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投資會更有錢 - 投資

By Carol
at 2009-07-19T13:02
at 2009-07-19T13:02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dgc (逍遙遊)》之銘言:
: 標題: Re: [心得] 不投資會更有:
: 或許你認識大賺的人,可能連「資金控管」是什麼,都沒聽過,呵呵。
:
: 像我有位朋友說:他認識某位離婚女士,在5年前,得到一筆財產,大約1500萬吧,
: 那女士把錢投資到拉丁美洲基金,到去年初,獲利有7000萬的樣子。
: 後來手癢贖回基金,把錢投入台股。
: 經過這波金融海嘯,賠掉一半多的錢,剩3000多萬吧,
: 這是會資金控管嗎?
:
: 當然,我舉的例子,是沒有資金控管的。
: 我不否認在基金、股票上大賺的,會資金控管。
: 但跟「期貨長期贏家」來比,Level就是有差,這是深度的問題。
:
: 沒人會嫌賺錢快的,財務槓桿的期貨,當然就是最好用的工具,
: 但是「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 資金控管Level差的,在期貨市場,很容易顯現出原來沒注意到的缺點,一下子就翻船了。
:
: → ffaarr:當然沒人敢說一定賺,只能說比起玩期貨成為贏家的機會高。 07/18 15:18
: → ffaarr:還有花的力氣比較少,要採用何方式就是個人選擇了。 07/18 15:18
:
: 首先要定義:何謂贏家,贏家的特色是「勝者全拿、財務自由」。
:
: 以「專業投機原理」作者Victor Sperandeo的績效來看(書中有寫):
:
: 原始資本 複利計算
: 西元 年報酬率 S&P500 10,000 61.53% 檢驗數字
: 1978 115.26% 15.18% 21,526 16,153
: 1979 74.48% 18.65% 37,559 26,092
: 1980 98.49% 32.42% 74,550 42,146
: 1981 49.99% -4.97% 111,818 68,079
: 1982 127.44% 21.56% 254,318 109,968
: 1983 30.79% 22.55% 332,622 177,631
: 1984 12.99% 6.29% 375,830 286,928
: 1985
: 你怎麼定義「狂飆」?
: 這又是一個盲點。
:
: 以日本股市從1984年起漲來看:
:
: 1984.01月,約10,200點
: 1985.01月,約12,000點 17.65%年報酬(公式:(12,000-10,200)/10,200)
: 1986.01月,約13,000點 8.33%年報酬
: 1987.01月,約20,000點 53.85%年報酬
:
:
: 我是「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來做投資(機)的。
:
: → iomm:你還是不能說玩期貨的資金控管能力會比玩股票的好 因為他不想 07/18 21:35
: → iomm:去投資貨 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07/18 21:36
: → snook55:應該說玩期貨就必須更要有控管能力 就像樓樓上在史大可版 07/18 21:38
: → iomm:我們只能說在期貨市場成功的 他有著不錯的資金控管能力 07/18 21:38
: → snook55:說之前玩融資那樣的意思 07/18 21:38
:
: 股票融資的槓桿: 2倍。
: 期貨的財務槓桿:15倍。
:
: 以這種比例來看,
: 你有10萬資金,最多買20萬股票,但在期貨上已經是買了150萬股票了。
:
: 那個難度高?不用我在多講吧。
:
: 會做股票,而不做期貨的,
: 大都是在期貨上吃過虧,要不然「沒有人會嫌錢賺的少」。
:
: 你可以選擇不相信,但實務上,就是如此。
:
: → ffaarr:我說的是資產配置的自動平衡,不可能完全逃過日股下跌。 07/18 22:04
: → ffaarr:不過,也不會太慘,因為投入的比例會有限。 07/18 22:04
: → ffaarr:用定期平衡,狂漲的時候會少賺,不過崩盤的時候會少賠點。 07/18 22:07
