國貨 讓外資賺到怕而已
美國市值超過一兆的 大概有200家 同期德國大概20家
這兩百家 主要是 藥業 軟體 金融投資 再來半導體 接著才是工業 零售等等
至於自動化機器 目前日本領先
美日佔據了未來趨勢產業
中國騰訊阿里 大概一半是服務業只是用平台當媒介
剩下的多半國企 金融 地產 基建 能源 原物料等
出了個抖音華為就很自豪
先不說半導體技術被美國掐手上
中國有的 人家是一片海
而且早就提前佈局
中國目前最有競爭力的 大概是家電行業吧
先進產業都被別人掐手上
而低端製造又隨人力成本高產業外流
可以預見10年後 中國老人爆增
會開始靠北要向美國繳藥稅
然後搞個新藥大耀進...
中國向來就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
中國唯一的優勢只剩手段沒有底線
連人口紅利也將變人口負債
1955年2004万 65歲
1956年2004万
1957年1502万
1958年1928万
1959年1665万
1960年1381万 60歲
1961年1187万
以下開始井噴
-----------------------------
1962年2491万
1963年3000万
1964年2759万
1965年2748万 55歲
1966年2795万
1967年2593万
1968年2795万
1969年2752万
1970年2774万 50歲
中國退休年齡60歲 因大饑荒 中國目前退休人口剛好是最少的時候 未來十年會增加至少5
0%
如果還要考量退休金不被通膨吃掉 光養老金支出足夠讓財政急遽惡化
更重要的是 家裡若老人有慢性病 甚至臥床 家庭消費力就會立刻停滯
其實今年經濟又是靠基建 消費上半年是負增長了
而美國則是先進國中出生率最高的 移民數最多的 且退休制度行之有年 人口對經濟衝擊
小
而全球只要人口老化 不管德國韓國 經濟都只能跪
不過套句之前聽他們那邊投資大老的話
經濟增長有統計局我不擔心太差呵呵
總之 我想中國有點知識的人都知道中美的實力差距
那不是一點半點
中美爭霸只是假議題 用來顧政權而已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Anonymous
at 2020-08-29T09:38
at 2020-08-29T09:38
By Ingrid
at 2020-09-01T11:47
at 2020-09-01T11:47
By Tristan Cohan
at 2020-09-02T14:35
at 2020-09-02T14:35
By Caitlin
at 2020-09-05T03:27
at 2020-09-05T03:27
By Hamiltion
at 2020-09-09T09:01
at 2020-09-09T09:01
By Irma
at 2020-09-13T01:37
at 2020-09-13T01:37
By Harry
at 2020-09-16T13:45
at 2020-09-16T13:45
By Puput
at 2020-09-20T05:07
at 2020-09-20T05:07
By Queena
at 2020-09-24T00:05
at 2020-09-24T00:05
By Elma
at 2020-09-26T09:03
at 2020-09-26T09:03
By Elvira
at 2020-09-27T20:15
at 2020-09-27T20:15
By Emily
at 2020-10-02T14:42
at 2020-10-02T14:42
By Ophelia
at 2020-10-06T17:04
at 2020-10-06T17:04
By Belly
at 2020-10-09T04:24
at 2020-10-09T04:24
By Hamiltion
at 2020-10-10T20:37
at 2020-10-10T20:37
By Olivia
at 2020-10-14T19:50
at 2020-10-14T19:50
By Connor
at 2020-10-15T22:10
at 2020-10-15T22:10
By Jack
at 2020-10-20T17:32
at 2020-10-20T17:32
By Jack
at 2020-10-25T12:03
at 2020-10-25T12:03
By Liam
at 2020-10-28T02:31
at 2020-10-28T02:31
By Hamiltion
at 2020-10-31T03:50
at 2020-10-31T03:50
By Hamiltion
at 2020-11-01T11:11
at 2020-11-01T11:11
By Oscar
at 2020-11-04T21:46
at 2020-11-04T21:46
By Carol
at 2020-11-08T04:39
at 2020-11-08T04:39
By Brianna
at 2020-11-09T19:23
at 2020-11-09T19:23
By Caitlin
at 2020-11-12T13:18
at 2020-11-12T13:18
By Mason
at 2020-11-17T07:32
at 2020-11-17T07:32
By Frederica
at 2020-11-19T02:08
at 2020-11-19T02:08
By James
at 2020-11-22T16:42
at 2020-11-22T16:42
By Damian
at 2020-11-26T14:43
at 2020-11-26T14:43
By Andrew
at 2020-11-27T03:37
at 2020-11-27T03:37
By Gary
at 2020-11-28T17:37
at 2020-11-28T17:37
By Lauren
at 2020-11-29T04:29
at 2020-11-29T04:29
By William
at 2020-12-02T12:28
at 2020-12-02T12:28
By Enid
at 2020-12-06T04:55
at 2020-12-06T04:55
By Quintina
at 2020-12-11T02:35
at 2020-12-11T02:35
By Olivia
at 2020-12-15T18:32
at 2020-12-15T18:32
By Ivy
at 2020-12-17T10:46
at 2020-12-17T10:46
By Suhail Hany
at 2020-12-17T22:11
at 2020-12-17T22:11
