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程式交易全紀錄1/6 - 財經

By Ula
at 2012-01-06T20:59
at 2012-01-06T20:59
Table of Contents
昨天空單被洗出場,今天輪到多單被洗出場,
多單平倉於均價7084,2口共損失48點;空單進場2口,成本價7084。
昨天有版友在推文問到SINE WAVE指標,
在開始介紹SINE WAVE指標前,我先從RSI或KD指標說起(以KD指標為例),
KD指標的用法最為耳熟能響,
當在盤整的時候,KD指標在低檔黃金交叉向上則為進場作多;死亡交叉則作空。
但是行情來臨時,KD指標就會開始在高檔或低擋鈍化,
K值與D值像綁麻花一樣在高檔或低擋糾結在一起,很難判斷行情。
根據這個邏輯,我當年就寫了一些程式,邏輯如下:
1) 黃金交叉時進場作多、死亡交叉時則進場作空
2) 當KD值>80鈍化時,我就死亡交叉改為作多,直到KD值回到60以下。
我當時遇到最大的困難是「KD值的參數調整」及「如何判斷鈍化」兩大難題,
例如KD值參數3時候的高檔鈍化可能只是KD值參數為9的死亡交叉,
而鈍化沒有一個判斷的依據,因此寫出來的程式自己也不敢使用,
另外,若利用鈍化程度來判斷大行情,RSI又比KD值效果好。
SINE WAVE最大的優點就在於其有盤整時震盪的優勢,也擁有明確鈍化時機。
我應用下面的邏輯寫成程式,是可以獲利的,
但台指有要命的跳空,若是能應用在24小時交易的期貨中效果會更好。
1) 用15分鐘k線的SINE WAVE指標判斷多頭格局或空頭格局。
2) 使用5分k線或2分k線作為進場k線:
<a> 在多頭格局下,黃金交叉則進場多單,死亡交叉的高點視為順勢加碼點。
<b> 在空頭格局下,死亡交叉則進場空單,黃金交叉的低點視為加空點。
3) 同時使用之前提到的任一移動停利法。(使用"反彈循環停利法"效果不錯!!)
看到這裡的人,如果你有衝動想要去買書來看,
或是已經想到很多類似的指標都可以這樣做,那表示你開始漸漸有感覺了。
SUGAR、COFFEE、CORN、小麥、石油、黃金、日元期貨、歐元期貨、E-mini S&P、
歐洲道瓊期貨、法蘭克福期貨……
期貨商品真的很多,國外也有現成的交易平台。
但台灣的自營商卻只著眼於台指期貨交易,下午1:45就收工放封。
台灣程式交易的人才很多,但因為台指收益不佳,而草草收攤,實在很可惜,
不信去問問自營商的(非造市部門),裡面做超過10種交易商品的人多不多。
只要你的平台下單速度夠快,你會喜歡每天振幅不到100點的台指期,
還是動不動就爆漲1~5%的商品期貨?
在2010年很多人放棄程式交易的主因不是策略失敗,而是缺乏市場發揮。
只可惜我沒這個規模,不然我就去代理TS 9.1,與凱衛、創世技等台灣平台競爭!
目前倉位:
進場日期 進場點位 多空 口數 出場日期 出場點位 損益
2012-01-05 7,108 Buy 2 2012-01-06 7,084 -48
2012-01-06 7,084 Sell 2
交易紀錄: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
/ccc?key=0AjiQoX3rXazUdFNqM2FFSXpMakZ0N2YwS1BSQUwtWHc
或
http://tinyurl.com/7e58p67
-----------------------------------------------------------------
進入程式交易界4年左右,過程中加入過期貨自營商,也幫親友代操過,
寫過數百隻程式,但不幸的是失敗的約佔95%。不要不相信,失敗的人真的很多,
不少知名BLOG的版主都失敗,轉行為作家、名嘴或是程式交易課程授課老師。
為了讓初入程式交易的多一點真實的感覺,
我打算用逐步紀錄的方式讓初學者看到一些程式交易的興亡衰敗。
文紀錄預計連載紀錄到2012年底。
2010年底時寫了一隻簡單的波段程式,測試了三個月,
2011年第二季開始,靠友人贊助的300萬實際操作(因此交易明細我選擇保密)。
操作邏輯如下:
1. 留倉、每次進場2口大台、滿倉6口大台
2. 獲利超過約80點才開始加碼
3. 漲得速度快時可以短時間內加至滿倉
4. 移動停利
5. 固定停利(滿倉賺到一筆就自動停利出場)
6. 固定點停損
