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都不能少!中國大追稅開鍘,衝擊 40 - 股票

By Margaret
at 2018-12-09T22:35
at 2018-12-09T22:35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過長無法點擊者必須縮網址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8/12/09/china-tax-reform-taiwanese-business/
2.原文內容:
一毛都不能少!中國大追稅開鍘,衝擊 40 萬台幹荷包
中國號稱 20 年來最大規模個人所得稅稅改上路,表面看起來是減稅,但同時祭出更嚴的
反避稅措施,未來台幹在中國該繳的稅,都逃不過中國稅局的手掌心。
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人赴中國工作人口約 40 萬人,占全體海外工作者的一半。
2019 年起,中國個人所得稅新法即將上路,這批人首當其衝。
有人認為中國稅改是喜事一樁,「台幹圈私底下都在說,惠台 31 條或 100 條不如減稅
1 條,」一位不願具名的台幹透露。
號稱 20 年來最大規模個人所得稅稅改,外國人起徵點由每月 4,800 人民幣,提高至
5,000 人民幣;新增專項附加扣除額,涵蓋子女教育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租金等,讓
台幹最有感的,莫過於擴大 30% 以下低稅率的級距。
台幹周先生舉例,舊制每月扣完免稅額後,收入在 9,001 至 3 萬 5,000 人民幣,適用
稅率 25%,新制上路後,若每月應納稅額是 1 萬人民幣,稅率大幅降低至 10%。
但也有人呼籲,應提防中國大查稅,台幹恐被連本帶利討回去。主要原因是,過去台幹多
半未如實申報所得,現在中國運用大數據查稅,緊盯納稅人的逃漏稅。
中國減稅和大查稅雙管齊下,台幹應留意 4 大變革,以正確因應。
變革 1:坐月子條款變嚴,避稅更難
在舊制,台幹若是無住所,只要在 5 年內單次離境 30 天或累積離境 90 天,符合非中
國稅務居民資格,中國地區以外所得就能免繳稅。
台商圈更習慣稱為「坐月子」條款。
新制上路後,台幹須特別留意,坐月子條款只保留一半,刪除累積離境 90 天的做法。這
對企業主影響最大。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劉中惠說,過去企業主常在中國、台灣兩地跑,各待半
個月的做法,未來不管用了。新制上路後,企業主要留意 5 年內須做到單次離境 30 天
。
萬一月子沒做好,被視為中國稅務居民,麻煩就大了。
劉中惠指出,以前台幹只要在第 6 年離境 30 天,就能變回非中國稅務居民;但新制條
件變嚴格了,從 30 天變 183 天。
"換言之,台幹第 6 年要在境外待足半年,中國境外所得才能免課稅。"
「基本上根本不可行啊,怎麼可能台幹只在中國待半年,」劉中惠形容,一旦變成中國稅
務居民,台幹在中國以外的所得就都要在中國繳稅。
變革 2:勞務併入綜合所得,稅率將提高
中國過去把所得分為 11 類,稅率都不一樣,有的採累進稅率,有的採固定稅率。新制把
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和薪資合併,按 7 個級距累進課稅,最低課 3%,最高課
45%。
劉中惠指出,有些高階台幹有兩家公司所得,一家掛薪資,一家掛董監事酬勞,原本董監
事酬勞屬於勞務報酬,舊制只課 20%。
"但在新制,薪資和董監事酬勞合併計算,所得相加變多,代表適用稅率將提高,若高於
20%,台商就會感覺是加稅。"
變革 3:CRS 上路,狂查境外逃漏稅
有中國以外所得或資產的台商,要小心俗稱全球版肥咖 CRS(共同申報及盡職審查準則)
的威力。
