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錢坑…別誤闖 - 投資

By Joe
at 2013-12-26T07:23
at 2013-12-26T07:23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HatasonJa (Johnny)》之銘言:
: 第三個錢坑,則是一種幻覺。回顧1936年,經濟學大師凱因斯曾主張,要恢復充分就
: 業,必須靠政府增加支出。但從當年乃至於今天,這種主張始終面對強大的政治阻力
克魯曼的這一點讓我很詫異。凱因斯的理論一直被視為政府將「黑手」伸進去
偷摸亞當斯密斯那隻「看不見的手」的正當性基礎,怎麼會被說成:面對強大
的政治阻力?沒有凱因斯的理論基礎,央行若要干預市場,遭到的阻力會更加
強大。
我對於「未見通膨」這句話一直感到很困惑,CPI採計方式不只一種,但實務
多數以房租來取代房價,在過去,將房價以房租來估算是很合理的,但東方人
對於不動產的偏好,絕對不亞於對黃金的偏好。這偏好已經大到讓買房跟使用
沒有太大關連性。
倘若考慮現代技術,把房屋的壽命從五十年放大到七十年,以台北市的新成屋
房價每坪一百萬而言,40坪的電梯華廈住宅,房價4000萬,七十年後標的物滅
失,僅剩分配不多的土地持分。若暫且忽略通膨(尤其現在通膨率都拉不起來
嗎?),現值四千萬,七十年後物權消滅,若四千萬不買房,只付房租X,七十
年內共付房租 840X 元,那 X > 47619 元的時候,才有買房的必要。但現在
40坪的純住宅要出租到 47600 元以上,房仲會建議你回家睡覺。(上述各價格
我是以永康街與帝寶一直線的中點巷道內電梯華廈來算,諸如六荷之類的)
因為租不起的人租不起,租得起的人自己有房子想出租。但即便如此,房價還是
不會跌。
這現象不只在台北,華人多的地方:溫哥華、多倫多、奧克蘭、基督城、布里
斯本、雪梨、新加坡、香港...etc 這幾年的房價變化,漲成什麼樣子,問問
移民公司就知道,那跟倫敦、紐約那種本來就貴的地方是不一樣的。
現在房價由M型化社會一端的人決定;房租由M型化社會另一端的人決定,兩者
已經脫鉤。特別是房屋推案量大、投資客多的地區,到夜晚就像鬼城,因為沒
人住,所以7-11等商家賣場不進駐,生活不便利,買個宵夜要騎車來回一小
時,誰要住?因為沒人住,所以沒人住--這在海峽那邊快要爆掉的國家的
第三、四線城市更明顯。
永康街的另一頭連雲街,一直連到金山南路的信義路北面,這十年來,有好多
地區的店面一旦拉下鐵門,就再也不開啟了,屋主寧願擱著養蚊子,也不想
降價出租,因為人在美國,台北太遠,房子太多,出租不好管理。反正華人心理
就是「有土斯有財」,放著也不會壞,跟黃金一樣。
當房屋變成一種商品,有錢人一間又一間的買,買了連埋起來也不必,比黃金
還方便,國家的地政事務所會免費幫你保管你的產權,用房租來計算CPI所得的
通膨率,意義剩下多少?
為什麼通膨對金價有利?能不能回歸國民會計之外,不要用指標與數學把自己
包起來,真正理解通膨的意義?挖黃金,然後再埋起來,也許愚蠢;挖掘各種
物資,然後建造一棟棟房屋,來消化有錢人錢太多的煩惱,又不出租,這豈不
是更奇怪?
帝寶本位?藍寶堅尼本位?還是設計一籃子各國百大豪宅的指數?或是一籃子
名牌包的指數?
是沒有通膨?還是看不見的通膨在減損實質購買力,讓民間需求無法提升,導致
看得見的通膨無法出現?
世界已經改變,各種事物都有必要重新定義。但經濟學家還繼續用過去的指標
與符號來衡量世界,並據此想描述與掌握這個世界的變化...那就繼續吧!
--
: 第三個錢坑,則是一種幻覺。回顧1936年,經濟學大師凱因斯曾主張,要恢復充分就
: 業,必須靠政府增加支出。但從當年乃至於今天,這種主張始終面對強大的政治阻力
克魯曼的這一點讓我很詫異。凱因斯的理論一直被視為政府將「黑手」伸進去
偷摸亞當斯密斯那隻「看不見的手」的正當性基礎,怎麼會被說成:面對強大
的政治阻力?沒有凱因斯的理論基礎,央行若要干預市場,遭到的阻力會更加
強大。
我對於「未見通膨」這句話一直感到很困惑,CPI採計方式不只一種,但實務
多數以房租來取代房價,在過去,將房價以房租來估算是很合理的,但東方人
對於不動產的偏好,絕對不亞於對黃金的偏好。這偏好已經大到讓買房跟使用
沒有太大關連性。
倘若考慮現代技術,把房屋的壽命從五十年放大到七十年,以台北市的新成屋
房價每坪一百萬而言,40坪的電梯華廈住宅,房價4000萬,七十年後標的物滅
失,僅剩分配不多的土地持分。若暫且忽略通膨(尤其現在通膨率都拉不起來
嗎?),現值四千萬,七十年後物權消滅,若四千萬不買房,只付房租X,七十
年內共付房租 840X 元,那 X > 47619 元的時候,才有買房的必要。但現在
40坪的純住宅要出租到 47600 元以上,房仲會建議你回家睡覺。(上述各價格
我是以永康街與帝寶一直線的中點巷道內電梯華廈來算,諸如六荷之類的)
因為租不起的人租不起,租得起的人自己有房子想出租。但即便如此,房價還是
不會跌。
這現象不只在台北,華人多的地方:溫哥華、多倫多、奧克蘭、基督城、布里
斯本、雪梨、新加坡、香港...etc 這幾年的房價變化,漲成什麼樣子,問問
移民公司就知道,那跟倫敦、紐約那種本來就貴的地方是不一樣的。
現在房價由M型化社會一端的人決定;房租由M型化社會另一端的人決定,兩者
已經脫鉤。特別是房屋推案量大、投資客多的地區,到夜晚就像鬼城,因為沒
人住,所以7-11等商家賣場不進駐,生活不便利,買個宵夜要騎車來回一小
時,誰要住?因為沒人住,所以沒人住--這在海峽那邊快要爆掉的國家的
第三、四線城市更明顯。
永康街的另一頭連雲街,一直連到金山南路的信義路北面,這十年來,有好多
地區的店面一旦拉下鐵門,就再也不開啟了,屋主寧願擱著養蚊子,也不想
降價出租,因為人在美國,台北太遠,房子太多,出租不好管理。反正華人心理
就是「有土斯有財」,放著也不會壞,跟黃金一樣。
當房屋變成一種商品,有錢人一間又一間的買,買了連埋起來也不必,比黃金
還方便,國家的地政事務所會免費幫你保管你的產權,用房租來計算CPI所得的
通膨率,意義剩下多少?
為什麼通膨對金價有利?能不能回歸國民會計之外,不要用指標與數學把自己
包起來,真正理解通膨的意義?挖黃金,然後再埋起來,也許愚蠢;挖掘各種
物資,然後建造一棟棟房屋,來消化有錢人錢太多的煩惱,又不出租,這豈不
是更奇怪?
帝寶本位?藍寶堅尼本位?還是設計一籃子各國百大豪宅的指數?或是一籃子
名牌包的指數?
是沒有通膨?還是看不見的通膨在減損實質購買力,讓民間需求無法提升,導致
看得見的通膨無法出現?
世界已經改變,各種事物都有必要重新定義。但經濟學家還繼續用過去的指標
與符號來衡量世界,並據此想描述與掌握這個世界的變化...那就繼續吧!
--
Tags:
投資
All Comments