: → ffaarr:至於市場波動大小,其實正好相反,正因為那十五年中,道瓊 07/18 22:09
: → ffaarr:曾經激烈地向下波動,所以15年定期定額才賺得更多。 07/18 22:09
:
: 我所說的波動大是:
: 原來圖所說的盤整市場:高點1000,低點600。
:
: 換成是:
: 高點1000,低點300,
: 平均成本若750的話,股市指數又在400~600跑,還是賠。
高點1000低點300,指數在400-600跑,這定期定額無論如何
成本不會是750吧?
:
: 我是用「悲觀的角度」來看待「長期投資」,
: 因為要我等10年、15年,或更長,才曉得答案是「賠錢」的話,那真是沒搞頭。
:
反過來說,你現在能知道你期貨玩十五年最後是賺或賠嗎?
: 至於你說的「自動平衡」,就是把自己當成「基金經理人」來看待,
: 試想自己的專業有比「基金經理人」強嗎?
:
: 若有的話,我贊同這種作法。
:
: 若沒有的話,我還真看不出這種作法,
: 長期有什麼獲利能力(不講暴利,就以年報酬率8%而言)。
:
: → ffaarr:另,如果不了解定期平衡我可以說一下。假如一開始持有10% 07/18 22:20
: → ffaarr:日股,2年平衡一次,2年後因為日股漲太多變成15%就賣掉5% 07/18 22:20
: → ffaarr:之後2年又漲,變成佔17%就賣掉7%恢復成10%。以此類推。 07/18 22:21
: → ffaarr:如果有人比較喜好一年平衡一次也是可以。 07/18 22:22
: → ffaarr:至於關於贏家那一段我覺得d大你說得很好,我覺得不同的人定 07/18 22:28
: → ffaarr:義自己投資不同的目標,所以會有不同的選擇。 07/18 22:28
: → ffaarr:自動平衡我上面講了,不是主動操作,而是恢復原本的比例。 07/18 22:49
:
: 這種平衡模式,我想了一下,確實是可以在大多頭中持續獲利。
:
: 但問題是:1.其他市場虧損,會造成日本所占的比例調高,
: 因此調降日本比例,而影響其後續獲利能力。
: 2.當市場大幅上下波動時,所占比例或獲利可能沒有提高,
: 提高的只是單位數。
:
: 依照你的敘述,不曉得你們所說的自動平衡,在碰到空頭市場是不是這樣做?
:
當然也是。
: *若某市場碰到空頭時,原來10%變成7%,需要其他獲利市場來補這比例。
:
: 若是這樣,我的看法是:
: 這變成虧損的市場,本來是一個累贅,
: 而你又去扶持它,會造成整體獲利能力下降。
:
: 這樣子就像日本在1984~1989年帶來豐富的獲利,
: 但在1990年之後的20年大空頭,卻把之間的獲利都侵蝕掉了,
: 甚至拖累整個資產配置之獲利能力。
其實不是這樣,使用重新平衡會造成1984-1989的多頭中,賺的錢沒有持續
放著不平衡的人要少,但 在大崩盤的那兩年的損失又會比不平衡的人少很多
之後1992之後,因為重新平衡的關係,的確會因為日股持續不振,而拖累獲利能力
這本來就是重新平衡會遇到的正常狀況。沒有什麼策略是只有好處沒壞處的。
:
: 就我的看法:這種自動平衡,還是屬於主動操作,
: 只是操作週期拉很長,所採用的方法是:調整配置比例。
如果說這是主動操作的話,那台灣50按規定換股也是主動操作了?
我覺得也許我們定義的不同。
:
: 其實不要管那麼多,我比較好奇的是:
: 實務上,有誰依照這種方法,確實長期投資而獲利的?
其實我覺得你有點誤會定期平衡的作用,定期平衡的作用最重要的
不是「增加獲利」(雖然以過去數十年的歷史例子來看,的確能比買進持有
多一點獲利,但沒人敢確定未來也是如此)而是 控管風險以及
類似你說的資金控管 也就是當初設定好不同資產(例如股票、債券、現金)
不同地區的配置及風險都應該是符合於投資人本身的需求。要平衡的理由就是
資產的近期表現,把原本的資金分配狀態給改變了。也許原本股票只佔50%
現在變60%。這不符合於原本希望的狀況,所以籍由賣出上漲的資產
買進沒漲或下跌的資產,來使自己的資金不要偏離太多。以免在
漲多資產下跌時,蒙受過多的損失。如此而已。
它不是長期投資資產配置是否賺錢的主因,只是用來保護資產不受過大
風險,貫徹當初的資金配置控管的輔助方式,有時可以幫助使用者
大幅減低泡沫崩盤時的損失而已。
長期賺錢是靠全世界的經濟發展,不是靠這些輔助的方式。
:
: 時間不用太長,就最近10年而論(含去年2008的金融海嘯),