9 月起,中國首度與其他國家交換稅務資訊,等於在香港或新加坡開戶的台商,金流很有
可能全曝光在中國稅局眼皮子底下。
殺傷力有多大呢?
"劉中惠形容,連符合非中國稅務居民身分的台商,也難逃法網。「今年有錢人在香港開戶
,如果填的聯絡資料、金流往返,都是中國,香港的銀行可能把你的帳戶餘額交換給中國
稅局,」劉中惠解釋。"
台商若無法舉證是中國境外所得,將面臨補繳高額個人所得稅。
另外,新制也納入個人反避稅條款,過去台商做股權投資,會在中國公司和被投資公司間
,設立一家中國境外的紙上公司。效果是,當被投資公司分派股利,台商把股利留在海外
,就不必繳稅。
"明年起,即使股利留在中國境外,若中國稅局判斷這家境外紙上公司,台商是可以控制的
,就會視為中國境內所得,向台商課稅。"
變革 4:大數據發威,查稅更容易
中國傾國家之力大數據查稅,也讓台幹申報所得,愈來愈沒有模糊空間。
過去台幹把中國收入在中國報稅、台灣收入在台灣報稅,雖然違法,但中國查不到。
"「其實中國稅局一直知道台幹有這個問題,現在只要把公司薪資拉出來,發現同樣
level 的中國籍幹部,薪資比台幹高,要查變得很容易,」劉中惠舉例。"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兩岸稅務主持會計師段士良提醒,未來每個納稅人都有識別號,在
中國地稅系統陸續整併後, 社會保險費也統一由稅務機關徵收,企業低報中國薪資或社
保費,或透過蒐集發票抵稅,也會愈來愈難。
事實上,隨著中國嚴查逃漏稅,台幹稅務風險與日俱增,愈來愈多台商怕被罰,開始合規
繳稅。
譬如,台商在招募台幹,慢慢地不再沿襲傳統薪資分兩地支付,改採 local hire(本地
雇用),甚至由中國子公司幹部來台招募,薪資全由中企包辦,誠實申報、納繳。
中國靠棒子和胡蘿蔔,雙管齊下,改善境內租稅環境。其實中國只是全球租稅環境翻天覆
地變化的一個縮影,台商跨國布局,不得不重視全球大追稅風暴。
3.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中國大追稅
在中國工作的台幹
或是投資中國的台商
要留意一下相關訊息
--
※過長無法點擊者必須縮網址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8/12/09/china-tax-reform-taiwanese-business/
2.原文內容:
一毛都不能少!中國大追稅開鍘,衝擊 40 萬台幹荷包
中國號稱 20 年來最大規模個人所得稅稅改上路,表面看起來是減稅,但同時祭出更嚴的
反避稅措施,未來台幹在中國該繳的稅,都逃不過中國稅局的手掌心。
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人赴中國工作人口約 40 萬人,占全體海外工作者的一半。
2019 年起,中國個人所得稅新法即將上路,這批人首當其衝。
有人認為中國稅改是喜事一樁,「台幹圈私底下都在說,惠台 31 條或 100 條不如減稅
1 條,」一位不願具名的台幹透露。
號稱 20 年來最大規模個人所得稅稅改,外國人起徵點由每月 4,800 人民幣,提高至
5,000 人民幣;新增專項附加扣除額,涵蓋子女教育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租金等,讓
台幹最有感的,莫過於擴大 30% 以下低稅率的級距。
台幹周先生舉例,舊制每月扣完免稅額後,收入在 9,001 至 3 萬 5,000 人民幣,適用
稅率 25%,新制上路後,若每月應納稅額是 1 萬人民幣,稅率大幅降低至 10%。
但也有人呼籲,應提防中國大查稅,台幹恐被連本帶利討回去。主要原因是,過去台幹多
半未如實申報所得,現在中國運用大數據查稅,緊盯納稅人的逃漏稅。
中國減稅和大查稅雙管齊下,台幹應留意 4 大變革,以正確因應。
變革 1:坐月子條款變嚴,避稅更難
在舊制,台幹若是無住所,只要在 5 年內單次離境 30 天或累積離境 90 天,符合非中
國稅務居民資格,中國地區以外所得就能免繳稅。