7. 均線突破區間則進場、跌破則作空,區間大小由乖離率決定。
--
If there is a dream, there is a hope
--
多單平倉於均價7084,2口共損失48點;空單進場2口,成本價7084。
昨天有版友在推文問到SINE WAVE指標,
在開始介紹SINE WAVE指標前,我先從RSI或KD指標說起(以KD指標為例),
KD指標的用法最為耳熟能響,
當在盤整的時候,KD指標在低檔黃金交叉向上則為進場作多;死亡交叉則作空。
但是行情來臨時,KD指標就會開始在高檔或低擋鈍化,
K值與D值像綁麻花一樣在高檔或低擋糾結在一起,很難判斷行情。
根據這個邏輯,我當年就寫了一些程式,邏輯如下:
1) 黃金交叉時進場作多、死亡交叉時則進場作空
2) 當KD值>80鈍化時,我就死亡交叉改為作多,直到KD值回到60以下。
我當時遇到最大的困難是「KD值的參數調整」及「如何判斷鈍化」兩大難題,
例如KD值參數3時候的高檔鈍化可能只是KD值參數為9的死亡交叉,
而鈍化沒有一個判斷的依據,因此寫出來的程式自己也不敢使用,
另外,若利用鈍化程度來判斷大行情,RSI又比KD值效果好。
SINE WAVE最大的優點就在於其有盤整時震盪的優勢,也擁有明確鈍化時機。
我應用下面的邏輯寫成程式,是可以獲利的,
但台指有要命的跳空,若是能應用在24小時交易的期貨中效果會更好。
1) 用15分鐘k線的SINE WAVE指標判斷多頭格局或空頭格局。
2) 使用5分k線或2分k線作為進場k線:
<a> 在多頭格局下,黃金交叉則進場多單,死亡交叉的高點視為順勢加碼點。
<b> 在空頭格局下,死亡交叉則進場空單,黃金交叉的低點視為加空點。
3) 同時使用之前提到的任一移動停利法。(使用"反彈循環停利法"效果不錯!!)
看到這裡的人,如果你有衝動想要去買書來看,
或是已經想到很多類似的指標都可以這樣做,那表示你開始漸漸有感覺了。
SUGAR、COFFEE、CORN、小麥、石油、黃金、日元期貨、歐元期貨、E-mini S&P、
歐洲道瓊期貨、法蘭克福期貨……
期貨商品真的很多,國外也有現成的交易平台。
但台灣的自營商卻只著眼於台指期貨交易,下午1:45就收工放封。
台灣程式交易的人才很多,但因為台指收益不佳,而草草收攤,實在很可惜,
不信去問問自營商的(非造市部門),裡面做超過10種交易商品的人多不多。
只要你的平台下單速度夠快,你會喜歡每天振幅不到100點的台指期,
還是動不動就爆漲1~5%的商品期貨?
在2010年很多人放棄程式交易的主因不是策略失敗,而是缺乏市場發揮。
只可惜我沒這個規模,不然我就去代理TS 9.1,與凱衛、創世技等台灣平台競爭!
目前倉位:
進場日期 進場點位 多空 口數 出場日期 出場點位 損益
2012-01-05 7,108 Buy 2 2012-01-06 7,084 -48
2012-01-06 7,084 Sell 2
交易紀錄: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
/ccc?key=0AjiQoX3rXazUdFNqM2FFSXpMakZ0N2YwS1BSQUwtWHc
或
http://tinyurl.com/7e58p67
-----------------------------------------------------------------
進入程式交易界4年左右,過程中加入過期貨自營商,也幫親友代操過,
寫過數百隻程式,但不幸的是失敗的約佔95%。不要不相信,失敗的人真的很多,
不少知名BLOG的版主都失敗,轉行為作家、名嘴或是程式交易課程授課老師。
為了讓初入程式交易的多一點真實的感覺,
我打算用逐步紀錄的方式讓初學者看到一些程式交易的興亡衰敗。
文紀錄預計連載紀錄到2012年底。
2010年底時寫了一隻簡單的波段程式,測試了三個月,
2011年第二季開始,靠友人贊助的300萬實際操作(因此交易明細我選擇保密)。
操作邏輯如下:
1. 留倉、每次進場2口大台、滿倉6口大台
2. 獲利超過約80點才開始加碼
3. 漲得速度快時可以短時間內加至滿倉
4. 移動停利
5. 固定停利(滿倉賺到一筆就自動停利出場)
6. 固定點停損
7. 均線突破區間則進場、跌破則作空,區間大小由乖離率決定。
--
If there is a dream, there is a hope
--
Tags:
財經
All Comments