: 有沒有人能提供他的資產狀況,確實是依照此方法而獲利的?
:
: 就我的看法:
: 理論歸理論,實務歸實務。
: 如果提出的數據是某某學者,依照歷史數據,跑出什麼樣的模型,所以支持這種理論。
: 我認為若是如此,這種屬於「事後諸葛」理論(很容易偷雞,設成最佳化模組),
: 這樣子的話,這理論並沒有辦法幫助投資者。
資產配置理論早就有幾十年的歷史,就算一般書籍
早期版本1970年代開始的漫步華爾街就教人作類似指數投資的長期投資了,
只是那時候還沒指數基金,到了1976年vanguard的指數基金出來之後,才開始
這之後,有無數人長期購買指數基金賺到了錢(可以參考該基金的規模和周轉率
就知道有多少人在實行長投)。
但我覺得這都不是重點,過去有人用這方法賺到錢又
如何?連猩猩擲飛鏢都可能可以賺了。巴菲特可以賺很多錢,但又有多少人
能學會並實行他的方法?
重點還是在投入一種投資方式時,充分了解它的合理性、優點、缺點、可能遇上的風險
該注意的東西,以及最重要的適不適合自己。而不是去看因為有人曾經這樣賺
就認為自己也能賺。 d大的文章其實指出一些長期投資可能的風險
(在某些情況下可能虧損)我覺得是很好的,對於想要長投的人來說也是
可以思考。因為本來就沒有任何投資方式是穩賺的。包括定存在內。
不過有些我覺得可能是對長投策略不夠了解的地方我會儘量多加說明。
另外,反對長期指數投資的人很喜歡拿近10年的數據來說長期投資不好,
當然其實金融海嘯對於長期投資者絕對是很好的教材。(不管什麼
投資方法一定都有風險,否則就不會有高於定存的報酬)
不過就像我前面文章講到的,大多是拿短期投資的想法在批長期投資。如果在2007時仍
然持續長期投資的人,(亦即投資目標在未來10年)
看到2008的大崩盤該是高興而不是覺得虧損很嚴重,下跌嚴重的股市才能造就未來較
好的長期預期報酬,,至於那些2009年就要用錢或
退休的人,則根本在2007年就不該把資產放進股市(或者,退休時並不會一次全用錢的話
放少部分在股市還ok) 2009年要用的錢2007放股市,就是短期投資的想法。
還有就是,假如真的有實行資產配置,而不是全押股票,2008年是近年來
先進國家公債漲最多的一年,假如沒有鐵齒都不配置先進國家公債,實際的短期暫時損
失也比市場上大多數的人要輕得多。
: ※ 編輯: dgc 來自: 118.160.185.1 (07/19 06:58)
--
: 標題: Re: [心得] 不投資會更有:
: 或許你認識大賺的人,可能連「資金控管」是什麼,都沒聽過,呵呵。
:
: 像我有位朋友說:他認識某位離婚女士,在5年前,得到一筆財產,大約1500萬吧,
: 那女士把錢投資到拉丁美洲基金,到去年初,獲利有7000萬的樣子。
: 後來手癢贖回基金,把錢投入台股。
: 經過這波金融海嘯,賠掉一半多的錢,剩3000多萬吧,
: 這是會資金控管嗎?
:
: 當然,我舉的例子,是沒有資金控管的。
: 我不否認在基金、股票上大賺的,會資金控管。
: 但跟「期貨長期贏家」來比,Level就是有差,這是深度的問題。
:
: 沒人會嫌賺錢快的,財務槓桿的期貨,當然就是最好用的工具,
: 但是「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 資金控管Level差的,在期貨市場,很容易顯現出原來沒注意到的缺點,一下子就翻船了。
:
: → ffaarr:當然沒人敢說一定賺,只能說比起玩期貨成為贏家的機會高。 07/18 15:18
: → ffaarr:還有花的力氣比較少,要採用何方式就是個人選擇了。 07/18 15:18
:
: 首先要定義:何謂贏家,贏家的特色是「勝者全拿、財務自由」。
:
: 以「專業投機原理」作者Victor Sperandeo的績效來看(書中有寫):
:
: 原始資本 複利計算
: 西元 年報酬率 S&P500 10,000 61.53% 檢驗數字
: 1978 115.26% 15.18% 21,526 16,153
: 1979 74.48% 18.65% 37,559 26,092
: 1980 98.49% 32.42% 74,550 42,146
: 1981 49.99% -4.97% 111,818 68,079
: 1982 127.44% 21.56% 254,318 109,968
: 1983 30.79% 22.55% 332,622 177,631