台商圈更習慣稱為「坐月子」條款。
新制上路後,台幹須特別留意,坐月子條款只保留一半,刪除累積離境 90 天的做法。這
對企業主影響最大。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劉中惠說,過去企業主常在中國、台灣兩地跑,各待半
個月的做法,未來不管用了。新制上路後,企業主要留意 5 年內須做到單次離境 30 天
。
萬一月子沒做好,被視為中國稅務居民,麻煩就大了。
劉中惠指出,以前台幹只要在第 6 年離境 30 天,就能變回非中國稅務居民;但新制條
件變嚴格了,從 30 天變 183 天。
"換言之,台幹第 6 年要在境外待足半年,中國境外所得才能免課稅。"
「基本上根本不可行啊,怎麼可能台幹只在中國待半年,」劉中惠形容,一旦變成中國稅
務居民,台幹在中國以外的所得就都要在中國繳稅。
變革 2:勞務併入綜合所得,稅率將提高
中國過去把所得分為 11 類,稅率都不一樣,有的採累進稅率,有的採固定稅率。新制把
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和薪資合併,按 7 個級距累進課稅,最低課 3%,最高課
45%。
劉中惠指出,有些高階台幹有兩家公司所得,一家掛薪資,一家掛董監事酬勞,原本董監
事酬勞屬於勞務報酬,舊制只課 20%。
"但在新制,薪資和董監事酬勞合併計算,所得相加變多,代表適用稅率將提高,若高於
20%,台商就會感覺是加稅。"
變革 3:CRS 上路,狂查境外逃漏稅
有中國以外所得或資產的台商,要小心俗稱全球版肥咖 CRS(共同申報及盡職審查準則)
的威力。
9 月起,中國首度與其他國家交換稅務資訊,等於在香港或新加坡開戶的台商,金流很有
可能全曝光在中國稅局眼皮子底下。
殺傷力有多大呢?
"劉中惠形容,連符合非中國稅務居民身分的台商,也難逃法網。「今年有錢人在香港開戶
,如果填的聯絡資料、金流往返,都是中國,香港的銀行可能把你的帳戶餘額交換給中國
稅局,」劉中惠解釋。"
台商若無法舉證是中國境外所得,將面臨補繳高額個人所得稅。
另外,新制也納入個人反避稅條款,過去台商做股權投資,會在中國公司和被投資公司間
,設立一家中國境外的紙上公司。效果是,當被投資公司分派股利,台商把股利留在海外
,就不必繳稅。
"明年起,即使股利留在中國境外,若中國稅局判斷這家境外紙上公司,台商是可以控制的
,就會視為中國境內所得,向台商課稅。"
變革 4:大數據發威,查稅更容易
中國傾國家之力大數據查稅,也讓台幹申報所得,愈來愈沒有模糊空間。
過去台幹把中國收入在中國報稅、台灣收入在台灣報稅,雖然違法,但中國查不到。
"「其實中國稅局一直知道台幹有這個問題,現在只要把公司薪資拉出來,發現同樣
level 的中國籍幹部,薪資比台幹高,要查變得很容易,」劉中惠舉例。"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兩岸稅務主持會計師段士良提醒,未來每個納稅人都有識別號,在
中國地稅系統陸續整併後, 社會保險費也統一由稅務機關徵收,企業低報中國薪資或社
保費,或透過蒐集發票抵稅,也會愈來愈難。
事實上,隨著中國嚴查逃漏稅,台幹稅務風險與日俱增,愈來愈多台商怕被罰,開始合規
繳稅。
譬如,台商在招募台幹,慢慢地不再沿襲傳統薪資分兩地支付,改採 local hire(本地
雇用),甚至由中國子公司幹部來台招募,薪資全由中企包辦,誠實申報、納繳。
中國靠棒子和胡蘿蔔,雙管齊下,改善境內租稅環境。其實中國只是全球租稅環境翻天覆
地變化的一個縮影,台商跨國布局,不得不重視全球大追稅風暴。
3.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中國大追稅
在中國工作的台幹
或是投資中國的台商
要留意一下相關訊息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Brianna
at 2018-12-10T00:18
at 2018-12-10T00:18