By Hamiltion
at 2013-12-28T08:52
at 2013-12-28T08:52

By Skylar Davis
at 2013-12-29T07:48
at 2013-12-29T07:48

By Joe
at 2013-12-30T15:57
at 2013-12-30T15:57

By Oliver
at 2014-01-03T05:11
at 2014-01-03T05:11

By Donna
at 2014-01-03T06:13
at 2014-01-03T06:13

By Iris
at 2014-01-05T09:09
at 2014-01-05T09:09

By Zenobia
at 2014-01-07T15:36
at 2014-01-07T15:36

By Jacob
at 2014-01-10T12:55
at 2014-01-10T12:55

By Genevieve
at 2014-01-12T05:47
at 2014-01-12T05:47

By Zenobia
at 2014-01-15T22:13
at 2014-01-15T22:13

By Hazel
at 2014-01-19T00:31
at 2014-01-19T00:31

By Isabella
at 2014-01-21T23:35
at 2014-01-21T23:35

By Audriana
at 2014-01-22T03:28
at 2014-01-22T03:28

By Victoria
at 2014-01-25T04:50
at 2014-01-25T04:50

By Christine
at 2014-01-27T03:39
at 2014-01-27T03:39
Related Posts
English Financial Talk

By Hedda
at 2013-12-25T22:11
at 2013-12-25T22:11
台幣定存VS外幣定存

By Ivy
at 2013-12-25T08:17
at 2013-12-25T08:17
26歲 該如何理債

By Charlie
at 2013-12-24T21:36
at 2013-12-24T21:36
定存、基金 記帳?

By Hedwig
at 2013-12-24T14:46
at 2013-12-24T14:46
理財規劃投資讀書會

By Tom
at 2013-12-23T00:30
at 2013-12-23T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