: 1984 12.99% 6.29% 375,830 286,928
: 1985
: 你怎麼定義「狂飆」?
: 這又是一個盲點。
:
: 以日本股市從1984年起漲來看:
:
: 1984.01月,約10,200點
: 1985.01月,約12,000點 17.65%年報酬(公式:(12,000-10,200)/10,200)
: 1986.01月,約13,000點 8.33%年報酬
: 1987.01月,約20,000點 53.85%年報酬
:
:
: 我是「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來做投資(機)的。
:
: → iomm:你還是不能說玩期貨的資金控管能力會比玩股票的好 因為他不想 07/18 21:35
: → iomm:去投資貨 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07/18 21:36
: → snook55:應該說玩期貨就必須更要有控管能力 就像樓樓上在史大可版 07/18 21:38
: → iomm:我們只能說在期貨市場成功的 他有著不錯的資金控管能力 07/18 21:38
: → snook55:說之前玩融資那樣的意思 07/18 21:38
:
: 股票融資的槓桿: 2倍。
: 期貨的財務槓桿:15倍。
:
: 以這種比例來看,
: 你有10萬資金,最多買20萬股票,但在期貨上已經是買了150萬股票了。
:
: 那個難度高?不用我在多講吧。
:
: 會做股票,而不做期貨的,
: 大都是在期貨上吃過虧,要不然「沒有人會嫌錢賺的少」。
:
: 你可以選擇不相信,但實務上,就是如此。
:
: → ffaarr:我說的是資產配置的自動平衡,不可能完全逃過日股下跌。 07/18 22:04
: → ffaarr:不過,也不會太慘,因為投入的比例會有限。 07/18 22:04
: → ffaarr:用定期平衡,狂漲的時候會少賺,不過崩盤的時候會少賠點。 07/18 22:07
: → ffaarr:至於市場波動大小,其實正好相反,正因為那十五年中,道瓊 07/18 22:09
: → ffaarr:曾經激烈地向下波動,所以15年定期定額才賺得更多。 07/18 22:09
:
: 我所說的波動大是:
: 原來圖所說的盤整市場:高點1000,低點600。
:
: 換成是:
: 高點1000,低點300,
: 平均成本若750的話,股市指數又在400~600跑,還是賠。
高點1000低點300,指數在400-600跑,這定期定額無論如何
成本不會是750吧?
:
: 我是用「悲觀的角度」來看待「長期投資」,
: 因為要我等10年、15年,或更長,才曉得答案是「賠錢」的話,那真是沒搞頭。
:
反過來說,你現在能知道你期貨玩十五年最後是賺或賠嗎?
: 至於你說的「自動平衡」,就是把自己當成「基金經理人」來看待,
: 試想自己的專業有比「基金經理人」強嗎?
:
: 若有的話,我贊同這種作法。
:
: 若沒有的話,我還真看不出這種作法,
: 長期有什麼獲利能力(不講暴利,就以年報酬率8%而言)。
:
: → ffaarr:另,如果不了解定期平衡我可以說一下。假如一開始持有10% 07/18 22:20
: → ffaarr:日股,2年平衡一次,2年後因為日股漲太多變成15%就賣掉5% 07/18 22:20
: → ffaarr:之後2年又漲,變成佔17%就賣掉7%恢復成10%。以此類推。 07/18 22:21
: → ffaarr:如果有人比較喜好一年平衡一次也是可以。 07/18 22:22
: → ffaarr:至於關於贏家那一段我覺得d大你說得很好,我覺得不同的人定 07/18 22:28
: → ffaarr:義自己投資不同的目標,所以會有不同的選擇。 07/18 22:28
: → ffaarr:自動平衡我上面講了,不是主動操作,而是恢復原本的比例。 07/18 22:49
:
: 這種平衡模式,我想了一下,確實是可以在大多頭中持續獲利。
:
: 但問題是:1.其他市場虧損,會造成日本所占的比例調高,
: 因此調降日本比例,而影響其後續獲利能力。
: 2.當市場大幅上下波動時,所占比例或獲利可能沒有提高,
: 提高的只是單位數。
:
: 依照你的敘述,不曉得你們所說的自動平衡,在碰到空頭市場是不是這樣做?
:
當然也是。
: *若某市場碰到空頭時,原來10%變成7%,需要其他獲利市場來補這比例。