By Jacky
at 2018-12-11T11:59
at 2018-12-11T11:59

By George
at 2018-12-12T16:32
at 2018-12-12T16:32

By Iris
at 2018-12-15T13:29
at 2018-12-15T13:29

By Yuri
at 2018-12-16T19:13
at 2018-12-16T19:13

By Odelette
at 2018-12-18T11:20
at 2018-12-18T11:20

By Ophelia
at 2018-12-19T17:25
at 2018-12-19T17:25

By Todd Johnson
at 2018-12-20T01:10
at 2018-12-20T01:10

By Hardy
at 2018-12-24T16:22
at 2018-12-24T16:22

By William
at 2018-12-26T08:14
at 2018-12-26T08:14

By Carol
at 2018-12-30T19:44
at 2018-12-30T19:44

By Valerie
at 2019-01-01T15:32
at 2019-01-01T15:32

By James
at 2019-01-05T14:32
at 2019-01-05T14:32

By James
at 2019-01-09T12:10
at 2019-01-09T12:10

By Oliver
at 2019-01-09T22:56
at 2019-01-09T22:56

By Charlie
at 2019-01-12T04:24
at 2019-01-12T04:24

By Aaliyah
at 2019-01-12T16:19
at 2019-01-12T16:19

By David
at 2019-01-17T10:08
at 2019-01-17T10:08

By Aaliyah
at 2019-01-18T09:36
at 2019-01-18T09:36

By Oliver
at 2019-01-21T05:37
at 2019-01-21T05:37

By Megan
at 2019-01-23T13:11
at 2019-01-23T13:11

By Quanna
at 2019-01-27T01:44
at 2019-01-27T01:44

By Caitlin
at 2019-01-31T21:58
at 2019-01-31T21:58

By Ophelia
at 2019-02-03T08:17
at 2019-02-03T08:17

By Hardy
at 2019-02-05T04:03
at 2019-02-05T04:03

By Sarah
at 2019-02-07T08:47
at 2019-02-07T08:47

By Irma
at 2019-02-10T14:44
at 2019-02-10T14:44

By Annie
at 2019-02-13T01:31
at 2019-02-13T01:31

By Susan
at 2019-02-13T05:33
at 2019-02-13T05:33

By Victoria
at 2019-02-17T13:24
at 2019-02-17T13:24

By Kama
at 2019-02-21T10:24
at 2019-02-21T10:24

By Robert
at 2019-02-23T03:41
at 2019-02-23T03:41

By Margaret
at 2019-02-25T00:26
at 2019-02-25T00:26

By Oscar
at 2019-02-25T19:36
at 2019-02-25T19:36

By Tracy
at 2019-02-26T10:01
at 2019-02-26T10:01

By Gary
at 2019-02-26T16:51
at 2019-02-26T16:51

By Robert
at 2019-03-02T17:38
at 2019-03-02T17:38

By Brianna
at 2019-03-06T02:19
at 2019-03-06T02:19

By Rebecca
at 2019-03-08T18:23
at 2019-03-08T18:23

By Rae
at 2019-03-10T23:23
at 2019-03-10T23:23

By Tracy
at 2019-03-15T15:18
at 2019-03-15T15:18

By Puput
at 2019-03-17T15:38
at 2019-03-17T15:38

By Freda
at 2019-03-21T19:03
at 2019-03-21T19:03

By Frederica
at 2019-03-23T08:36
at 2019-03-23T08:36

By Necoo
at 2019-03-24T12:05
at 2019-03-24T12:05

By Jack
at 2019-03-27T07:38
at 2019-03-27T07:38

By John
at 2019-03-29T08:07
at 2019-03-29T08:07

By John
at 2019-04-01T21:12
at 2019-04-01T21:12

By Kelly
at 2019-04-04T17:59
at 2019-04-04T17:59
Related Posts
ETF會不會造成下次的金融風暴

By Joseph
at 2018-12-09T22:31
at 2018-12-09T22:31
有人在G20川習會隔天空單平倉的嗎?

By Mary
at 2018-12-09T22:23
at 2018-12-09T22:23
固定收益vs.資本利得, 那個才是王道??

By Oscar
at 2018-12-09T21:32
at 2018-12-09T21:32
仁寶、廣達、台達電等大咖 都想跑

By Selena
at 2018-12-09T20:44
at 2018-12-09T20:44
13檔法人年終拚績效 領攻

By Elvira
at 2018-12-09T20:31
at 2018-12-09T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