By Heather
at 2012-01-10T08:25
at 2012-01-10T08:25

By Kyle
at 2012-01-14T12:21
at 2012-01-14T12:21

By Caitlin
at 2012-01-15T17:11
at 2012-01-15T17:11

By Necoo
at 2012-01-19T04:43
at 2012-01-19T04:43

By Elvira
at 2012-01-23T08:53
at 2012-01-23T08:53

By Puput
at 2012-01-27T18:55
at 2012-01-27T18:55

By Iris
at 2012-02-01T09:14
at 2012-02-01T09:14

By Vanessa
at 2012-02-01T20:15
at 2012-02-01T20:15

By Jacky
at 2012-02-04T09:11
at 2012-02-04T09:11

By Poppy
at 2012-02-09T05:33
at 2012-02-09T05:33

By Agatha
at 2012-02-10T14:05
at 2012-02-10T14:05

By Olivia
at 2012-02-12T11:32
at 2012-02-12T11:32

By Hazel
at 2012-02-12T13:49
at 2012-02-12T13:49

By Tristan Cohan
at 2012-02-16T09:44
at 2012-02-16T09:44

By Edwina
at 2012-02-19T05:46
at 2012-02-19T05:46

By Wallis
at 2012-02-19T06:58
at 2012-02-19T06:58

By Mason
at 2012-02-19T23:15
at 2012-02-19T23:15

By Charlie
at 2012-02-23T01:16
at 2012-02-23T01:16

By Franklin
at 2012-02-24T17:49
at 2012-02-24T17:49

By Xanthe
at 2012-02-27T09:52
at 2012-02-27T09:52

By Jacob
at 2012-03-02T13:08
at 2012-03-02T13:08

By Zenobia
at 2012-03-02T22:06
at 2012-03-02T22:06

By Rae
at 2012-03-03T12:20
at 2012-03-03T12:20

By Quanna
at 2012-03-05T17:10
at 2012-03-05T17:10

By Dinah
at 2012-03-09T05:14
at 2012-03-09T05:14

By Lucy
at 2012-03-13T16:31
at 2012-03-13T16:31

By Lily
at 2012-03-15T15:12
at 2012-03-15T15:12

By Hazel
at 2012-03-17T06:34
at 2012-03-17T06:34

By Ingrid
at 2012-03-20T06:03
at 2012-03-20T06:03

By Suhail Hany
at 2012-03-21T00:55
at 2012-03-21T00:55

By Gary
at 2012-03-24T12:37
at 2012-03-24T12:37

By Bennie
at 2012-03-26T03:06
at 2012-03-26T03:06

By Margaret
at 2012-03-26T10:40
at 2012-03-26T10:40

By Skylar Davis
at 2012-03-29T07:17
at 2012-03-29T07:17

By Elma
at 2012-04-01T02:42
at 2012-04-01T02:42

By Bennie
at 2012-04-03T01:06
at 2012-04-03T01:06

By Kelly
at 2012-04-07T04:53
at 2012-04-07T04:53

By William
at 2012-04-11T07:55
at 2012-04-11T07:55

By George
at 2012-04-14T14:52
at 2012-04-14T14:52

By Ina
at 2012-04-16T04:06
at 2012-04-16T04:06

By Brianna
at 2012-04-17T21:03
at 2012-04-17T21:03

By Joe
at 2012-04-21T11:54
at 2012-04-21T11:54

By David
at 2012-04-25T05:58
at 2012-04-25T05:58

By Sarah
at 2012-04-28T13:46
at 2012-04-28T13:46

By Brianna
at 2012-04-29T20:16
at 2012-04-29T20:16

By Edwina
at 2012-05-02T02:42
at 2012-05-02T02:42

By Joseph
at 2012-05-05T13:15
at 2012-05-05T13:15

By Rae
at 2012-05-09T11:37
at 2012-05-09T11:37

By Dinah
at 2012-05-11T11:16
at 2012-05-11T11:16

By Agnes
at 2012-05-13T22:25
at 2012-05-13T22:25

By Zenobia
at 2012-05-17T23:30
at 2012-05-17T23:30
Related Posts
X-程式交易全紀錄1/3

By Hedy
at 2012-01-04T20:33
at 2012-01-04T20:33
X-程式交易全紀錄1/3

By Charlie
at 2012-01-03T21:42
at 2012-01-03T21:42
X-程式交易全紀錄1/2

By Franklin
at 2012-01-02T20:16
at 2012-01-02T20:16
2011績效 (高手誤入)

By Elizabeth
at 2012-01-01T19:44
at 2012-01-01T19:44
X-程式交易全紀錄12/30

By Hedwig
at 2011-12-30T23:12
at 2011-12-30T23:12