By Rae
at 2020-12-19T16:23
at 2020-12-19T16:23
By Emma
at 2020-12-20T14:28
at 2020-12-20T14:28
By Annie
at 2020-12-21T17:14
at 2020-12-21T17:14
By Oscar
at 2020-12-22T12:13
at 2020-12-22T12:13
By Regina
at 2020-12-23T11:48
at 2020-12-23T11:48
By Faithe
at 2020-12-26T04:51
at 2020-12-26T04:51
By Elvira
at 2020-12-28T13:46
at 2020-12-28T13:46
By Dorothy
at 2020-12-29T18:41
at 2020-12-29T18:41
By Noah
at 2021-01-02T01:01
at 2021-01-02T01:01
By Caitlin
at 2021-01-04T18:27
at 2021-01-04T18:27
By Quintina
at 2021-01-05T07:03
at 2021-01-05T07:03
By Selena
at 2021-01-10T03:31
at 2021-01-10T03:31
By James
at 2021-01-12T08:41
at 2021-01-12T08:41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1-01-14T02:32
at 2021-01-14T02:32
By Necoo
at 2021-01-17T20:29
at 2021-01-17T20:29
By Joseph
at 2021-01-21T14:22
at 2021-01-21T14:22
By Emma
at 2021-01-23T08:53
at 2021-01-23T08:53
By Megan
at 2021-01-26T08:22
at 2021-01-26T08:22
By Zenobia
at 2021-01-31T07:27
at 2021-01-31T07:27
By Lauren
at 2021-02-01T05:18
at 2021-02-01T05:18
By Gilbert
at 2021-02-04T11:50
at 2021-02-04T11:50
By Dorothy
at 2021-02-07T23:47
at 2021-02-07T23:47
By Hedy
at 2021-02-09T11:42
at 2021-02-09T11:42
By Agatha
at 2021-02-12T05:13
at 2021-02-12T05:13
By Ethan
at 2021-02-16T02:54
at 2021-02-16T02:54
By Puput
at 2021-02-20T03:23
at 2021-02-20T03:23
By Sierra Rose
at 2021-02-22T15:31
at 2021-02-22T15:31
By Daniel
at 2021-02-23T11:13
at 2021-02-23T11:13
By Ethan
at 2021-02-25T04:48
at 2021-02-25T04:48
By Una
at 2021-02-27T16:56
at 2021-02-27T16:56
By Ethan
at 2021-03-02T07:17
at 2021-03-02T07:17
By John
at 2021-03-06T00:14
at 2021-03-06T00:14
By Edwina
at 2021-03-07T19:49
at 2021-03-07T19:49
By Jake
at 2021-03-08T01:28
at 2021-03-08T01:28
By Cara
at 2021-03-09T11:03
at 2021-03-09T11:03
By Donna
at 2021-03-11T09:16
at 2021-03-11T09:16
By Frederica
at 2021-03-11T14:50
at 2021-03-11T14:50
By Vanessa
at 2021-03-11T19:48
at 2021-03-11T19:48
By Callum
at 2021-03-14T17:26
at 2021-03-14T17:26
By Tom
at 2021-03-19T16:34
at 2021-03-19T16:34
By Noah
at 2021-03-19T20:45
at 2021-03-19T20:45
By Puput
at 2021-03-23T18:54
at 2021-03-23T18:54
By Charlotte
at 2021-03-23T21:21
at 2021-03-23T21:21
By Valerie
at 2021-03-24T10:22
at 2021-03-24T10:22
By Zenobia
at 2021-03-26T05:47
at 2021-03-26T05:47
By Kelly
at 2021-03-31T02:24
at 2021-03-31T02:24
By Olga
at 2021-03-31T16:42
at 2021-03-31T16:42
By Thomas
at 2021-04-02T02:11
at 2021-04-02T02:11
By Jacob
at 2021-04-04T00:42
at 2021-04-04T00:42
Related Posts
台灣加權指數/大盤 8月底前盤整9月初多頭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0-08-24T20:22
at 2020-08-24T20:22
《水泥股》Q4旺季不只是旺 亞泥撐住
By Sandy
at 2020-08-24T20:22
at 2020-08-24T20:22
現金收購6452康友(融券與您一同出場)
By Odelette
at 2020-08-24T20:19
at 2020-08-24T20:19
蘋果面臨的壟斷問題不是市占率,而是商業
By Jessica
at 2020-08-24T20:15
at 2020-08-24T20:15
彩晶出售南科閒置資產給台積電
By Charlie
at 2020-08-24T20:04
at 2020-08-24T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