:
: 若是這樣,我的看法是:
: 這變成虧損的市場,本來是一個累贅,
: 而你又去扶持它,會造成整體獲利能力下降。
:
: 這樣子就像日本在1984~1989年帶來豐富的獲利,
: 但在1990年之後的20年大空頭,卻把之間的獲利都侵蝕掉了,
: 甚至拖累整個資產配置之獲利能力。
其實不是這樣,使用重新平衡會造成1984-1989的多頭中,賺的錢沒有持續
放著不平衡的人要少,但 在大崩盤的那兩年的損失又會比不平衡的人少很多
之後1992之後,因為重新平衡的關係,的確會因為日股持續不振,而拖累獲利能力
這本來就是重新平衡會遇到的正常狀況。沒有什麼策略是只有好處沒壞處的。
:
: 就我的看法:這種自動平衡,還是屬於主動操作,
: 只是操作週期拉很長,所採用的方法是:調整配置比例。
如果說這是主動操作的話,那台灣50按規定換股也是主動操作了?
我覺得也許我們定義的不同。
:
: 其實不要管那麼多,我比較好奇的是:
: 實務上,有誰依照這種方法,確實長期投資而獲利的?
其實我覺得你有點誤會定期平衡的作用,定期平衡的作用最重要的
不是「增加獲利」(雖然以過去數十年的歷史例子來看,的確能比買進持有
多一點獲利,但沒人敢確定未來也是如此)而是 控管風險以及
類似你說的資金控管 也就是當初設定好不同資產(例如股票、債券、現金)
不同地區的配置及風險都應該是符合於投資人本身的需求。要平衡的理由就是
資產的近期表現,把原本的資金分配狀態給改變了。也許原本股票只佔50%
現在變60%。這不符合於原本希望的狀況,所以籍由賣出上漲的資產
買進沒漲或下跌的資產,來使自己的資金不要偏離太多。以免在
漲多資產下跌時,蒙受過多的損失。如此而已。
它不是長期投資資產配置是否賺錢的主因,只是用來保護資產不受過大
風險,貫徹當初的資金配置控管的輔助方式,有時可以幫助使用者
大幅減低泡沫崩盤時的損失而已。
長期賺錢是靠全世界的經濟發展,不是靠這些輔助的方式。
:
: 時間不用太長,就最近10年而論(含去年2008的金融海嘯),
: 有沒有人能提供他的資產狀況,確實是依照此方法而獲利的?
:
: 就我的看法:
: 理論歸理論,實務歸實務。
: 如果提出的數據是某某學者,依照歷史數據,跑出什麼樣的模型,所以支持這種理論。
: 我認為若是如此,這種屬於「事後諸葛」理論(很容易偷雞,設成最佳化模組),
: 這樣子的話,這理論並沒有辦法幫助投資者。
資產配置理論早就有幾十年的歷史,就算一般書籍
早期版本1970年代開始的漫步華爾街就教人作類似指數投資的長期投資了,
只是那時候還沒指數基金,到了1976年vanguard的指數基金出來之後,才開始
這之後,有無數人長期購買指數基金賺到了錢(可以參考該基金的規模和周轉率
就知道有多少人在實行長投)。
但我覺得這都不是重點,過去有人用這方法賺到錢又
如何?連猩猩擲飛鏢都可能可以賺了。巴菲特可以賺很多錢,但又有多少人
能學會並實行他的方法?
重點還是在投入一種投資方式時,充分了解它的合理性、優點、缺點、可能遇上的風險
該注意的東西,以及最重要的適不適合自己。而不是去看因為有人曾經這樣賺
就認為自己也能賺。 d大的文章其實指出一些長期投資可能的風險
(在某些情況下可能虧損)我覺得是很好的,對於想要長投的人來說也是
可以思考。因為本來就沒有任何投資方式是穩賺的。包括定存在內。
不過有些我覺得可能是對長投策略不夠了解的地方我會儘量多加說明。
另外,反對長期指數投資的人很喜歡拿近10年的數據來說長期投資不好,
當然其實金融海嘯對於長期投資者絕對是很好的教材。(不管什麼
投資方法一定都有風險,否則就不會有高於定存的報酬)
不過就像我前面文章講到的,大多是拿短期投資的想法在批長期投資。如果在2007時仍
然持續長期投資的人,(亦即投資目標在未來10年)
看到2008的大崩盤該是高興而不是覺得虧損很嚴重,下跌嚴重的股市才能造就未來較
好的長期預期報酬,,至於那些2009年就要用錢或
退休的人,則根本在2007年就不該把資產放進股市(或者,退休時並不會一次全用錢的話
放少部分在股市還ok) 2009年要用的錢2007放股市,就是短期投資的想法。
還有就是,假如真的有實行資產配置,而不是全押股票,2008年是近年來
先進國家公債漲最多的一年,假如沒有鐵齒都不配置先進國家公債,實際的短期暫時損
失也比市場上大多數的人要輕得多。
: ※ 編輯: dgc 來自: 118.160.185.1 (07/19 06:58)
--
Tags:
投資
All Comments

By Tom
at 2009-07-23T04:35
at 2009-07-23T04:35

By Lily
at 2009-07-25T19:10
at 2009-07-25T19:10

By Victoria
at 2009-07-28T16:10
at 2009-07-28T16:10

By Elma
at 2009-08-01T12:50
at 2009-08-01T12:50

By Noah
at 2009-08-02T02:45
at 2009-08-02T02:45

By Kyle
at 2009-08-04T20:00
at 2009-08-04T20:00

By Margaret
at 2009-08-07T18:37
at 2009-08-07T18:37

By Agatha
at 2009-08-09T13:00
at 2009-08-09T13:00

By Daph Bay
at 2009-08-11T05:05
at 2009-08-11T05:05

By George
at 2009-08-13T15:35
at 2009-08-13T15:35

By Harry
at 2009-08-14T20:33
at 2009-08-14T20:33

By Susan
at 2009-08-18T11:47
at 2009-08-18T11:47

By Cara
at 2009-08-19T20:09
at 2009-08-19T20:09

By Irma
at 2009-08-21T13:54
at 2009-08-21T13:54

By Wallis
at 2009-08-22T21:30
at 2009-08-22T21:30
Related Posts
如果想要買股票,可以去哪找理財專員幫忙呢?

By Olivia
at 2009-07-18T22:25
at 2009-07-18T22:25
不投資會更有錢

By Jake
at 2009-07-18T10:00
at 2009-07-18T10:00
不投資會更有錢

By Damian
at 2009-07-18T08:16
at 2009-07-18T08:16
一年12%的投資加盟計劃

By Queena
at 2009-07-18T00:19
at 2009-07-18T00:19
不投資會更有錢

By Suhail Hany
at 2009-07-18T00:03
at 2009-07-18T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